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银行贷款买车计算器(个人贷款计算器)

银行贷款买车计算器(个人贷款计算器)

贷款知识 易车 原创

买车防套路:价格谈完之后你还需要注意这些,下面是易车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贷款买车计算器

易车讯在2019年“315”消费者权益日期间,易车为您准备了一系列的“买车防套路”的策划文章,帮您在“订车、提车、售后”这三大部分提供相应的指导和建议。

本文是其中的一个部分,主要给大家说明,在价格谈完之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什么,才不会被4S店的“夺命连环套”所伤害。

①如何签合同?

一般在价格谈拢之后,大家就放松了,对4S店的销售顾问也有了一定的信任度,这个时候其实是最容易被忽悠的。价格谈好了,不代表买车这个事情就成了,最最重要的一步,是签合同。

一般购车合同主要包含以下信息:

1、车辆信息

其中包括车辆的品牌、厂牌型号(包含通俗名字)、颜色、配置(是否有选装)、发动机排量、变速箱形式及驱动形式等等。

2、价格信息

必须用数字+中文大写说明车辆的裸车价格、贷款手续费、保险价格明细、购置税费用和上牌等费用。同时各类费用的付款方式和日期也要明确。另外“定金”和“订金”这两个词语之间的差异也要明确。“订金”是订了车,还没有完全定下来,交易不成功还可以退换全额或者部分金额;而“定金”则是说明这事定下来了,任何情况下是不能退换的。

3、交车方式

必须明确交车的时间、地点和新车交付时应该在什么里程范围内。如交车时间有变化,经销商违约之后有什么违约责任,是否应该退车或者补偿违约金等等。

4、赠品细节

4S店的赠品质量良莠不齐,好的产品是厂家定制的,质量有保障,质量不好的就是4S店自己去找供货商拿的低价货。几十元的脚垫或者防爆膜可以伪装成几百上千的产品送给你,所以在合同上这一点也是非常重要的,赠品是什么品牌、什么规格一定要注明。

5、保养信息

现在买车很多品牌都会送保养,或者在车价的优惠中挪出一部分作为保养套餐推销给消费者。这样做其实无可厚非,大家都是为了挣钱,但在合同中一定要注明保养的次数、具体保养项目、保养所用零部件的品牌和规格等等。

②办贷款需要注意什么?

许多人在买车的时候也许是人生第一次贷款,许多过程和细节根本没有遇到过,只能是一步步的听从他人摆布,让交什么费用就给,让在哪里签字就签,整个过程都是迷迷糊糊的。在办理贷款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贷款人信息?

贷款人一般就是车主本人,或者以亲戚朋友的名义办理,这个一定要明确。当然,这里也不建议大家给除了自己直系亲属以外的人办理担保或者贷款。此外还需要说明贷款人的基本信息、配偶或担保人的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号、住址、联系方式等等。

2、贷款方式

现在4S店的金融产品非常之多,有些是汽车厂家自己的金融公司,有的是外面找的担保公司,还有的是一些专做贷款的小公司,其中的水非常深。所以这种情况下我们建议大家选择厂家自营的金融公司,如上汽通用的GMAC、BMW金融服务和奔驰金融服务等。

3、贷款细节

这一项说明的是贷款的金额、时间、利率、月供、抵押物和还款方式等细节了,照常理来看,分期时间越长利率就越高,月供也就更低,大家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

③购置税和车船税怎么交?

大部分情况下,购置税是买车时除了车辆本身的裸车价之外,最多的一笔费用,但这个钱不得不交,不然车管所就不给你上牌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车辆购置税暂行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纳税人购买自用应税车辆的,应当自购买之日起60日内申报纳税,车辆购置税税款应当一次缴清。

目前除了新能源车型能够免去购置税之外,正常的燃油车型都需要按照国家公布的标准来上缴。目前的费率计算方法如下:

新车购置税额=购车价格(含税价)/1.17(增值税率17%)*10%。

例如我们购买一辆裸车价格为10万元的新车,计算后需要交8547 元,基本在车价的9%左右。如果大家想要计算其他车型的购置税费率,可以进入易车的购车计算器。

此外除了购置税之外,车辆要上路行驶还得缴纳车辆的车船使用税。一般这个费用是在购买保险的时候交到保险公司,再由保险公司代交到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车船使用税的减免条件和税目税额,请。

④商业保险该怎么买?

这又是件令第一次买车的消费者头疼的事情。保险的项目和细节繁多,没有研究的人确实很难搞清楚,多数时候只有听销售顾问的忽悠,毕竟他们还可以拿到保险的返点提成。那么保险该如何选择呢?

1、选择合适的保险公司

保险公司和金融公司一样,都是利润巨大的行业,选择好的保险公司对于之后的理赔非常重要。对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消费者而言,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平安保险、太平洋保险等著名的公司都是非常可靠的选择。

2、保险内容

机动车辆保险一般包括交强险和商业险,交强险大家都知道,这属于国家强制的,不买无法上牌。而商业险就完全看车主自己的意愿了,商业险一般包括基本险和附加险两部分。基本险分为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全车盗抢险、车上人员责任险。附加险包括玻璃单独破碎险、划痕险、自燃损失险、涉水行驶险、无过失责任险、车载货物掉落责任险、车辆停驶损失险、新增设备损失险、不计免赔特约险等。

车辆损失险就是赔自己的车,例如自己开车发生擦挂或者事故,就由这个险种来承担;第三者责任险就是赔他人;盗抢险就是字面意思,车辆发生偷盗时才会起作用;车上人员责任险则是保障人员的。

商业保险涉及的细节非常多,大家要了解自身的风险和特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个人所需的风险保障。建议大家在自己经济条件许可的范围内,尽量买齐商业险种,避免日后出现问题,给自己带来巨大损失。

总结:

大家在买车的时候往往会因为各种原因,被4S店的条条款款所忽悠,对国家各类税费和政策的陌生也会使得自己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怕麻烦,在签合同的时候一定要理清楚各类细节条款,办理贷款、购买保险的时候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在4S店销售妹妹面前“装大哥”、“死要面子”的行为千万不可取哦。

个人贷款计算器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郭子硕

房贷市场正迎来“搅局者”。

“经营贷年利息3.5%,先息后本可贷5年,能还房贷,抓紧上车。”近日有购房者反映,自己接到不少电话,对方表示能提供“房贷转经营贷”的服务。转贷电话频次增加,也暴露出“房贷转经营贷”的需求端悄然扩张。

时代周报记者从多名贷款中介了解到,近期将房贷转为经营贷的情况较多,尤其是房贷利率超过5%的客户。与前几年动辄超5%的房贷利率相比,置换成经营贷利率可降低2个百分点。

与经营贷相比,房贷成本偏高,加上资产端投资收益率下行,越来越多居民投资心理转向“风险厌恶型”,“房贷转经营贷”的灰色产业链呈冒头之势。

贷款中介将自己的身份伪装成“银行人士”,或表示已与银行达提供办理经营贷服务,以降低利息与负债成本为由,引导购房者将个人房产按揭贷款转换为利率更低的个人房产抵押经营贷款。

成本优势明显的,房贷转经营贷风险潜藏隐患几何?上海普世万联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陶书澄律师告诉时代周报记者,消费者以经营贷方式获取的资金流入房地产,该情形一旦被发现、查处,不仅影响征信,而且将承担一定的民事责任。在贷款断档的情况下,消费者用于办理经营贷的房产也会面临被司法机关强制查封、司法拍卖的可能。

利率差滋生“转贷”灰产

存量房贷利率远高于经营贷,刺激“转贷”灰产野蛮生长。

“现在置换后利率是3.5%,利率差超2%的客户建议抓紧转。”贷款中介谢军给时代周报记者算了一笔账,以申请金额160万元、房贷利率5.88%计算,经营贷利率3.5%,先息后本5年,利差2.38%。置换后月供不到5000元,每年大概省3.8万元。

目前,多家商业银行的经营贷利率低至3.25%,而且抵押经营贷支持的额度较高。以工商银行为例,该行个人经营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抵押物价值的70%,其中以办公用房、厂房、土地抵押,贷款金额最高不超过抵押物价值的60%。

“经营贷可贷额度挂钩抵押房产的估值,一般是被抵押房产市场价的七成,基本能覆盖除首付外的剩余贷款了。”谢军表示。

每年少还数万元,看似诱惑力十足,实际上房贷转经营贷的成本也不低。综合看来,“0”营业执照的申请人需要负担入手空壳公司、垫资赎楼、中介服务费等费用。部分转贷客户甚至需要支付办理经营贷期间的公司运营成本。有中介公司表示,一张经营执照大约需要2000至5000元,而后期申请人每年还需支付2000元维护费用,以维系空壳公司的记账和报税业务。

为包揽所有蛋糕,贷款中介公司找好财税公司,提供包含过桥、赎楼、经营贷承办等一揽子服务。不少贷款中介还在各社交平台发布“成功转贷”的例子引流,并在帖子下面化身专家“支招”,通过计算置换成本差,吸引潜在客户。

关于过桥等服务费,谢军指出:“如果资金缺口是100万元,其他中介方提供过桥垫资服务,收费大概1.5万元。如果请中介公司帮忙过户公司,加上找财税公司帮忙做账‘包装’,一般收5000元。而我们公司提供过桥、提前放款,加经营贷的手续费,打包价收2万元。

也就意味着,在利率成本优势的表象下,贷款者面临的较高隐藏成本。如无实际经营公司,获取100万元经营贷,需要付给中介方的服务费金额超2万元。

针对房贷转经营贷现象,银行曾采取措施进行限制。有媒体报道,部分银行暂停审批存量房贷客户的经营贷转贷申请。深圳市房地产中介协会也于2月2日发布提示,严禁房地产中介机构为购房人提供或与其他机构合作提供房抵经营贷等金融产品的咨询和服务,严禁诱导购房人违规使用经营用途资金等。

不过,房贷转经营贷现象屡禁不止,“转贷”的渠道并未完全堵死。部分中介向时代周报记者透露,目前房贷转经营贷业务仍可正常办理。贷款中介徐娜告诉时代周报记者,今年不少银行放开经营贷审批条件,即便是刚获得经营执照的申请人,其经营贷申请也能审批通过,几天就能批(经营贷)。

图片来源:图虫

潜藏风险高,监管出手整治

当提及转贷风险时,谢军表示:“只要按时还款,放款银行那边就没问题。客户少付利息,银行员工完成考核,我们也做好服务,一石三鸟。”

对于“转贷”潜藏的风险,中介并未进行提示。实际上,办理房贷转经营贷,申请人面临资金和法律层面的多重风险。

房贷和经营贷的贷款期限差异大,暗藏断贷风险。房贷属于长期个人住房贷款,周期通常不低于20年,而经营贷属于中短期贷款,服务个体工商户或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两者的用款性质、贷款年限大相径庭,银行对贷款的审批周期,审核要求也不同。有银行要求,经营贷申请人每隔五年需再次递交申请材料。一旦经营贷续贷失败,资金链断裂,购房者面临违约风险。

不仅如此,经营贷利率走势难以预测。一旦经营贷利率进入上行周期,利率上升导致还款成本增加,贷款人也需承担到底。

近日,辽宁银保监局也提示消费者,“贷款中介”诱导消费者借“过桥资金”提前结清“房贷”,再办理“信用贷”“经营贷”归还过桥资金,从而谋取高额中介服务、资金过桥费用,同时使消费者陷入违规转贷的多重风险之中,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转贷”对商业银行来说也风险不小。有分析人士指出,由于经营贷款的风险较高,需要对贷款人的资信、还款能力等进行全面评估。如果评估不足,贷款人可能存在贷款违约或逾期的风险,进而影响银行资金安全。

信贷资金违规流入楼市,更是金融监管机构排查的重点。普华永道今年发布的《2022年度银行业金融机构监管处罚及政策动态》显示,银保监会2022年因“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开出173张罚单,处罚金额高达8871万元。

针对部分借款人违规使用经营贷、消费贷提前还款的情况,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近期也召开部分商业银行座谈会,要求商业银行持续做好贷前贷后管理,加强风险警示。监管部门将加大检查处罚力度,及时查处违规中介并披露典型案例。

(谢军、徐娜皆为化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贷款买车计算器(个人贷款计算器)":http://www.ljycsb.cn/dkzs/9775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