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管理不审慎致贷款资金被挪用 中行农行华夏银行共被罚款195万,下面是凤凰网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农行置换贷款 叫停
凤凰网财经讯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6月22日至6月23日,浙江银保监局开出三张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农业银行杭州分行、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华夏银行杭州分行三家银行合计被罚款195万元,主要违法违规事实均与贷款业务相关。
其中,农业银行杭州分行因个人贷款管理不审慎、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购房、个人消费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资本市场,被浙江银保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处以罚款60万元。
此外,中国银行浙江分行则因为贷款管理不审慎、房地产开发贷款资金被挪用于置换股东土地购置费、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入房市,被浙江银保监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处以罚款75万元。
另外,华夏银行杭州分行因贷款管理不审慎、个人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贷后资金管控不严、贷款资金违规转为该行银承保证金,被浙江银保监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处以罚款60万元。三家银行合计受到罚款195万元。
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银保监会一直在加大力度惩治“贷款资金被挪用流向其他领域”的案件,截止目前已经公布70余张相关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其中有不少贷款资金被证实流向房地产、理财产品、股市等领域,而处罚对象几乎囊括了所有类型的商业银行。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8月,银保监会办公厅下发《关于开展2019年银行机构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32个城市开展银行房地产业务专项检查工作,其中重点排查的问题包括“信贷资金被挪用流向房地产领域”。《通知》指出,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重点检查四个方面:一是个人综合消费贷款、经营性贷款、“首付贷”、信用卡透支等资金挪用于购房,以及其他银行信贷资金被违规挪用于房地产领域;二是资金通过影子银行渠道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三是并购贷款、经营性物业贷款等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开发房地产;四是通过流动资金授信、经营性物业授信等为房地产开发项目提供融资情况。
此外,《通知》还指出,针对房地产信贷业务管理情况,需要重点检查住房租赁贷款是否被挪用;针对银行的同业和表外业务,也需要检查是否有信贷资金以多层嵌套方式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问题以及委托贷款资金违规用于房地产领域情况。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6月4日,在银保监会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北京银保监局局长李明肖也表示,监管部门已经通过大数据发现,一些企业在疫情期间一边拿着银行贷款,一边又去买理财、结构性存款,部分甚至违规进入股市、房地产等限制性领域。
有银行业相关人士向凤凰网财经《银行财眼》记者表示:“之所以会出现信贷资金被挪用甚至流入房地产领域,是因为有人能以自有房产作为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而这样的贷款往往利息比较低,于是转头就将贷款资金投向房地产等存在高收益可能性的领域。尤其是在疫情期间,经营贷等贷款类型审核口径放松,贷款资金被挪用的现象甚至更为普遍,而这样的现象也导致信贷资金在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空转,无法流入实体经济领域,是一种资源的浪费。所以银行必须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工作,及时发现并解决此类问题。”
转贷置换做哪个银行
乐居买房讯 近期,合肥工行、建行、徽商、光大、农行四大行带头“内卷”,执行首房首贷4.25%利率,低于LPR的4.45%。
与之同时,贷款圈里的“转贷”又又又火了,“可省几十万...”、“超低年化率4.8%...”的广告语也相当吸引眼球。
那么,目前合肥都有哪些银行已加入“利率4.25%”行列?“转贷”真的靠谱吗?我们一起来来看~
NO.1|壹
最低4.25%,合肥20家银行房贷利率摸底
近日,网传合肥四大行首房首贷利率4.25%。
经查证,合肥工行、建行、徽商、光大、农行等银行已经执行首房首贷4.25%利率。
具体为:刚需首套房利率,从5.03%变为4.25%,降低0.78%;非刚需首套房利率,从5.13%降为4.93%,降低0.2%;二套房利率,从5.62%降为5.52%,降低0.1%。
本站也统计了合肥20家银行的最新房贷利率情况,主要如下:
综合来看,除了上文提及的工行、建行、徽商、光大、农行等银行外,合肥其他大部分银行首套房最低利率依旧为5.03%,二套房(贷款未结清)最低利率为5.62%,但并不排除后期会再降的可能性。
若按照一套房源总价200万,贷款140万(首付3成),等额本息贷款30年计算,房贷利率4.25%则本息合计247.94万元,每月还款6887.16元。
与去年5.88%的利率相比,利息减少了50万+,单月月供减少了1398.84元,买房成本、月供压力都有了较大地降低。
也因此,不少按照5.88%利率贷款的购房者吐槽“我真是大冤种,早知道等一等了~”
NO.2|贰
省几十万,“转贷”真的可行吗?
正是瞄准了这类购房者的心思,不少中介开始推销起了“按揭转贷”,号称“省几十万”。
那么,“转贷”究竟是怎么操作的呢?真的能省钱吗?答案却让人大吃一惊。
一、什么是转贷?
“转贷”顾名思义,就是用房屋抵押贷款置换掉原本的个人住房贷款,其根本原因是运用利率倒挂。
简单地说,就是在购房者已有贷款的基础上:
1、用更低息的贷款产品把现在的贷款置换出来,享受低息的待遇,同时保持额度不变。
2、若之前的还款方式不灵活,压力过大,可以将产品转换成还款方式灵活的,压力相对小一点的产品。
3、现在的贷款是短年限的,可以将其转化成长年限的贷款产品。
二、“转贷”跟“房贷”之间的区别
不过,对于购房者来说,“转贷”跟“房贷”之间的区别还是比较大的。
房贷是指购房人向银行申请贷款,房子被抵押出去,需要按月还清贷款才可以取回房屋的所有权,还贷期间只有房子的使用权。
而“转贷”就是先解除原有的按揭贷款,再重新做一次房屋抵押贷。其具体操作模式是:先做银行批复,确认下用户贷款没有问题,再把用户原有房贷尾款结清并解除抵押,最后在银行重新做抵押贷款,即可申请更低的贷款利率。
此前,有中介表示:“近期,在合肥进行转贷最低可以做到4.8%(20年等额本息),我们主要在推这项业务,客户省下一笔也很爽”。
三、“转贷”风险大于收益
虽然,“转贷”经过操作之后确实能为购房者省下一些钱,但其风险性也相当高。
1、优点是节省利息
通过转贷操作,购房者确实可以申请到新的抵押贷款替换掉原有高息的房贷,降低还款压力。
2、“转贷”风险性不小
我们要知道,“转贷”后的房屋抵押,大多数中介都会将其操作成“经营贷款”,即贷出来用于经营,分为个人经营贷款和企业经营贷款,是以中小企业主或个体工商户通过房产抵押等担保方式获得银行贷款,贷款资金用于其企业或个体户的经营需要。贷款时长一般都是两年三年,最多五年。
如果将20年或30年的房贷转化为经营贷,那只能按三年或五年为一个周期申请贷款,即便利率降低了,但因为压缩了还款期限,月供压力会上涨,因此对自身收入来源不太稳定的朋友来说,“转贷”并不合适。
此外,在贷款过程中,大多数普通人名下都是没有公司的,所以中介的一般操作是帮客户注册一个空壳公司,然后假造一些资料来进行佐证,若客户搞不来这种资料,中介会收取一笔费用“帮忙”操作,这样才能申请到低利率的经营性贷款。
但是,制造流水、制造假合同、弄一个没有实际经营的公司从银行贷款等,都是违法犯罪行为,这样做很有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或者“骗取贷款罪”,贷款人是要坐牢的。
结语
因此,综合各种因素以及风险,建议大家不要轻易“转贷”,为了贪图便宜而承担过高的风险,得不偿失。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农行置换贷款 叫停(转贷置换做哪个银行)":http://www.ljycsb.cn/dkzs/9941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