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借贷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警惕,下面是环球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乐贷款开户审核要多久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
近年来,除了变相收取高额利息和进行暴力催收,强制收取“信用评估费”也成为网贷平台频遭投诉的重灾区。
有借款人在网络平台上爆料,申请借贷的过程中,点击“立即借款”并填写借款资料、绑定银行卡后,就遇到平台强制要求用户进行信用评估的情况,或是借款人在没有点击告知确认、没有输入任何密码的情况下,被扣除了这笔所谓的“信息评估费”。
用户毫不知情
贷款时“被”购买个人信用评估服务
在某网络投诉平台上,不少用户举报,在一家名为“闪贷分期”的网贷平台申请借贷时,自己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购买了个人信用评估服务。
借款人甲:如果在上面贷款,身份证、银行卡、人脸识别……一步一步叫你操作,安排了征信报告产品。这个客户根本都不知道!
据一位借款人透露,平台提示进行该评估可助力下款,提高贷款通过率。
借款人乙:上传信息并绑卡完之后会有一个提示,卡里有300块钱就能有利于下额度,根本没有提示说明这是用于信用报告抵扣。
申请贷款操作页面上并未提示
客服:与借款是否成功并无关联
记者搜索发现,在某论坛的相关话题讨论区,有借款人发布了与客服交涉退“信用评估费”的留言截图。截图显示,客服表明“具体费用在每个页面查看报告下方的《个人信用查询服务协议》中有明确说明”,并表示“看到用户点击了,才产生扣费”。
也有借款人“支招”,不退款就去派出所再按照页面提示操作一遍,看能否产生扣款,客服随即便协助借款人申请了“信用评估费用”退款。
“闪贷分期”客服对此曾回应媒体称,客户是在绑卡时签署的代扣协议,所以会免密支付,相应的页面都有协议提醒,“我们的APP主要是出售信用报告,然后推荐申请相应额度的产品。”
△“闪贷分期”用户与客服沟通截图
另有借款人爆料,一家名为“分期乐”的网贷平台也存在涉嫌“隐瞒式变相收取信用评估费”的情况。一次评估的费用为300到500元不等,在申请贷款的操作页面上也并未告知或提示。
记者以借款人身份致电“分期乐”客服,工作人员表示,信用评估服务为用户自愿选择。“额度是系统去评估、分配的,没有办法人工干预,个人风险报告只是查看您的账户有没有存在风险。假如这个账户没有匹配到额度,系统可能会给您推荐购买个人风险报告,但这个是根据您的个人需求去选择,如果您不想购买,直接退出来就可以了。”
“分期乐”客服介绍,信用评估结果与借款是否成功并无关联,资金方对贷款额度的评估也不取决于这份信用评估报告。“给您放款的是资金方,也就是银行、金融机构,最终还是要看他们的审核结果,每一个给您放款的资金方可能标准都不一样,如果没有通过就会导致下贷失败。”
业内人士:网贷平台相当于中介不具备信用评估 资质
此前,互联网金融和民间借贷市场就曾有“助贷”这一概念,指的就是第三方平台通过信用评估等方法,为借款人寻找资金方,以实现资金的融通。在这些以不同形式收取“信用评估费”的网贷平台,一些借款人付费后发现,平台相当于“中介”,只负责引流,也就是将借款人推荐至其他资金方。
业内人士表示,按照监管规定,征信业务是指对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的信用信息进行采集、整理、保存、加工,并向信息使用者提供的活动,且个人征信业务只能由持牌机构开展。
“中国现在真正意义上具备个人征信业务资质的机构只有三个,一个是中国人民银行下属的征信中心,另外两家市场化运作的,一个是百行征信,一个是朴道征信。除了这三个主体,任何宣称做个人征信业务的机构,显然都是没有资质的。”
网贷平台信用评估缺乏法律效力
购买存在“霸王条款”
那么,在未取得牌照的情况下,部分网贷平台推出的所谓“个人信用评估服务”质量如何?究竟是“真风控”还是“智商税”?
北京鑫诺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国军分析说:“贷款主要还是取决于出资方,不是网贷平台评估出来就有相关的法律效力。最终这个报告又不作为出借方参考,就是为了收钱。而且没有做实际评估工作,如果报告不客观,则涉及到虚假的陈述或展示,作为平台方肯定有责任。”
王国军认为,部分网贷平台上个人信用评估服务的购买存在“霸王条款”的可能。“只要在我的平台借钱或让我提供服务,你就得同意购买,要不就不借,这个条款应该属于一个格式条款。根据《民法典》,如果是格式条款,可以要求法院认定条款无效,这种情况下钱应该返还给用户。”
今年,央行已发布《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并将于下半年正式推动出台《办法》。《办法》将进一步规范个人征信市场,加强个人数据和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
在此提醒大家,应选择银行等正规的金融机构进行借贷,牢记正规借贷机构不需要提前缴纳任何费用,更不存在缴纳“信用评估费、会员服务费”;保护好个人的隐私信息,不轻易将自己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验证码等信息告知他人。
本文来源:中央广电总台中国之声(ID:zgzs001)
乐贷款审核容易通过吗
为当外卖骑手而购车,却掉进“套路贷”陷阱
律师提醒,求职者应提高警惕,谨慎选择招聘渠道,注意核实公司和车行的资质和信誉
阅读提示
兼职外卖骑手求职时没有座驾被中介推荐“以租代购”靠谱吗?记者采访发现这种模式很多都发展为“套路贷”令骑手陷入网贷困境。律师提醒,求职者应注意核实招聘公司和车行的资质和信誉,看清合同约定条款,如遭遇骗局应及时报警和维权。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正在上大学的重庆巫溪人刘洪,打算当外卖骑手挣学费。在朋友的帮助下,他通过签订“以租代购”合同,从一家车行拿到一台定价3980元的电瓶车,分期付款每月498元。
“刚开始,我每天从早到晚接单,每月还有3000多元收入,开学后我只能利用课余时间跑,收入越来越少,到今年初,连每月的分期付款都没钱给了。”分期平台所产生的利息、手续费压得刘洪喘不过气来。
近日,在被催讨得无路可走的情况下,刘洪向签订合同所在地重庆九龙派出所求助。派出所教导员及时通知车行负责人前来调解,最终车行同意退车,刘洪给予适当的经济补偿。
记者采访发现,还有很多外卖骑手却没有刘洪这样幸运。
要求退车被拒,还输了官司
租住重庆巴南区的彭刚,去年3月想做兼职骑手挣生活费。彭刚告诉记者,他看到58同城平台上一则招聘外卖骑手的信息,找到位于成都武侯区的一家公司。工作人员让他下载了美团众包APP并实名注册,称可以在上面接单并结算报酬。
当彭刚表明自己没有电动车时,对方提出可以用“以租代购”的方式提供车辆。随后,招聘公司的工作人员带他到车行看车。据车行的工作人员介绍,电动车的总价为4180元,分期购车的话,每期近500元,分12期还完,总共还将近6000元。但车行不提供电池,需要另外租电池。
当天签完合同后彭刚就觉得上当受骗了,找到车行但车行不给退。一气之下,他把车低价卖掉,在第三方平台“拍小租”上的还款也一次没还。
此后彭刚不断接到催账短信或电话。去年12月底,他被起诉到法院。原告方公司称,这是一起买卖合同纠纷,“以租代购”的方式向彭刚提供电动车,车辆交付后,彭刚至今拒不支付租金,并提供“拍小租”平台截图等证据。
彭刚认为“以租代购”本就不合理,因此未参与庭审,也没给法院回复信息。今年2月,法院缺席审理并宣判了此案。法院认为他在催告后未支付到期价款的数额达到全部价款的五分之一,公司主张全部价款5976元符合法律规定,法院予以支持。
“我是被骗的,却成了‘老赖’,还处处受限。”彭刚委屈地对记者说。
没看清合同条款,成求职者硬伤
和彭刚同样遭遇的还有黄平。去年,黄平面试兼职骑手时被带到一家车行,在签订了《第三方平台签约车辆售后服务保障合同》后,拿到了一辆没有配电瓶的“空壳车”。
跑了三天外卖后,在同行的提醒下,黄平发现了问题。他找到招聘公司,对方让其找车行。车行拒绝退车,称违约金需要2000多元。报警后,警方“建议双方调解”。
贵州的朱涛是同样情况的骑手应聘者,他从第3期开始就没有还款,截至今年3月19日,已经逾期280天。他在“淘乐租”平台上共有12期还款,第3期账单已从489元变成了1389元,12期加起来13248元,而他最初的还款总额只有5868元。
记者在彭刚提供的法院判决书上看到:“原告公司还委托代理了包括彭刚在内共20余人的纠纷案。”
朱涛、刘洪等多人均认为,他们是“被欺骗并网贷了”。合同是与车行签订的,并没有与第三方签订任何协议,也没有利息约定,是典型的“套路贷”。
记者看到,第三方平台的还款信息上,只有每个月需要还的钱款总数,并没有明细本金和利息的区别。逾期之后,当月要还的钱数会随着时间而飞速增加。
“这些应聘者没有仔细阅读合同,是造成被骗的重要原因。”曾调解处理刘洪“以租代购”合同的民警冯牧告诉记者,他理解涉世未深的年轻人上当了,但作为成年人,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由于有双方签订的合同,只能算经济合同纠纷,派出所没有裁判权,只能通过做车行的工作,设法让双方和解。
如何治理,任重而道远
记者从美团、饿了么等多家平台公司了解到,所有租车公司与外卖平台并没有合作,官方骑手招聘站点也不提供租车服务。目前发生的多起骑手被骗事件,主要是租车公司与骑手之间产生的租车协议纠纷。
“租车意味着车辆所有权归出租方所有,而‘贷款购车’就不一样,车的所有权归购车者所有,其和车行之间是买卖关系,和第三方平台属于贷款关系。”北京德恒重庆律师事务所李建律师说,这里的“以租代购”其实玩了一个文字游戏,所谓的“分期还款”实际是贷款购车,令想当骑手又没有车的求职者产生错觉,认为每个月几百元的分期付款很容易挣到。
但李建认为,问题出在第三方平台有没有网贷金融资质。如果无资质,这种贷款就是无效的;如果有资质,还要看约定利息是否明显高于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告的最高利率。
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应聘骑手的正常渠道并不需要第三方中介公司,个人在官方渠道申请即可。这些“以租代购”的电动车,除了没有电池,是否还存在产品质量等其他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租赁给外卖骑手的电动车多为二手车辆,有些车辆市场价不到千元,且在使用过程中有时还会被要求再租赁电池。一些“以租代购”近5000元的电动车,市场价仅2000元左右。求职者如果提前终止合同,就要面临钱没挣到还要倒贴、否则影响征信的困境。
“以租代购”这一可疑的中介模式,是否构成诈骗和“套路贷”,还需由政法机关来作出调查和判断,但它的客观存在,不啻给骑手“挖坑”。在当前的就业压力下,送外卖成了很多人都想尝试的职业,一不小心碰上这样的中介,“租”了这样的高价电动车,显然就掉入了陷阱。
“对于这些违法行为,政府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和执法力度,保护市场的公平和诚信。”李建认为,针对这种骗局,求职者也应该提高警惕,增强风险意识。在应聘过程中,要谨慎选择招聘渠道,注意核实招聘公司和车行的资质和信誉,不要轻易相信虚假宣传,特别是合同约定条款要看清楚。如果遭遇这种骗局,应当及时报警和维权,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记者 李国)
来源:工人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乐贷款开户审核要多久(乐贷款审核容易通过吗)":http://www.ljycsb.cn/dkzs/9688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