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蚂蚁微贷和阿里贷款(小额贷款分期)

蚂蚁微贷和阿里贷款(小额贷款分期)

贷款知识 零壹财经 原创

“花呗”与“白条”,互联网个人信贷模式如何“曲线救国”?,下面是零壹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蚂蚁微贷和阿里贷款

被市场期待已久的阿里信用消费产品,“花呗”,终于进入了内部测试的阶段。而与同类型的京东“白条”相比,推出的时间晚了近一年。蚂蚁微贷日前在支付宝中悄然上线了一信用消费服务:“花呗”,该服务支持用户在淘宝、天猫消费,确认收货后次月10日前还款,消费额度则根据用户网购综合情况判定,从几千元到三万元不等。

还记得2014年3月,当支付宝与微信支付在虚拟信用支付的问题上打的火热的时候,“互联网支付端口的虚拟信用账号开卡、授信+银行的信用卡账号后台绑定”的模式成为了互联网机构的支付、用户、渠道优势与传统金融机构的账户管理和资金优势之间的再度结合,也一度被认为是电商平台个人消费信用的主要模式。

但随后,央行在支付业务管理中,逐步收紧了对第三方支付牌照管理,单笔支付额度限额的讨论也开始扩大(后续主要几家银行调低了快捷支付单笔额度),以及通过铁腕的整治手段规范线下收单业务秩序。而虚拟信用支付模式,也因为无法彻底保证支付的安全性和以第三方支付为通道的客户虚拟信用支付的身份认定而被央行叫停。

此后,不论是阿里金融的信用支付,还是微信支付的个人信用消费,基本上都逐步淡出了人们的视野,而另一个主要的竞争对手,京东,则逐步推出了自己的京东“白条”(赊销业务)。针对于京东平台上的个人购物消费群体,提供了购物消费的赊销额度,并可以分期付款、偿还额度,每期收取一定的手续费,建立了网上的,类似于银行信用卡消费模式的个人消费信用支付管理。

所以,即便是在以电商信贷模式成为主要的电商金融化模式业务取向的趋势下,针对个人的信用消费模式,在互联网的电商生态圈内始终还没有全面建立起来。这里就存在一个金融操作的资质问题和监管对具体业务创新的容忍度了。

为什么阿里的“花呗”会晚了近一年时间才推出,而京东的“白条”在2014年2月上线后,却在一个相对比较敏感的时期,逐步获得了监管的某种默许,并在自有平台上扩大应用场景,从京东平台延伸到了线下的校园“白条”。

第一:阿里金融的个人消费信贷业务,虽然在去年3月份就进行了市场开发与预热,包括微信支付,但是其模式与京东白条存在本质差异。两种针对个人消费信用的模式是不一样的:阿里与腾讯的模式是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平台负责虚拟信用卡的开卡、资料审核与授信额度的确定,而银行负责信用卡账号的后台认可、绑定,并提供虚拟授信的金额,等于是用支付平台的数据、用户来借道银行的信用卡发行资质来进行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推广,这种消费信用的模式是以虚拟信用卡为载体的。

这样,一方面支付平台建立了针对个人的消费授信模式,完善了平台的金融服务面;而银行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支付平台的用户、流量,快速扩大信用卡发卡量,并且大幅度降低发卡成本。一般而言 ,银行卡单张发行成本在80-100元,如果借助网络支付平台联合发行虚拟信用卡100万张,那么就可以减少1亿元的成本。本是一个天作之和,为何后期偃旗息鼓了呢?

主要的障碍性因素就是央行、银监对于信用卡业务的严格监管。银监会对信用卡发行的线下面签规定是“亲见申请人”“亲见申请人签名”“亲见身份证原件”,并且对授信、风控与流程合规都有一套严格的制度规定,而央行对支付的安全性、反洗钱以及流程等环节也具有监管责任。由于监管底线确立了开卡必须是线下银行的流程环节来完成,那么这种线上开卡、授信模式就无法在短期内快速进入市场。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一年以来,支付宝、微信支付一直在就线上开卡,线上虚拟授信的模式与监管层进行沟通,但一直没有一个明确的结果。也就是这个关键的市场机遇期,京东的赊销消费模式,“白条”业务开始逐步进入市场。

第二:既然与传统银行合作的方式容易触及监管的底线,无法绕开“线下亲见开卡人”的流程安全底线,那么不妨尝试在自有的电商小贷生态圈内,用针对个人的消费贷款模式来取代原来的与银行合作,以信用卡为介质的模式。对于阿里,针对个人的消费信贷模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因为这整个业务流程是在现有已经比较完善的电商小贷业务体系中完成的,采用的依然是电商平台的数据授信和线上的材料审核,而不需要与其他金融机构进行业务流程的合作或是风险、安全上的报备。因为,“花呗”的信用消费模式,是用阿里小贷公司的平台来运作的,一定程度上避开了监管的雷区,本质目的还是一样的,提供针对个人消费客户的信用支付服务,只不过换了一种通道。

以蚂蚁微贷的个人消费贷款为例,“花呗”与此前阿里尝试过的虚拟信用卡的透支性业务有本质的区别,是一个消费信贷产品,即用户消费后,蚂蚁微贷向用户个人放出一笔无息贷款,这笔贷款先行给商户,到期后,消费者个人向蚂蚁微贷偿还贷款,如逾期,则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样一来,一方面弥补了平台金融服务中对于个人消费金融的业务缺失,另外一方面也用消费信贷产品的方式代替了此前比较敏感的虚拟信用卡模式。

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目前互联网金融虽然已经从各个方向侵蚀传统银行的零售业务,但是由于监管的容忍度与创新力度的底线仍旧存在,短时间内,互联网平台和媒介的金融业务,仍将会处在这样一个有压力也有鼓励的通道期。站在监管的角度而言,既不希望互联网金融走得太快,以免出现大面积的问题,承担监管风险;也不希望用太多的条条框框束缚死了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发展,毕竟,总体的基调是鼓励、容忍新金融模式的发展,优化现有的金融服务体系。

从主流的互联网电商平台涉足个人信用消费的模式和实际运作情况来看,由于监管机构在信用卡业务方面的底线还没有放开,所以虚拟信用支付的模式短期内还将成为一种潜在的业务模式,而不论是阿里还是京东,目前都已经通过消费信贷、赊销的模式来完成了对个人消费用户的授信与支付服务,虽然外表上看起来类似于银行的信用卡业务,并且具备了看似透支的信用消费功能,但是商业模式有着本质区别。

随着阿里、腾讯获批民营银行,后期在开展信用卡业务上,也就具备了自己独立运营的资质,但是,从网络银行的模式来看,主要是基于线上的小额存贷款业务,包括银行卡业务等,而目前银行卡开卡服务仍旧还是需要通过线下的“亲见认证”来完成。所以,即便是拥有了银行牌照,互联网的信用卡信用消费模式,还需要一段较长的路来走。

小额贷款分期

线上分期火热

线下不甘示弱

在线上各种分期消费火热的同时,为了迎战电商,线下实体店里的打折促销活动也是不甘示弱、各显神通。在当下的消费环境中,分期消费同样在线下也成了促销新卖点。

我省大型商场分期付款

瞄准80后消费群

银行、小贷公司瞄准实体

“货比三家” 哪种方式更划算

记者看到,在部分大型家电商场一楼,与商场合作的银行信用卡或小额贷款金融公司都设置了咨询网点,瞄准实体顾客。同时,在花样繁多的消费方法面前,消费者逐渐趋于理性, “货比三家”已成为新的消费攻略。

那么,消费者都对比什么呢?记者了解到,手中持有银行信用卡的消费者,面对大额消费时,往往会选择“分期付款”来缓解经济压力,但一般银行信用卡分期都有手续费。

例如买一台价值4800元的电视,按照某银行信用卡的手续费0.72%,3个月,6个月、9个月三种还款期限计算,(平均每月手续费:4800*0.72%=34.56 )

期 数(月) 3期 6期 9期

月还款(元) 1600元 800元 533.34元

手续费 103.68元 207.36元 311.04元

总还款数 4903.68元 5007.36元 5111元

从表格我们可以看出来,如果按照常规的信用卡分期计算,一台4800元的电视,分3期还款要多还103元,分9期还款的话就要多还300多元。但对于很多工薪家庭来说,尽管每个月多还出一定金额的手续费,仍然大大降低了开销压力。

所以,当银行信用卡和实体店联合时,免除部分期数内的手续费,更让消费者感觉“占了便宜”,比较之下无疑会刺激消费,形成了三赢局面。同时,通过与商场内品牌促销员交谈,记者了解到信用卡免息分期消费更被80后青睐。

没有信用卡

小额贷款来帮忙

那么无法办理信用卡的人群又该怎样分期付款呢?相对于银行和电商平台的消费信贷产品,小额贷款显得更加方便、快捷、接地气。小额贷款和传统的银行贷款不同。首先,顾名思义,它的贷款额度很小,从几千元到几万元的情况居多,而且它的贷款办理多数情况下并不像银行贷款那样需要抵押等复杂的手续,对于刚进城务工和工作不久的上班族有分期购物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很有吸引力。数额小、期限短、无抵押,是小额贷款另一个特点,就是利率在年化之后会高于一般的银行贷款,这可以被视为是一种贷款公司的风险补偿。那么利率较高的小额贷款又是什么样的经营模式?

记者从某消费贷款金融公司了解到,该公司在与国内某家电巨头达成战略合作后,随即推出的了零费用千元贷款“0-0-6”和“10-10-10”产品。“0-0-6”产品就是首付最低0元起、0费率、分6期还款,最高贷款金额为1,000元。此款产品方便客户体验和尝试消费贷款服务。另一款“10-10-10”产品就是消费者在该家电商场购买产品,只需在购买商品时支付10%的首付、每月还款10%、分10期还款。例如,买一台价值5000元的手机,如果使用“10-10-10”消费贷,只需要支付500元(手机价格的10%)的首付款,每个月还款500元(手机价格的10%),一共还款10个月,即可快速用上新款手机。消费者总支出是在手机总价外支付500元即可。

除了在电子、家电类q产品消费领域被广为接受外,小额贷款也在逐步走向农户、个体创业,小微企业资金周转等用途。

“先消费,后还钱”

消费者应该注意什么?

虽然这种分期消费方式抓住了消费者的需求痛点,那么针对“先消费,后还钱”这种新型贷款产品,消费者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大学生使用分期贷款

谨防未及时还款

造成信用不良

针对大学生的消费贷款产品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针对缺少社会经验的大学生更应该谨慎选择,慎重消费。

记者采访了金融公司相关人士,提醒在校大学生:在贷款购物前一定要再三考虑所购商品是否为必需品,然后再根据自身的收入和还款能力,选择合适的分期产品,以免因冲动消费、盲目贷款,造成还款压力。同时,大学生在办分期贷款前,要仔细看清合同,了解清楚各个方面,尤其是利息和违约条款。一旦因不能及时还款而造成信用不良,将会影响到未来申请信用卡,贷款买房、买车等的顺利进行。另外,千万不要用自己的信息为别人办理消费贷款业务,以免发生问题时无法解决。所以,大学生分期付款购物,不能光任性,还需要冷静。

在长春某大型家电商场,记者看到陈女士正在为新房选购家电。面对琳琅满目的新品家电,陈女士总是在该选哪一型号上犹豫不决。在记者和陈女士的交谈中了解到,因为是婚房,所以冰箱、电视、洗衣机、热水器等家电大件都要选购,之前装修已经支出很大一部分费用了,所以在选购家电上陈女士既想一步到位,又想节省开支。“比如冰箱,我想选双开门的,但是价格就要高一些,所以有些犹豫。”陈女士说。

就在陈女士犹豫不决的时候,品牌促销员根据陈女士的消费需要,适时的向陈女士推出了商场与银行合作的分期付款活动,只要持有任一合作银行的信用卡,陈女士就可以享受“零首付,6期免息”的优惠。当然,如果没有合作银行的信用卡,又不想申请信用卡的顾客,商场还会向其推荐另一种分期消费方式,就是通过与商场合作的金融公司办理个人分期或信用贷款。先拿少部分的钱,满足了个人需求,分期消费无疑为陈女士这样的顾客解了“燃眉之急”,所以她打算尝试一下这种新的消费方式。

选小贷公司

还得擦亮双眼

从以上的实际案例中我们不难看出,无论是线上花样繁多的分期付款,还是线下高利率的小额贷款,无论是校园内的大学生还是普通收入的工薪阶层、个体商户、农民,贷款消费已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愿意选择的消费方式。

小额信贷在全国蓬勃发展、全面开花,记者调查发现,在我省,小额信贷公司注册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记者从吉林省金融办了解到,截至2015年10月末,全省在营小额贷款公司共有805家,净增户数50家。

当然,在广阔的信贷市场中,也不乏一些并不具备贷款资质的机构,利用低息等手段利诱,一旦上当受骗,借款方往往会面临着高利贷、暴力催贷等诸多风险。那么,消费者该如何擦亮双眼区分正规的小额贷款公司和非法放贷机构?

据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小额贷款公司与非法贷款机构,可以从“名称、外部形象、成立手续、利率、资金来源”这五个方面来区别。按监管要求,小额贷款公司的利率上限为人民银行贷款基准利率的4倍,个别小额贷款公司可能会收取管理费或咨询费,但总体收费水平相对较低。同时,只有经省金融办审核开业的小额贷款公司才可以合法使用“小额贷款”字样。

此外,小额贷款公司除营业执照等一般企业均需办理的手续外,还有省金融办下发的“开业批复”,借款人可以要求小额贷款公司出示开业批复。我省800余家小额贷款公司统一行业标识,在营业或办公场所入口处悬挂行业标识铜牌。铜牌中心位置是黄红色调、方圆相间、4部分组成的图标,代表着“活力、融通、合作、共赢”;右上角的数字代表注册地和编号;下方冠以“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和主管部门监制字样。小额贷款公司的企业名称为“××市或××县××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名称对应的标识牌编号可在吉林省小额贷款公司行业协会网站上查询。(记者 白丹/报道)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蚂蚁微贷和阿里贷款(小额贷款分期)":http://www.ljycsb.cn/dkzs/9694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