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宜信金服贷款流程(我向宜信的贷款经历)

宜信金服贷款流程(我向宜信的贷款经历)

贷款知识 开甲财经 投稿

宜信另一低调的网贷巨头,坏账是宜人贷的35倍!,下面是开甲财经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宜信金服贷款流程

一直以来,我们只关注宜信旗下的宜人贷。事实上,宜信旗下还有一个网贷巨头——宜信惠民,这家平台的合作方包括宜信财富、指旺财富、投米网、星火金服。其累计借贷金额是宜人贷的2.2倍,累计借款人是宜人贷的2.4倍,但累计代偿金额是宜人贷的35倍,2017年净利润却不足宜人贷的七分之一。

前两天,一位行业的人问探长读财,“你知道宜信还有一个平台叫宜信惠民么?为什么那么多榜单里都没有他们家,规模很大,300多亿。”探长的回复是,虽然宜信惠民的规模很大,但相比第一家赴美IPO的宜人贷,行业对宜信惠民的关注自然很少。另外,考虑到两家平台都是宜信旗下,媒体在做榜单的时候,也会刻意的筛掉宜信惠民。

探长读财注意到,宜信惠民虽然很低调,但其借贷规模却是宜人贷的两倍多。

中国互金协会信披系统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宜信惠民累计借贷金额2301.2亿元,借贷余额382.9亿元;累计借款人数337.8万人,累计出借人数120.1万人;累计代偿金额38.2亿元,累计代偿笔数27.7万笔。

宜人贷在互金协会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宜人贷的累计借贷金额1033.9亿元,借贷余额475.8亿元;累计借款人数140.8万人,累计出借人数157.7万人;累计代偿金额1.08亿元,累计代偿笔数0.46万笔。

对比宜信惠民和宜人贷的数据发现,宜信惠民累计借贷金额是宜人贷的2.2倍,累计借款人是宜人贷的2.4倍。然而,宜信惠民的累计代偿金额是宜人贷的35倍,2017年净利润却不足宜人贷的七分之一。(据上市财报披露的净利润计算)。

注:宜人贷上市财报披露2017年净利润13.7亿元、2016年净利润10.7亿元;但宜人贷在互金协会披露的审计财报显示,2017年净利润3.7亿元,2016年净利润2.6亿元。网贷平台定位信息中介,因此逾期坏账由第三方代偿,累计待偿金额反应平台坏账情况。

不难发现,虽然宜人贷的借款人数少,但出借人多;累计借贷金额小,但借贷余额更高;累计代偿少,但净利利润更高。是不是很诡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宜人贷的资产比宜信惠民的资产优质很多,才能实现坏账少且利润高。

事实上,坊间也曾传闻,宜信将优质资产给到宜人贷,这也让宜人贷成为“宜信系”中数据最好的平台。宜人贷作为旗下上市公司,宜信向其倾斜资源也在情理之中。

另一方面,宜人贷累计出借人比宜信惠民多并不奇怪。显然,作为第一家赴美IPO的互金平台,宜人贷的知名度要远高于宜信惠民。不过,由于宜人贷有自己的资产,宜信旗下宜信普惠、商通贷、宜学贷、宜农贷、宜车贷、宜房贷等资产则主要对接宜信惠民,这也造成宜信惠民资产充裕,累计借款人数甚至超过累计出借人数。

由于宜人贷借款业务逐渐成熟,其出借人又足够充裕。另一方面,宜信惠民又很难消化宜信庞大的资产端。为此,宜信旗下宜信财富、指旺财富、投米网、星火金服均在发售宜信惠民产品。探长读财注意到,4家平台均在网站或APP中提示,网贷服务由合作方宜信惠民平台提供。

其中,宜信财富是宜信旗下定位全球资产配置、全方位财富管理的平台,其业务包括资本市场、网贷、固收类(信托、资产证券化产品)、私募股权、地产投资等。投米网包括定位智能理财平台,致力于提供全球化资产配置,其产品包括网贷、股票、基金、债券,基金业务。星火金服定位金融科技服务平台,提供包括网贷、私募股权、保险等资产配置咨询服务。

探长读财注意到,虽然投米网、星火金服分别在销售基金和保险,但宜信旗下宜信普泽(北京)基金销售有限公司持有基金销售牌照、宜信博诚保险销售服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持有保险销售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824网贷暂行办法”明确规定,禁止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自行发售理财等金融产品募集资金,代销银行理财、券商资管、基金、保险或信托产品等金融产品。这也意味着,星火金服、宜信财富、投米网的混营经营涉嫌违规,但以导流跳转形式出现则可避免混业经营问题。

例如,微财富(新浪旗下)、58钱柜(58同城旗下)在转型网络借贷信息中介以后,均已剥离或清理基金产品。随着合规备案的脚步越来越近,宜信财富、投米网、星火金服面临两个选择,一是只发售网贷产品,且以宜信惠民旗下平台运营,或单独申请备案;二是暂停发售网贷产品,在持有相关牌照的基础上销售相关理财产品。

例如,定位智能理财平台的投米网也面临政策风险。“资管新规”明确规定,“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投资顾问业务应当取得投资顾问资质,非金融机构不得借助智能投资顾问超范围经营或者变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这也意味着,宜信在未拿到智能投顾牌照之前,只能以分散投资等技术来开展理财业务,而不能以智能投顾名义开展业务。

另外,指旺财富的运营主体是宜信卓越财富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但其网贷业务的合作方是宜信惠民投资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宜信惠民)。这也意味着,指旺财富要么选择单独申请申请备案,要么以宜信惠民移动理财APP运营,或者选择导流跳转形式合作。

最后,宜信还面临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宜信旗下至少有宜人贷和宜信惠民需要要申请备案。从法律和监管层面来讲,两家平台的运营主体不同,只要业务合规,可以单独申请备案,但如果完全遵循这个原则,一家企业可以多家平台申请备案。当然,这种情况不止宜信一家。例如,陆金所旗下的陆金服和前金服,捷越联合旗下的向上金服和向前金服,可能都面临类似问题。

最终,监管如何决策,我们拭目以待。

我向宜信的贷款经历

出品|WEMONEY研究室

文|林小林

一年一度的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金融领域引发的消费不公平现象愈发引起关注,比如一些借贷产品涉及产品虚假宣传、息费不透明等问题,往往会损害消费者的权益,由于金融消费者对一些金融缺乏常识认识,导致消费者权益受损,而维权也面临着较大的困难。

近期,有多名借款人向WEMONEY研究室反映,从宜享花借款利率达到了34.94%。用户表示,宜享花通过收取高额的担保费、咨询费等,使得用户借款年化利率接近36%。

宜享花是由海南宜信普惠小额贷款公司(下称“宜信小贷”)运营的平台。是宜信旗下的借贷平台,宜信是美股上市公司,也是老牌金融科技公司。虽然是老牌公司,但用户称宜享花平台存在宣传利息水平与实际年化利率不符、诱导消费者办理会员权益等问题。

01年化利率高达34.94%,宣传利率与实际不符

杭州的俞先生于2021年7月从宜享花借款5100元,每月还509.66元,12期共还6115.92元。同年10月份他再次从宜享花借款3500元,每月还350.75元,12期共还4209元。以IRR计算这两笔借款的实际年化利率均为34.94%。

俞先生回忆称,彼时在宜享花借款时,其宣传页面显示,宜享花贷款产品的APR综合年化利率区间为10.8%—15.4%。

他表示,在还款时才发现所还的利息还包括担保费等额外的费用,而年化利率也远远超过宜享花所宣传的利率。俞先生认为宜享花平台宣传利息水平与实际年化利率不符。

2021年3月31日,人民银行在官网发布公告,所有贷款机构包括合作互联网平台均需要明示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同时,央行还首次明确提出了利率的计算方式,其中复利利率采用内部收益率法(IRR)。而宜享花表明利率却是APR(名义利率),也就是说宜享花虽然按照规定明示年化利率,但实则是一个“迷障”,迷惑用户掩盖真实的借贷利率。

俞先生也表示,正因为宜享花显示的借贷年化利率在合理范围区间才会借款,以为是正规平台,没想到真实利率如此之高。

俞先生的借贷合同显示,这笔借款的利息构成包括担保费、咨询费、利息等。资金方为宜信小贷,担保方分别为北京中保国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简称:中保国信担保)。

贷款合同显示,这笔贷款的年利率为10%,但需要额外向中保国信担保支付贷款本金总额的14.82%作为担保费用,金额为755.91元。

俞先生5100元的借款一年需要付利息1015.92元,其中74%是担保费用。

自2021年开始,监管部门便要求消费金融机构利率下降,多家机构的相关负责人告诉WEMONEY研究室,此前收到了监管部门口头指导,要求个人贷款年化利率控制在24%以内。目前,大多数持牌金融机构的信贷产品年利率降至24%以内。

北京市中产律师事务所韩冬表示,在法院判例中,持牌消费金融机构多数也提出按24%要求借款人偿还利息和罚息。

相比之下,宜享花贷款产品的综合年化利率达到了34.94%,紧贴36%放贷,确实处于行业高位。

02乱收担保费遭大量投诉,和不合规借贷APP合作

WEMONEY研究室发现,目前宜享花的借贷宣传页面已经改为年化利率10.8%(单利)起,仍以所谓的“利息低”吸引用户借款,仍未按照要求明示借贷利率。

俞先生表示,多次和宜享花客服沟通,希望能协商减免部分利息。但对方客服表示,用户向平台借款,由平台合作的持牌融资担保公司为用户提供增信服务,进行全流程风险兜底,提供连带担保责任,从而让用户可以顺利通过平台的贷款审批。所以合作融担保公司会向客户收取融资担保服务费、咨询服务费。

天眼查显示,中保国信担保和宜信小贷没有直接的股权关系,显示为关联公司。

用户难以接受宜享花客服的说辞,俞先生认为担保费也被算作是借贷的真实利息,宜享花明显是推托之词。

此外,WEMONEY研究室注册宜享花APP,申请贷款额度却被拒绝,但页面提示可以通过购买39.9元的“宜借卡”提额。宜借卡的宣传页面显示“大幅提升通过率”、“立享极速审核特权”、“享极速放款”,同时又提醒宜借卡生效后非100%审核通过。部分用户表示,提额是“诱饵”,购买此卡后也无法下款,也无法退款。不少用户感觉遭遇欺骗性消费,要求退还会员卡费用。

黑猫投诉上关于宜享花的相关投诉并不鲜见。不少用户反映宜享花存在“高利率、暴力催收、诱导购买会员欺骗消费者”等问题。

宜享花APP除了自营的信贷产品外,还有贷款超市、保险产品、商城等。其中向信业帮、易贝分期、爱分期、松鼠金融、融易推、爱分期、松鼠金融十几款借贷APP导流等,而这些借贷APP中像信业帮、易贝分期等被用户投诉为高炮平台。用户称在易贝分期借款,填写资料后就强制下款1000元,五天之后却需要还1980元,5天的利率高达98%。

03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宜信小贷的灰色生意经

宜信不仅被质疑贷款利率过高,还被曝涉及违规收集个人信息。2021年11月,海南网信办通报指出,宜享花APP在用户申请打开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或申请收集用户身份证号码、银行账号、行踪轨迹等个人敏感信息时,未同步告知用户其目的,或者目的不明确、难以理解。并责令其限期整改。

宜享花APP显示是“宜信旗下正规持牌借款平台”。目前,宜信旗下有宜人金科、宜信财富管理公司、宜信博诚保险销售服务(北京)股份有限公司、合翔保险经纪有限公司,涉足金融科技、财富管理科技、保险科技及保险经纪等领域。

2012年,宜信推出P2P网贷平台宜人贷。两年后,创始人唐宁在致宜信全体员工的公开信中写到,宜信已经发展成世界排名第一的P2P公司。2015年,宜人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成为互联网金融赴美上市第一股。

2019年,宜信旗下的宜人贷网贷平台被整合纳入宜人金科,成为宜人金科一项子业务。在2020年底,宜人金科与母公司宜信签订业务重组协议,将公司定位更改为综合性个人金融服务平台,停止宜人贷经营业务。

2021年第三季度,宜人金科促成贷款总额达到68亿元,环比增长30%。2021年第三季度,宜人金科营业收入为12.3亿元,净利润为3.2亿元;其中,信贷业务业务收入为8.94亿元,同比增长20.6%。由此,信贷业务仍是宜人金科最大的收入来源。

从2020年开始,宜信小贷经历四次增资,公司注册资本由2亿元增至15亿元,虽然符合了网络小贷公司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的监管要求,但仍未满足跨省经营互联网小贷公司注册资本50亿元的门槛。

宜信通过对宜信小贷进行增资,达到监管要求,但另一方面宜信仍在合规边缘试探。作为老牌机构,宜信的信贷生意更应该合规经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宜信金服贷款流程(我向宜信的贷款经历)":http://www.ljycsb.cn/dkzs/9682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