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行的“三胎贷”,多半又是一件搞笑的乌龙事件,下面是苕国土鱼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前贷款后搞笑图片
可能中行已经习惯了处于舆论焦点中的日子,哪怕是“原油宝”之类的事件,也没有让其警醒,关于生孩子这件事,可不是这家名声原本就不太好的银行可以随便来掺合的。
很多的专业人士都指出,社会拥有更多的金融工具,对民众来说都是利大于弊的。虽然我们不情愿,但也基本认同这个事实。毕竟透支信用卡很容易让消费者掉入陷阱,但对于不透支可能马上就挨饿的人来说,信用卡这个金融工具,起码给了当事人更长时间的生存能力吧。
当然我们也不能老把事情想得这么极端,我们也不愿意列举那些故意借钱不还来高消费的恶意透支者。我们只想说关于生育的问题,是不是主要矛盾在金融工具的缺失上呢?
显然不是,现在不是鼓励80后大量生三胎的问题,现在是要创造条件让90后尽快生头胎的问题。我这里这样说,请某些朋友不要举个例来扯,因为我知道还是很不少的人真就是喜欢生三胎的,这是别人的自由,我们无权过问,但这个数量或者说比例肯定不会太大,至少不会成为家庭的普遍现象。
那么90后生头胎可不是个简单问题,因为相当一部分90后要说,还没结婚找谁生的问题了,所以说生头胎都还有前提条件,那就是得结个婚,至少绝大多数人还是要结了婚再生孩子的。
那么结婚又有前提条件吗?还是有,虽然也并不是全是必须的条件,但这却是普遍的条件,比如说,婚后住哪里的问题?要不要彩礼的问题?这样的问题还不少,一般都还绕不过去,毕竟在这方面我们还和西方国家差异较大。
这个差异的原因,还不是全是文化造成的,国内不成熟的房屋租赁市场也是一个大问题,租房没有稳定的居住权,一个人的时候搬个家不是太大的事,但带了孩子搬家可就是麻烦事;带着三个孩子还要搬家,那就是件大麻烦事,仅仅是收拾东西可能就要整个七八天吧。
那么大概率需要买套房,所以说他们会找银行,当然这其中就有中行,就是这个房贷让年轻人压力山大,或者说让年轻人压根就承受不了,所以说在前提的前提上就卡住了。中行如果有心,把房贷的事弄好,就算对生育问题做出重大贡献了。
有没有人想生三胎,但给不起奶粉钱,要借个三十万的一年期“三胎贷”呢?我认为,几乎不存在这样的夫妇。这不是开玩笑,小孩可不是家里买个彩电,买来后花点电费就完事的,那可是个烧钱的主,试想,连住院或者奶粉钱都要贷款,贷款到期拿什么来还?第二年的奶粉钱是不是中行自动提升额度到60万呢?甚至跟信用卡一样,年年都增加额度。
而且,还有更麻烦的是,既然这是三胎贷,意思就是除了这个刚生的老三要借奶粉钱,前面还有两个孩子,学费、生活费要不要准备呢?中行还有配套的一、二胎安置贷没有呢?如果有可要一起发下来,不然孩子们长大后可要说亏欠的。
对于人口老龄化和生育率下降,确实整个社会都很着急,但好笑的是适合生育的这帮年轻人他们不怎么着急。这究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还是他们着急,但没有表现出来呢?我认为大多数都是后者,至少我身边遇到的大多数是后者,确实也想在适合生育的年龄来解决这个问题,但经济条件又怎么都算不过来账。
像中行这种企业,是应该反省反省,自己强行地介入到国民财富的分配中以后,这些年来,自己在生育率下降中起到的是促进作用,还是相反。而不是没有原油宝的烦恼,就又开始有点不安份了。
如果中行真有心出力,那么我们国内不成熟的房屋租赁市场这些方面,还是有做贡献的机会的,而且也是有实力来做好的,而不是老想着放点流贷,借着热点来点传统业务就了事。
#中国银行推出三胎贷#
朋友圈借钱配图
俗话说:“有钱走遍天下,没钱寸步难行。”
相信很多人都面临过被别人借钱的经历,自己的本意不想借,却因为面子又不得不把钱借出去。
到了自己急需用钱的时候,催对方还钱还觉得说不出口,甚至有可能因此和对方关系交恶。
到最后,帮了别人,却给自己拉了仇恨。
钱,可谓是感情的验证器,也是关系的试金石。
今天教你几句说辞,用好这几句话,你就可以摆脱被别人借钱的烦恼。
询问对方借钱的原因
别人向你借钱,一定要先问清楚对方借钱的原因。
如果是借钱用来投资增值,那么一律不借,对方赚钱了也不可能分给你丝毫,若是赔本了,还钱只怕会遥遥无期。
去年过年前几天,发小找我借钱,因为想着两个人认识这么多年,他第一次开口找我求助,不管怎么说都得帮他。
于是,我问也没问就直接把钱转给他了。
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把钱拿去上了赌桌,而且因为手气不好,把借我的钱,还有他自己辛辛苦苦一年攒下的钱全输光了。
果不其然,等到当初承诺的还款日到了,他一拖再拖。
古人有云:“救急不救穷,帮困不帮懒,借亲不借疏。”
在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一时的急事或难事,若是原因合适,可以酌情相帮。
就算关系再好,若借钱原因不当,也得及时拒绝。
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可能地降低风险。
犹太人有一句至理名言:“不要给朋友借钱,除非你不想要这个朋友了。”
深以为然。
亲兄弟明算账,识别人心的最好方法就是在借钱的时候,打借条并注明利息。
真心相待的朋友,不会因为这点小事就生你的气,而是很乐意通过这种方式来维护你们之间的感情。
只有别有用心的人,才能被这套正规的借款程序吓退。
若对方不是很熟悉的人,你碍于面子拒绝不了,就把事情往后拖,告诉他自己过段时间手头宽裕了就借。
他每次说,你就每次往后拖。
人与人之间,分寸感真的很重要。
在和人相处的过程中,一旦牵扯到利益,那这段关系将会变得复杂。
生活中,总有那么一群人,没有眼力见。
明明双方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或者是关系非常一般,他们也会直接开口借钱。
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你想拒绝,又怕因为不借而把彼此之间的关系弄僵,可以考虑编造一些理由来回绝对方。
比如说自己最近也在有点缺钱,贷款的钱都还不上了,还有家里的各种开支,压得人喘不过气。
前段时间我就遇到过这样的麻烦。
一位许久没联系过的老同学突然打电话过来,寒暄了几分钟后,他突然话锋一转,问我最近手头上是否宽裕,说想借点儿钱周转。
听到他说借钱,我还略微有点尴尬。
要说借吧,我自己能取用的钱也不算多,跟他关系也说不上特别好,担心借出去他一直不还。
要是不借吧,我又担心他说我小气,因此把关系闹僵。
再三纠结之下,我还是婉拒了他,说自己最近手头也不宽裕,就连上个月交的水电费,也是找朋友借的。
找借口拒绝了对方借钱的请求之后,顿感整个人神清气爽。
正如网上看到的那句话:
“年过半百终于活明白了,让自己高兴才是真格,其它全是瞎掰。”
不想借就找借口回绝,真正的朋友,不会因此就记恨你。
而那些记恨你的,也不必再来往了。
财政大权不在自己手里
在关于钱的事情上,切忌太要面子。
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人分享自己的故事:
朋友想换一辆车,但是钱不够,就找他借两万块钱。
他平常在朋友圈营造的人设是不差钱的高富帅,但其实很多炫富的图片都是在网上找的。
为了面子,他便答应了朋友,转身用信用卡套现了两万块钱借给了朋友。
没想到,朋友借钱的时候答应地好好的,说工资发了就还,但没想到,等到了他承诺的发工资的那天,就找各种借口往后拖。
当时说的两月内还清,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年时间了,朋友只象征性地还了他一千块钱,连他借钱的利息都不够。
最后,他劝看到这个故事的读者说:
“人啊,千万别太要面子,你害怕别人嫌你穷,你硬着头皮借给别人钱,到头来吃亏的还是自己。偶尔哭一哭穷,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如果真的想拒绝别人的借钱请求,那可以根据现实情况来回绝对方。
没结婚的话就可以说刚给了父母生活费,还买了一些东西,现在手头有点紧。
如果结婚了,就说财政大权在妻子(丈夫)手里,要借钱的话得跟对方商量。
再然后过个一两天再主动联系对方,说自己实在是没办法,拿不出那么多的钱,让他再找其他人想想办法。
拒绝之后再给对方发点红包安慰一下,表达一下自己没能帮得上忙的歉意,他肯定也会理解你的好意。
千万别觉得,财政大权不在自己的手上说出去没面子。
要知道,钱是你自己的,你有权决定它的去向。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没有人能保证自己一直都会一帆风顺。
当有朋友向你借钱时,如果你们关系真的很好你又有能力,同时他的情况也确实很紧急,你不妨可以顺手帮他这一次。
下次你有需要找他帮忙的时候,才更有底气。
若是你们关系一般,你对他的人品也没有足够多的了解,那最好就别趟这趟浑水。
拒绝借钱,一定要找好托词,给双方都留有退路。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前贷款后搞笑图片(朋友圈借钱配图)":http://www.ljycsb.cn/dkzs/9449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