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符合条件的银行及保险机构将获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奖励,明年1月发布集中受理通知,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深圳小额贷款期限
南方财经全媒体见习记者 曹媛 深圳报道
12月5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印发《稳经济接续政策小额贷款保证保险项目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通过实施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补贴,全力纾解中小企业资金困难。
《实施细则》中规定,扶持对象包括:在深圳市结合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开展相关授信业务的银行(以下简称银行)和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的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保险公司)。
具体扶持标准为,银行的业务奖励按照实际发放贷款金额×0.5%计算,保险公司的业务奖励按照实际承保贷款金额×1%计算。
记者了解到,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将于2023年1月在官网发布集中受理通知。在2022年9月至12月期间,银行发放符合条件的贷款后,保险公司签发符合条件的保单后,可分别提出申报,逾期不申报的,视为放弃奖励补贴,不可追溯。具体申报时间及受理方式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的申报通知为准。
在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奖励方面。深圳市政府早在2018年便出台《关于强化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若干措施》,提出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鼓励银行和保险公司合作向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发放500万元以下、1年以内的流动资金贷款。参与试点银行和保险公司按照保本微利原则以市场化方式开展业务,两者按照2∶8的比例分担贷款风险。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先试点2年,市财政每年最高安排3000万元,对试点银行按照实际发放贷款金额给予0.5%业务奖励,对试点保险机构按照实际承保贷款金额给予1%业务奖励。
2019年、2020年分别发放奖励275.91万元和822.36万元,合计撬动贷款11亿元。2022年9月,深圳市政府出台稳经济增长接续政策,提出对于9-12月开展小额贷款保证的保险公司和银行机构给予业务奖励。
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曾表示,从前期的政策实施情况和调研情况来看,保证保险增信与融资担保增信形成有效互补、错位发展,部分未能达到融资担保准入条件的企业,特别是科技型小微企业,可以通过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获得增信从而满足银行授信条件。因此,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认为有必要延续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奖励政策,持续推动银保联动服务实体企业。
据介绍,目前深圳市主要是国任保险和人保深分开展小额贷款保证保险业务,人保深分2021年未与银行续签合作,以国任保险业务情况作为测算依据,2021年深圳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累计承保65笔,保额2.6亿元,保费643万,按每年20%增长测算,预计未来三年发放奖励,468万元、562万元、674万元。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深圳金融小贷
读特客户端·深圳新闻网2023年5月7日讯(深圳特区报记者 沈勇)金融活水奔流,为实体经济注入蓬勃生机。今年一季度深圳经济开局向好,其中金融资金突破“最后一公里”有效触达企业主体功不可没。
据统计,截至2023年3月末,深圳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6193.93亿元,较年初增加1293.93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9733.54亿元,较年初增加1516亿元;辖内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9673.24亿元,较年初增加1318.57亿元,增长15.78%;绿色信贷余额6728亿元,增长45.6%。
237万元“及时雨”的故事
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难在哪里,如何破解?解剖一只“麻雀”,便可见一斑。
深圳市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跨境电商基础服务提供商,具有一定实力规模,授信合作银行包括招商银行、交通银行和微众银行,授信额度约700万元,但将于今年7-8月陆续到期,续贷时间要求紧迫。
公司了解到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金融驿站”工程,立即通过设立在建设银行深圳西丽支行的金融驿站反映融资诉求。金融驿站在接到该企业诉求后,当天立即建立企业融资服务档案,分析企业当下融资存在的难点痛点:轻资产,研发投入较高,对财务成本敏感,对贷款利率及放款速度要求较高。
工作人员详细评估后认为,企业被多家创投机构看好,企业实控人及高管资产实力较强,按时纳税,且在其他银行还款记录良好。于是,他们立即联系深圳建行南山支行,研判解决方案。
建行南山支行向该公司推出“科技E贷”信用贷款产品,指导客户线上操作,测得信用额度237万元,该公司当天全部支用贷款额度。该笔贷款利率3.95%,可随借随还,及时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的燃眉之急,大幅降低了企业融资成本。
从这笔贷款个案中可以看到,积极响应深圳市政府重点支持“20+8”产业集群号召,帮助科创中小微企业及时获得融资,是银企双方顺畅沟通、迅速达成合作的基石。
调研梳理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点
截至3月底,深圳市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实现历史性跨越。企业快速生长,离不开金融活水浇灌。
今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生产秩序逐步恢复,中小企业扩大再生产的意愿增强,融资需求明显回暖。市地方金融监管局部署安排全局各级干部深入一线走访调研。
经过综合梳理分析,他们发现,深圳中小微企业融资具体“难”在三个方面:
一是触达难。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普遍存在融资银企对接渠道不充分不便利的问题。据统计,51%的企业通过中介机构了解银行有关信贷政策和产品,少数市场主体甚至不敢想还可寻求银行融资服务。
二是增信难。小微企业往往因缺乏抵质押物、完整的信用评估数据,难以达到银行的授信门槛。
三是画像难。银行机构普遍反映,小微企业融资最合适的解决方案是通过大数据进行企业信用画像,实现批量评估授信,但目前部分关键政务数据未能有效获取。
确保全年新增小微企首贷户不少于2万家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立行立改、对症施策。
针对“触达难”问题,他们依托金融驿站、金服平台、银企对接活动等载体,有效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触达率。仅3月以来,全市就新设驿站网点8个,累计设立金融驿站网点已达114个;3月以来举办驿站主题活动25场,线上线下累计解决资金158.5亿元。
针对“增信难”问题,他们加大惠企增信政策宣传推广,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激励作用。近期,我市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共受理奖励申请138万元;辖内政府性融资担保公司共减免担保费6246万元,涉及担保业务1546笔,全年对小微企业的担保费率最高减免40%。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更加放开手脚。
针对“画像难”问题,他们引导百行征信、深圳征信公司等开发小微企业精准画像的信用产品,基于工商数据、支付流水、客流量等数据,帮助银行发现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等信用“白户”,增加授信主动性。
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力争全市金融驿站网点达120个,举办融资对接活动60场;同时确保新增普惠小微贷款累计不低于1200亿元,全年新增小微企业首贷户不少于2万家、新增普惠小微贷款超2000亿元。来源:深圳特区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深圳小额贷款期限(深圳金融小贷)":http://www.ljycsb.cn/dkzs/9523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