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新易贷微贷款进不去(易贷卡)

新易贷微贷款进不去(易贷卡)

贷款知识 金融界 原创

中银消费金融总经理卢伟:以消费金融拥抱中国经济转型,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新易贷微贷款进不去

半山

中国经济正在摆脱对传统路径的依赖,从投资转向大力推动消费需求的增长。在这一转型进程中,消费金融公司的作用功不可没。

作为中国首批消费金融类企业,中银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中银消费金融”)定位行业第一梯队,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专访时中银消费金融总经理卢伟表示,现阶段“消费金融公司都不是在追求大规模的盈利,而是在对发展模式进行探索”。这种探索,未尝不是中国探索经济转型道路的一环。

以启山林

过去五年时间,对中银消费金融的意义非同寻常。

2009年8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分别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各设立一家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中银消费金融即起步于此时,此后既经历了高速成长,也见证了中国经济转型。

作为国内首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中银消费金融承载建设信用文化体系的重任,开创中国消费金融公司之先河,一路探索、一路创新,更是一路稳扎稳打快速前行。卢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五年后的今天中银消费金融贷款规模已超百亿。

过去的五年,是中国金融市场高速发展的五年,是中国消费贷款市场精耕培育的五年;这五年,也是中银消费金融群策群力谋发展,乘风破浪勇向前的五年。

中银消费金融从线下和线上两个方向实现突破。线下部分,通过与中国银行、商户的合作,业务已经延伸到全国80多个城市和地区,业务受理网点已达500多家。通过互联网服务渠道,客户遍及全国省市,并深入到县、乡一级。现在,只要信用良好,申请中银消费金融的消费贷款产品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

对于中国消费金融整体发展,中银消费金融的开拓性发展可谓起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作用。

用卢伟的话说,这家快速成长的公司正走在探寻中国消费金融市场商业模式的道路上。回望这五年发展,“困难一路都有”,卢伟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中国消费金融是一个大市场,仅靠三五年的发展难以成熟起来,因此现阶段“消费金融公司仍处于发展模式的探索阶段,赚钱还不是首要目标”。

消费金融时代

相比成熟的欧美市场,中国消费金融方兴未艾。政策的一步步放开,正在成为市场发展的催化剂。

2015年6月10日,国务院召开常务会议决定,放开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成熟一家、批准一家。

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到如今全国放开的五年间,政策对于消费金融牌照管制一步步放开,给市场以自由。

最早的2009年8月《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出台,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各设立一家消费公司试点。首批三家分别以中行、北京银行(601169,股吧)、成都银行为主要出资人的中银、北银、锦程消费金融公司于2010年上半年开业,而唯一一家外商独资非银行消费金融公司捷信也在当年底成立。2013年,消费金融试点城市扩大到16个城市,新增沈阳、南京、杭州、合肥、泉州、武汉、广州等10个城市参与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工作,试点原则是“一地一家”。此举旨在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2013年底,银监会发布修订完善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新办法在股权多样化、放开营业地域限制、拓宽资金来源、放款额度、风险管理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调整。

消费金融成为竞逐“蓝海”的背后,既有强大消费动力做支撑,又有迅猛的消费贷款为预期。2014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达到15.4万亿,预计2019年将超过37万亿。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在致力于成为消费导向型的专业化个人融资渠道的发展道路上,不仅确定了走“小、快、灵”和差异化发展的产品定位和发展策略,这一发展策略也兼顾了客群差异化,同时有效防范了风险

“中银消费金融坚决走"小而分散"的发展道路”,中银消费金融副总经理罗昇表示,所谓“小”是指严格遵循给单个客户的综合授信不要超过20万。如果按照这一逻辑执行下去,经营风险要比商业银行更低。同时,中银消费金融通过创新的融资方法、建立了高效的业务处理平台,中银消费金融将业务拓展至上海以外地区,深入到市、县。

据中银消费金融副总经理章涛介绍,早在2012年,中银消费金融以信贷工厂模式建立实时类贷款的自动化处理平台,将审批周期控制在15~30分钟,自动化审批率提高到70%以上,同时整合了商机登记、商机跟进、在线申请、自动授信决策,建立了高效的业务处理平台,实现了创新融资方法。

中银消费金融公司致力于成为消费导向型的专业化个人融资渠道,贴近新一代消费群体的需求,带去更专业、灵活的消费融资及服务,通过新易贷现金贷款、商户专享贷等产品就可以轻松快捷地实现读书充电、新房装修和旅行结婚等人生大事。

从整个消费信贷占总贷款余额的比例来看,目前中国消费性贷款余额的占比只有20%左右,与欧美发达国家50%左右的比例相比有着明显的差距。从成长空间看,中国的消费信贷市场大有可为。

拥抱经济转型

中国经济一直过度依赖投资,而轻消费。如今,原有的道路难以为继,中国经济需要找到新的增长引擎。

投资、消费、出口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但中国的消费占GDP的比例相比美国、德国以及日本等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如今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保增长压力下,依靠强刺激的老路已经难以走通。在全球经济形势处于底部区间的国际背景和传统经济增长方式不可持续、宏观经济增速下行的大背景下,中国一直提倡调结构、促销费的经济转型原则。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摆脱对投资的依赖,是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业内专家表示,对于商业银行无法惠及的个人客户,譬如在校大学生、刚步入社会的毕业生、蓝领工人、进城务工人员等中低收入群体以及对超前消费有较高需求的年轻群体,消费金融成为新的可供选择的金融服务,也成为践行普惠金融的重要举措。

中银消费金融在过去的五年发展中获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公司2012、2013年连续两年获得“亚洲银行家年度最佳消费金融业务”殊荣,2014年获得“第一财经金融价值榜年度消费金融公司”等荣誉。

未来,中银消费金融将力争打造较为成熟的消费金融商业模式,建立一套完善的运营模式和风控模式。在市场规模、经营效益、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等方面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建立自身核心竞争能力,积极探索线上商户的拓展,希望通过全新的“互联网消费信用贷款”模式,以更为亲民化的使用方式,更加便捷的授信和支付手段,培育中国的消费贷款市场,完善中国消费者的线上体验。

易贷卡

青岛日报社/观海新闻2月3日讯 “这款个人消费现在办理最低可至3.65%,您近期办理的话可以联系我。”中国银行青岛分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向观海新闻记者介绍。近期,不少银行加大了个人消费贷的优惠力度,部分银行将这类产品的贷款利率调至3.6%左右。记者咨询发现,当下个人消费贷的贷款利率下限低于往年,但个人办理消费贷业务有门槛,贷款利率和额度的获得更得综合考量。

银行个人消费贷年化利率相较于往年4%-6%的下限,近期持续走低。据统计,当下工、农、中、建四大国有行的消费贷产品利率最低利率均在4%以下,如工商银行融e借额度最高可至100万元,截至2023年3月31日年化利率低至3.7%,年限最长为5年;农业银行网捷贷额度最高30万元,年利率最低可至3.65%,年限为1年。建设银行建易贷额度最高30万元,年化利率最低3.95%,年限最长为3年。

而且,实际办理的利率可能比手机客户端展示和预审核的利率更低。如中国银行手机银行客户端展示随心智贷的年化利率最低3.95%,中国银行青岛分行营业部的一位工作人员表示,如果在柜台办理,利率最低可至3.65%。招商银行手机客户端的“闪电贷”给记者预审的额度为20万元,贷款利率为5.76%,而招行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现在办理“闪电贷”可以从客户经理处申领优惠券,最低可至3.6%。

个人消费贷与信用卡刷卡、分期还款有何区别?某股份制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一般说来,个人消费贷的额度高于信用卡刷卡额度,同时贷款利率低于信用卡分期。记者在招商银行手机客户端发现,与闪电贷的20万元额度相比,信用卡刷卡的最高额度仅为5万元左右,且分期还款的年化利率达到7.65%。

贷款利率下降对消费者而言是明显利好,但并非人人都能从银行“薅羊毛”。银行对申贷客户的资质也有诸多限制,青岛银行2022年推出个人消费贷——海融易贷,额度一般在3000元-20万元。客服人员介绍,客户要申请该贷款需持有青岛银行的代发工资卡,或满足是国家公务员、教师、医生等公职人员,抑或是银行的优质客户等条件。在申贷环节,银行会综合贷款人的流水情况、征信状况、负债情况、收入水平、还款能力等多种因素给出可放贷额度和利率,公积金及社保缴纳情况、工作单位等也是重要参考指标。

据业内人士介绍,银行下调消费贷利率,一方面是抓住节点提升银行业绩,每年春节前后是各家银行推广个人消费贷款的最佳窗口期之一,客户在这段时间办理消费贷的优惠力度往往是最大的;另一方面,下调消费利率也有助于进一步做好客群细分,对优质个人客户提供更符合其风险实际的贷款利率,从而增强自身在金融市场中的竞争力。

研究人士指出,2023年世界经济将面临增长下行的挑战,在外需仍然较为低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扩大内需来实现。目前消费贷利率多在3.6%以上,仍有一定的压降空间,同时应加强居民信用管理与资金用途监管,避免利用信贷资金进行金融产品投资。(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丁倩倩)

(作者:丁倩倩)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新易贷微贷款进不去(易贷卡)":http://www.ljycsb.cn/dkzs/9732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