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太阳能发电贷款政策(国家太阳能发电政策)

太阳能发电贷款政策(国家太阳能发电政策)

贷款知识 金融界 原创

日照银行:“金屋顶”线上光伏贷款 让农户坐享“阳光收入”,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太阳能发电贷款政策

一、背景与起因

分布式光伏行业作为可再生能源行业,近年来受到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出台的一些列国家政策支持。《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指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达到770GW,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0GW以上。其中分布式光伏60GW以上,同时要求全国金融机构结合“光伏养老”、“光伏扶贫”、“发电收益权质押”等模式,全面支持分布式光伏产业。

日照银行结合当地光照丰富、农村屋顶闲置等特点,按照“整村核定、批量运作”的思路,创新推出采取“农户+银行+光伏合作方”的“金屋顶”快捷贷款模式,扶持农户参与农村光伏发电项目。具体运方式是日照银行各分行与当地光伏企业达成合作协议,由农户提出光伏发电设备贷款申请,光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及光伏设备财产保险,银行提供宽期限的信贷支持,一般贷款期限为12年,等额本息还款,每月还款额由卖电收入支付,全部还清贷款以后,光伏设备及卖电收入全部归农户所有。还款期间,每年由合作方支付农户一定补贴,提高农户办理光伏发电积极性、补贴农户生活。同时,保险费、日常设备维护费、电站建设费都不需要农户支付一分钱,彻底减轻了农户负担,真正实现了“坐享阳光收入”。许多无就业、无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得以通过光伏设备实现增收。同时,无污染、绿色环保的阳光电力也将绿色发展理念植根乡村百姓心田,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活力。

2020年以来,日照银行以助力复工复产、服务实体经济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聚焦普惠金融、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协同发展,将金融科技赋能业务发展,大力发展数字光伏贷款业务,推出“线上光伏”,实现金融支持广覆盖、低成本、可持续发展,着力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阳光”福利。

二、举措和亮点

(一)强化组织领导,持续跟踪光伏产业发展。为推动光伏业务发展,在推出专项产品“金屋顶”光伏贷,印发《日照银行“金屋顶”光伏贷款管理办法》基础上,日照银行在总行小企业金融部配置专人进行业务跟踪管理分析,定期对国家政策及业务收益、可能存在的风险、推广效果等进行评估分析;与风险管理部、科技部等部门建立联动小组,从不同层面不断对产品进行优化和提升;同时全行范围内成立光伏业务交流群,群内邀请光伏设备服务商,及时解答各机构在推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与光伏设备服务商形成联动效应。在推进光伏产业纵深发展过程中,日照银行对产业的走势、农户的需求精准分析,不断探索对光伏产业的信贷支持最优模式。

(二)加大信贷支持,拓宽产品服务渠道。通过调研发现,发展光伏贷业务的痛点主要是农户有顾虑无保障、有意愿无资金,为了精准解决痛点问题,我行与光伏设备服务商达成联动营销模式,与乡镇、村组等加强沟通协调,会同村委进行光伏贷款相关讲解、向广大农户宣传有关户用光伏贷款的政策,使广大群农户了解了光伏产业政策、建设模式和增收效益,并切实感受到光伏产业的前景,打破农户顾虑。同时按照“农户+银行+光伏合作方”模式,由光伏设备服务商为用户提供担保,并为村民提供上门服务,既帮助村民解决资金难的问题,又解决光伏设备服务后顾之忧。

(三)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光伏业务快速发展。

通过强化考核激励,提升分支机构发展光伏业务的积极性。一方面,将开展光伏贷款业务与发展普惠金融相结合,将其纳入小企业条线考核指标体系,光伏贷款纳入户数和余额考核,加大考核权重;另一方面,开展专项营销活动。推出《“发展普惠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绿色光伏信贷专项行动专项方案》,在全行开展单户授信100万元以下、较基准利率上浮20%以上的户用分布式光伏贷款营销活动,拿出专项费用,对投放光伏贷款成效显著的机构和个人进行奖励。活动期间,累计投放“金屋顶”光伏贷款2378户,金额2.78亿元。

(四)强化科技赋能,提升产品服务质效。

光伏贷款面向广大的农村,具有客户分散、物理覆盖面广、营销调查工作量大等特点,这与金融机构人员少、日常金融服务半径较小形成尖锐矛盾。日照银行充分发挥科技支撑在提升服务质效、延伸作业半径、全天候服务中的推动作用,升级服务模式,实行流程再造。针对业务量不断扩大,现有业务人员与业务量不匹配的实际,投资开发了客户经理作业PAD终端,与信贷系统相连接,前端考查的数据资料、作业图片等实时传回后台信贷系统,不仅缩短贷款调查时间,而且实现了数据的客观性、真实性,可以全天候作业;前端现场考察传回的资料,调查内容均按照贷款标准作业要求设置,后台经过简单处理,就形成该笔贷款业务的调查报告,省时省心,提升了作业效率;推进业务线上化数字化,开发上线“光伏贷”微信程序,实现业务获客、贷款申请、征信查询等功能,有效提升了客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五)规范业务管理,加强风险控制

光伏贷款不同于一般的自然人贷款。有些借款人还款来源依靠光伏发电收益,且数量众多,分布在全省交通不便的山区村落,给贷款调查、后续管理带来不便。一方面,为提升办理效率,减少往返农户居住地费时费力的时间成本,总行专门设计了单独的业务流程,制作了统一的表单,印制了专门的制式合同。开立账户、贷款调查、面谈面签、合同签订、保险签约等环节一次性完成,全程与客户只见一次面,并留存相关影像资料备查。另一方面,加强合规管理,先后三次修订“金屋顶”光伏贷款管理办法,对“合作方”管理、贷款准入条件、业务流程、资料提供、审查审批、贷后管理作了进一步明确,不断进行优化完善,较好防范了信贷风险。

四、成果与反响

(一)提升了农民贷款可获得性

“金屋顶”光伏贷款,利用农户闲置的屋顶,通过发电收益归还设备贷款,对借款人准入门槛大大降低,有效解决了一般贷款准入对授信主体基本条件的限制。截至2020年12月末,日照银行“金屋顶”光伏贷贷款余额6.7亿元,已覆盖到济南、青岛等山东省9地市的67个区县1000余个村庄,惠及近7000农户,户均年增收1万元以上。自2020年“光伏贷”线上申请端口上线以来,实现投放3.8亿元,累计较2019年同期增加2.1亿元。

(二)助推光伏“产业兴旺”

目前,“金屋顶”光伏贷款业务覆盖全行设立分支机构的9个地市,让广大的农户从中受益,引起了较好的社会反响。相关经验做法在大众网等十余家家媒体宣传推广,通过“金屋顶”光伏贷的推广,日照银行较好的践行了助推产业兴旺、实现造血式扶贫的社会责任,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增添了新亮点,受到外界一致好评,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三)推动了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金屋顶”光伏贷款业务,贷款额度在100万元以内,以农户或者小微企业为支持对象,符合监管要求,对银行完成小微企业“两增两控”监管目标、实现普惠金融二档降准、争取到国家政策支持发挥了积极地推动作用。尤其是“光伏贷”线上申请端口上线以来,用“上网”解决“下乡”难题,进一步扩大了金融服务三农的广度、深度、精度。

(四)光伏贷款模式易于推广复制

首先,光伏贷款有国家政策扶持,国家对光伏发电有政策补贴,可以给农民带来收入来源;其次,光伏发电对经营环境、条件等要求不高,只要提供无遮挡、坚固的屋顶就可以实现,有阳光的地方就可以安装光伏,除发电设备外无需进行大的投入,适合对农村无劳动能力、无经营能力的低收入群体进行推广;第三,通过引入有实力的第三方合作公司担保以及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可有效解决贷款风险缓释措施难题,银行可以大规模推广办理;第四,通过金融科技赋能,推广数字光伏贷款业务,可以将业务半径延伸至广大的农村腹地、偏远山区,突破银行物理网点服务半径的限制,让更多的农户享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对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本文源自金融界网

国家太阳能发电政策

本报记者 田鹏

近日,自然资源部办公厅等三部门发布关于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规范用地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鼓励利用未利用地和存量建设用地发展光伏发电产业。事实上,光伏作为新能源电力建设、重整能源生产消费机构的核心领域,是纯正的“绿电”来源,一直以来都获得国家和各地政策重点支持。

除了政策环境利好,资本市场也为光伏产业企业成长提供了融资发展、分担风险的机会。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年内A股市场共有5家光伏设备企业借力资本市场融资108.63亿元。

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均表示,光伏行业是我国少数在全球占有绝对优势的产业领域,其借助资本市场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难题、加速布局,但也要认识到行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尚需深化,后续应进一步提升对能够实现技术突破和成本压降的新光伏企业的包容性。

政策环境利好行业发展

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举措,支持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

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仅2023年以来,已有多个部门围绕支持光伏发电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例如,3月20日,国家发改委公开征求《绿色产业指导目录》意见,涉及光伏、绿电交易等;3月1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关于印发《2023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指南》的通知,将光伏列入2023年能源行业标准计划立项重点方向;2月23日,工信部等9部门指出,加快填补风电、光伏等领域发电效率标准和老旧设备淘汰标准空白等等。

此外,全国多地也将光伏行业发展列为地区发展重点目标之一。例如,安徽省提出,到2023年,“全省光伏产业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力争全省太阳能电池及组件产能突破80GW,产量保持全国领先,营业收入‘三年翻一番’,产业链产值实现1500亿元”;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研究制定《关于印发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的通知》和《关于印发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支持政策的通知》,提出推进光伏发电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措施和支持政策等等。

从成果来看,我国光伏行业发展不断提速,行业总产值再创新高。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25.6亿千瓦,其中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9亿千瓦,同比增长28.1%。此外,据工信部披露,2022年,我国光伏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

“国家及各地支持光伏行业发展符合我国‘双碳’目标需要,是我国能源战略安全和新能源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还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有力举措。”广西大学副校长、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光伏产业是全球能源科技和产业的重要领域,也是我国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规范发展是发展绿色经济,服务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途径之一。

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补充道,我国在光伏发展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一是技术优势,有关技术全球领先。二是征地成本较低,西部地区大面积沙漠和戈壁滩,有助于大规模建设光伏发电站。

在谈及后续光伏行业支持政策的侧重点时,杨德龙认为,首先,需要进一步给予行业正确的政策引导,避免无序竞争,鼓励行业内部有序竞争,实现优胜劣汰;其次,需要围绕上网电价等方面提供一些支持政策,例如提供适当的补贴,以鼓励光伏发电企业提升发电量。

资本市场提供直接融资支持

除了政策利好及地理优势,借力资本市场,也成为光伏行业企业成长壮大进而带动行业整体发展的有力途径。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统计显示,年内A股市场共有5家光伏设备企业通过增发,募集资金超百亿元,达108.63亿元,按照申万二级行业来看,募集资金总额位列第六位。

Co-Found智库秘书长张新原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光伏企业借助资本市场能够有效解决企业融资问题、增加企业融资渠道、提高企业品牌度和知名度、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推动企业业务持续增长和科技技术创新。

然而,光伏企业借力资本市场发展尚需进一步深化。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资本市场应发挥好自身功能,为光伏企业提供多样化的直接融资渠道。此外,有关部门应加强光伏领域的产、学、研融合,提升我国光伏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田利辉则认为,在推动光伏产业链发展过程中,降低成本和突破技术成为困扰企业和行业的两大难题。同时,资本市场应该更好地包容能够实现技术突破和成本压降的新光伏企业。

(编辑 乔川川)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太阳能发电贷款政策(国家太阳能发电政策)":http://www.ljycsb.cn/dkzs/9663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