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头条、ofo都在做现金贷,是捷径还是险路?,下面是驱动中国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2345贷款王黑户可以吗
近日,今日头条低调上线的一款线上借贷产品。其最高可借款额度为20万元,并且日利率低至0.03%起。
早在这之前,爱奇艺和ofo就已经推出了现金贷业务,在其app页面中开放了入口导流,即使这些平台的定性与金融并无联系。但总观大环境,其实是有迹可循的。
就这段时间,不光是哔哩哔哩、猎聘网、拼多多、映客在扎堆上市,连独角兽们也看准了这个时间点,比如此前声称五年不上市的小米、上市没必要的美团。
最近掀起的上市热潮,其实已经暴露了市场的恐慌,那么在2018年资本寒冬的背景下,今日头条上线了现金贷便也不足为奇。
头条与ofo选择现金贷,暴露了其资金困境所在
包括最近上市公司在内的众多企业,关注他们近些年的数据,不难发现,目前的形式已经走向了严峻。
1)盈收增长放缓,今日头条在2017年便被市场分析师张雪茹预计营收增长了五倍但还是没有实现盈利。ofo更是不久前才被《财新周刊》报道过欠款已达15亿元。
企业本质目的离不开盈利二字,长时间的亏损或是盈利速度缓慢都会产生压力。选择在这时候引进现金贷缓解这种压力也是平台迫不得已的选择。
2)用户增速下滑,易观千帆数据显示:2018年四月十一号,今日头条宣布整改当天,今日头条日活跃用户人数还有1.41亿。而改过后仅仅三天,就流失掉1000多万活跃用户,跌破1.3亿。
不只是今日头条,根据阿里学术委员会主席曾鸣的爆料,哈罗单车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逆袭摩拜和ofo,日订单总量超过二者之和。从中我们不难猜想,ofo此时的焦灼境况。
平台的用户粘性直接与平台收益相挂钩,活跃用户增速的下滑给流量平台带来不轻的焦虑。平台选择现金贷业务来应对这种焦虑。
3)变现渠道单一,众所周知,今日头条这类信息平台主要盈利来源就是广告商,而ofo这类出行工具更是只能靠着一元一小时的标准在用户的充值金额中实现盈利。
这些与高收益的金融业务相比,后者更能够在短时间内汲取更多现金流。在盈收与用户都走下坡的趋势下,缓解其压力。
头条与ofo同样无法回避现金贷行业的窘境
收益与风险向来并存,平台在渴望通过引进现金贷来熬过寒冬的同时,种种问题也会应运而生。
1)转化能力问题,根据花呗数据显示,在2017年五月,支付宝花呗的用户就已经破一亿。特别是天猫618期间,花呗分期交易金额突破40亿。支付宝拥有海量消费用户,与其相关联的消费业务也众多,花呗的转化能力毋庸置疑。
与之相比,今日头条的主业务是信息流阅读,ofo是共享单车,和现金贷都没有什么关联性。虽然用户量大,但转化率不一定高。这类平台想要在互联网金融这块大蛋糕中分杯羹很难。
2)品牌伤害不容小觑,爱奇艺接入的产品主要是百度旗下的借贷产品百度有钱花、品钛集团的读秒、百信集团的理财产品等,其中百度有钱花便引起过群众不满。
“巨人时代教育”的学员报名时,使用了百度有钱花来贷款交学费。没多久,教育机构破产并停课后,学员询问百度有钱花的客服能否停还贷款,却收到还需要继续还贷的回复。一时间,用户对借贷平台有了议论。
百度有钱花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用户对爱奇艺的质疑,爱奇艺甚至做到特意发表了一则声明来撇清自身与金融产品间的其他联系,表示自己仅仅为其提供平台,但影响用户好感度这一因素是不可控的,仍然对爱奇艺造成了品牌伤害。
同样的事情也可能发生在头条与ofo身上,就算他们只负责前端工作,而并不涉及具体的金融运营。一旦其嵌入的金融业务在受众群中口碑不佳,也很容易造成原本平台受众对整个平台的印象打折。更糟糕的情况是造成用户的流失。
3)政策管制是一大变数,如今国家已经对借贷环境进行了严格监管,越来越多平台出现在重点整治的名单之中。不久前正式下发《关于规范整顿“现金贷”业务的通知》,更是将矛头直指现金贷。有的现金贷平台被政策所挟,没几天就被爆出了倒闭。
例如“现金帮”折卖办公用品;“凡普信贷”员工大批离职;“钱到”停止放贷,遣散员工,公司人去楼空。
已有先例在前,那么今日头条与ofo面对国家的新一轮的围堵,也要考虑如何明哲保身。
4)坏账风险难控,导航2345推出“2345贷款王”后的三年,便发布《关于2017年度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公告》。公告显示其减值损失1.3亿元,其中坏账损失就高达1.2亿元,这结果令人咋舌。
深圳某现金贷平台创始人谢思表示:现金贷行业坏账率在20%~30%之间才是正常情况,但是现在行业的坏账率应该高达60%以上。
这种现状使今日头条与ofo很难不为之头痛,没人能保证下一个轮到的不会是自己。
一方面,是制约能力欠缺,此类平台不同于支付宝的地方在于,支付宝的适用性强,使用频率与消费场所都倒逼用户不敢去挑战支付宝的信用黑户名单。
而信息流app除了今日头条还有许多,共享自行车除了ofo也有别的选择。在今日头条与ofo逾期被拉黑,他们就选择其他功能相似的产品使用,平台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制约。
另一方面,是数据风控能力不足,今日头条与ofo的应用并不能够探知用户的经济情况与消费水平,不像是支付宝掌握大量的用户消费数据,能够做到尽可能准确的风控。
一旦今日头条与ofo不能做到很好的去衡量用户的还款能力,也就无法有针对性限制借贷金额,导致借款人无力偿还,很容易就变成了给自己挖坑。
今日头条与ofo或在铤而走险
今日头条一直以来的信息流模式到了瓶颈,而此前与其他企业的合作都甚少。作为TMD中唯一一家没有上市的企业,今日头条接下来若也有上市的计划,需要充足的资金来打基础。
同样,共享单车行业日益暴露出来的问题,使整个市场陷入低迷。无论是对已投放单车的管理或是维修与回收的成本都困扰着ofo。摩拜单车已经被美团收购,资金方面相比ofo有了缓解的空间。ofo想要下一轮的融资,势必得拿出一手漂亮的数据。
二者引进与自己主业务并不相关的现金贷业务,只为快速、大规模的获得利益,这毫无疑问是条捷径。
但从长远来看,这场流量与资金之间的交易,总体来说弊大于利,寄希望于现金贷来熬过寒冬的今日头条与ofo,恐怕是选择了一条险路。
2345贷款王怎么下载
也许你对现金贷没有什么感觉,但我们绝大多数人都通过电话或短信碰到过现金贷的推销。回想一下,近一年,你是不是经常接到电话或者短信,问你要不要贷款,然后告诉你这笔贷款啥抵押都不要,几分钟内到账,先花着,利率也不高,就是一瓶矿泉水的钱,你听上去感觉很爽,居然能让我碰到这样的好事。
很多收入不高,又有很强消费欲望的年轻人,都可能使用这种被叫着现金贷的产品
2017年12月份,监管层终于下令,严格地限制现金贷,什么原因呢?有人认为再不加强监管,这些现金贷产品会通过资产证券化,以理财产品的形式流入到我们的投资组合里,如果现金贷的成色不好,很有可能引发中国版的次贷危机。
其实未必,以现金贷这点坏账和银行坏账相比,是小巫见大巫。监管之所以趋严,是因为现金贷的负面影响已经让老百姓异常愤怒。2017年4月10日,聊城“辱母杀人案”背后的高利贷行为轰动全国。就因为欠钱还不上,不但遭到绑架、殴打甚至辱骂,更让人无法忍受的是放贷者的同伙,用下体侮辱于欢的母亲。结果因于欢防卫过当杀人,被判5年有期徒刑。
现金贷是贷款吗?它和我们平时讲的房贷、车贷、消费贷有什么区别呢?这点容易,看放贷者是不是知道贷款人的贷款目的。细想一下就知道了,不管是你买房也好,买车也罢,你都是有消费场景的。
而现金贷是一种用于个人短期消费的纯信用贷款,放贷者直接将现金打到你账上,至于你用这笔钱干什么,他们不管。你经常看到的校园贷,通过“利滚利”,从几千滚到几万,最后逼着家长还,家长还不起,自杀了,在下葬当天,还有几波人来催债,这些都属于现金贷。
现金贷和上面我们说的有消费场景的贷款,它们有哪些区别呢?对于放贷人的风险控制而言,有场景的贷款,它的资金去向是可以追踪的,这里讲的有消费场景,单纯靠简单填写资金用途,是不行的,比如,你让我填写贷款用途,本来我要借钱去炒股,我填写要装修,你很难说,能查到我真实的用途,所以要有证明材料,如果装修就要有装修合同和施工照片,如果买车,要有购车合同等。
而现金贷没人管你借钱的用途,它的资金去向成谜,可能会流向股市,流向期货,有的甚至会流向黄赌毒。还有就是,由于不追问资金去向,所以借款人的综合借贷情况和还款能力,也很难评估,导致多头借贷的现象不断发生,发生风险的概率被放大。
我们国家的现金贷业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火起来的呢?是从2016年开始,现金贷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攻城拔寨。2013年,中国互联网金融风起云涌,出现了上千家的P2P平台,他们发现仅靠简单的收取中介费,很难维持平台的运行。到2016年的时候,P2P公司的管理层们发现了一条新路子,就是可以做现金贷增加收入。于是,一、二线城市,以线上贷款为主;三、四线城市,以线下贷款的方式,快速扩张。以2345贷款王为例,2016放贷规模暴增20倍,净利润过亿。
为什么很多人说现金贷的风险很大呢?因为现金贷操作很简单,你只需下载一个App,填写姓名、身份证、手机号,或者给个支付宝、银行卡号,就可以获得一笔现金贷款,审核简单,不需要任何抵押,也不需要查你的征信记录,资金快速到账。但它背后的实际利息高的吓人。
比如,在某现金贷平台上成功申请到3000元额度,日息0.06%,服务费6.2%。
借款1个月,到期应还款3054元,54元是利息,但186元的手续费是下款时直接扣除的,俗称有“砍头息”。
解释一下,借款2814元1个月,最后要还3054元,这么折算实际年化利率104%。
如果借款15天的话,到期应还3027元,但186元的手续费依旧手起刀落的扣除。也就是说,借款2814元,15天后还3027元,折算下来实际年化利率超180%。名义利率只是成本的一小部分,手续费才是大头。
你想的没错,很多现金贷平台做的就是高利贷的生意,目标客户就是那些收入不高,消费欲很强的年轻人。现金贷平台用每天只需一瓶矿泉水或一包烟的宣传方式,让年轻人觉得特别划算,似乎可以轻松地拿一笔钱,去买苹果产品,看电影,甚至赌博。而且,由于操作很简单,很多人会在多个平台上循环借款,没有限制。
你仔细看一下现金贷上市公司的年报,会发现它们的活跃用户是平均每半年借款7次,而且有35%以上的客户在多个平台借款。这意味着什么呢?第一,借款的都是同一批人,他们在反复借款。第二,多头借贷,就是在“撸口子”。什么叫撸口子呢?就是拆东墙补西墙。一旦一个平台出现风险,其他平台会连锁反应,引起大面积的风险。
那么,年轻人真的急用钱,是不是打死也不能用现金贷呢,也不是,首先,你要控制自己的消费欲望,不该花的钱,尽量控制,你花出去的钱,毕竟是要还的。
其次,如果是学习、看病或者购买生活必须品,可以使用蚂蚁借呗、信用卡,他们利息也很高,有时能达到年化24%,但一定比哪些小贷公司靠谱。
如果你的公司给你交了社保和公积金,你可以下载某一个银行的APP,上面基本上都有现金贷,利息都不算太高,一般年化在7%以下,有的是等额等息每月还款,有的先还利息,到期才还本金。
最后,不是万不得已急用钱,千万不要用现金贷,一般理财年化收益也就是5%-8%,但,现金贷的利息很少有低于年化7%的,即使有年化低于7%的,他们会有社保及公积金要求这道门槛,比如公积金每月要达到1200元,而且有些小贷平台现金贷的利息,有时会高达300%,一旦违约利息翻倍,你做任何生意都不可能有600%的回报,所以你很难把钱还上。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345贷款王黑户可以吗(2345贷款王怎么下载)":http://www.ljycsb.cn/dkzs/9710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