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十七岁贷款平台(17贷款平台秒通过)

十七岁贷款平台(17贷款平台秒通过)

【反诈宣传】!紧急预警!电信网络诈骗案例通报,下面是锦州网警巡查执法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十七岁贷款平台

近年来

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频发

明明骗术不高明

为何骗子总能得手?

哈密公安提醒广大群众

谨防诈骗

了解诈骗套路很关键

网络贷款

诈骗手法揭秘:“低门槛”广告+网贷APP

【案件回放】

(1)某女士,在微信上刷视频时看到一条贷款广告,声称“无抵押、超低息”,该女士通过下载广告推荐软件“携程金融”,在软件内办理贷款时被对方告知其账号被“银行监察委员会”冻结为由,让其多次向陌生卡号打款,被骗17万余元。

(2)某小区居民,在浏览网页时看到一款名为“微粒贷”的APP平台,下载注册申请贷款后,被诈骗3万余元。

哈密反诈中心提醒:警惕“无抵押、低利率”网贷平台

当有人向你推销贷款时,一定要小心。诈骗分子先让你在虚假贷款网站或APP上填写个人信息,再以信息填报错误、贷款额度被锁定等理由,诱骗你缴纳保证金或者解冻金。任何声称“无抵押、低利率”的网贷平台都有极大风险。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2

网络刷单

诈骗手法揭秘:兼职刷单+网络博彩

【案件回放】

(1)某居民,下载“GGV纪源资本”APP平台,以刷单返利为由被骗1万余元。

(2)居民梅某,在网上做兼职刷单,被骗2千余元。

(3)某女士,在微信上添加陌生人,在对方的“点赞做任务可以挣钱”的蛊惑下,下载陌生软件“carlier”虚假APP,并在“微信好友”的指导下,向陌生账户转账,被骗14万余元。

哈密反诈中心提醒:所有刷单都是诈骗

所谓刷单,就是通过网上购物方式为网店刷信誉或者充值刷流水,网店向刷单者返还货款并支付佣金的违法行为。诈骗分子往往以兼职刷单名义,先以小额返利为诱饵,诱骗你投入大量资金后,再把你拉黑。千万不要轻信兼职刷单广告,所有刷单都是诈骗,不要缴纳任何保证金、押金。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3

冒充客服诈骗

诈骗手法揭秘:网上“客服”+关闭借贷

【案件回放】

(1)某居民被冒充“京某”客服,以“清理网贷”为由被骗近3万元。

(2)群众赵某,被冒充“京某”客服,以“缴纳保证金”为由被骗15万元。

(3)某居民接到“京某”客服电话,以“关闭借贷”为由被骗7千余元。

(4)近期,哈密市内有多名群众接到区号为0902开头的电话号码(如09022204737、09022204801),对方自称为“京某”客服,以“关闭群众‘京某’额度、关闭贷款额度以及注销账户”为由,要求群众下载“佳讯通”软件,部分群众信以为真,在下载该软件后,分别被骗30万余元、21万元、3万余元。

哈密反诈中心提醒:警惕所谓的“客服”指导

自称客服的电话要求退款需开通其他业务或交纳各种费用的,务必到官方平台进行核实。凡是接到来电,冒充客服,以“将资金转移到安全账号、缴纳保证金、清理网贷、注销账户”等为由,要给你进行高额理赔,索要你的银行卡号、验证码,要求你打款转账的,是诈骗!一旦发现被骗,请及时报警。

请广大群众

提高警惕

避免上当受骗!

守护好自己的辛苦钱

17贷款平台秒通过

“看到4名学生平安回归,

真的太好了!”

近日,安徽四名大学生实习期间

受“高薪诱惑”偷越国境,

失联数日后被安全送回。

3月21日,

有过类似遭遇的山东济南人李伟

向记者感慨,

孩子们能顺利归来实属不易。

去年底,为讨回客户17万货款,李伟被骗到云南,结果客户没见着却遭遇绑架,在胁迫之下偷渡至缅甸,被卖到一家电信诈骗公司。同样遭此一劫的还有江西赣州人陈亮,他被“3000元日薪干10天”的客服招聘广告所吸引,在“暴富”诱惑下主动偷渡至缅甸木姐,从事电信诈骗。

作为从缅北电信诈骗公司有幸出逃的回国者,他们向潮新闻记者回忆了那段此生难忘的经历。

初到:“戴着手铐敲键盘”

“全是拿枪的人开着皮卡,路上没有红绿灯。”今年1月,被迫偷渡到缅甸的李伟,在果敢老街上见到了从未想象过的街景,“一眼望去都是搞电信诈骗的公司,或是娱乐城,当时满脑子都觉得完了。”走进一幢9层楼高的写字楼,李伟和另一名“工友”被关进7楼723宿舍,门口由保安24小时把守。

当天,电信诈骗公司负责人留下数百张A4纸大小的骗人话术作为“培训资料”,还有一句话——“想干10天发500元,不想干让家人交20万元赎金。”粗略翻阅话术后,李伟看出这是一家专门从事婚恋电信诈骗的公司。话术要求称呼对方“宝贝”,不论对方高兴还是不高兴,都给有标准回应。“比如,今天‘宝贝’不高兴了,话术中就会要求给对方发一个520元的红包。”

更让李伟惊讶的是,办公楼还有模拟化场景,装饰了泰国海景、办公室、 KTV包厢等。李伟看到这一幕觉得无比讽刺,视频里自称在泰国海边度假、在KTV里唱歌的电信诈骗人员,实际上连写字楼大门都出不去。

期间,李伟和“工友”还被带至“体罚区”参观。李伟回忆,写字楼的一楼是体罚区,有水牢、吊人的支架,一名全身缠满绷带的男子正在挨打。二楼则是办公区,约70名男员工同时在和网友聊天,每人办公桌前一台电脑、15个手机。有的人身上带伤,有的人戴着手铐在工作,“状态都很萎靡”。

李伟的遭遇,并非个例。在缅北木姐,同样有众多电信诈骗公司,陈亮就是曾经的从业者之一。他坦承,自己并不是无辜被骗,而是被“高薪”诱惑,“一开始是自愿去的,觉得自己没本事,没学历,就想过去赚点钱。”

陈亮偷渡到木姐后进入一家电信诈骗公司,该公司约有40名从业者,人均五台手机。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他们每天被强制要求工作14个小时,中途只有半个小时吃饭时间,连上厕所都要控制在五分钟内,还有人跟随监视。

陈亮介绍,他所在的小组主要面向日本民众,他们假扮公检法人员,用电话告知对方“资金来路不明,要求把钱打入到‘安全账户’”。诈骗人员会穿上日本警察制服,再用AI模拟公安局背景,通过AI换脸和受骗人进行视频通话。“约有五分之一的人会受骗。”

“公司每天结的佣金在五十万到八十万元之间,都被管理者自己分掉。”陈亮发现,身边“工友”大多冲着高薪而来,“说是日薪3000元,三个月暴富,其实到最后一分钱工资都拿不到,有可能连命都搭进去。”

出逃:“我哭求不要嘎腰子”

一周前,李伟得知一起出逃的“工友”遇难的消息。“工友”的父亲接到一通境外电话,电话里的声音告诉他:“你儿子劫持我们家主管想逃跑,被我们从后边拿两枪崩死了。”老父亲至今都无法接受儿子离世的消息。在李伟看来,“工友”是退伍军人,人品正直,被骗到缅甸后肯定不会干电信诈骗,“他肯定会反抗到底的”。

受访者介绍,业内流传着“进了缅北反抗被毒打,逃跑更不可能”的说法,也有很多人用“嘎腰子”代称从业者将面临的严酷惩罚。意思是,如果进去后没业绩就会被转卖给其他公司,或是被“摘器官”贩卖,被榨干最后一点剩余价值。

被关的第三天,李伟和“工友”选择出逃,这也成了他们的最后一面。李伟回忆,他和“工友”将床单、枕套和席梦思卷边撕成条,一根根打结做成求生绳。他俩将绳子从7楼窗户扔出去,顺着绳子往下滑。当时他们对周围情况一概不知,唯一的出逃希望是北围墙的一道门洞。

“工友”成功着地后被抓回公司,而李伟不慎从5楼坠落,受重伤昏迷。李伟在病床上醒来时,第一反应是拉着医生的白大褂无力地哭求,“请不要嘎我腰子,不要……”一番挣扎之后,李伟才发现自己被送往医院救治,诊断为腰椎骨爆裂性骨折,腿骨、肋骨骨折,脑震荡。

1月4日,李伟找到机会向家人电话求救。此后,他一直表现出身体虚弱的样子,让两名看守人员放松警惕。1月19日凌晨,李伟趁两名看守他的安保睡熟,拄着双拐逃出医院,在中缅边境的山区地带多次换车后,被辗转送到清水关回国。

相比李伟的惊险出逃,陈亮和同伴则更幸运一些,他们和所在组的组长恰好是老乡,通过跟组长用家乡话唠家常,拼命欺诈境外网友做业绩,他们换来了回家的机会。陈亮说,他在诈骗公司干了16天,给公司带来20余万元收益,再加上身上5万元的积蓄,全部交给了公司,乞求公司放他们回国。

最终在组长安排下,他们得以回国。陈亮说,“如果没遇上老乡组长,我只有两种结果,要么人已经不在了,要么一条路走到黑,都是我不愿意看到的。”不过这样的幸运,实属少数,对大多数人来说,进入缅北电信诈骗“集中营”都很难再逃出。

陈亮曾亲眼看到一名“工友”少了两根手指,是出逃被抓回后所受的惩罚。几天后他又目睹了这名“工友”再次出逃,被抓回后,丧心病狂的管理人员割掉了他的舌头。

陈亮说,尽管他是自愿来的,看到这一幕后也只想尽快离开。陈亮希望用亲身经历告诉大家,电信诈骗公司很贪婪,千万要警惕这类骗局。

回国:以亲身经历科普反诈

“一个人一个月缅北逃亡”,这是李伟对自己的一句话概括。3月21日下午,李伟连续直播了3小时,他不断将遭遇告诉网友,“建议单身不要到东南亚旅游,高薪到境外做客服一定要警惕。”

李伟在社交平台科普反诈:这些经历“令人发指”

现在,李伟这段被骗经历以及防范电信诈骗的提示,每天能触达数万网友。他说,原本开播只有几十人观看,近日可能由于“安徽合肥4名学生在缅甸失联”引发关注,直播间的观看人数一下子跃升到七八万。

今年1月,李伟回国自首,因“偷越国(边)境罪”被罚款4000元。他说回国这条路其实很近,车程不到两小时,但充满了危险和艰难。连办案警察都告诉李伟,“去了都是凶多吉少,能顺利逃脱回来,这运气相当于买彩票连中好几期”。

和李伟一样,陈亮回国后也第一时间到云南德宏公安局自首,把经历详细讲述了一遍。他记住了偷渡面包车车牌号和在云南暂时居住的自建房,帮助警方抓住“蛇头”,救出14名准备偷渡者。陈亮表示,自己站出来讲述是希望大家知道熟悉这类骗局,如果身边有亲友打算去东南亚做这类工作,无论如何都要去劝阻他。“境外高薪工作,没有你想象的这么好。”

陈亮建议,在手机上安装国家反诈App,可以拦截境外诈骗电话。此外,还要重视保护个人信息。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潮新闻记者 吴越

来源: 平安仙桃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十七岁贷款平台(17贷款平台秒通过)":http://www.ljycsb.cn/dkzs/922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