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银保监会看不到?这家被海量投诉的小贷公司,发来了律师函,下面是反做空研究中心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苏州维信贷款客服电话
被海量投诉存在问题的公司一般怎样应对公开报道?很多公司的做法是做埋着头的鸵鸟,不管社会怎么争论,就是不出来澄清是非,让人看不清楚究竟那些投诉是真是假,随着时间的流逝,只要主管部门不发话,这些公司仍然可以稳坐钓鱼台,活得比谁都滋润。
可是就有这么一家小额贷款公司,反做空研究中心和好公司在线相继做了该公司的两次研究并发布了研究报告,他们可能是担心银保监会看不到我们的研究成果,于是从2022年12月起,通过给我们发送律师函并上法庭起诉的方式,欲要跟我们争个明白。
这家公司全称为上海维信荟智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是港股上市公司维信金科控股有限公司的境内全资子公司,简称“维信金科”。2022年12月17日,北京世纪汇博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简称“世纪汇博公司”,系好公司在线、反做空研究中心等多个新媒体号的运营公司)收到了上海维信金科发来的律师函。
该律师函称,世纪汇博公司通过好公司在线、反做空研究中心的账号在多家晚安洛平台发布的《“倒下”的干部金融占一半,这家被海量投诉的小贷公司背后连着谁?》一文严重失实,充满诋毁之意,大量被网友阅读、转载,对“维信金科”造成特别重大、恶劣的负面舆情,认为严重侵犯了“维信金科”的名誉权,造成“维信金科”经济损失与商誉损失的双重重创。
这篇律师函对陈景功身份的描述,有别于我们曾经发表的相关文章,因为在我们的前期研究里,陈景功的身份只是建设银行前高管,我们没有发现他在央行任职的记录。其描述的本号恶意编造、无中生有、捏造诽谤本身不是事实描述,而是一种惯用的逼迫删稿的常用语,因此我们对事实不认可。
维信金科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
据公司官网介绍,维信金科控股(简称维信金科),中国领先的独立线上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十六年科技创新和积淀,公司在信用风险量化、智能化风控等金融服务核心领域建立了领先优势,通过自主研发的“蜂鸟”云风控系统和智能信贷机器人,链接持牌金融机构与信用群体,为全国用户提供定制化、触手可及的智能金融服务。
2006年是维信金科的初创期,专注个人消费信贷;2007年与外贸信托达成合作,首创“担保+信托”模式,开展个人消费金融服务,2008自主开发的业务系统VBS1.0上线。2009年,维仕担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维仕担保”)成立;2011年,维信融资租赁(苏州)有限公司(简称“苏州维信租赁”)成立,成都维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成都维仕小贷”)成立;2014年,上海静安维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静安维信小贷”)成立,青岛市市北区维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青岛维信小贷”)开业。
经过前期布局期后,维信金科迎来发展期。2015年,维信金科发布智能金融战略;首款智能金融产品维信卡卡贷上线;星星钱袋上线、豆豆钱上线;2016年12月,静安维信小贷荣获“全国优秀小额贷款公司”和“全国优秀商业模式”。2017年,与百度及多家金融机构展开多元合作,被授予跨国公司地区总部证书,还入选上海“虹口区科技小巨人”单位,还获得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2017年度竞争力金融科技公司”奖项。
2018年后,维信金科步入成熟期。1月,静安维信小贷成为中贷协副会长单位;6月,维信金科控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2003.HK;同年底,出售线上至线下业务平台,转型纯线上业务平台。2019年6月,成都维信交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成立,维信金科首次成功发行美元债。
从2020年起,反做空研究中心就开始对维信金科进行研究,发现这家公司并不直接在社交平台投放广告揽客,而是一家隐藏在多个贷款APP后边,借款人“钱紧”时会不停浏览不同的贷款APP,在一系列眼花缭乱的评估授信和推荐之后,才能链接到维信金科旗下的贷款产品。
反做空研究中心发现,在2021年初,维信金科官网上显示的产品主要有维信卡卡贷、豆豆钱和维信闪贷。但是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当时维信金科旗下有维信卡卡贷、星星钱袋、豆豆花、秒分贷、贷贷看、安家趣花、豆豆钱、维信闪贷等共8款产品。
2021年能查询到的维信金科产品信息 信息来源:天眼查
2022年11月17日,反做空研究中心登录维信金科官网发现,该公司目前还有豆豆钱、维信闪贷、维信卡卡贷等3款产品。同样在天眼查上,也只查询到这三款产品。说明其业务发生了变化。2023年2月6日继续查询,其贷款产品暂时没有发生变化。
2022年11月17日在天眼查上查到的维信金科产品 信息来源:天眼查
海量的投诉和4.6万件诉讼
吸引反做空研究中心进一步研究的,是维信金科多款产品在网络上的投诉量和其法人代表廖世宏名下几家公司在天眼查和中国裁判文书网的天量诉讼数据,简直就有点经历了长途跋涉以后突然看到前方巨山一柱擎天的感觉。
从投诉数据上看,无论是豆豆钱、维信卡卡贷和维信闪贷,都曾被网友大量投诉。
2022年11月14日,反做空研究中心登录新浪黑猫投诉平台,输入“豆豆钱”查询到的投诉记录有19175条,而到了17日凌晨再次查询,则有19220条投诉信息;到了2023年2月6日再查询,则有19954条信息。
14日输入“豆豆钱”查询到的结果 来源:新浪黑猫投诉
17日凌晨输入“豆豆钱”查到的投诉信息 来源:新浪黑猫投诉
2023年2月6日输入“豆豆钱”查到的投诉信息 来源:新浪黑猫投诉
而输入“豆豆钱主动还款”查询,2022年11月14日有609条投诉信息,17日凌晨有611条投诉信息;2023年2月6日有625条信息。说明投诉量在增长。
14日输入“豆豆钱主动还款”的投诉信息来源:新浪黑猫投诉
2023年2月6日输入“豆豆钱主动还款”查到的投诉信息 来源:新浪黑猫投诉
而在2022年11月17日凌晨,输入维信金科的另一款产品“维信闪贷”的名称查询,新浪黑猫投诉上有169条投诉结果;2023年2月6日查询有170条信息。输入维信卡卡贷查询,2022年11月17日有3874条信息,2023年2月6日下午五点钟查询有3934条信息。如下图:
2022年11月17日输入输入“维信闪贷”查到的投诉信息 来源:新浪黑猫投诉
2023年2月6日输入输入“维信闪贷”查到的投诉信息 来源:新浪黑猫投诉
2022年11月17日输入输入“维信卡卡贷”查到的投诉信息 来源:新浪黑猫投诉
2023年2月6日输入输入“维信卡卡贷”查到的投诉信息 来源:新浪黑猫投诉
网友对维信金科的投诉量有多大呢?2023年2月6日下午5点钟,反做空研究中心查询发现,对该公司的投诉量高达31669条投诉信息。不过回复满意度高达4星,其投诉量高达31716条,回复量31716条,已完成30943条。
2023年2月6日输入输入“维信金科”查到的投诉信息 来源:新浪黑猫投诉
在令人惊讶的巨量投诉背后,维信金科及其关联公司的海量诉讼也令人咋舌。通过天眼查查询,截止2023年2月6日,维信金科(维信荟智金融科技有限公司)本身涉诉案件有52起;其法人代表廖世宏名下的其他公司中,维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涉诉42488起,其为原告的诉讼金额为11.64亿元;成都维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涉诉3010起,其为原告的诉讼金额为3271万元;上海静安维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涉诉案件共有523起。四家公司共涉诉46073件。
而在2022年10月26日,同样在天眼查的数据中,维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涉诉41757起,成都维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涉诉2990起,上海静安维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涉诉案件共有521起。四家公司涉诉45268件。
中国裁判文书网数据显示,截止到2023年2月6日,维信金科共有法院裁判文书122件,维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共有裁判文书20288件,成都维仕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共有裁判文书2738件,上海静安维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共有裁判文书1299件。四家公司共有法院裁判文书24437件。
还款日不扣款等借款人逾期
为何对维信金科旗下公司的举报以及诉讼那么多呢?反做空研究中心研究发现,问题可能出在收费上。据当事人L先生表示,维信金科旗下豆豆钱的收费有会员费、担保费、2%手续费、24%的年息、违约金。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的违约金的来源很有特色,是通过主动迫使借款人违约形成的。
L先生介绍,要想获得豆豆钱的贷款,首先要成为豆豆钱的会员,接下来要缴纳一笔担保费,贷款下账时平台会直接扣除2%的手续费,接下来才是24%的年化利息,还款一般采取等额本息还款。豆豆钱收取的最后一笔费用,是违约金。
维信金科曾经获得央视证券资讯频道“最具技术力企业” 信息来源:维信金科官网
为什么豆豆钱的违约金值得关注?是因为此违约金是在还款日故意不从借款人账上扣款,导致借款人违约形成。L先生表示,之所以判定还款日故意不扣款,原因是还款日当天凌晨和次日凌晨豆豆钱都从借款人签约账号上各扣掉一笔小额费用,但还款日当天的主要款项却没有划扣,“因此我认为他们是故意的”。
还款日当天没有划扣资金,次借款人就自动违约,借款人发现后,积极主动的会联系豆豆钱客服,客服会委派专人为借款人处理还款事宜,豆豆钱客服会告诉借款人维仕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的对公账户,资金存入以后给客服再打个电话确认,并通过邮件发送还款截屏和多还款信息,过几天后多扣的资金才回到借款人账户。
L先生介绍,他从豆豆钱平台上借了一笔小钱,分三期还清,第一期还款没有发生意外,但第二次、第三次还款都不能顺利扣款,手动还款也不行,只能眼巴巴地看着自己逾期。后两次还款都是通过客服,转入到维仕融资担保公司账上,甚至第三次稍微动作慢了一点儿,就接到了催收的电话。
反做空研究中心和好公司在线因为写了维信金科及其关联公司,尤其是将维信金科法人代表廖世宏名下现有公司和曾经公司和某失联的央银原高管进行关联研究之后,维信金科给我们发来了律师函。我们理解他们的心情,一家做风控的公司连自己的风控都做不好,对于具体相关部门的人来说,总要找些存在感,要不对老板那里也不好交待。
维信金科曾获第一财经陆家嘴金融峰会“最具价值商业模式”奖,难道他们最具价值的商业模式就是逼迫借款人逾期好收担保费吗? 图片来源:维信金科官网截屏
不过我们的观点是,既然维信金科及其相关产品在网络上投诉量那么高,他们还有那么多人违约走上诉讼之路对薄公堂,这家公司应当马上做的事情是全面核查自己的业务是否存在违法和漏洞,及时调整以适应当前法律法规,才是正道。毕竟,2016年的第一财经、2017年的央视证券资讯频道、2019年的上海市虹口区都给维信金科颁发过亮晃晃的大奖,难道最具价值的商业模式、最具技术力企业和获得虹口区“重点企业重大贡献奖”的企业,就是用近6万个投诉和近5万个诉讼回报社会吗?
要说中国人最恨什么样的业务?高利贷、毒品走私和贩卖人口无疑居首。而从事高利贷的人或者公司,中国有历史以来都有个印象,就是好像都跟黑社会联系在一起,不管是汉末豪强兼并也好,还是唐末宋末明末社会动荡也罢,带着黑社会性质的团体,总会涉及到高利贷业务。
新中国消灭了高利贷,可是最近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一些民间资本也陆续进入金融业,搞起了贷款业务,但由于法律的严格限制,民间资本从事借贷业务总显得名不正言不顺。2010年以来,一些号称链接金融机构和借款人的APP雨后春笋般出现,他们自称是互联网金融,实际经营的是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甚至有些已经触碰甚至翻越了高利贷的高压线。
从2018年开始,全国清理互联网贷款的工作如火如荼,全国各地的政府以雷霆手段,关停并转了绝大部分的P2P企业和业务,宣告了P2P在中国的结束。但凡事都会有个例外,网络小贷公司并未清理完毕,甚至有个别知名小贷公司居然安全的活了下来,继续呼风唤雨。
在受疫情所累全社会都在复工复产的当下,一家正规的不挖坑害借款人的互联网借款平台,还是值得全社会珍惜的,而如果只想着怎么挖坑害人为自己急功近利挣钱,这样的公司必然要被社会唾弃。
我们将持续关注,并持续研究,敬请读者朋友关注。
维信金融有没有下款的
美国银行业再爆雷,“看不见的手”为何失灵?
作者丨俞岚
银行业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与血脉,也被视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今年以来,美国经济的这个“晴雨表”正引发全球担忧。
当地时间5月1日,美国加利福尼亚州金融保护和创新局宣布关闭第一共和银行,由银行业监管机构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FDIC)接管。当日,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与摩根大通签订相关协议,由后者收购第一共和银行的所有存款和绝大部分资产。
第一共和银行是继硅谷银行、签名银行之后,两个月来因资金链断裂而被关闭、接管的第三家美国区域性银行。
“雷曼时刻”重演?大萧条的前奏?持续发酵的美国银行业危机,令全球资本市场加深山雨欲来的恐慌感。尽管美国方面坚称爆雷只是孤立事件,但是,当“黑天鹅”成群结队出现,孤立事件背后潜藏着系统性风险隐患。
从硅谷银行倒闭到第一共和银行被接管,剖析美国银行业危机的祸根,除了银行流动性管理缺位、资产负债错配严重以及长期以来的监管失灵之外,几个深层次问题更须关注。
认清一个趋势:生产关系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
当前,银行业的管理体系依旧延续着工业时代的生产关系,而其业务范畴和运营模式已然是数字经济驱动下的生产力,可以说,当前的商业银行,正承受着生产关系拖生产力后腿的力不从心感。
这种“力不从心”,一方面体现在银行业监管体系韧性不足,风险预案失灵。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针对银行业的监管规则汗牛充栋,不可谓不细,而当几乎是经验总结的监管规则越细,对“黑天鹅”和新问题的指导性就越差。
另一方面体现在传统银行治理模式尚未形成适配新技术、面对新环境的应急机制。上述银行危机中,银行遭遇挤兑的速度之快,让不少媒体用“闪崩”一词来形容。数字渠道上的挤兑速度远远超出传统挤兑,同时,金融机构经营失败的负外部性与社交媒体病毒式、爆炸式传播相叠加,使得银行危机从连锁反应的多米诺式倒塌,变成自由落体式的轰然崩溃。可见,如何形成与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避免“脑子跟不上步子”的迟钝,是当前银行业面临的共同挑战。
2023年3月10日,美国加州圣克拉拉市硅谷银行总部门前。当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表示,硅谷银行因资不抵债已被加利福尼亚州监管部门关闭,由该公司接管。刘关关摄
面对一个事实:“强者恒强”是无奈,更是风险。
无论是之前的瑞银收购瑞信,还是如今摩根大通收购第一共和银行,银行危机的处理路径都是政府牵线搭桥,让更有实力的商业银行收购危机银行的业务,但是,这种混合型接管的利益一致和激励相融很难达成。
面对银行业危机,监管者的主要诉求是尽快阻隔风险外溢,防范系统性风险,而接盘者的接盘动力则来自利益驱动,因此,必然要经过一番挑肥拣瘦与讨价还价。在这个过程中,接盘者们要获得有足够吸引力的收购价格,而监管者手中的筹码则不多,甚至要拿出存款保险共担风险。
在美国正经历的这场中小银行危机中,“强者恒强”的现象既是危机之下的无奈,也隐藏着商业银行过度集中而带来的金融体系不稳定的潜在风险。
看透一个本质:缺乏监管的“自由市场经济”不是真正的市场经济。
作为美国两大商业银行监管机构,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与美联储近期都发布调查报告,试图解释银行危机的原因。
除了银行自身管理不善,更深层次的原因包括立法上放松对中小银行监管、宽松货币政策导致银行资产规模膨胀过快而积累风险、监管机构核查人手不足等。
其实,上述银行危机中,美国的银行监管机构一直受到舆论责问。美联储相关机构幕后操纵的公正性遭到舆论质疑,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处理危机时,其左支右绌、挖肉补疮的行径,同样暴露其畏怯的一面。
一直以来,美国常以“自由市场经济和公平竞争”对他国经济行为说三道四,然而,从一系列的银行危机可以看出,资本主义的“看不见的手”和西方监管机构所谓的“独立性”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选择性适用,所谓的自由市场经济,只是其冠冕堂皇搞“双标”的一个说辞。(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来源: 中新网微信公众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苏州维信贷款客服电话(维信金融有没有下款的)":http://www.ljycsb.cn/dkzs/978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