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贷款”的他们,能等到迟来的正义吗?,下面是时代人物杂志社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贷后调查报告
4月25日,陕西信合被贷款乱象调查一事登上了微博热搜。
小王、小张、宋女士、李女士等……“被贷款”受害者们纷纷站了出来,讲述了自己说不清道不明的“被贷款”经历。像他们这样的“被贷款”人还有多少?
民情似流水,热点在轮替,更多的质疑和讨论都还在路上。
他们的讲述能让“被贷款”背后纷繁复杂的问题被正视吗?
这个回答的过程漫长而崎岖。
“我要为母亲,留个清白在人间”
小王一家的生活从2018年被改写。
2018年,家住铜川市印台区的男青年小王永远失去了52岁的母亲,悲剧的起因是母亲名下无缘无故“被贷款”5万元。
本来,小王一家的生说虽谈不上富裕但生活也算安定。2018年的一天,铜川市印台区农村信用联社(以下简称信合)相关人员来到他们家,称2008年11月21日,其母在他们信合贷款5万元,2013年4月17日到期,截至2018年9月18日,共产生利息5.2万元,合计10.2万元。
小王感到莫名其妙,父母都是老老实实的农民,连亲戚朋友的钱都不会借,怎么会突然找信合贷这么多钱。
询问过母亲才知道,母亲也不知这笔贷款是怎么回事,她根本不知情。
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莫名其妙背上了10余万元的债务,这对他们来说,天塌了一般。
小王说,母亲一生勤劳俭朴,谨小慎微。名下多了这么多贷款,母亲向信合工作人员不停地讲,这笔钱她根本不知情,让他们再查一下到底是谁贷的。
但是,信合工作人员只是告诉母亲如果这些钱不还的话,会在征信系统把她加入黑名单。
明明是受害者的母亲为此茶饭不思,心事重重,就怕给儿女和家庭带来负担。
2018年9月19日,母亲服药自尽了。母亲在弥留之际,说这辈子没给孩子留下什么存款,还被人冤枉欠了那么多钱,她对不起儿女,只有死了算了。
处理完母亲身后事,小王一家向铜川市印台区法院提起诉讼。
打官司的过程,一波三折,最后判决书指出:受害人李某某,其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出现突发状况后缺乏成年人应基本具备的冷静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能客观理智地解决矛盾纠纷,而是选择以服毒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行为不当,故应减轻被告印台信合的赔偿责任。由被告印台信合承担主要责任(60%),原告方承担次要责任(40%)为宜。法院遂判令被告铜川市印台区信合,在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支付原告王某某丧葬费等各项损失共计174040.52元。
由于小王不服,案子进入二审。2020年3月,该案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原判”。
法院判决后,小王拿到了丧葬费等相关费用。
虽然小王拿到了赔款,但他永远的失去了母亲。
这5年来,他没有一天不在想到底是谁冒母亲名贷了那5万元?
他想还母亲一个清白。这是他作为儿子,唯一能为母亲做的了。
这几年,小王给区、市、省级信合部门,投了无数份资料,打了无数个电话,都被人像皮球一样踢来踢去。
到今天为止,信合放出的这5万元贷款,他们也不知道是谁领了。信合的工作人员称:“时间太久了,查不到”。
银行的每笔贷款不应该都有详细明确的记录吗,怎么会查不到?
但从始至终,小王从没有放弃过,他为此四处奔波。他一定要让冒名贷款的人和印台区信合相关责任人得到该有的惩处,不能让母亲在九泉之下还背着欠钱不还的骂名。
采访时,小王再一次完整地讲述整件事,不同于以往,他的语气更为坚定了。他告诉额滴神,“维权已经成为我生命的一部分了,我的疑惑从来没有减少,但我必须向前走,我相信正义从来不会缺席。”
“银行说,不良还款记录可以给我消除”
小王母亲“被贷款”的困境,并非个案,很多人对陕西信合的这种行为都“似曾相识”。
与小王的坚定不同,铜川市耀州区小张(化名)在得知自己“被贷款”了8万元后,感受最深的情绪是迷茫。
他身边这种“被贷款”的情况有十几例,他们组建了一个微信小群,都是像他一样困惑且无头绪的“被陕西信合贷款”人员。
小群开始成立的时候很热闹,群友们大多讨论都是自己“被贷款”的各种问题。作为普通老百姓的他们,没有什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对策,群里最多的聊天记录,就是十几个人一起发上三个哭泣的表情。
陕西信合以“被贷款”的方式,把风险完全转嫁给毫不知情的贷款人,有的3万,有的5万,最多的有47万,他们共同的疑问就是:贷出来的钱呢?
由于缺乏群策群力,大家虽然互相理解,但也都是有心无力,他们中的一些人,经过好多年的各种“维权”,这当中的冷暖,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他们有的疲惫不堪,有的已经彻底放弃了。
热闹的“小群”很快就解散了。小张为此内心五味杂陈:“我们还有希望吗”?
2013年,小张陪朋友去耀州区信合贷款。为朋友贷款做担保。单纯的他,只想着帮朋友个忙,便在担保人栏签了字。
谁料2015年信合发来了他在2013年8万元贷款的催款通知单。
对这种情况毫无经验的小张,一下子急哭了。
小张印象很深,第一次去耀州区信合反应自己状况时,他处于“一脸懵”的状态,小张一板一眼的跟信合的工作人员反映自己的疑惑:“你们说我贷款8万,是谁给我贷的款。担保人是谁?钱给谁了?通过什么方式打到卡上或者给的现钱?有录音摄像吗?”但不论小张问什么,工作人员都是一副一问三不知的样子。在与信合的工作人员反复沟通无果的情况下,小张找到了信贷公司的一个朋友,看到了自己的贷款合同。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他根本都不认识合同上为自己贷款的担保的担保人。小张私下联系到在他贷款合同签字的担保人,担保人更是“一脸懵”,他称自己没有为任何人做过贷款担保,只是自己的身份证曾经遗失过,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才被钻了空子。直到如今,他们仍然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怎样“被贷款”,和“被担保”。十年过去,8万贷款光利息都已经累积了4万元。令小张更匪夷所思的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去年7月,他在调取自己的征信报告时发现自己名下,居然又多了一笔40多万的“贷款担保”。一头雾水的他都要气笑了。他连贷款人都不认识,为什么要给他担保这么一笔大额贷款?怎么还逮得着一只“羊”,可着劲儿的“薅”上了?是谁二次冒用他的签名?谁来帮他解开这重重疑团?多次去信合维权无果的小张也不知道这事儿有什么更有效地处理办法,他只能靠查自己的征信来推断此事的进展和变化。
今年4月,小张再次去查自己的征信时,那笔连本带利12万的贷款,还有4.9万多没有还。
自“被贷款”和“被担保”的十年以来,他成了陕西信合常客。
十年了,他的迷茫从未消失过,让他一直耿耿于怀的是:这钱是谁贷的?又是谁还的?
最近一次去信合维权,信合的工作人员信誓旦旦的答应他这事情三个月内帮他解决。他的不良还款记录可以消除,但贷款历史痕迹消除不了的。从来没有贷款的他,为什么要背上这么个历史纪录呢。
信合工作人员跟小张说的三个月内帮他解决,是拖延还是决心?他目前还无法知道准确的答案,他也很难摆脱这迷茫的命运,只能祈祷,快点让他脱身。
“申请贷款时,我才发现自己失信了”
每个被冒名贷款的人,在得知此事后,日子都会变得晦暗。
铜川市耀州区的宋女士本身就是贫困户,在2018年9月,在铜川市新区永辉大厦农村合作信用社申请国家扶贫贷款,想开一家废品站来帮衬生活。
令她惊讶的是,第一次申请贷款的她被告知自己有不良信用记录,已经是黑名单上的失信人员。
上网查看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身份信息竟然被他人贷了款,存在5万元的“呆账”。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在宋女士提供的一份2018年9月打印出的个人信用报告上,信贷交易信息明细上写着:2009年1月2日铜川市王益区农村合作信用联社发放5万元人民币个人经济贷款,保证一次性归还,于2012年1月到期。
这事让宋女士和他的亲人们都睁大了眼睛,“还有这样的事?”
宋女士说:“我的身份证从来也没有丢过,也没有出借过,从来都是随身携带的,那这笔贷款是怎么贷出来的?”
宋女士得知此事后,立马去银行查看自己的贷款协议。申请协议并不是她本人写的,更不认识协议上的那几个担保人,她之前,连“被贷款”的银行都有没有去过。
贷款协议上所写的贷款用途为经营建材装等行业贷款,这让宋女士看的心惊肉跳。宋女士跟信合的工作人员声称自己要走司法程序,信合很快给宋女士做了答复。称已经对涉事的三名工作人员作出了严肃处理,并取消了她存在的不良贷款记录。
信合快速且正面的处理问题的方式,看上去好像是“没有问题”。但如今五年过去了,宋女士的不良贷款记录依然还在,5万元的贷款仍然分文未还。她仍然是一个征信存在问题的人。说到此处,宋女士有些义愤填膺。
她最近一次去新区永辉大厦信用社请求工作人员给她打印出来她名下贷款凭据,被工作人员拒了,还将此事推诿给了王益区信用联社去。
五年里,她把于此事有关联的地方来来回来跑了无数次,这当中的人间百态令她感慨。
她已经不相信任何承诺和答复,每次去维权,她都会录音,保存着,以防万一。
在自己遭遇的这一场说不清道不明的“被贷款”事件里,她消耗了五年里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原先要开的废品站,她早已经无心问津。
宋女士也不知道接下来自己该怎么办了,她现在每天,都靠吃安眠药入睡。
明明她的生活已经很难了,但是还是难逃“噩运”。
“我老公上了黑名单,我天天和他吵”
无独有偶,家住铜川的李女士如今也已经处于“走投无路”的状态,她在一边讲述一边恸哭。
2020年,陕西铜川耀州信合给她老公打来了催债电话,要求其归还他在2017年在该行申请的一笔3万元贷款。
这通催债电话,另宋女士全家都陷入了惊恐。她老公根本没有贷款,怎么就突然来“催收”了。
得知此事后,李女士和老公拿着户口本去耀州区信合核实,一查才发现,老公已经上了失信名单。
李女士满肚子的疑惑和委屈:在没有签字按手印、不知情的情况下,为什么老公名下会有贷款?这笔钱贷给了谁?她要求信合尽快恢复他们的征信。
此后,李女士多次联系耀州区信合的工作人员,刚开始信合的工作人员称自己还在调查中,后来就直接让继续等待,他们一直拖延的理由是“准备资料太困难”了。
直到今天,3万元贷款加利息已经累积到了4万多,分文未还,李女士的老公依然属于失信人员。
这严重影响了她们一家的工作生活。说到伤心处,李女士大哭,“被贷款”6年来,因为这笔贷款跟家人多次起争执、吵架,搞得家无宁日。
现在,孩子上学也要看家长的征信,“失信人员”既不能办理信用卡更不能再贷款。他们一家为此精疲力尽。
类似这样的“被贷款”状况还有多少?
这些事情就这么平缓、悄无声息的发生。
一个人,一次不诚信的借贷,可能一辈子的“征信”受到影响,不能坐高铁和飞机,不能考公务员、无法贷款甚至影响到买房、结婚、工作等等。
身为普通老百姓的他们要拼命奔忙才能赚到足够生活的钱。他们如今已经把对外的迷茫向内转化为无法把控自身命运的无奈。
他们携带着各自的贷款记录生活,带着不甘、迷茫、愤怒和眼泪。
要想等到他们想要的正义,他们明白,他们面对的是一道长线战争,一切才刚刚开始。
个人贷款贷前调查报告
4月初,几十张疑似美国机密文件的图片在社交媒体流传,引发轩然大波。这些文件涉及俄乌冲突局势、美国对盟友的监控等敏感情报。
谁泄露的这些美国机密?一时间猜测四起。最终,调查人员锁定的嫌疑人是美国马萨诸塞州空军国民警卫队基地的一等兵杰克·特谢拉。这名00后小伙被指利用职务之便,在数月之间上网发布了数百份机密文件。
这起“泄密门”事件被美国媒体称为斯诺登泄密事件以来美国最大规模的机密信息泄露事件。嫌疑人被捕没有终止泄密事件继续发酵。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监控行为以及对于自身的情报管理能力均受到谴责或质疑。
特谢拉和他的网络聊天室
现年21岁的特谢拉出身于一个军人家庭。其继父是退役军士长,在美国空军服役了34年,其继兄在马萨诸塞州的科德角联合基地服役。其母亲为支持退伍军人的非营利性组织工作,还经营自己的鲜花生意。
特谢拉在青少年时期表现出爱国热情和对军事、武器等话题的浓厚兴趣。追随家庭成员的脚步参军,成了特谢拉顺理成章的选择。
2019年9月,特谢拉加入马萨诸塞州奥蒂斯空军国民警卫队基地第102情报联队。此后,特谢拉接受相关培训,成为一名网络传输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和维护联队的计算机和通讯系统。特谢拉发布在社交网站的照片显示,他身着深蓝色军装,对着镜头微笑,脸上还有几分稚气。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2021年6月,特谢拉完成培训回家。“杰克今天回家,培训完成了,准备开始他在空军国民警卫队的职业生涯。”他的母亲当时在社交网站上表示。
《波士顿环球报》描述称,特谢拉生活在奥蒂斯基地以西约50英里处的一个宁静的郊区小镇,一条林荫道通向他家的独栋房屋,附近有一片高尔夫球场和太阳能发电站。
不过,在虚拟世界,特谢拉有着不为人知的另一面。
2020年,特谢拉在一个游戏玩家聚集的社交网站组建了名为“Thug Shaker Central”的聊天群。聊天群的名称源于美国网络上一个带有种族主义色彩的梗。
特谢拉的朋友、“Thug Shaker Central”聊天群的成员对《华盛顿邮报》说,该聊天室有20多名成员,其中许多是青少年(另有说法称该聊天室约有50名成员)。特谢拉比大多数成员要年长一些,自然扮演起了领导者的角色。
枪支、战争、游戏等话题是这个聊天群的热门主题。自俄乌冲突爆发后,这个聊天群就持续讨论俄乌问题。2022年夏季,特谢拉开始在聊天群分享有关俄乌冲突的机密信息。起初,他打字将机密文件的内容发布到群里,将一些晦涩的术语改写成通俗易懂的话,以便群成员阅读。
不过,聊天群里的青少年似乎并没有意识到他们所见信息的重要性。据群成员回忆,2022年年底,特谢拉对于群成员基本无视他发布的内容感到很生气,他在群里说,转录这些文件需要花费几个小时,如果大家不加以重视,他将停止分享这些内容。
此后,特谢拉开始在群里发布翻拍机密文件的照片,此举果然激起了群成员更大的兴趣。
据调查人员称,几个月来,特谢拉在他的聊天群中发布了数百份敏感文件。
传播失控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一名聊天群成员称,特谢拉发布这些机密文件的目的仅是“教育”群里的青少年。聊天室的成员同意永远不会对外传播这些文件。
他称,聊天室中的一些青少年喜欢信口开河,有人称俄乌冲突是捏造的。
“(特谢拉)这样做是为了让孩子们了解现实世界。”该成员描述特谢拉在聊天群中“与其说是领导者,不如说是导师”。
无论特谢拉出于何种目的发布机密文件,在平安无事地度过了几个月后,事情在今年2月28日出现转折。这天,“Thug Shaker Central”聊天群中的一名青少年将几十份机密文件的图片外传至另一个聊天群。
据调查新闻网站“贝灵猫(Bellingcat)”报道,3月1日至2日,有人将几十张机密文件的图片传至一名游戏视频博主的粉丝群,该群有4000多名成员。这些文件包含乌克兰的军事部署、美国对俄罗斯的情报渗透等信息,许多文件带有“最高机密”的字样,立刻在群里引发了广泛讨论。
3月4日,机密文件图片被传播至一个有8000名成员的游戏讨论群。4月初,这些机密文件图片离开了游戏玩家的圈子,进入了更为大众熟悉的社交媒体平台。此时,美国政府和媒体方才意识到机密文件泄露了,开始着手调查。
4月6日,《纽约时报》刊发报道称,五角大楼正在调查泄密事件。报道称,泄密文件披露了西方对乌援助武器的交付时间、乌克兰的兵力部署以及其他军事计划,这表明美国出现了严重的情报泄露,还将影响后续美国和乌克兰之间的情报分享。
当地时间2022年3月2日,美国华盛顿特区,俯瞰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图/视觉中国
当时,各界对于谁是此次泄密事件的“幕后黑手”莫衷一是,有人猜测美国五角大楼出了“内奸”,还有西方分析人士称“俄罗斯可能参与其中”。
就在媒体首次报道泄密事件的同一天,特谢拉解散了“Thug Shaker Central”聊天群,并新建了另一个群与成员通讯。一位群成员回忆,聊天群成员进行了一次视频通话,特谢拉在通话中说:“对不起,伙计们,我每天都在祈祷这不会发生,现在只有上帝能决定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了。”
同时,世界各地的新闻机构开始分析和核实网络流传的机密文件。泄密文件显示美国密切监听、监视乌克兰、以色列和韩国等盟友,甚至监控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令美国陷入信任危机。
泄密时间可能早得多
另有一种说法称,实际泄露机密文件的时间跨度和范围广度可能比已知的要大得多。
据《纽约时报》4月21日报道,在“Thug Shaker Central”聊天群之外,有另一个与特谢拉身份高度匹配的社交媒体账户。该账户自称在美国空军情报部门工作;其发布的图片和视频中的细节与特谢拉家中场景吻合;生日与特谢拉相同……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的48小时内,该账户开始发布相关信息和分析。有网友质疑其分析。该账户回复称,“我看到了五角大楼的报告”,“我知道的比公开信息稍微多一些,这就是加入美国空军情报部门的好处”。
接下来,该账户陆续发布了乌克兰军事行动目标、俄罗斯情报活动、西方对乌援助的最新情况等信息。该账户称这些内容来自美国国家安全局、中央情报局和其他情报机构。
在一次谈话中,该账户声称可以进入一个须安全许可才能访问的机密计算机网络,“我的工作让我获得了大多数情报人员的特权。”
帖文还显示,曾有网友劝该账户不要滥用机密信息权限,该账户回复称:“已经太晚了。”
特谢拉的律师、美国国家安全局、司法部和联邦调查局均拒绝对这一新发现的疑似泄密账户置评。另外,目前起诉特谢拉的案件只涉及他在“Thug Shaker Central”聊天群中的泄密行为,并不涉及上述账户。
该账户最后一次更新是3月19日,“在过去的一年里,我非常高兴与你们分享了这些多数人看不到的信息,但我决定停止更新了。”
低级别军人能获取高度机密文件
当地时间4月13日,直升机在特谢拉家上空盘旋,一辆装甲车径直开到他家门口,全副武装的联邦调查局探员进门逮捕了特谢拉。不久,身穿短袖、短裤的特谢拉戴着手铐被执法人员带出房屋。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3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杰克· 特谢拉被武装特工拘捕(视频截图)。图/视觉中国
美国司法部长梅里克·加兰当天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联邦调查局逮捕了一名马萨诸塞州的空军国民警卫队成员,此人涉嫌泄露机密文件。加兰表示,逮捕过程很顺利,嫌疑人将以涉嫌未经授权保留和传输国防信息等罪名被起诉,在马萨诸塞州联邦法院接受传讯。
据美联社报道,调查人员锁定嫌疑人的过程并不困难。嫌疑人在网络上留下了许多可追踪的“数字指纹”,调查人员根据这些痕迹锁定了特谢拉,在抓捕之前,调查人员已经对特谢拉监视了几天。
据《纽约时报》报道,特谢拉在网络上发布机密文件时似乎根本没有想过隐藏身份,他发布的机密文件照片中出现了大猩猩牌胶水、波士顿红袜队棒球帽、狩猎杂志、古董枪支等许多私人物品。
美国媒体进一步披露特谢拉的身份:年仅21岁,网络传输系统管理员,不久前才升任一等兵,热衷枪支、游戏和社交媒体……
对此,许多人发出疑问:为何一名低级别的军人能够获取如此高度机密的文件?
美国空军公共事务主任帕特里克·莱德在新闻发布会上被问及这一问题时笼统地回答称,“我们赋予年轻军人责任和信任”,如果在情报岗位工作,需要通过审查得到相应的安全许可,每位获得安全许可的军人都签署了保密协议,并接受严格指导培训。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国防部官员告诉美联社,特谢拉担任网络传输系统管理员,承担着保护网络安全的职责,可以获得更高级别的安全许可。这一点与调查人员的判断相吻合。调查人员认为,特谢拉使用其信息技术工作相关的管理员权限访问机密文件。
另一名熟悉此事的美国官员说,特谢拉的军衔较低,但他可以通过一个名为“联合全球情报通信系统”的国防部计算机网络获得高度机密的军事情报。该官员称,用户可以在专用计算机上凭借安全许可获取机密信息,如果需要打印信息,可使用专用打印机进行打印,不过,打印机会保留请求打印者的数字记录。
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特谢拉发布的部分机密文件是用A4纸打印的,且有对折两次后留下的折痕。有分析人士据此称,特谢拉可能是在基地打印了机密文件,折叠后装入口袋带回了家。
泄密事件揭开美国监控丑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泄密事件为观察美国情报如何运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窗口,这些泄露的机密文件揭示了从战场情报到美国如何监视其盟友和伙伴等方方面面的秘密。
尽管网络流传的泄密文件多数与俄乌冲突有关,但一些文件的细节显示,美国可能监听古特雷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韩国高级官员和以色列情报部门等。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一份日期为2月中旬的泄密文件显示,美国可能监听了古特雷斯与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阿米娜·穆罕默德的一段私下谈话。古特雷斯对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呼吁欧洲生产更多武器和弹药一事表示“忧虑”。穆罕默德则对非洲事务发表了一些私下的看法。文件还显示,美方认为古特雷斯对俄罗斯态度软弱。
报道称,美国对联合国的间谍活动被曝光,这非常尴尬。联合国官员对这些文件的内容感到愤怒。
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迪雅里克4月18日表示,针对媒体报道的古特雷斯和其他联合国高级官员信息交流遭美国政府监听事件,联合国已正式向美国表达关切。迪雅里克表示,联合国向美方清楚说明,这类行为与《联合国宪章》和《联合国特权及豁免公约》中为美国列出的义务“不一致”。
另外,泄密文件包含韩国高级官员谈论俄乌冲突的私下谈话。这引发了韩国朝野对峙。韩国总统办公室4月11日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有关美国侵入韩国官方通信渠道的指控是“荒谬的错误怀疑”。
但是,韩国最大在野党共同民主党敦促韩国政府果断应对外媒报道的美国情报部门监听一事,立刻向美国政府提出强烈抗议,并追查真相。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表示,这一事件性质严重,政府应该在确认属实后,予以严肃应对。他表示,“韩国是主权国家,韩美是同盟关系,同盟间最核心的价值是相互尊重”,“对同盟国的总统府进行窃听,令人难以接受”。
韩国《韩民族日报》评论说,韩美虽为同盟,但美国在敏感问题上窃取韩国内部信息会严重损害韩国国家利益。日本《读卖新闻》表示,“此次泄密事件令美国政府威信扫地,对其推进的同盟关系也造成巨大打击。”
美国“政治新闻网”称,“泄密事件”使美国与盟友的关系陷入危机。在媒体报道“泄密事件”后,美国情报部门、国务院和国防部官员进入了危机应对模式,试图平息盟友的担忧。
嫌犯目前罪名最高可判15年监禁
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4月13日发表声明称,五角大楼将继续评估泄密事件对国家安全造成的损害。五角大楼将对军方的“情报获取、问责和控制程序”进行审查,以防止此类泄密事件再次发生。每个拥有机密信息的军人、国防部雇员和国防承包商“都有庄严的法律和道义义务来保护它,并报告任何可疑活动或行为。”
美国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共和党主席、众议员迈克·特纳发表声明称,将调查“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泄密事件?为什么泄密这么长时间没有引起注意?如何防止未来再次发生泄密?”
据路透社报道,特谢拉所在的第102情报联队负责“为支援远征作战和保卫国土安全提供全球精确情报和指挥与控制”,特谢拉所在的奥蒂斯基地还负责处理来自U-2侦察机、RQ-4“全球鹰”无人机和MQ-4“死神”无人机的情报。
美国空军4月18日宣布,第102情报联队被命令暂停执行情报任务。空军监察长将调查该部队“是否遵守与国家安全信息有关的政策、程序和标准”。
特谢拉被指控涉嫌未经授权保留和传输国防信息、未经授权移动和保留机密文件或材料两项罪名。这两项罪名令特谢拉面临最高15年监禁。
当地时间2023年4月14日,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杰克·特谢拉的亲属在联邦法院外。图/视觉中国
另外,国民警卫队发言人纳哈库·麦克法登说,由于泄密事件发生时特谢拉正在服役,因此他将受到军事司法系统的额外惩罚。
根据法庭记录,特谢拉的父母在他9岁时离婚。他的父母均拒绝向媒体回应泄密事件。4月14日,特谢拉出庭接受传讯。在传讯结束时,法庭后排一名男子大喊:“爱你,杰克。”特谢拉没有回头,回应道:“我也爱你,爸爸。”
新京报记者 陈奕凯
编辑 张磊 校对 翟永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贷后调查报告(个人贷款贷前调查报告)":http://www.ljycsb.cn/dkzs/9278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