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报告丨追债反被法院告知违法放贷,美团小贷牌照失灵了吗?,下面是界面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美团商家贷款好贷吗
见习记者 |邹璐徽
美团小贷正在陷入非法放贷风波。
6月1日-6月8日,河南焦作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裁判书文网上陆续公布了数份执行裁定书,均涉及美团放贷资质不合法。
执行判决书显示,在立案执行贷款合同纠纷裁决书之际,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美团小贷”)没有在限期内提供金融监管部门批准从事资金融通发放贷款业务的证明;由此判定美团小贷从事的小额贷款业务为违法。
执行裁决书还称,本院认为,未经有权机关依法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设立从事或者主要从事发放贷款业务的机构或以发放贷款为日常业务活动;民间借贷中,出借人的资金必须是其合法收入的自有资金,禁止吸收或变相吸收他人资金用于借贷。其未经金融监管部门依法批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通过融资业务平台,违法从事发放贷款业务,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破坏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
天眼查数据显示,重庆美团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11月,注册资本4.6亿美元,法定代表人为彭千,经营范围包括开展各项贷款、票据贴现、资产转让和以自有资金进行股权投资(其中股权投资余额不得超过注册资本的30%;上述业务的开展必须符合监管制度的规定)。目前,美团小贷支持的产品有美团近期上线的消费金融产品“月付”和小微企业贷“生意贷”。
6月9日,美团曾回应中国科技新闻网时表示,法院裁判认定的事实存在严重错误,美团小贷已提起上诉。
不过,界面新闻注意到,虽然裁决书在近两月才公布,但实际裁决日期贯穿2020上半年,最早可追溯至2020年1月,且案由类型和裁判认定均相同。目前距离最早的判决书已经过去5个月,但并未检索到任何上诉结果信息。界面就此向美团方面进行询问,但是截至发稿尚未收到任何回复。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该裁决结果仅在2020年出现,2019年在类似的贷款合同纠纷案件中,执行裁决书并未提及美团小贷未取得金融监管部门的批准这一事实。
这是否意味着美团小贷相关资质在2020年失效了?
毕竟,美团小贷并非没有牌照加持。2016年末,美团点评发起成立重庆三快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拿下了网络小贷牌照,开始为其平台上的中小商家及个人提供无抵押小额贷款,以自营借贷为主。
2018年11月,深交所披露称,“中金-美团生意贷”总计50亿规模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批,确认了美团将债权证券化以获得更多现金流。
对此,有业内人士分析称,美团小贷违法经营或许是受限于牌照含金量。
目前美团持有的网络小贷牌照含金量与消费金融牌照仍有一定距离,前者仅可在全国范围内发放个人消费贷款,后者业务范围更广,还可以从事向境内金融机构借款、境内同业拆借、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代理销售消费保险产品、固定收益类证券投资等业务。
也有法律人士认为,或许是源于今年来监管对于放贷机构法律资质的收紧。
“之前的借贷关系,法院一般按照民间借贷人的审判标准裁决,近年来监管严打高利贷和套路贷,法院对于放贷角色的资格审核更为严苛了,专业从事贷款发放的机构区别于一般的民事借贷主体,必须要有主管部分发放的金融牌照。”上海以恒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沙剑律师称。
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法学博士曾大鹏教授也表示,近年来,监管提出了职业放贷人的概念,对于非法集资此类较为严重的罪行法院裁决更多了。
回顾美团点评于5月25日披露的2020年一季度财报,可以发现其整体营收并不尽如人意,同比下降12.6%;净亏损15.8亿元,同比增加10.2%。在这其中,包括小贷业务在内的美团点评新业务板块是其唯一出现小幅增长的板块,一季度收入42亿元,同比增长4.9%。
作为美团点评今年一季度业绩中的唯一亮点,这些裁决书来得可谓不是时候。曾大鹏教授表示,对于逾期的被执行人,虽然本金要还,但是利息将会酌情。
裁决书对于美团强制执行申请的否决,对于回款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其在河南的贷款业务也或将陷入用户借贷逾期、美团上诉申请强制执行、法院驳回美团执行申请的恶性循环。
美团借钱是正规的吗
据报道,日前有用户指出,自己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美团外卖和美团买菜分别开通金融服务即“美团月付”,欠款100多元。不少网友表示,也曾有过类似经历。“美团月付”是一种授信付款服务,逾期会在个人征信中体现。目前,当事人表示事件已处理,被免除贷款费用,但心情仍十分复杂。
订外卖借钱给你,打车借钱给你,买菜借钱给你……仿佛全世界都等着借钱给你,仿佛只要借钱就能过上好日子。前段时间,某些互联网平台发布的一系列“土味借贷广告”,内容恶俗胡编乱造,令人极度反感。相比之下,“美团月付”之类平台似乎更为直接,都不用打广告忽悠,直接就让用户莫名其妙被开通了贷款。
据了解,用户在美团支付界面,只要点击用醒目字体写着的“推荐使用,本单立减最高88元”“免费领3元红包”等优惠信息按钮,就直接开通了相关金融服务。但许多用户并不知晓,这是一项信贷服务。要不然,骑个单车、买个蔬菜,几块钱的事,谁会去办个贷款呢?每个月300元的信贷额度,又有多少人会稀罕? 莫名其妙被开通,轻易无法关闭,贷款额度既极小,不记得及时还贷,还会影响个人征信——在消费者不知情的情况下,以极简方式一键开通网络小贷业务,不仅大有欺骗色彩,而且涉嫌强买强卖。网络平台承诺的所谓优惠,很可能口惠而实不至,优惠券使用会有很多限制条件。所谓“零利息”更是绝不等于零成本,往往会有服务费、手续费、逾期计费等,此类产品息费的实际综合年化利率水平可能很高。
网络小贷尽管金额相对较小,但仍属信贷业务。监管部门从规范贷款业务流程、防范贷款风险、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的角度提出过很多监管要求。消费者没有申请、没有实名认证、也没有绑定银行卡,依然一键顺利开通网络小贷业务,如此稀里糊涂就一键办了贷款,显然不符合贷款业务操作规程。 银保监会、人民银行近期发布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准备从规章层面规范网络小贷业务,对网络小贷公司进行严格规制。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小贷从业机构要对照相关要求做好自查和整改。其中特别强调,“禁止诱导借款人过度负债、多头借贷”。
网上买菜莫名被开通“美团月付”,已经不止于“诱导”。人性是脆弱的,所谓优惠面前,很多人会禁不住诱惑,加之缺乏相关金融知识,消费者莫名其妙背上贷款,进而还会影响个人征信记录。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目标客户正在日益下沉,很多原本借不到钱的人可以借到钱,一方面或许是好事,但如果诱导他们过度负债,甚至稀里糊涂直接被贷款,更有可能是害人。 某些网络平台为获取海量客户,通过各类网络消费场景,过度营销贷款或类信用卡透支等金融产品,诱导过度消费,危害的不仅是借贷者的个人金融安全,还可能增加系统性的金融风险和社会不稳定因素。监管部门需要加强监管,规制违规行为,把风险化解在未然之中,保护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金融安全。
作者:舒圣祥
投稿邮箱:qilupinglun@sina.com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美团商家贷款好贷吗(美团借钱是正规的吗)":http://www.ljycsb.cn/dkzs/972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