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因拒绝办理招联金融网贷遭辱骂,下面是消费金融频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招联金融贷款不还
目前消费金融整个行业都面临获客问题,动辄上千的互联网平台获客成本让机构们望而却步。回归线下,发展地推队伍,下沉客群,消费金融公司们重操旧业,不过在营销过程中却频频出现误导、夸大、诱导贷款等问题。
不开通招联金融、花呗业务被辱骂
近期媒体一则吉林一家联通营业厅向顾客推销网贷遭拒后辱骂顾客的消息引发行业关注。
据悉,吉林方先生日前收到联通客服电话,客服表示联通目前有疫情复工优惠政策活动,只要前往指定营业厅就可办理。
于是方先生于8月20号前往指定营业厅联通恒山西路营业厅。不过在方先生到达之后,相应工作人员并没有提及优惠活动,而是先向方先生推荐花呗和招联金融相关业务。
方先生表示,在其拒绝办理相关业务后,旁边一名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长时间的辱骂。
不过联通营业厅方面否认了方先生的说法,表示联通有多种套餐的优惠活动,每一项优惠活动都不太一样,可能是员工将优惠活动政策弄混导致的问题,并表示他们确实有一个招联金融和花呗的业务。
有在联通工作过的人员向「消费金融频道」透露,营业厅将推销招联金融等贷款业务纳入绩效考核,因此很多联通的员工才会不遗余力推销相关网贷产品。
事实上,联通员工在推销相关网贷产品过程中,还出现疑似套路情况。
2019年一位名叫饼干姐的微博大V发布了一条微博,称自己在联通营业厅办理宽带续费业务时,险被联通工作人员办理了招联金融的网贷业务,该博文内容一度成为热门讨论话题。
饼干姐称其前往联通营业厅办理宽带业务,营业厅员工向其推荐99元与129元两档资费套餐,并称129元的套餐可免费用两年宽带,还能赠送1200元礼品,赠品有手机、路由器、家用监控器等,饼干姐心动后表示要办理129元的套餐。
在办理业务过程中,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表示需要查询客户的联通信用额度,饼干姐于是将自己的手机交给了联通的工作人员。不过在联通的工作人员在一阵操作后,却转而将手机摄像头对准饼干姐,并向其表示要录一个点头同意的视频。
不过饼干姐意识到了不对,并没有照做,而是拿回了手机。查看手机后饼干姐发现工作人员正在手机上操作开通“招联信用付”,并且也收到了招联金融的验证码短信,在拒绝办理相关业务后,饼干姐也收到了营业厅人员比较难听的话语。
饼干姐随后对该行为进行了投诉才得知该工作人员是要使用其信息在招联金融上申请2000多元的网贷,其后每个月129元话费就是还贷款。
在微博和相关投诉平台也有相关投诉,部分联通用户表示,营业厅工作人员会以预存话费送手机等活动吸引其客户预存话费,但拿到手机后却发现其实是贷款买了一部手机,有套路营销的嫌疑。
营销、催收问题被罚290万
据了解,招联金融是招联消费金融公司旗下APP,根据招联消费金融官网披露的信息,招联金融主要包括“好期贷”与“信用付”两大产品体系。
好期贷是现金贷产品,可分3-36期,额度在500至200000元之间,年化利率在7.3%至23.735%之间。好期贷产品体系下还有其他细分类产品,包括针对白领的“白领贷”,临时一次性大额产品“大期贷”。
信用付为场景分期产品,额度也是500至200000元之间,年化利率在7.3%至23.735%之间,最长可分24期付款并且最长享受40天免息分期。目前,信用付除了在招联金融分期商城能使用之外,还可以在教育、医美、装修等场景中申请,同时信用付产品体系下的分期花业务,能够通过绑定银行二类卡账户,在银联闪付/支付宝/微信支付等支付渠道使用。
作为持牌消费金融里最会赚钱的公司,招联消费金融虽然在业绩上一直遥遥领先,但在获客营销上却饱受诟病。今年2月银保监罚单披露,因为招联消费金融存在8项违法违规事实,银保监对其处罚罚款290万元。八项违规中就有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该张罚单也是今年消费金融行业中开出的最大罚单。
而在更早之前,招联消费金融也因为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被通报。2020年中国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发布《关于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侵害消费者权益问题的通报》中显示,招联消费金融存在“营销宣传存在夸大、误导”“未向客户提供实质性服务而不当收取费用”“对合作商管控不力”“催收管理不到位”4项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除营销问题外,招联消费金融催收是否和规也饱受争议,今年315前夕,多家媒体跟踪报道了借款人反映强烈的招联金融利息高、罚息重,实际利率与宣传利率,催收人员采取暴力催收等情况。
对此,招联金融曾解释,公司相关业务均在监管要求与规定下开展,禁止对用户以及第三人进行恶意骚扰,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合法合规的催收作业。同时,我司对于催收管理一直有严格的考核管理制度,结合作业品质、投诉处理、作业规范性等各个维度进行综合考核,严加把关。
招联金融好下款吗
12月4日,中国联通(600050.SH)发布公告称,中国联通作为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招联金融”)的股东方将与合营方共同增资,出资额为10亿元。此举意味着,中国联通和招商银行作为招联金融共同的股东方,将共出资20亿元以增资招联消费金融。
与此同时,近日多位支付宝用户因身份被他人冒用在招联消费金融有限公司平台“被贷款”,用户收到招联金融催收短信或催收电话时,才得知相关情况。《投资者报》记者在21CN聚投诉平台上观察到,用户在招联金融平台上遭遇“被贷款”并非个例。随着“被贷款”事件愈演愈多,公司的核心风控能力也遭到质疑。
业内人士称,股东方的增资将会使招联金融扩大放贷规模占据市场份额,但风控能力若跟不上将会使公司坏账率激增,并引发亏损危机。经调查,招联金融与渠道商合作,风控流程的确存在问题,相关漏洞是否会引发未来的坏账危机?《投资者报》将会持续关注。
用户“被借款”
据自媒体消金界报道,有用户莫名收到了招联金融的催收电话,对方称,其“好期贷”贷款逾期,但该网友称从未使用过该平台。后与招联金融核实发现,有人利用“一个身份证可以实名认证三个支付宝账号”的系统漏洞盗用了该网友的个人身份信息,并在招联金融平台贷款。
盗用者自2017年起,通过招联金融旗下“好期贷”贷款产品陆续贷款12万元,每一笔贷款经历均被记录在该网友的征信报告中,在其征信报告中最后一笔贷款截止日期为2018年10月3日,贷款金额为9000元。
在21CN聚投诉平台上,投诉人伍先生于今年3月28日收到招联金融的催收短信,通过与支付宝和招联金融公司核实后,发现本人名下除了自己使用的账户外还有两个以电话号码注册的账户在招联金融平台进行贷款,贷款金额为5000元,该笔贷款已逾期未还并被记录在征信报告中。
上述用户均先将盗用者支付宝账号与自己的身份信息解绑,后在维权途中屡遭碰壁。该事件警方不予立案,理由是“没有造成经济损失”;支付宝方面称,对于招联金融旗下“好期贷”的贷款,公司无责处理;招联金融对记者回应称,“11月24日已解决消金界文章提及的用户问题。”
对此,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学院特约研究员、北京志霖律师事务所律师赵占领称,消费者需及时向公安机关进行报案,同时提供相应的证据证明某支付宝账号并非自己绑定的使命认证信息,利用该支付宝账号进行的贷款也并非消费者本人所为。
赵占领还称,直接承担侵权责任的是假冒消费者名义进行支付宝账号实名认证的主体,冒用者不仅违法,且已涉嫌犯罪。同时,招联金融虽没有直接法律责任,但因贷款行为并非消费者本人所为,所以无权要求消费者承担责任。
审核存漏洞
据悉,2015年4月,招联金融便与支付宝展开合作,旗下产品“好期贷”上线支付宝,用户可通过支付宝APP的“信用生活”入口找到“好期贷”产品并进行借贷。
不过,目前在支付宝首页搜索“招联金融”和“好期贷”产品,均已无法找到相关应用,但是在支付宝“生活号”中仍可浏览相关页面。在初次打开时,支付宝自动跳出《免责声明》页面,提醒用户进行相关授权。其《免责申明》显示,“本服务由第三方提供,相关服务和责任将由该第三方承担,如有问题请咨询该公司客服。”
若用户浏览上述“免责申明”并进行支付宝账户授权将意味着支付宝用户在招联金融平台“被贷款”相关事宜,支付宝相关方将无责处理。
除了支付宝,招联金融还与招行手机银行、联通金融、美团、土巴兔等线上渠道以及美联英语、华尔街英语等O2O渠道进行过合作。
近日,有华尔街英语的学生杨婧向记者表示,在课程升级时被推荐了招联金融“好期贷”产品进行课程的分期付款。杨婧为在校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在办理贷款时,课程顾问手持她的手机自行进行贷款操作,办理过程中她并未输入相关身份信息。该名课程顾问也未告知她将面临的征信记录、贷款利率等风险信息,杨婧就这样被华尔街英语机构“被贷款”。招联金融相关人士回应称,在教育分期场景中,若得知学生为未成年没有决策能力的情况下,将会联系学生父母以确保学生在教育机构得到相应教育服务。
除此之外,在21CN聚投诉平台中可见,有借款人无工作,在未有抵押和担保的情况下于招联金融成功借款1万元。对这些尚未有较好履约能力的借款人放贷,招联金融相关人士称,这是招联金融发展普惠金融的表现,从传统银行业务覆盖不到、普罗大众急需小微金融入手,提供高效、低价的金融信贷服务。
据公开资料显示,招联金融2017年上半年坏账率为1.15%,此后虽未公布公司实际坏账率水平,但据招联金融公司称,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招联金融的坏账率水平仍为1%左右,保持在较低水平。
招联金融方面表示,较低的坏账率除了得益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自主研发的技术来进行贷前、贷后、征信、反欺诈、模型、催收等风险管理方面的控制,另一方面由于招联对于合作方资质的要求较为严格,因此优质的合作方也使招联金融的坏账率常保持在低位。
扩量上涨
通过增资后,联通运营公司持有招联金融的股权比例不变,仍为50%。此次中国联通发布公告确认增资是第二次对招联金融进行的增资,去年12月中国联通对招联金融增资6亿元人民币。本次增资成功后,招联金融的注册资本将会达到48.6亿元,超过第二位马上消费金融的40亿元,距离第一位的捷信金融70亿元还有一定距离。
消费金融公司增资举动是业务规模扩大信号。原银监会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规定》,消费金融公司的最低注册资本为3亿元,资本充足率不低于10.5%。由于业务规模受限于资本金规模,不能吸收存款的消费金融公司,若要扩大业务规模,就不得不增资。
当前,监管方对银行、信托等资金端监管趋严,解决资金来源是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关键,这种依靠增资途径来取得充足的低资本资金,既可以满足监管要求,还能在行业竞争中占据较大优势,增加相应的放贷规模。
冲量上涨、火力全开的招联金融,其风控手段是否跟得上呢?《投资者报》将会持续关注。注:文中人名均为化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招联金融贷款不还(招联金融好下款吗)":http://www.ljycsb.cn/dkzs/9326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