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数据变身融资“通行证”深圳构建“政府+市场”模式地方征信平台,下面是金融界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深圳白户包装贷款
财联社5月25日讯(记者 姜樊),在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中,解决银行与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关键。通过地方征信平台建设,激活沉睡在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的涉企信用数据,实现涉企信用信息依法归集共享,是中国人民银行落实金融支持中小微企业、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据了解,深圳等地已初步构建起了“政府+市场”模式的征信平台,以求破解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在贷款中出现的抵质押物不足、基础信息数据缺乏等问题。数据显示,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目前已完成37个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6.94亿条涉企信用数据的归集,实现深圳380多万活跃商事主体全覆盖,与全市48家商业银行完成技术和业务对接,累计服务中小微企业近2万家,促成企业获得融资53.78亿元。
“数据是征信的灵魂,数据归集是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的重中之重,也是地方征信平台建设的难点。”有业内人士表示,在构建地方征信平台过程中,政府牵头可以统筹各类资源,在核心数据的归集上高效推进;市场化机制又能够使得平台主动识别市场需求、理解市场需求,为推动平台的可持续发展打下根基。
“征信白户”贷款难?政务数据“破壁”而来
“我们企业规模较小,无合适抵押品,之前没有在银行有过贷款的记录,因此在我们遇到资金周转问题时,很多银行的贷款最终都没有申请下来。”深圳地区一家小微企业主表示。
长期以来,大部分的中小微企业处于缺乏信贷类征信信息的“征信准白户”,或完全“征信白户”的状态。根据传统银行的风控体系,银行往往会因无合法可靠的途径了解该客户,无法受理这类公司的融资需求。
“‘替代数据’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中小微企业融资中的征信难题。”深圳人行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小微企业注册、经营、融资、信息等的数据都在地方,地方政府部门和公共事业单位掌握的涉企信用数据是重要的“替代数据”,可以有效填补信贷类征信信息空白。
不过,将散落在各部门之间的碎片化数据归集共享汇总在一起只是第一步,如何进一步清洗、加工,以符合金融机构要求的产品形态稳定输出,则需要专业的征信公司以钉钉子的精神持续推动。
深圳人行认为,地方征信平台统一对接各数据源单位,可以显著提升工作效率;中小微企业也有意愿授权征信公司收集、整理、加工并向银行提供由各政务部门留存的信用信息,用于判断其信用状况,可以为其首次融资、信用融资提供增信支持,提升其获贷率;银行通过地方征信平台获取更多维度数据,用于对中小微企业进行精准画像,可以提高其贷款审批效率和贷款管理质量,更加愿贷、会贷。为此,深圳地方征信平台的建设和运维主体“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于今年1月完成企业征信机构备案,并对外正式运行。
“平台所有数据需求都是基于对商业银行的全面调研提出。”深圳人行表示,此前已对辖内全部银行组织了多轮全面的地方征信数据源需求调研,根据不同银行类型和普惠金融需求迫切程度,进行了优先级排序。同时,引导地方征信平台重视小微机构客户需求,深圳人民银行组织辖内全部10家村镇银行开展了多场座谈,摸清了其需求底数。
据了解,深圳征信目前已整合了工商、社保、高新资质等11个大类的政务数据,如社保接口可以帮助银行实现企业的线上精准大中小微划型,改善客户体验。
抵押物不足存疑虑?专项数据可赋能银行创新
“如果没有有效的抵押物,小微企业依然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有银行人士对财联社记者坦言,尽管当前相关监管部门一再强调银行要加大小微企业信用贷的力度,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银行对企业审批的信用贷额度往往不及小微企业主个人信用卡的额度,对小微企业经营的帮助作用有限。
现实的问题是,如一些高新技术等战略型新兴产业中的企业,虽然拥有良好的发展预期,但缺乏如房产等响应的抵押物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有业内人士认为,在缺乏有效数据时,以抵押物来判断企业风险是银行最简单的做法。
“深圳地方征信平台希望加快多方数据的融合和应用。”深圳征信服务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刘振表示,该平台通过数据价值赋能金融机构,提升对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
据了解,深圳多家银行已利用该平台上的专项数据,对不同场景中的小微企业设计了创新贷款产品。
深圳中行普惠金融事业部主任级高级经理张明表示,深圳征信平台还提供高新技术企业名录、环保评级等数据,结合相关数据,该行面向深圳市场推出“中银科创·知税贷”等科创特色产品,支持在线申请、实时测额、自动审批,纯信用额度最高至500万元、年化利率最低2.95%。目前该产品已累计服务客户1531户、累计核定金额18.51亿元。
交通银行深圳分行普惠金融部徐宏庆亦表示,该行正在结合深圳征信平台的数据,加快开发和优化科创贷、专精特新贷、政府采购贷、关税贷、补贴贷等更多普惠融资产品,突出提升线上贷、信用贷、首贷综合服务能力,持续探索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繁的难题。
此外,“征信平台数据非常适用于贷后检查,比如用水用电、社保人数等数据如果变化较大,意味着经营可能出现异常情况。”招商银行深圳分行风险管理部总经理李峤表示,因为此前缺乏这方面数据的权威来源,该行主要通过人工方式分批次开展贷后检查。但现在征信平台的线上化、准实时数据支持,银行可以将这些数据运用于智能化贷后检查,减少客户经理工作量,有效提供风控能力水平和效率。目前该行正在推进征信平台数据接口对接和自动查询功能,覆盖所有授信业务,实现智能贷后检查。
深圳征信平台将探索跨区域信用信息合作
财联社记者获悉,深圳征信平台还将积极推进地方准金融机构的数据共享集中运用。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深圳征信平台弥补了当前小微企业信用空白,而将包括地方小贷公司、保理公司等地方准金融机构的数据均收录起来十分重要。这些机构都是市场主体,但此前缺乏对这部分数据的归集机制。而数据的统一应用,体现了市场化导向,这将是未来地方征信主体发展的方向之一。
此外,刘振介绍,平台将探索跨区域信用信息合作,积极配合珠三角征信链建设,探索接入长三角、京津冀征信链,实现区域内、跨区域以及全国征信信息的互联互通,有效促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本文源自财联社记者 姜樊
深圳贷款包装中介公司包下款
市民质疑贷款中介不断找借口加钱该公司称此举是为了让客户“知难而退”
“你好,我们有特殊渠道,能帮你从银行快速贷款解决资金周转问题……”每天,不少市民都会接到这样的贷款中介电话,很多人肯定是随手一挂,但在一些真正急需资金周转的市民看来,这样的电话还是有一定吸引力。
这样的贷款中介是否可信?果真能贷到款吗?深圳一位创业者邝先生急需资金周转,因此信了电话内容,与贷款中介深圳市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林×投资公司)签订了合同,委托该公司帮忙代办银行抵押贷款业务事宜。结果从去年底到现在也没贷到款,其间被对方要求提供一堆繁琐资料,其中还包括十几年前去世的父亲死亡证明。此外,中介还不断找借口增加合种额外费用,例如给放款银行1万“好处费”等。
文/广州日报记者肖陆军
办贷款提供各种手续后
还被要求提供父亲死亡证明
“您好,我们这里可以帮您办理低利率银行高额贷款,周期快,需要吗?”据邝先生介绍,2015年底,自己及家人多次隔三岔五接到一个自称林×投资公司的电话,声称能够帮助客户快速获得低利率贷款。
由于邝先生确实需要一笔资金,就来到了该公司位于福田梅林的办公地点了解情况。公司负责人夏小姐看了邝先生的两套房产复印件,信誓旦旦说没问题,让邝先生先后到中行、招行、邮储、工行打印相关流水,打印完后,又让邝先生提供相关资信,房产、车产、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
邝先生表示,每次提出质疑,中介公司就甜言蜜语承诺:“这是最后一项资料了,前面已经投入了那么多精力,还在乎这最后一项吗?”
最后,在夏小姐的要求下,1月20日,邝先生又将远在老家的母亲领到公司,经过一个多小时,公司安排人员进行了身份确认,又等了一个多小时,公司拿来一份合同让邝先生签,同时要求预付了2000元定金。
邝先生以为签完合同就可以了。谁知一天后,中介公司告知,还要提供父亲的死亡证明,否则手续费就要大幅增加。这下邝先生为难了,父亲10多年前就过世了,要开证明,就要经过村委、镇、县各级机关审核,时间无法保证。
在原有各种手续费外
又索要给银行人员的“好处费”
为了不至于事情无法推进,邝先生说,在最初接触时就提供了两套房产,那就拿另一套做抵押贷款吧。经过两天,林×投资公司又告知:另一套评估价不够,要做高贷,需要增加评估费。
邝先生认为,自己两套房在接触之初就已经给林×投资公司看过了,合同中也未约定到底用哪一套房产作抵押,手续费率也已经白纸黑字签订了,增加费用肯定不合理。林×投资公司声称不划算,拒绝履行合同。邝先生为了能够贷下款来,就答应中介服务费在1.5%的基础上再加2000元或提高费率到1.8%。
两天后,林×投资公司再次告知邝先生:还是不划算,因为光给放款银行办事人员的‘好处费’就要10000元。还有,赎楼费、担保费也要邝先生自己承担。
“我彻底懵了,在原有的手续费之外,又多出了评估费、赎楼费、担保费、银行办事员好处费……而这些在当初合同签订时都没写进合同。”邝先生告诉记者。
为了让林×投资公司继续履行合同,邝先生开始寻求援助,先是诉求到消委会。消委会答复,林×投资公司的老板不同意调解,建议走法律程序。“因为贷款办不下来,作为一位急需资金的创业者,我在其中承受了很大的损失。”邝先生和记者说。
中介公司:曾主动提出退还2000元定金
前日上午10时30分许,记者来到位于梅林中康路的林×投资公司,恰好碰见两名男子从办公室走出,两名男子离开后,办公室里面已经空无一人。记者拨打该公司总经理夏小姐电话,她从里面的一个小办公室走出来给记者开了门,表示公司员工昨日都出去拓展了,只剩自己一人留守。
对于邝先生的投诉事宜,夏小姐表示,邝先生与其公司签订服务合同委托贷款两百万,其中一套估值高的房产地处梅林,市场评估价超过300万,可以办下抵押贷款。但由于是邝先生与其母联名拥有,所以需要提供其父亲的死亡证明才能进行抵押贷款。但是,邝先生一直拒绝提供其父亲的死亡证明。
邝先生在无法提供证明后,更换为以另一套地处布吉的商铺作为抵押,但估值只有100多万,公司无法为他办理200万的贷款申请。“我们当时签署的服务合同已经过了30个工作日的有效期,我们主动提出退还2000元定金给邝先生,但他又不要,还多次电话骚扰我。所以才提出银行人员‘好处费’、赎楼费、担保费等额外费用,想让他知难而退。”夏小姐告诉记者说。
涉事公司经营范围不含金融业务
面对记者采访时,夏小姐直言自己公司只做“贷款中介”这一种咨询业务。但是,记者在深圳信用网查询获悉,深圳市林×投资咨询有限公司成立于2014年12月10日,注册资金50万元,经营范围为:投资咨询、投资管理、企业管理咨询、经济信息咨询(不含证券、保险、基金、金融业务、人才中介服务及其他限制项目);房地产经纪,经营范围并不含有金融业务。
业内人士:“特殊渠道”、“低息贷款”不靠谱
在深圳一家国有大型银行工作的张先生告诉记者,现在声称有“特殊渠道”的贷款中介非常多,这一点也不靠谱。“随着央行的不断降息,银行利息现在已经挺低啦,因此,中介不可能有特殊渠道为客户进行低息贷款。”不过,张先生也表示,也不排除个别银行工作人员违背职业操守,配合贷款中介,帮助一些资质不够的客户实现贷款。普通市民想要抵押贷款,大可走进银行亲身了解细节,没有想象中那样复杂。
不过,在张先生看来,邝先生还是理性的,和贷款中介合同要求走的是银行途径贷款,现在很多贷款中介推荐的快速抵押放款都是民间高利贷,市民短期内能很快融资,但是,一旦资金不能很快回笼,很容易陷进高利贷的无底洞。
律师:走银行正规途径避免合同陷阱
北京市盈科(广州)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刘祎律师认为,根据合同法的相关规定,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条款是无效的,类似“给放款银行工作人员1万好处费”等说法显然违反法律规定,市民应该理性判断,避免上当。
刘祎建议,市民委托中介公司办理贷款前,首先要了解中介公司是否有办理贷款业务的资质,可以在网上通过“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查询中介公司在工商部门核准的经营范围和方式。对于经营范围不包括金融业务的中介公司,要警惕该等公司谎称有办理贷款业务的资质来招揽业务。
对于确需委托贷款的市民,可以通过正规的途径,比如到银行营业厅进行咨询,先了解贷款的具体操作流程,以避免因信息不对称遭受合同陷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深圳白户包装贷款(深圳贷款包装中介公司包下款)":http://www.ljycsb.cn/dkzs/9536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