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翼支付贷款如何(翼支付的信用贷靠谱吗)

翼支付贷款如何(翼支付的信用贷靠谱吗)

贷款知识 极客网 投稿

被电信培养多年的翼支付 能顺利上市吗?,下面是极客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翼支付贷款如何

(文/慕远|编辑/水木)最近京东数科将要冲击科创板和翼支付计划二次混改融资并准备IPO上市的消息不谋而合的遇到了一块,虽然都背靠大树,也都和金融科技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但不得不说的是,两者不在同一个量级上,至少过去和现在都是。京东数科用了七年时间,估值就已达2000亿,而成立于2011年的翼支付,真的称得上是虚长两岁了,2018年时,翼支付估值70亿,截止2020年一季度末,翼支付的资产规模才达到113.39亿元。

翼支付是中国电信旗下类似于支付宝、微信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近些年来的发展并不算好,只是幸亏有电信一直扶持。话说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虽然有着海量的用户资源,但因为早先受制于原有的机制体制,后来也没有抢占先机打造出创新和业务推进优势,错失了发展良机,所以它们在金融科技领域一直没太大存在感。

但近日,翼支付二次混改融资并拟上市的通告,却还是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不太了解情况的人很大可能会认为这是运营商支付机构要崛起的节奏,可事实是翼支付的发展之路并不平坦,在第三方支付平台圈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的翼支付,究竟找没找到持续盈利的模式,未来又将走向何方?

融资难 条件不得不放宽

2019年1月,翼支付正式引入了第一批投资者,但遗憾的是,并没有达到最初的预期效果,因为在2018年3月翼支付宣布启动首次战略增资方案时,中国电信就打算把翼支付100%的股权中出让49%用来混改引进投资,且拟新增不超过5名投资人,可是兜兜转转了9个月,最终引入了4家投资伙伴,却只出让了21.26%的股权,总计成交价9.45亿元。公开信息表明2019年初,翼支付首轮融资完成后,准备在当年年内就启动第二次融资方案,尽快完成只留51%股权的目标,可是最初就低估了融资难度的翼支付,后来不得不推迟了二次融资计划。

据翼支付公开财务数据显示,2015年、2016年,翼支付分别亏损了5941.65万、16569.62万,2017-2019年,净利润分别为552万、2904万、6861万,虽然可以看出盈利增速明显,但后三年加起来的盈利额还补不上2016年亏的钱,对比以上财务数据,我们对翼支付的持续盈利能力不免存在隐忧。

纵使翼支付在2019年取得了还算不错的成绩,但综合来看,在今年,它的再次融资之路也不会多么顺利。多位投资圈人士反映,受疫情影响,资本市场看待投资项目更加审慎,投资回报率不是很明确的项目,也更难获得资本机构的信任。

翼支付好像也认识到了这一点,大幅降低了投资门槛,信息显示,这番融资,拟新增不超过10家投资人,相比首轮融资,对投资人的要求也明显放宽,翼支付的二次增资,依据实际情况来看,考虑的还是比较周到的,对增资人数量上的放宽,让投资人感觉降低了投资风险的同时,也增加了战略合作的多方可能性。不少人推测,此次增资,翼支付更看中战略投资人所在领域及产业范围内具有的资源优势和核心竞争力,相信增资成功后,合作方之间将会尽最大努力实现资源共享、能力互补和产业链融合。

可是实际情况和不少人推测的又不大一样,因为增资条件虽然放宽了,不确定性反而增多了,第一是本来就固有的,相对于中国电信庞大又具有长期性的基础资源设施,翼支付明显是新兴业务,那么它就具有不确定性,不光投资人,普通人也会想到如果稳赚不赔,翼支付会愿意拿出那么多的股权吗?还有就是独立电信分析师付亮表示,这次募资公告并没列出战略合作的具体条款,在增资说明中,也不能看到此次入股可能会给投资人带来的好处。

不过我们也应该反过来思考,中国电信的混改融资,虽然不乏有让人来共同分担风险的意向,但作为翼支付的母公司,它肯定是最希望翼支付能够不断发展并持续盈利的,况且翼支付本身也未曾停歇过发展的脚步。

波澜起伏的发展历程

比微信成立还早一年的翼支付,虽然目前在第三方支付圈的市场份额所剩无几,但近几年却一直在努力拓展市场生存空间。

翼支付成立之初,主攻的是运营商商城,消费场景单一,消费者一般只是用其充值话费或办理特定业务,使用频率并不高,后来翼支付意识到自身发展路上的短板,便开始拓展多样的消费场景,但支付方式却仍较为落后,支持支付的渠道也很少,很多银行都不支持翼支付,而再到后来,微信和支付宝几乎占据了第三方支付的全部江山时,翼支付才意识到什么是真正的望尘莫及。

但没追上大部队的翼支付并没有自暴自弃,近几年,它依靠电信的海量用户资源,打破不同运营商手机号限制,立足于民生,打造多样理财产品,持续拓展消费场景并不断推行优惠,多维增加了用户的粘性,在维护和发展C端客户的同时,也积极推动与B端客户的合作,并通过多种场景来助力普惠金融贷款业务的发展,这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效。

有央企背书的翼支付,第三方支付牌照齐全,业务范围覆盖广泛,近年来积极探求发展空间,相信之后二次募资成功,它在营运资金、科研投入、以及金融科技业务的进一步开展上,都会得到很大的辅益,所以说翼支付还是有发展潜力的。但若说它能短时间内赶超支付宝和微信,估计没有几个人会相信,所以我们还需客观理性看待翼支付未来的发展,但愿翼支付不辜负电信的一路扶持,以后能够一直稳进发展并最终成功IPO上市。

翼支付的信用贷靠谱吗

2021天翼智能生态博览会已经正式落下帷幕,作为中国电信布局金融科技板块的重要主体,翼支付承办了金融科技合作论坛并搭建了金融科技展台,携重磅科技产品亮相,全面展现其全新探索成果。

会议围绕数字化转型、金融风控、科技赋能实践等多个主题探讨发展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与增长方式转变的行业动向。

金融行业与科技领域已呈现出紧密协同的发展趋势,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宁檬总结翼支付过往深耕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下的移动支付多元化场景经验,针对运营商在金融数字化建设的思考进行了深度分享。

宁檬提出,随着5G数字化的加速发展,如何跟进线上化、数字化的广泛应用,实用到不同金融场景中,是运营商和金融行业融合的关键。服务的前提需要资质的认可,翼支付已具备了包含第三方支付、企业征信、保险代理、小额贷款、融资租赁、融资担保、商业保理和基金销售等多个场景的运营牌照。多金融场景的经营实践让翼支付对金融行业的理解更加深入透彻。

同时,翼支付依靠自主研发的科技能力申请专利154项,成立“一心两院”,累计研发投入超18亿元,进一步围绕运营商与金融行业开展实践,在反诈能力、安全能力、监管科技上取得突破性成果。反诈能力上,翼支付研发了具备识别团伙反欺诈的产品,在闭环金融反诈和通信反诈中,通过知识图谱、机器学习等技术手段,实现对欺诈行为更精准的预判,且具备场景识别能力。在安全能力上,翼支付已经实现了从自动化安全信息采集到自动化分析、自动化决策和自动化处置的全流程管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和中国电信独有的差异化安全防护能力,实现从被动防护到自动化主动防御,并通过人工智能手段来实现自动化安全防护、安全分析、安全预警和安全处置。在现行的时代发展下,未来以物联网+金融的服务场景探索,将为社会发展带来更大的想象空间。基于此,中国电信已经开通了数字货币SIM卡钱包,未来还将不断探索物联网金融的更多发展。

通过十年互联网金融与“上云”的实践,中国电信从运营商的角度,对金融的理解更深。宁檬表示,翼支付也将抓住5G网络时代对数字金融行业的新机遇,用更完善、更丰富的金融科技服务,为合作伙伴赋能,实现数字化金融生态长久发展。

本文源自蓝鲸财经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翼支付贷款如何(翼支付的信用贷靠谱吗)":http://www.ljycsb.cn/dkzs/9459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