便民!我市多家银行推出公积金网贷,最高可贷30万元,下面是射洪天天见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公积金授权贷款口子
缴存公积金,除了可以申请贷公积金贷款、购房和支付房租外,还有什么用处?
记者近日走访了多家银行,为了方便缴存职工短期贷款,我市工行、农行、建行等银行相继推出了“公积金网贷”,最高可贷30万元,最快一分钟即可完成贷款。
多家银行推公积金网贷市民缴存公积金就可申请
罗先生是遂宁某国有企业的职工,买房花去大部分存款之后,在装修款上犯了难。近日,他在工商银行手机银行上向工商银行成功申请了一笔额度20万元的“金闪借”消费贷款。“手机上动动手指就能申请到贷款,真是太方便了!”罗先生说。
记者从工行遂宁分行了解到,为践行普惠金融发展思路,积极服务消费信贷领域,日前,工商银行依托大数据技术,为遂宁市公积金缴存客户推出了一款个人信用消费贷款产品——“金闪借”。它是用于个人合法合规消费用途的无担保、无抵押的个人信用消费贷款。只要客户个人住房公积金连续缴存时间36个月(含)以上,且月缴存金额大于400元,并符合工行其他规定的条件就可以在工行各营业网点现场办理,最高可达30万元。并具有循环额度,随借随还;线上秒授信,融资成本低等特点,安全、便捷、又高效。
据悉,“金闪借”的申请流程十分简单,只需在手机上轻轻几点就能完成操作。
首先,登录工行融e行手机银行,在惠精选中找到“本地服务”,选择“工行融e借(金闪借)”并确认申请,输入验证码,就可以进行贷款额度的快速测算,等候约40秒,额度即可生成。
此外,建设银行遂宁分行携手遂宁市公积金中心推出“公积金快贷”个人信用贷款服务,用户可随时随地通过网上银行或手机银行申请,秒申、秒批、秒到账。
据了解,“公积金快贷”是借助“互联网+银行+公积金”银政联合推出的创新模式,也是积极响应国家“互联网+”号召推出的新服务。据建行遂宁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建行“公积金快贷”是公积金管理中心和建设银行联手,依靠大数据、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对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并依托信贷业务系统和审批模型,综合评价借款人资质,向符合条件的公积金缴存人发放用于旅游、购车、装修、家电等消费用途的无抵押无担保纯个人信用贷款。
记者获悉,“公积金快贷”从申请到还款均在线上进行,无须提供书面资料,通过建行手机银行即可一键提额,秒审秒贷,随借随还。贷款资金刷卡、取现均可使用,借款人只要按时还款、保持良好的征信记录,不影响以后用公积金买房和提取公积金。
“公积金网贷”的推广不仅将进一步拓宽银行的服务渠道和公积金的应用场景,也能为广大公积金缴存人员提供增值服务,增强住房公积金制度的吸引力。
银行抢占金融新阵地推出个人消费贷款产品
银行为何争相推出公积金消费贷款?
“一方面,随着市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改变,不少人有装修、购车、出国旅游、购买大件商品、教育培训等临时性或长期的消费需求,银行的此类业务可以让市民从正规的渠道很快借到钱;另一方面,能连续缴存公积金到一定期限的职工,一般都是有稳定工作的人群。凭公积金缴存人资格可以申请无担保、无抵押的消费贷款,对银行而言,也降低了风险。”相关负责人说。
近年来,个人消费贷款成为银行信贷市场争抢的一个新“风口”,各家银行纷纷推出个人消费贷款产品,比如工行的“金闪借”,建行的“公积金快贷”,农行的“网捷贷”等贷款的方式可谓五花八门,非常灵活。
有公积金就能贷款的口子
小房子,大民生。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昭通市牢牢把握“民生为本、安居宜居”宗旨,以“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担当作风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切实抓好农房抗震“民心工程”、保障性住房“暖心工程”、老旧小区改造“舒心工程”、城市宜居“称心工程”,让“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云南昭通:“四心工程”让“住有所居”向“住有宜居”转变 记者 谢毅 摄
“民心工程”让农村困难群众住得更放心
今年以来,昭通市把保障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作为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民心工程”持续推进,建立健全农房安全隐患排查整治机制,对困难群众的住房安全情况开展排查比对,大力实施农房抗震改造工程,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应纳尽纳、应改尽改”,全面消除住房安全隐患,让困难群众住得更放心。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农村危房改造83户,已开工83户,竣工66户;锁定农房抗震改造指标5076户,已开工5056户,竣工1956户,以实际行动让困难群众住得更放心。
“暖心工程”让低收入群体住得更安心
昭通市始终把实施好保障性住房“暖心工程”作为“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的重要支撑,充分发挥政策的激励导向作用,积极争取新增棚户区改造3742套、租赁补贴6585户,对“城镇双困”家庭应保尽保,对符合条件的环卫工人、困难职工、外来务工人员等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加大精准保障力度,打好“方案引领、保障兜底、力量整合、协同推进、督办考核”等一系列“组合拳”,努力让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成为社会的“安全网、稳定器”。截至目前,全市棚户区改造已建成2598套,新开工189套,新分配保障房1318套,发放租赁补贴1424户155.89万元,越来越多的低收入群体“出棚进楼”,住上了暖心房、吃下了定心丸、睡上了安心觉。
“舒心工程”让老旧小区住户住得更宽心
昭通市把老旧小区改造作为重要民生发展、重要基层治理的“舒心工程”,切实做实群众工作、拓宽资金渠道、严格标准要求、加强督查检查、打造亮点工程,进一步改造市政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消除安全隐患、提升住房居住品质。截至目前,昭通市已完成13个老旧小区改造,并启动了188个老旧小区改造项目。作为老旧小区改造标杆的昭阳区昭苑小区,按照“先基础后完善、先功能后提升、先地下后地上”原则,通过“财政补一点、居民筹一点、资源变一点、企业让一点”解决资金难,通过“充分听取民意、合理制订方案、强化技术指导、严把质量安全”解决建设难题,分别改造供排水管网,完善公厕、消防、道路、绿化、屋面防水等基础设施,拆除违章建筑和整治空中管线,改造停车位,设置家政保洁和便利店等服务设施,让老旧小区焕然一新。
“称心工程”让小区居民住得更悦心
今年以来,昭通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把房地产发展作为城市宜居的“称心工程”来抓好抓实,认真落实“三稳”政策,收紧商业贷款、住房公积金贷款的“口子”,扎紧房地产市场调控制度的“笼子”,努力实现供需平衡、房价稳定;积极推进“烂尾楼”整治,完善“一楼一策”整治方案,建立了联系会议、定期调度、督导等工作制度,有力推进“烂尾楼”清理整治。同时,针对物业管理服务水平与城市发展不成正比的问题,制定印发了《昭通市加强和规范物业管理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探索研究信用评价、“红黑榜”机制,进一步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服务体系,规范物业管理行为、提高物业服务水平,努力营造环境整洁、管理有序的宜居宜业小区环境,让每一位商品房购买者住得更悦心、更满意、更幸福。
云南网记者 谢毅 通讯员 胡华玉 马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公积金授权贷款口子(有公积金就能贷款的口子)":http://www.ljycsb.cn/dkzs/994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