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下载借乐花app贷款(借乐花)

下载借乐花app贷款(借乐花)

禁令之下校园贷“披马甲”依然横行!,下面是掌上春城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下载借乐花app贷款

早在2017年5月,原银监会等几个部门就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贷规范管理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一律暂停网贷机构开展在校大学生网贷业务。但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仍有不少网贷机构无视规定,披上创业贷、毕业贷、培训贷、求职贷等外衣,继续向大学生放贷。

网贷平台依然违规给大学生放贷

记者近期调查发现,为逃避监管部门查处,一些网贷平台的营销手段更为隐蔽,有的打着毕业贷、求职贷等旗号,改头换面继续向在校大学生违规放贷。

不少网贷平台通过QQ群推广业务。记者搜索发现,一些业务员在群里声称可以为在校大学生办理借款,并表示“无视负债、不看征信,不电审、不视频、不写借条,来一个下一个”。

大学生黄鹏在“先花一亿元”“分期乐”“闪银”等平台上都有借款。他告诉记者,虽然校园贷是明令禁止的,但有很多自称帮忙“清账上岸”的人在知乎、微博、微信上推广,表示可以帮忙贷款借新还旧,吸引了很多身负贷款的学生。

有的校园贷披上了“马甲”,比如回租贷、创业贷、求职贷等,花样百出。记者在贴吧上看到,一款名为“喵回租”的“ID贷”如此宣传:专业手机借贷平台,快速审核,快速到账。

一名大学生告诉记者,回租贷其实就是一种校园贷,又叫“ID贷”。具体操作是把手机“租赁”给贷款平台,绑定指定的苹果ID账号。平台估价3000元,扣除900元租赁费或者叫评估费后,到账2100元。实际上,手机仍由本人在使用,平台以租赁的名义变相给大学生发放高砍头息的贷款。如果没有按时还款,就通过读取手机通讯录、手机定位等功能威胁借款人。

还有的平台无视规定,不审核身份故意给大学生放贷,而且都是“砍头贷”。重庆大学生杨欣就陷入现金贷平台“以贷养贷”的恶性循环里。她在“小蚁钱包”“易周宝”“速贷钱包”“先花一亿元”等几十个平台都借了贷,最近的一次是3月初在“易周宝”上借款3000元,7天到期,实际到账只有2100元,年化贷款利率高达1564%,逾期费则一天150元。记者看到,这笔3000元的借款在一个月内已经滚成7000多元。

20岁的大二学生刘星最近在“小带鱼”网贷上借了2000元,实际到账只有1600元,相当于年化贷款利率超过1000%。7天后由于无力偿还,催收公司就一直给他父母打骚扰电话。

有的平台身份审核形同虚设

“其实,根据身份证的年龄就可以大致判断身份,如果真不想做大学生群体贷款,严格设定25周岁以上的审核门槛基本就能筛除了。”一家现金贷平台负责人告诉记者。

多名在校大学生向记者反映,大多数平台都标明18岁以上才能借款,但对具体身份不进行甄别,只要勾选“不是学生”的选项就可以通过审核。“虽然有的平台标明了不向学生放款,但借款的时候根本不会问你是不是学生,凭身份证就能贷款了。”杨欣说。

黄鹏告诉记者,在很多平台贷款填资料的时候随便填一个学校附近的公司,上传身份证、手机运营商认证、录个认证视频就可以借款了。

“分期乐”号称是面向年轻人的分期购物商城,其App上的醒目位置有“乐花借钱”的借款服务。申请借款需注册填写个人资料,有“已工作”“未工作”的选项,若选择“未工作”需要填写所在学校和入学时间。

大学生刘星给记者看了他在“分期乐”上的个人资料,明确填写了正在就读的学校和入学时间,但3月26日,已在多个网贷平台负债数万元的他仍顺利地从分期乐平台上成功借款。

记者以大学生的身份致电“分期乐”咨询借款,客服告知,只要年满18周岁就可以申请借款,与是不是学生无关。平台提供技术和初审服务,最终放款是合作的金融机构。

把惩治校园贷规定落到实处

一名从事现金贷业务的人士告诉记者,其实,平台对违规给大学生放款心知肚明,他们就是认定大学生的父母会替孩子还款,所以哪怕学生没有收入来源也要继续做。

这位人士告诉记者,最近,相关部门对借款期限为7天或14天、收取高额砍头息和利息的“714高炮”平台查得紧了,于是很多平台改头换面变成30天、56天,或者将App升级成分期购物商城、贷款超市等来打掩护。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应协同各监管主体和有关部门,把惩治校园贷的规定落到实处,取缔无证无牌放贷平台,尤其要打击那些有合法牌照的平台违规给大学生放贷。网贷平台也应切实负起核查责任,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专家建议,要疏堵结合,让正规金融机构为大学生提供正规金融服务。全国政协委员、西华大学副校长郑鈜对校园贷问题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研,他从银保监会获得的反馈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末,全国有12家银行开展学生信用卡业务,共发放学生信用卡401万张,贷款余额4亿元。下一步,应鼓励正规金融机构在做好风险控制的前提下,增加面向大学生的金融服务。

借乐花

公民个人身份信息、身份证照片等一旦被私下贩卖,有可能成为“套路贷”犯罪、暴力催收以及电信诈骗的帮凶等等。

最近,江苏淮安警方通报,在公安部督办下,他们以“打链条、打平台、打团伙”为目标,依法打击了7家涉嫌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公司,涉嫌非法缓存公民个人信息1亿余条。

如此海量的个人信息被泄露,幕后黑手是谁?又暴露出怎样的制度漏洞?我们来看记者的调查。

2018年4月,江苏淮安警方在网上巡查时发现,有人非法购买公民个人信息,后嫌疑人高某主动到警方投案。高某交代,他花500块钱从网名叫“过去、将来”的人手里购买了317条公民个人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手机号、姓名、身份证号和家庭地址。他买这些信息的目的是打电话、给网络小贷公司拉客户。警方通过对QQ、微信等资料的综合研判,锁定贩卖个人信息的“过去、将来”位置在河南焦作,随即出动警力,将犯罪嫌疑人申某在家中抓获。

在申某的电脑里,警方查获公民个人信息7万多条,这些信息包括公民姓名、身份证号、地址、电话以及芝麻信用分等,很多信息显示推广来源为“花钱无忧”“借点钱”等小贷平台。

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河下派出所副所长 汤培林:他(申某)自己不做贷款,他就是贩卖,他就是从人家这边买过来以后,然后赚个差价,加个几毛钱或者一块钱一条,他再出售给其他人。

经过侦查,申某的一名主要上线谢某在广州家中被警方抓获。另一个通过他人向申某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是广东一个网名叫“叮咚叮咚”的人,警方发现,“叮咚叮咚”在微信群中大肆贩卖公民个人信息,迹象表明,身为广州诺涵科技公司的员工,她贩卖公民信息并非个体行为。

警方全链条打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

淮安警方深度研判发现,广州诺涵科技公司不只是贩卖公民个人信息,更主要的是在进行小额贷款并进行软暴力催收,是一个组织严密、分工明确、涉案人数众多的犯罪团伙。经过周密部署,2018年6月6日,在广东警方配合下,淮安警方一举将该公司45名涉案人员全部抓捕。

警方发现,在广州诺涵科技公司,公民个人信息被称为“流量”,公司自己开发有“乐花管家”等多个小贷平台,在自身购买公民个人信息用于推销贷款、软暴力催收的同时,也和其他公司相互交换公民个人信息,还开发有爬虫云等软件,通过技术手段爬取其他小贷公司的公民个人信息,用于公司放贷和非法出售牟利。

打链条 7家涉案公司被依法打击

警方发现,涉案的广州诺涵公司虽然披着科技公司的外衣,其实从事的是网络放贷、软暴力催收、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

在他们贩卖的公民个人信息里,甚至还出现了公民身份证照片信息,这样极度隐私的个人信息他们从哪儿获取的呢?

警方侦查发现,广州诺涵科技公司的公民个人信息主要来自湖南九象信息有限公司,这家公司开发有一个黑爬虫网站,通过爬虫软件,非法获取数十家小贷公司的公民贷款和逾期数据,然后公开提供收费查询,并提供“身份核验返照”业务,付费后任何人只要在该网站输入公民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就可以查询获取公民身份证相片。这是严重的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行为。

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网安大队中队长 顾明:返回的是带网纹的二代身份证彩色照片,是真实的,我们当时有办案民警测试了一下是最新的,大概两三个月之前刚刚拍的。

锁定相关犯罪证据后,淮安警方在长沙、深圳分别将湖南九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和技术主管抓获。审讯得知,九象公司黑爬虫网站的“身份核验返照”业务端口来自北京黑格科技有限公司,而黑格公司是从北京考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购买的查询接口。随即,警方将北京黑格公司和考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销售、技术等20余名涉案人员抓获,并于今年4月在北京将他们上游公司的5名涉案人员抓获。

经查,北京考拉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从上游公司获取接口后又违规将查询接口出卖,并非法缓存公民个人身份信息,供下游公司查询牟利,从而造成公民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证照片的大量泄露。

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网安大队中队长 顾明:它违规缓存,就相当于把咱们公民个人信息复制了一份,它存在那边,下游公司再向它通过数据接口调取数据的时候,它就不需要再向上游调取,也是节省了开支,这个是违法的。

经查,2015年3月以来,北京考拉公司非法提供查询返照9800余万次,获利3800余万元,在公司服务器中查获并收缴被非法获取、存储的公民姓名、身份证号、相片近1亿条。

行业整顿 剑指“套路贷”数据犯罪

上亿条公民姓名、身份证号、身份证相片这些极其隐私的个人信息被相关公司包装成数据产品进行贩卖,严重侵犯了公民个人隐私。据了解,此系列案件中,部分涉案人员已经因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被法院判处了相应刑罚。

同时,本案也暴露出一些公司打着大数据公司名义,非法利用爬虫技术、严重侵害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乱象。针对这种乱象,相关部门又采取了哪些整顿措施呢?

办案民警介绍,本来,公民身份认证服务是直接服务于“互联网+政务”,用来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效能,防范欺诈和金融风险的。但之所以有上亿条带身份证相片的公民个人信息被泄露,主要问题在于涉案公司非法将公民身份认证端口出售,并非法缓存公民身份数据。层层加价后,这些数据被小贷公司利用,查询价格从源头的0.1元一条到查询底层时可能两三块钱一条,整整翻了二三十倍。 警方介绍,身份证照片可以随意获取,这为小贷公司实施“套路贷”犯罪、暴力催收敞开了罪恶之门。

淮安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大队长 尹永齐:把这些非法获取的公民身份证照片PS成灵堂照片或者淫秽色情的照片发给你贷款人本人,首先是贷款人本人,对你进行威胁。

警方介绍,这种情况下,如果贷款人还不还款,这样的PS照片就会被小贷公司发给贷款人的亲友、同事、同学,毁坏贷款人声誉逼迫其还款;还有就是被用于电信诈骗犯罪中的通缉令诈骗。

淮安市公安局网安支队副大队长 尹永齐:最后如何让受害人去信任呢?就是他们把通缉令会发送给受害人,然后受害人一看,上面有自己的照片,就信以为真。这个照片,从我们侦查来看,就是主要来源于通过网络接口泄露的公民身份证照片。

警方介绍,本案中,湖南九象信息有限公司还利用爬虫软件,大量爬取其他小贷公司的公民贷款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住址、电话、芝麻信用分、银行卡号、是否逾期还款,甚至贷款人被迫提供给某一家小贷公司的通话记录等,形成所谓的“地下征信”,然后以数据形式打包出售,其他小贷公司购买后成为是否放贷、放贷多少的风险控制依据。

淮安市公安局淮安分局副局长 王文红:用这个信息,进行所谓的风控管理,然后从中选出他认为可以的客户,进行精准的营销。

警方立案29起 涉案个人信息4.68亿余条

公安部针对此案暴露出的行业乱象,全面开展了打击整治工作。截至目前,警方共立案侦查侵犯公民个人信息案件2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88人,缴获公民个人信息4.68亿余条,涉案金额9400余万元。涉案公司非法缓存的公民身份认证数据现已全部收缴。同时,堵塞漏洞,“身份核验返照业务”接口全部封停,公安部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加强对公民身份认证服务、个人征信服务的监管。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下载借乐花app贷款(借乐花)":http://www.ljycsb.cn/dkzs/9644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