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融360学生可以贷款吗(同学贷app)

融360学生可以贷款吗(同学贷app)

贷款知识 半岛网 互联网

教育部明确发话:网贷机构禁向在校大学生放贷,下面是半岛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融360学生可以贷款吗

某网贷平台提供的学生借贷记录。 一名毕业生的“培训贷”还款记录。(资料照片)

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6日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根据规范校园贷管理文件,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

教育部6日上午召开新闻发布会,请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赵建军等人介绍十八大以来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建立情况和政策落实情况,教育部新闻发言人续梅主持发布会。

有记者问:近两年,部分大学生因为高消费陷入校园贷的泥潭,甚至有学生因此而自杀,教育部对于这种学生的消费情况和现在存在的问题有没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赵建军首先解答了学生为什么借了钱后会陷入校园贷。因为未来要偿还的利息很高,为什么有这么高的利息学生还要去借这个贷款呢?是因为很多所谓的网络平台机构,在宣传方面做了不诚实的宣传、虚假的宣传,告诉学生这个贷款很方便,很便宜。学生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金融知识还不是很丰富,去借了贷款,最终成了高利贷,利滚利,有的学生到了还不起的状态。社会上不良的网贷机构,虚假宣传,引诱学生,造成这种现象。

赵建军透露,去年以来教育部和国务院有关部门,主要是银监会、公安部、网信办、工商总局几个部门联合出台了很多措施、很多文件来治理校园贷的问题。尤其是今年初,上半年教育部和银监会、人社部联合印发了规范校园贷管理的文件,这个文件明确取缔校园贷款这个业务,任何网络贷款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赵建军表示,为了满足学生金融消费的需要,鼓励正规的商业银行开办针对大学生的小额信用贷款。据他了解,不少银行已经开办了这项业务,像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同时,教育部还要求各高校要认真做好学生的教育,加强对学生金融知识的教育,加强不良校园贷的警示教育,引导学生不要上当受骗。

五年来全国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超900亿

记者6日从教育部获悉,2012年至2016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阶段学生(幼儿)4.25亿人次,资助总金额累计近7000亿元。其中,全国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948.93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13.59%。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2012年至2016年,全国累计资助学前教育、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职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学生(幼儿)4.25亿人次(不含义务教育免费教科书和营养膳食补助),各教育阶段全国累计资助资金总额6981.52亿元。

其中,学前教育资助金额238.99亿元,义务教育资助金额855.81亿元,普通高中资助金额622.85亿元,中等职业教育资助金额1621.2亿元,高等教育资助金额3642.62亿元。

学校和社会投入方面,记者了解到,2012年至2016年,学校从事业收入中安排的资助资金,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助的资助资金和高校国家助学贷款等资金累计2200.90亿元,占资助总额的31.52%。

其中,全国累计发放国家助学贷款948.93亿元,占资助总金额的13.59%。年发放贷款由2012年的149.03亿元增加至2016年的263.21亿元,增长了76.62%,年均增幅15.28%。

常去网吧不能认定为贫困生?不一刀切!

8月29日,陕西省教育厅在官网发布《陕西省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办法》,从认定机构与职能、认定范围与条件等方面,对陕西省属高校的贫困生认定提出规范意见。其中规定,“在校外租房或经常出入营业性网吧的”不能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随即引发社会热议。

9月6日,教育部在北京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针对记者提出的“常去网吧的学生不能被认定为贫困生”的问题,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主任涂义才回应称,“我们跟陕西省教育厅进行了核实,但实际上这条规定只是陕西省认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一个原则性的意见,他们还要求各个学校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制定具体的认定办法。”

涂义才表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是做好学生资助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各级教育、财政部门以及学校都高度重视这项基础性工作。

据介绍,2016年12月,教育部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规范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通知》,核心内容包括合理确定认定的标准,建立健全班级、年级、院系、学校四级认定工作机制,把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低保家庭学生、农村特困救助供养学生等六类学生群体纳入重点资助的对象,体现人文关怀等。

中新

■揭秘 6000元贷款滚成两万多

就业大半年后,毕海军终于还上了校园贷款。2015年底,为了一部iPhone6,他从“趣分期”上申请到了6000元额度,从每月1200元的生活费中挤出300元“填空子”。由于“来钱容易”,入不敷出时,他选择了下载其他贷款软件申请更多的额度,6000元手机贷一年半里“生”出了两万多元的债务。

校园贷缘何成为洪水猛兽?一方面源于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校园网贷平台从业多年的小齐给记者看了一份学生的借入记录,涉及到全国范围内多所高校:“现在很多学生都有借款,还有一些控制不住自己的,以贷养贷,越陷越深,我现在随便可以给你找出几个负债十万左右的学生”,在他印象中,见过金额最多的有五十万,本金可能只有十几万,剩下的全是利息。

校园贷的利息到底有多高?苏宁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薛洪言曾做过一份调查,“一般小的校园贷平台,利息按日计取,多在0.1%~0.2%之间。综合算起来,等额本息还款下来年息高达70%”。

据了解,多数平台不会公布年利率。另外一些校园贷平台主打“分期零息”概念,还会按月收取分期服务费(偷换概念)。

除此之外,还有一项重要的费用,就是所谓的逾期费率。根据融360的一项调查,超过55%的大学生分期平台逾期日费率为1%,最高的日费率达到了3%,逾期100天,欠款就要翻倍。这种情况下,学生一旦逾期就要尽快还清,否则就会如滚雪球般越来越大。

数据表明,2014年至今,随着监管的加强,校园贷业务也经历着洗牌或良性退出的过程。去年9月5日,“趣分期”停止校园贷业务,9月9日“佰仟金融”下线学生分期产品;10月初“壹宝贷”退出校园贷市场,10月11日“我来贷”宣布关闭。

2016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联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明确提出,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不得将不具备还款能力的借贷人纳入营销范围,禁止向未满18岁的在校大学生提供网贷服务,不得进行虚假欺诈宣传和销售,不得通过各种方式变相发放高利贷。但随之校园贷又迎来了新变种,打起了擦边球,其中最具有迷惑性的就是“培训贷”。

网贷平台从业者小齐告诉记者,“这些培训机构就是瞄准了一年一度的求职季,专门钓那些压力很大的应届毕业生”。据小齐介绍,还有一些培训公司想方设法进入校园,或通过问卷调查、或开设讲座、或以招聘为由,用言辞厉语攻陷学生的心理防线,使其意识到就业压力并怀疑自身能力,然后顺势建议培训。“当学生想参加培训却又因资金而犹豫不决时,培训机构顺势建议,通过贷款平台申请培训费用,或诱导他们申请贷款”。

对于五花八门的岗位要求,培训课程的价格也参差不齐,应聘者缴纳的培训费用并不便宜,学费通常是一万到两万,年利率大多在15%-25%之间。如果想要中途退出,往往需要向公司缴纳20%的违约金,有的违约金甚至高达培训费用的40%。

综合

[编辑: 张珍珍]

同学贷app

一、什么是校园网贷?

许多人一谈到校园网贷就会想到社会上报道的诸多负面新闻,可谓是“谈虎色变”。实际上,在一开始,校园网贷只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时产生的正常借贷金融业务。

由于大学生或多或少会有用钱的需求,而金融行业也有这方面的发展需要,所以在互联网平台上就产生了专门给大学生贷款的金融业务,为大学生提供分期消费或者小额现金贷款的业务。

然而,随着贷款业务的发展,行业乱象随之产生,出现了很多恶性事件。

二、非法校园网贷的危害

现代社会的产品五花八门,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拥有自由支配财富的大学生来说,更容易被吸引消费。而社会经验的不足,也使他们更容易上当受骗。

在社会上,陷入消费浪潮中无法自拔的社会人士都数不胜数,更何况是刚进入学校,还对任何东西都充满新奇、消费欲望旺盛的大学生呢。

当大学生的钱不足以满足他的消费欲望时,网络上各式各样的校园贷款看起来似乎就能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殊不知,这种借用学生身份就可以随意得到的贷款,正如伊甸园的苹果,美丽诱人却含有剧毒。

小王是一名大二学生,他在学校里看到自己的同班同学身穿名牌、出手豪阔,嫉妒又羡慕,然而家里每月给的生活费只能维持他的日常开销。

一次为了买到最新的苹果手机,他苦找挣钱之法,发现墙上贴的只要有身份证和学生证就可以借钱的广告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拨通了电话,结果很容易就到手了几千元。

拿着苹果手机,看到周围同学羡慕的目光,小王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为了得到更多的钱,小王又借了几次贷,累计金额有三万元,然而当催收电话打过来时,小王才发现利滚利之下,自己已经欠了十几万元,甚至到最后,他欠下了七十多万元的贷款。

放贷的人扬言如果小王还不起就要告诉他的辅导员,还要给他的家长打电话。在巨大的压力之下,小王跳楼自杀。

每年因非法的校园网贷而引起的家破人亡、失去生命的惨剧比比皆是。

一方面,网络上的信息真假难辨,正规的网上贷款平台对学生都有或多或少的限制,而不法贷款平台以其轻松方便的提钱渠道更容易受到大学生的欢迎。

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金融法律知识欠缺,很容易就会被欺骗,借到高额利率的贷款,明明只借了几千元,最后却可能背负十几万元甚至更多的债务。

不法分子利用学生不想让老师、家长知道的心理,恐吓学生,威胁不准报警,逼迫学生还钱,而学生的隐瞒和拖欠,也会使得背负的贷款金额越来越多。

校园贷的金融乱象不仅会助长学生之间攀比的风气,造就彼此间的攀比心理、影响学生形成“金钱至上”的观念,而且对学生的身心和家庭都是一个打击。

三、对校园贷的法律规制

针对互联网校园贷乱象,我国曾暂停网贷机构开展校园网贷业务。即便如此,一些贷款机构转入地下,依然在非法从事贷款业务。

时至今日,一些贷款机构采用更加隐蔽的方式去诱导大学生贷款,如与网站合作,支持大学生分期消费。有些校园贷在学生借款后有超高的利率,从而使学生背上巨额债务,其实属于违法行为。

2020 年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规定银行贷款采用LPR利率加点的方式,民间借贷利率不得超过LPR的四倍。

LPR是指每月20号公布的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此外,民间借贷的逾期费用和其他费用也不得超过贷款市场报价的四倍。

所以,对于超高利率的校园网贷,其本身就是不合法的。大学生在遇到这种情况时,要学会勇敢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不合理利率贷款说不。

目前我国对校园网贷没有专门的法律规范,在处理校园网贷案件中,主要适用于《民法典》和《刑法》的法条。

同时,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关校园网贷的部门规章,规范校园网贷款行业的发展,并在能够满足大学生合理贷款需求的情况下,对大学生贷款做了一定的限制,如需要父母知情提供担保等。

对于非法的校园网贷机构,在非法放贷、暴力催款、威胁恐吓的行为背后,可能触犯诈骗罪、故意伤害罪、非法经营贷款业务罪、黑社会组织罪等许多罪名。

国家出台一系列法律规定规范金融业务的发展,对大学生贷款提供必要的保护,除此之外,大学生自身也应当增强法律意识,学习一些可能会用到的金融知识,提高维权意识和风险意识。

校园网贷陷阱多,套路多,大学生在满足自身合理需要的同时,也应该擦亮自己的眼睛,在正规的网络借贷平台上借贷。如果真的被骗,也不要慌张,学会运用法律维权,同时锻炼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以防发生令人扼腕的悲剧。

借贷业务还在发展,国家对此的法律规制也会越来越完善。然而,在法律开始适用前,大学生也需要保护自身,提高防范意识,不要太过攀比,毕竟当某些伤害一旦发生,哪怕是金钱的失去,也不会那么容易挽回。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融360学生可以贷款吗(同学贷app)":http://www.ljycsb.cn/dkzs/9642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