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余名大学生被“套路贷”的警示,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大学生网络贷款案例
作者:冰启
最高人民检察院日前发布4件依法惩治涉网络黑恶犯罪典型案例。其中一起网络“套路贷”案显示,2017年9月至2018年7月间,江西南昌赤之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汤某甲团伙通过App平台网络“套路贷”犯罪活动,累计向全国百余所高校万余名被害人实施套路贷,“软暴力”催收共计1万余单1.5亿余元,导致20余名年轻被害人自杀、自残、抑郁、退学等,后果特别严重。
参与此案的犯罪分子已被依法追究刑责,而这么多大学生深陷套路贷,亟须引起高度警惕。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大学生不良的消费习惯,引诱大学生借贷,再实施“软暴力”催收,给大学生及大学生家庭都造成巨大的伤害。要杜绝套路贷,除了严厉打击实施套路贷的违法犯罪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加强对大学生的理财教育,对大学生攀比消费、超前消费、奢侈消费说不,真正重视对学生的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培养每个学生的独立性和责任心。
掉入“套路贷陷阱”中的大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通过贷款来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而此类消费需求,大多是不必要的提前消费、攀比消费,是正常学习、生活之外的消费,属于过度开支。由于不好向父母开口要,因此采取网络借贷这一“便捷”方式满足自己。调查显示,我国有的在校大学生每月的开支高达四五千元,这已经超出了绝大部分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是一名大学生应该有的消费水平。
大学生的攀比消费、过度消费,从根本上说,源于缺乏独立性和责任心。一方面,有一些家庭把物质给予视为对孩子的爱,甚至有的父母以物质补偿对孩子平时关爱的缺失,这造成部分大学生向父母索要高额学费、生活费,而当父母无法满足时,则寻求网络贷款;另一方面,不少家庭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为让孩子专心学习,父母包办代替孩子除学习之外的一切,不对孩子进行生活教育、生存教育,这让部分学生缺乏自主生活能力,轻信“天上掉馅饼”的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结果遭遇诈骗。
对于校园贷、网络贷、套路贷,有关部门已经进行过多次治理,高校也通过讲座、海报等方式,提醒大学生识别网络诈骗,远离套路贷。然而,还是有大学生不信邪,偷偷下载借贷App,以此满足自己的消费需求。这种现象警示我们,遏制校园贷乱象,既要治标更要治本。
治标是指,要规范面向大学生的小额贷款,通过合法的商业银行,向大学生提供小额信贷服务,满足部分学生合理的借贷需求。与此同时,要用大学生深陷套路贷的案例,对大学生进行警示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套路贷的危害,进而进行理性的消费,遏制自己过度消费、超前消费的冲动。作为成年人,大学生要有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如果还做不到依靠自己勤工助学来解决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也至少应该懂得“量入为出,适度消费”,过节俭的大学生活。
而治本则是,遏制“套路贷”不只是在大学阶段出现问题才引起重视,而是要从娃娃抓起。学生自强自立的消费意识,需要从小培养。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生存教育。去年,我国将劳动教育独立成课,这传递出一个十分重要的信号,即重视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以及健康的劳动价值观培养。一个拥有自主生活能力,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学生,也就会主动远离超前消费,远离套路贷。(冰启)
来源: 北京青年报
青少年网贷案例
大学生毛某从网络贷款7000元,从而陷入“套路”,最终“以贷养贷”产生36万元债务……8月6日,四川乐山警方召开新闻通气会,当地警方从两起网络诈骗小案入手,深挖线索破获了“5.21”特大网络诈骗案,辗转五省市抓获“套路贷”团伙共147人。
▲涉案公司人员组织架构
大学生网贷陷套路
无力偿还无奈报警
今年5月21日以来,乐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接到2起乐山某高校在校大学生关于被网络诈骗的报案。这两名大学生遭遇的正是“套路贷”。
22岁的沈某是眉山市东坡区人,在乐山某高校读书,他通过网络平台贷款2000元,实际拿到手只有1300元。高昂的利息让他越陷越深,最终沈某实际产生债务5万元。
无独有偶。乐山另一高校女大学生毛某,20岁,乐山市市中区人,她在一网络平台贷款7000元,实际拿到手4500元。为了偿还贷款,毛某只有拆东墙补西墙,陷入了“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最终毛某所贷的7000元摇身一变,实际产生债务36万元。
因无力偿还,沈某、毛某两人受到网络贷款平台“催收人”的电话滋扰、恐吓、诽谤等不法侵害。无奈之下,两人先后报警求助。
▲抓捕嫌疑人
虚假购物诱骗借贷
恶意垒高借款金额
接到报警后,乐山市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发现该案涉嫌网络诈骗,虽然金额不大,但是群众利益无小事。通过大量的分析研判发现,这不是一起普通的小案,而是一起涉及面广、社会影响坏、涉及全国多地的特大网络诈骗案。
据专案组办案民警介绍,经初步侦查,发现案件线索共同指向“52购物”“100分购物”“365钱包”“任你花”等多个网络APP平台,通过分析,发现该平台涉及河南、浙江、江西、湖北、广东、江苏和四川自贡、乐山等7省多起网络诈骗案件,涉案金额巨大,受害人大多为高校学生。
经民警侦查发现,上述几个网络APP平台均由江西南昌赤之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控制,以虚假购物平台为幌子诱导骗取受害人借贷,在取得相应违约金、保证金的情况下,以不利于受害人的合同虚增债务。
当受害人无力支付时,该平台便介绍贷款公司或个人给受害人贷款还款。受害人在犯罪嫌疑人多次威胁、滋扰、恐吓下产生恐惧,被迫与其他贷款公司或个人签订虚高借款合同,并被收取“违约金”、“保证金”、“中介费”等各种名义的费用,而后被多个贷款公司或个人采用转账平单等手段,恶意垒高借款金额,以达到非法侵占受害人财产目的。
跨五省市集中抓捕
已刑事拘留125人
经民警调查,南昌市赤之顿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由汤某、汪某、邓某3人为股东,该犯罪团伙呈树形结构,分5个层级,其中老总3人、总监7人、主管12人、组长和组员合计192人。至此,“5.21”专案犯罪团伙组织架构清晰浮现,收网时机已经成熟。
随后,乐山警方从全市抽调300余名警力,奔赴江西、山西、浙江、重庆、四川成都五省市开展集中收网抓捕行动。7月23日14时,5个收网抓捕组在五省市统一行动,共抓获涉案人员147人,其中刑事拘留125人,取保候审1人,其余人员作其他处理;扣押涉案电脑261台、通讯工具200余部、涉案汽车7辆。
目前,125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安全押解回乐山。经审讯,犯罪嫌疑人均对其实施诈骗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现初步查明,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APP平台,以分期购物套现的形式诱导骗取有资金需求的受害人借贷,收取中介费、利息费、服务费等费用,并对不按期还款的受害人采用威胁、骚扰、恐吓的方式,以达到非法侵占受害人财产的目的。
据了解,此案是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以来,乐山公安首例大规模异地用警,全链条打击网络诈骗犯罪的典型案件。目前,该案还在进一步深挖细查中。
来源:成都商报客户端 记者 顾爱刚
图据警方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大学生网络贷款案例(青少年网贷案例)":http://www.ljycsb.cn/dkzs/9729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