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上海购房贷款政策2017(2019上海购房贷款新政策)

上海购房贷款政策2017(2019上海购房贷款新政策)

贷款知识 上观新闻 原创

在上海租房买房的看过来:5月1日起,上海实施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下面是上观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上海购房贷款政策2017

4月30日夜间,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公众号“上海公积金发布”发布公告,自5月1日起,上海实施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精神,上海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本市实施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

《通知》明确,自2023年5月1日起,符合本市住房公积金租赁提取规定的多子女家庭,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符合本市住房公积金贷款规定的多子女家庭购买首套住房,最高贷款限额(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在本市最高贷款限额的基础上上浮20%。

其中,“多子女家庭”是指符合国家生育政策,至少有一个未成年子女的二孩及以上家庭。

同时,上海市公积金管理中心日前印发的《关于本市实施多子女家庭住房公积金支持政策的操作细则》(以下简称《细则》)已在官网发布。

《细则》分为“贷款支持政策”“提取支持政策”两个部分,分别对应买房行为和租房行为。

在“贷款支持政策”方面,多子女家庭的职工(以下简称借款申请人)符合以下条件的,最高贷款限额在本市现行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含补充公积金最高贷款限额)的基础上上浮20%。一是,在本市购买首套住房,其中,首套住房按本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差别化信贷政策认定。二是,申请贷款时至少有一个子女为未成年人。其他贷款条件、贷款期限、贷款利率等政策按照本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现行规定执行。

个人最高贷款限额为60万元,缴交补充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限额在上述限额基础上增加12万元;家庭最高贷款限额为120万元,缴交补充住房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限额在上述限额基础上增加24万元。

办理时,需提供的要件包括多子女家庭材料,如出生医学证明、户口簿等证明父母子女关系的材料及包含子女身份证号码的材料;贷款申请材料,按照本市住房公积金个人贷款现行要求提供。

在“提取支持政策”方面,多子女家庭的职工(以下简称申请人)符合下列条件的,申请人及配偶可按照实际房租支出提取住房公积金:

一,申请人在本市连续足额缴存住房公积金满3个月。

二,申请人及配偶在本市无自有住房且租赁市场租赁住房,或者按照本市相关政策规定租赁经政府主管部门认定并纳入统一管理的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并按规定办妥租赁备案。

三,申请人及配偶在本市无住房公积金贷款、无委托提取住房公积金归还住房贷款等生效中提取业务。

四,至少一名未成年子女与申请人或配偶在本市共同居住半年以上(含半年)。

五,申请人及配偶仅可提取住房公积金支付一套房屋的租赁费用。

如申请人的配偶参与提取,也应符合提取条件。

在提取额度方面,《细则》指出,租赁公共租赁住房、保障性租赁住房的,实际租金以网签备案合同登记租金为准;租赁市场租赁住房的,实际租金以网签备案合同以及缴纳租金的税控发票登记的租金为准。申请人可按季度申请提取,两次提取时间至少间隔三个月,申请时间最晚不得超过房屋租赁合同终止后六个月内。经审核通过后,提取资金转入申请人名下银行账户。

在提取要件方面,申请人需提供身份证明,如身份证件、证明婚姻状况的结婚证等材料;多子女家庭材料,如出生医学证明、申请人或配偶以及未成年子女的户口簿(本市户籍人员)或上海市居住证(来沪人员);租金证明材料,如租赁合同,租赁市场租赁住房的,还应当提供缴纳租金的税控发票;申请人名下的住房公积金合作银行一类借记卡。申请人配偶同时参与提取的,应当同时到场并一次性集中办理,配偶还需提供身份证件、配偶名下的住房公积金合作银行一类借记卡。

《细则》同步于5月1日起施行。

栏目主编:陈玺撼 题图来源:上观题图 图片编辑:邵竞

来源:作者:戚颖璞

2019上海购房贷款新政策

部分城市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

释放房地产市场合理需求

一段时间以来,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逐步恢复,个人住房贷款的资金价格进一步下降。在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指导下,已有部分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降至4%以下,购房成本持续下降。

从供给端看,房地产企业的流动性得到有序缓解,优质房企融资环境明显改善,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已基本投放至项目,有效促进了建设交付,房地产市场合理需求有望进一步释放。

多地动态调整利率

近期,多地首套房贷款利率进一步下降,部分已降至3.8%、3.7%。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1月31日,在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房贷款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其中二线城市8个,其余均为三四线城市。

这些城市首套房利率的下降,与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密切相关。日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决定建立首套住房贷款利率政策动态调整机制。若某城市的新建商品住宅销售价格连续3个月环比、同比均下降,该城市可阶段性维持、下调或取消当地的首套房利率政策下限。

该政策是去年四季度相关政策的延续。去年9月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通知,符合条件的城市可自主决定、在四季度阶段性放宽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政策出台后,一些城市政府积极作出相应调整,带动新发放房贷利率有所降低。”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数据显示,2022年12月新发放的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全国平均为4.26%,较2021年12月下降1.37个百分点,已达到2008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

“此次调整,主要是在前期政策取得较好效果的基础上,按照因城施策原则,根据各城市房地产市场发展状况,动态调整‘允许阶段性放宽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下限的城市范围’,进而形成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长效机制。”邹澜说。

针对市场上房贷利率下降是否会导致热钱涌入楼市的声音,金融管理部门明确表示,新政策具有稳定性,同时兼具灵活性。“房价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规律,连续3个月上涨或连续3个月下降,说明房价已出现趋势性变化,但趋势性变化形成的时间往往较长。”邹澜说,按照新政策,虽然相关部门每季度要评估房价变动情况,但若要真正调整房贷利率下限,该周期可能远远超过评估周期。

改善需求端预期

改善社会预期,释放合理需求,是今年房地产市场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动房地产业向新发展模式平稳过渡。

目前,房地产市场销售仍面临压力。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2年商品房销售面积135837万平方米,比上年下降24.3%,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26.8%;从销售额看,商品房销售额133308亿元,下降26.7%,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28.3%。

“需求端下降有多方面原因,预期不稳是重要原因之一。”上海金融与发展实验室主任曾刚说,一方面,受疫情影响,部分居民收入预期发生变化,导致其购房行为更趋谨慎;另一方面,此前个别房企出现流动性困难、融资受阻,甚至导致在建房屋无法按时交付,进一步影响了居民购房信心和预期。

多地首套房贷款利率下降,将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合理需求、扩大有效需求、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在住房消费等领域,还存在一些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这些消费潜力要予以释放。”中央财办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合理增加消费信贷,支持住房改善等消费;同时,结合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解决好新老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

国家统计局局长康义表示,我国仍然处在城镇化持续发展阶段,去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比上年提高了0.5个百分点,达到65.22%,但与发达国家80%左右的水平相比仍然不高。去年我国新增城镇人口数量巨大,这些就是未来的发展空间。接下来,房地产市场合理需求将逐步释放。

做好供给端保障

由于房地产需求端和供给端相互影响、相互强化,接下来还要持续做好供给端保障工作。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满足房地产行业合理融资需求,推动行业重组并购,有效防范化解优质头部房企风险,改善资产负债状况,同时要坚决依法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供给端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房企的流动性紧张。”曾刚说,这会带来两方面影响。一方面是抬升房企信用风险,导致其融资进一步受阻,融资困难又加速了房企的风险暴露;另一方面,资金困难会导致房企的部分在建房屋无法按时交付,会影响购房者需求预期,进而影响房企的销售、回款,进一步加剧房企的流动性紧张。

为解决以上问题,金融管理部门着力缓解房企流动性紧张、稳定房企合理融资。此前,信贷、债券、股权融资已“三箭齐发”,房企尤其是优质房企的融资环境已明显改善。数据显示,2022年9月份至11月份,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1700多亿元,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2022年四季度,境内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1200多亿元,同比增长22%。

下一步,金融管理部门将综合施策,改善优质房企的经营性和融资性现金流。此前,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研究解决改善房企的资产负债状况,将聚焦专注主业、合规经营、资质良好、具有一定系统重要性的优质房企,开展资产激活、负债接续、权益补充、预期提升四项行动,引导优质房企资产负债表回归安全区间。

与此同时,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也将扎实推进,进一步稳定购房者的预期和需求。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联合召开的主要银行信贷工作座谈会强调,要运用好保交楼专项借款、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等政策工具,积极提供配套融资支持,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保交楼专项借款资金投入带动形成一批实物工作量,有效促进了项目的建设交付。”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郭子源)

来源: 经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上海购房贷款政策2017(2019上海购房贷款新政策)":http://www.ljycsb.cn/dkzs/9384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