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论金融市场及信贷催收市场发展前景的“利”和“弊”,下面是壹家媒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做小额贷款业务员前景
自2018年以来,国内互联网金融可谓受到了史上最强的监管,更是让很多P2P平台跑路失联,也让很多P2P平台不得不停业被迫转型,而转型后的P2P平台难道就可以“既往不咎”了吗?我们认为这是不可能的事,因为中国毕竟是一个法治国家,不管任何人犯罪就应该承受法律的制裁。
在这几年里,我们看到了很多P2P平台立案以后发布的公告中,并未对于出借双方的权益做出明确,甚至于还单方面维护出借人的利益的做法,但是,这种做法虽然没有错误,但是这对于已经按照法律规定的利率履行完义务的受害者存在不公平,因此也出现了问题,而这个问题就是,在P2P平台立案以后,说明了相关部门已经介入,我们认为对于P2P平台的债务应该做出债务梳理,应该刨除依据法律偿还完债务的群体和多次在单一平台借款用户的债务是否可以“折抵”这部分的群体做出合理的区分。
因为这部分人在法律上是没有错误的,他们只是严格遵守法律条款偿还债务,而对于法律上规定的无效债务他们本就不应该还款,因为这部分“无效债务”本应是他们可以要求P2P平台返还的债务,已经属于用户的个人财产,如果在P2P平台立案以后,仍然对于他们的“无效债务”进行催收的话,这不仅仅违反了相关法律,甚至还存在催收非法债务罪和敲诈勒索行为存在。
最关键的是,目前信贷催收市场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催收人员“身份不明”,导致他们在催收的过程中的肆意妄为,而催收人员除了“身份不明”,而且还利用各种互联网软件和短信群发软件,以及各个短信运营商对于输送信息的监管不作为,导致了诸多的用户遭受到了严重的侵害行为,甚至于还影响了信贷催收市场的发展。
知名媒体人徐亮曾表示,信贷催收的发展不会停止,而且还得持续发展,因为金融机构的贷款不会停止发放,信用卡的申请更不会停止,所以,贷款市场和信用卡市场的存在滋生了信贷催收市场的持续发展性。
而我认为,信贷催收市场虽然可以持续发展,但是信贷催收市场的行业秩序需要建立完成的体制,贷后催收人员需要一个明确的身份,所以,这两项也是信贷催收市场发展的前提,如果按照目前的形式继续发展的话,不仅仅会影响到整个金融行业发展的稳定性,甚至于还会导致整个金融市场的混乱。
因为金融市场的运营不仅仅包括了金融产品,还有运营过程和贷后催收,这些都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如果延续目前形势发展的话,那么,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的持续性会降低,而且大部分金融机构因为各种各样“身份不明”人员的催收而丧失信誉度和群众基础,这也是目前各个金融机构的一个严重的“弊端”。
徐亮同时还表示,从法律的角度来看,金融市场的发展前景是建立在法律规定的大环境下,而偏离了法律规定的大环境,那么势必迟早会走向末端,而且,在最近这几年里,银行机构对于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不善,各种问题也不断的出现,已经说明了银行机构的目前管理体系存在问题,我认为,银行机构之所以出现各种问题,是本身的责任心不强,还存在以“利益”为中心思想问题,未完整履行监管责任和履行社会责任,才导致了目前银行金融机构的问题不断。
我们希望监管部门对于银行机构、互联网金融、小额贷款、消费金融等金融产业进行严格的规范管理,对于出现问题的金融机构不要仅仅罚钱而已,因为这样不足以让金融机构记住教训,严格进行从事金融机构人员的信用管理以及机构内部的体制管理,出现问题后要对于责任人进行责任化细分进行重罚,涉及到违规发放贷款,用于个人隐私泄露,贷后催收不规范实施严格化的连带责任惩罚,重点开放披露各个金融机构委外第三方的基本信息,杜绝利用互联网拨号软件以及其他非法软件,这才是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趋势,不仅仅要法制化管理市场,还要责任化追究存在问题的责任人。
最关键的是,各个金融机构的消费者维权电话不能成为样子而已,要做出合理解决消费者投诉问题的态度,不要像现在这个样子,消费者维权电话打不通,消费者维护权益根本找不到投诉的地方,最后,消费者也只能向相关部门投诉了。
特别是各个金融机构的消费者维权电话,在接到消费者电话投诉的问题后,不是推卸责任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权限转给侵害他们的第三方,而这不仅仅对于消费者形成二次侵害,还说明了消费者维权电话无实际用处。
徐亮还表示,银行或各个金融机构不应该把催收放在第一位,把解决双方的问题放在第一位,虽然这些“身份不明”的催收人员偶尔是可以解决问题,但论长远来说,他们的参与加大了消费者对于金融机构的“仇视”,对于解决双方的债务问题更加的不力,应该由银保监会、金融机构、平民监督员联合建立一个能有效解决消费者投诉的问题和沟通协商还款相关事宜的问题,这样才能更有利的发展金融机构的未来市场前景。(约稿)
做贷款业务员赚钱吗
贷款这个行业的水实在是太深了,没有经历过,你根本就不知道这个行业到底有多乱,到底有多么的黑暗,处处都是坑,到处都是当,你永远无法体会在这个行业里,一个小白客户如果被忽悠过去会经历一些什么。我在贷款行业里待过一年,见到了太多的贷款乱象,现在就跟你们分享一下贷款行业里有哪些贷款乱象。
1,做提成高的产品
很多贷款客户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到底能做哪些产品,符合哪些银行的贷款标准,因为他们不会看征信报告,所以这时候所谓的贷款经理会以负债高,网贷多,或者是借款频繁为由,各种忽悠,不走银行,选择做其他的资方产品,说白了就是为了能拿到手续费,银行不能代收,而且做银行的产品提成也不高,所以很多的贷款经理对于优质客户想的不是他们的合适的产品,利息低的产品,而是选择自己提成高的产品。一个合格的贷款经理往往是站在客户的角度去匹配合适的产品,但是在利益面前,又有几个人能够坚守呢?我承认我做到了。没有坑过一个客户。
2,手续费超高
跟客户跑前跑后的拿点手续费不过分,但是现在的贷款经理可不这么想,绝对往高的报,往死里忽悠,而很多的客户因为着急要钱,往往选择默默接受这样的条件,我见过最狠的一个贷款经理,贷款500万,收客户10个点,而且客户还挺感激他的,我不知道是怎么做到的,真是人中老龙凤,成熟又稳重啊!是吾辈楷模!
3,各种忽悠,以低利息产品吸引客户
这种手段是最常见的,也是屡试不爽的一种手段。稍微看下客户资料,和征信,往往给客户承诺的是以你的条件,能做利息超低的产品,但是一旦被拒,那又是客户自身的问题了,跟贷款经理没有半毛钱关系,锅早就甩完了。顶多客户会生气地说当时不是说能过的吗?为什么现在被拒了?这时候就开始表演了,那就实行B计划了,准备至少三套贷款方案,做不了银行,做资方,做不了资方,做小贷,做不了小贷,那就做私贷,在征信更新以前承诺客户一定会搞到钱。往往缺钱急用的客户多半会接受B计划!这种方法很好使,谁用谁知道。
那么广大的朋友们,你们都遇到过哪些贷款乱象呢?又踩过哪些坑呢?不妨在评论区留言讨论一下。期待你们的留言。加油!打工人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做小额贷款业务员前景(做贷款业务员赚钱吗)":http://www.ljycsb.cn/dkzs/9838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