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2017房屋贷款利息(房贷利率2017年是多少)

2017房屋贷款利息(房贷利率2017年是多少)

亲属间房产过户后,房贷利息少了20万,可行吗?,下面是长治楼市点评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2017房屋贷款利息

在调降存量房贷利率存在较大难度的背景下,近日,网上出现了不少降低房贷利率的“实用贴”,包括熟人交易、转贷降息以及商贷转公积金等,似乎为“高位站岗”的客户群带来了曙光,那么,这些方法可行吗?

如何啃下这块利差“大饼”

近些年,房贷利率经历了一个“抛物线”的走势。以首套房贷利率为例,2017年以来,全国首套房贷利率单边上涨,到了2018年11月,全国首套房贷利率平均达到5.71%,部分城市甚至首套超过6%。

2018年12月,首套房贷利率开始掉头向下,而到了今年,30多个城市首套房贷利率“破4进3”,3.8%开始成为房贷主流。

对于那些在“5时代”购房的人群来说,“3时代”的到来给他们带来了较大的心理压力和真金白银的利息成本。尽管LPR下调可以节约部分利息,但“高位加点”却是固定的。

以20年期、等额本金的100万房贷为例,5.8%的利率下,支付利息款超过了58万,而3.8%的利率下,利息仅为38万,两者相差20万之多。

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过大,如何尽可能地减少利息支出成为当下讨论的热点,虽然调降存量房贷利率是一个方法,但目前来看实施难度较大。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一方面,银行息差压力会制约存量房贷利率调整,目前银行净息差已经处于历史低位,下调存量房贷利率会进一步压低银行利润空间;另一方面,方案设计复杂,落地难度大。基于购房时间、购房地点的不同,存量房贷利率差异较大,需要制定差异化的下调政策,但在实践中容易带来套利空间,引发新的不公。

除了调降存量房贷利率以外,网上也出现了不少房贷“降息”攻略,那么这些方法可行吗?

存在不确定性

首先来看熟人交易模式,该方法的原理是:父母与子女或者与其他近亲属之间进行房屋过户,这样,既可以实现房屋仍在“自己人”手里,同时,买方还可以以最新的利率申请按揭贷款。

“这种方法看上去可行,但存在一些风险和考量。”大源按揭总经理郑大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房子过户给亲属以后,那么房子的所有权就不再属于卖方的了,即便买卖双方是亲属,但日后有可能出现所有权纠纷的风险。

“另外,亲属过户同样需要缴纳相关的税费,如契税、增值税、个税、贷款手续费、过户手续费等相关费用,那么,这些费用与节省下来的利息相比孰多孰少还需要审慎考量。”郑大源说。

而更为重要的问题,关系人之间买卖房产能否申请按揭贷款,不同银行的政策是不同的。“

只要我们认定为关系人,就不可以做按揭贷款,这是不合规的。”一大行个贷部工作人员对第一财经说。

不过,另外一家银行个贷部工作人员并未明确表示关系人过户不能贷款,“我们一般会按照新的贷款利率进行发放。”该工作人员说。

转贷也违规

其次是转贷降息,也就是将住房按揭违规转为经营贷、消费贷等。近一段时间,一些不法中介频频向客户推介房贷转经营贷的业务,甚至声称转贷以后,房贷利息少一半。对此,监管也多次提示了相关风险。

首先,经营贷须用于生产经营周转,不法中介通常使用空壳公司协助客户申请经营贷,而工商部门和银行贷后经常会走访企业,一旦发现这些公司无实质经营,或是不再给客户续贷,或者要求客户提前还贷,这都会导致客户的资金链紧张,甚至出现抵押房产被查封的风险。

其次,不法中介往往怂恿客户使用中介的过桥资金偿还剩余房贷,并从中收取垫资过桥利息、服务费、手续费等各种名目的高额费用,客户“转贷”后的综合资金成本甚至可能高于房贷正常息费水平,即便申请经营贷失败,客户仍需偿付相关费用。

另外,经营贷、消费贷与住房贷款在贷款条件、利息、资金用途、期限、还款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比如,经营贷、消费贷的期限较短,如果后期不能续贷,或者经营贷、消费贷的利率突然升高,都会给客户带来损失。

所以,转贷降息的方案存在极大的风险,是不可行的。

惠及人群有限

最后是商贷转公积金(下称“商转公”),该方案也是在众多房贷惠及政策中呼声最高的,去年9月份,曾有多个城市密集发布“商转公”政策,目前开放“商转公”的城市依旧在持续增加中。

比如,扬州自2023年3月1日起开始受理首次使用公积金贷款申请人家庭的“商转公”贷款申请;自2023年4月1日起全面受理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家庭“商转公”贷款申请。

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显示:目前有20余个城市推行“商转公”,但除此以外,大部分城市并未开通。

比如,北京目前不能办理该业务,北京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回复“建议北京开通商业贷款转公积金贷款的问题”时表示,两种贷款的资金主体、对象、利率、审核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贷款一旦发放,再将债权转让就存在诸多问题。

另外,“商转公”需要“先还后贷”。也就是说,申请人要自筹资金先结清商业银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才能够再办理住房公积金个人住房贷款,而这笔资金从哪里来还是个问题。

此外,由于公积金贷款额度有限,在推行“商转公”的地区,该业务惠及人群或相对有限。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房贷利率2017年是多少

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高于5%,而2022年12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为4.26%,为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图/视觉中国


文|《财经》记者 唐郡 严沁雯

编辑|张威 袁满


“以前排队等放款,现在排队等还款。”


汪兰于2021年上半年购入人生的第一套房。彼时,她从某大行申请了约100万元的房贷,排队放款等了近半年。如今,想提前还贷也要排队。汪兰表示,她现在申请提前还贷需要等待约两个月时间。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申请首套房贷最快约两周即可放款。


2022年下半年以来,各大社交平台上关于“提前还贷受阻”的讨论逐渐增多。除了排队办理业务,购房者遇到的银行要求包括但不限于“需支付违约金”“提高最低还款金额”“限制还款次数”等。近期,以上讨论更是频上热搜。


据《财经》记者了解,购房者申请提前还贷的原因包括换房、降低家庭杠杆等,其中一个被普遍提及的原因是部分存量房贷利率较高,而理财收益率却逐年走低。在受访者中,不乏房贷利率在5%以上的购房者,而当前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收益率普遍在4%以下。


央行数据显示,2017年三季度至2022年一季度,个人住房贷款加权平均利率持续高于5%,而2022年12月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平均利率为4.26%,为有统计以来最低水平。


据一位购房者估算,其2022年申请了总额114万元、利率5.35%、期限25年的房贷,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如果提前还款50万,在还款期限不变、减少月还款额的情况下,将节省约39万元利息。


对于银行而言,房贷是提供稳定现金流收入的优质资产,提前还房贷能够加快资金回笼,拓展房贷空间,但也损失了未来较高的利率收益。多位受访者表示,近期房地产销售低迷本就令房贷增长乏力,部分购房者扎堆还款也让银行倍感增长压力,不得不对提前还款进行额度控制。据《财经》记者了解,部分银行提前还款预约时间已经排到了6月。


在此情形下,有专家建议调整存量按揭贷款利率,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兼职研究员董希淼建议,对2023年1月1日存量房贷利率仍然高于5%的,可分为三档分别采取利率打折等优惠措施。


对此,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表示了担忧,近年来银行业息差明显收窄,2022年前三季度,部分大行营收已经零增长,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压力,“当前银行再度下调存量按揭贷款利率的可能性不高”。


放贷等两周,还贷等半年


“银行说我前面大概有300人在排队,预计要到今年5月才能还。”


在上海一家外资银行工作的周悦对《财经》记者表示,2022年底,她计划将老家成都的房子卖掉置换上海新房,结果光是提前还贷就让她等半年。


周悦的房贷在某国有大行的成都分支行,此前她的朋友也因为换房在该行申请了提前还贷,排了一个多月后成功还款。她申请时间晚了一点,还款额度竟愈发紧张。“手机银行App显示没有额度,问个贷经理什么都说不确定,只能等。”


1月18日,趁着春节假期,周悦亲自去线下网点提交申请。“很敷衍,电脑都没开,就喊我们填了一张纸,拿夹子一夹。”周悦告诉《财经》记者,现场来提前还贷的人排起了长队,银行工作人员让他们挨个填写纸质申请材料。“我在那里等差不多40分钟,来还贷款的都是跟我们一样,统一先排队。”周悦说。


另有购房者告诉《财经》记者,2022年初其曾通过所贷款银行App在线上办理提前还款业务,当时并不需要排队且当日即通过;而在2023年1月初,该行App显示2月预约额度已满。更有购房者于近日表示,其房贷所在银行已经关闭线上提前还款入口,客服反馈系统更新暂无法受理。


据《财经》记者了解,购房者若想提前还贷,面临不同的情况。其中,反映排队时间较长的大部分为国有大行的房贷客户。上海地区有购房者表示,其在某大行申请提前还贷已经排到5月;江苏地区有购房者则提到,其在另一大行提前还款的预约时间已经推至6月。


《财经》记者以购房者身份咨询某股份行上海地区贷后服务中心,据工作人员反馈,近期咨询提前还贷的客户“的确有点多”,同时其表示,办理业务需提前一个月预约,具体等待时间未知。对于还贷已满12个月的客户来说,无需支付违约金。同时该行要求提前还款最低金额为5万元。


“一般总行会下发一定的还款额度,然后我们根据客户提前还款情况进行登记,相当于全国一起抢额度,额度满了只能往后推。”某国有大行贷款经理表示。


不过,并非所有银行申请办理提前还贷都需要排队。华南地区某股份行支行贷款经理表示,在该行提前还贷的情况与往常对比没有太大区别,咨询的人较多,但并未有太多人进行预约。另有购房者表示,在某股份行App可直接申请提前还贷。


与之相对,近期银行发放房贷的速度超乎寻常。成都地区一位春节前刚办完首套房贷的购房者告诉《财经》记者,他从办理房产抵押到银行放款,只用了不到两周。


在业内人士看来,当前出现“提前还贷热”,一方面是由于房贷利率下行,此前房贷利率较高的业主希望通过此种方式减少利息支出;另一方面,部分业主有金额较大“闲钱”,又缺乏理想的资产配置。


据一位购房者估算,其2022年申请了总额114万元、利率5.35%、期限25年的房贷,还款方式为等额本息,如果提前还款50万,在还款期限不变、减少月还款额的情况下,将节省约39万元利息;如果只缩短还款期限,不改变月供金额,将节省超70万元利息。


某社交平台的理财讨论群组中,有投资者发起了一项投票,在“提前还房贷”和“继续买理财”两大选项中,169人选择了“提前还房贷”,占比达95%。


汪兰告诉《财经》记者,自几十万的理财产品到期后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投资标的,提前将一部分房贷还清的想法随之出现:“理财怕亏损,存银行的利率比我5.88%的房贷利率低不少,提前还款节省的利息就当理财了。”


但从银行角度看来,客户“扎堆”申请提前还贷似乎意味着不小压力。“提前还贷会导致我们贷款余额下跌,因为还掉一笔,我们的余额就下降一笔。但银行考核的主要是净增,如果一边有提前还款,那么另一边房贷投放的压力就大了。”一股份行贷款经理对《财经》记者坦言。


有银行业人士指出:“房贷对银行来说是优质资产之一,少数业主选择提前还房贷对银行来说可以提前收回本金,拓展信贷空间;但对部分银行来说,短期内找到类似优质资产并非易事。”


市场期待存量房贷利率下调


部分存量住房贷款利率偏高,也是借款人提前还款的重要原因。董希淼对《财经》记者表示,2020年以来发放的部分住房贷款利率在6%以上,尽管2022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三次,但部分存量房贷利率仍然显著高于目前约4.3%的平均房贷利率。


另一方面,2022年三季度以来,央行放松了对首套房贷利率全国下限的要求,并建立了利率下限挂钩房价的动态调整机制,新发放的首套房贷利率进一步下探。近期,郑州等地首套房贷利率先后突破全国利率下限4.1%。据《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当前有20多个城市的首套房贷利率进入“3”时代。


在此情况下,部分专业人士建议下调存量房贷利率。


“当前部分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过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董希淼建议,金融管理部门可以加强对商业银行的指导,通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银行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比如,对利率过高的存量房贷利率提供额外打折或减少加点等优惠政策,逐步缩窄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效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


具体而言,对2023年1月1日存量房贷利率仍然高于5%的,可分为三档,分别采取优惠措施:利率高于6%,打八五折或减100个基点;利率高于5.5%的,打九折或减60个基点;利率高于5%的,打九五折或减30个基点。允许各银行在上述基础上,适度增加优惠幅度。对有逾期记录的借款人,原则上不享受优惠措施。


廖志明告诉《财经》记者,历史上存量房贷利率下调有过一次先例。2009年初,银行主动让利,给存量按揭利率直接打了七折。不过,在廖志明看来,当前银行再度下调存量按揭贷款利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都不高。


“下调存量按揭利率,一方面可能会加剧银行经营压力,另一方面,对整个房地产销售的帮助也很小。”廖志明对《财经》记者表示,近几年银行息差明显下行,从2022年前三季度数据来看,部分大行的营收已经零增长,其面临的经营压力已经比较大。


此外,廖志明介绍,按揭贷款利率高低与申请时点有关系,在存量按揭中,目前最低大概是2.8%,而当前部分银行三年期大额存单的成本高达3.5%,持有2.8%的按揭资产对银行而言可能是亏钱的。“存量按揭中利率低的银行没法要求上调,那么存量按揭利率高的就要求下调,可能也不太符合现代商业社会的契约精神。”廖志明表示。


对此,董希淼亦表达了类似观点,“利率是资金的价格,存量房贷利率较高,反映的是当时住房贷款市场价格情况。这一点无可厚非,更不是商业银行的问题。”对于银行可能面临经营压力,董希淼表示,“考虑到银行近年来加大向实体经济让利、利润增长压力较大,上述措施执行期限可暂定为3年,3年之后视情况再定。同时,金融管理部门可通过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引导银行降低存款利率,降低负债成本,延缓息差缩窄、盈利下滑等压力。”


此外,多位受访人士对《财经》记者强调,盲目提前还贷并不可取。“提前还房贷减少了利息支出,但需要让渡资金流动性,并且金额不是小数目。”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财经》记者表示,“对于房贷利率高,还房贷期限长,短期拥有大笔‘闲置’资金的购房者而言,提前还贷相对适合一些。”


从还款方式来看,等额本息与等额本金也应有所区别。董希淼表示,一般来说等额本金这种还款方式前期偿还的本金多、利息少,相比来说提前还款会更划算一点;等额本息这种还款方式前期偿还的利息多、本金少,如果还款已过一半,其实可以不考虑提前还款。


“是否选择提前还款,购房者应结合未来大额支出等自身资金状况去理性选择,”廖志明表示,“按揭贷款利率仍然显著低于民间借贷利率,是个人获得稳定、低价融资的较好的渠道,从我们观察来看,也不是所有人都有能力提前还贷。”


长期来看,多位受访人士表示,随着2023年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房地产市场回暖,金融市场回归常态,市场风险偏好逐步回暖,下一阶段“扎堆提前还款”或将趋于平缓。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汪兰、周悦为化名。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17房屋贷款利息(房贷利率2017年是多少)":http://www.ljycsb.cn/dkzs/9278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