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研究生贷款申请条件(研究生贷款必须贫困吗)

研究生贷款申请条件(研究生贷款必须贫困吗)

考研需要具备这7个条件?,下面是清大商领EMBA中心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研究生贷款申请条件

考研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本科学历:通常情况下,考研需要具备国家承认本科学历或以上学历。

2、专业背景:考生需要有所专攻的领域或专业知识。一些高校对报考研究生的专业背景有要求,需要具备相关学科背景或者相关专业的毕业证书。

3、良好学业成绩:研究生考试的录取是根据成绩排名和考生所报考的专业来确定的。因此,考生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学业成绩,特别是在所报考的专业相关课程中表现优秀。

4、语言能力:考研中有专门的考研英语,考研英语成绩必须达到报考学校的分数线。

5、学术能力:研究生需要具备独立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

6、组织管理能力:研究生需要有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以便能够管理课题研究、论文写作等工作。

7、细心耐心:研究生需要有细心耐心的品质,能够耐心地钻研问题,对细节有所关注,以便能够做出精准的研究成果。

研究生贷款必须贫困吗

来源:北京青年报

纵深话题 国家助学贷款免息:缓解贷款学生还款压力的务实举措

熊丙奇

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2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

通知明确,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予以免除,参照国家助学贷款贴息政策,免除的利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对2022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经贷款学生自主申请,可延期1年偿还,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风险分类暂不下调。

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一些已就业的毕业生也存在实际的困难。有针对性地出台免除偿还助学贷款利息,以及延长还本宽限期的措施,可望切实缓解贷款学生的还贷压力,体现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灵活性。在目前政策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建立与贷款学生毕业后的薪酬待遇挂钩的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制度。

近年来,我国一直在根据社会发展、毕业生的实际职业和事业发展情况,完善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具体包括扩大国家助学贷款的覆盖面,已实现高校、科研院所、党校、行政学院、会计学院等培养单位全覆盖;提高国家助学贷款的额度,将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8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2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由不超过12000元提高至不超过16000元;延长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的期限,将还本宽限期从3年延长至5年,学生毕业后有5年的还本宽限期,5年内只需要付息,还款期限最长还可以达到22年。

这些政策既能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又能减轻贷款学生每年的还款压力。总体看来,毕业后5年内可不还本,只付利息,最长还款期限可达22年,这相比于最初确定的贷款期间不超过10年,可在很大程度减轻学生的还贷压力。随着还款期限延长,贷款学生到期不归还贷款的呆账、坏账问题也大大减少。国家助学贷款政策考虑到贷款学生的现实困难作出调整,这也会让贷款学生感受到温暖,会想法尽力在还款期内归还贷款。

从这一角度看,我国还可以进一步建立与贷款学生毕业后薪酬挂钩的国家助学贷款还款制度,即按照收入的一定比例归还国家助学贷款。如毕业后某年因产子、失业等原因,收入减少或没有收入,就可以少还或缓还贷款。此次财政部等四部门出台针对贷款毕业生2022年的免息以及申请延期还贷款政策,就是针对现实情况,让贷款学生少还或缓还贷款。在现有统一规定的基础上,如果能有更个性化的政策,让贷款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收入情况归还助学贷款,体谅、帮助贷款学生的政策善意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从全世界范围看,根据贷款学生的工作薪酬情况归还贷款已有比较成熟的经验。除了考虑到贷款学生的还款压力外,还从教育回报的角度,来分析助学贷款政策对贷款学生学业、职业和事业发展的作用——贷款学生有权从求学中获得回报,以更充分体现助学贷款的价值。如果贷款学生毕业后一直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实际收入,那说明助学贷款没有让他获得应有的收益,如果因此造成贷款“坏账”,政府和高校也应承担一定的份额。

这就能促进高校更重视提高教育质量,重视给学生的“教育回报”,而贷款学生也就有更强的责任意识,切实提高自己的学业水平和就业创业竞争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研究生贷款申请条件(研究生贷款必须贫困吗)":http://www.ljycsb.cn/dkzs/937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