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ID也能用来贷款?现金贷再现新变种,下面是杭州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2019正规苹果id贷款
新华网
记者调查发现,包裹在“无需抵押、秒速放款”糖衣之下的“苹果ID贷”,其实是针对苹果手机用户的现金贷新变种,其背后暗藏诸多风险。
糖衣下的“苹果ID贷”
前段时间,微博用户“麦子俊i”碰上一件奇怪事。顾客送修的一台苹果手机的屏幕上,赫然跳出显眼的大字:“账单已违约,全额有压力可申请续约660(元)。仍不处理手机锁定,后果自负……”
因为这条热门微博,“苹果ID贷”这种新型借贷形式浮出水面,这部无法使用的手机正是“ID贷”带来的“苦果”之一。
记者调查发现,号称“零门槛、无要求”的“苹果ID贷”专门针对使用苹果手机、急需用钱的用户,借贷周期以7天为主。一位放贷人员告诉记者,“苹果ID贷”要根据用户的苹果手机版本评估放贷金额,通常放款不多,大都在1000-2000元。
根据该放贷人员介绍,借款人首先需要提供个人信息供他们审核,包括姓名、电话、学校/工作单位、手机号码登记实名时间与手机通讯录人数。通过审核后,借款人需要在自己的手机上登陆放贷机构提供的iCloud ID,将该账号与手机绑定,并打开“查找iPhone”功能。
确认借款人已绑定账号后,放贷机构会立刻修改账号的密码,让借款人无法解绑账号、无法关闭“查找iPhone”等功能。在借款期内,借款人仍可以正常使用自己的手机。一旦逾期未还清借款,其手机将被放贷机构锁定,无法使用。
此时,手机屏幕上会显示“丢失的iPhone”状态。放贷机构还会发出威胁信息,通常是要“打爆”用户的通讯录、公开其个人隐私等,令人触目惊心。
“ID贷”违法违规现象普遍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苹果ID贷”相关信息可以轻易被搜到,记者梳理发现,这些“苹果ID贷”违法违规现象普遍:
——暴露手机信息,用户隐私难保护。一旦绑定ID,放贷方将轻易获得用户手机中的通讯录、照片等隐私信息,许多放贷方以此威胁用户归还本息。
上海市信息安全行业协会专委会副主任、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张威表示:“有大量用户对于苹果手机ID的重要性并不了解。手机一旦绑定了他人的ID,APP的安装、卸载会受到控制,通信情况一览无余,同步到iCloud的照片还会被泄露。”
——“ID贷”涉嫌“砍头贷”和校园贷。根据记者与上述放贷人员的沟通,其提供的“苹果ID贷”业务涉嫌违反多项法规的规定,而这些现象在“ID贷”中普遍存在。
放贷人员向记者提供了一张“价目明细表”:“给你2000元,到手1300元,周期7天,到期还钱,可以续期,续息30(%)。”该行为不仅属于违法的“砍头贷”,其年利率更超过2800%。
同时,放贷人员还称他们喜欢放贷给学生,因为学生社会关系简单,并且“怕丢脸”。“你的资料我们审核的时候都有。你不还钱,我们就直接打电话给你父母,打爆你的通讯录,还可以上学校找人。”而教育部2017年明确表示,任何网贷机构都不允许向在校大学生发放贷款。
——“ID贷”引发诸多乱象。绑定ID后,放贷人可以通过苹果的远程锁定设备功能,将用户的手机锁定,甚至抹去手机的数据。多位网友表示,自己按要求绑定了ID后,放贷人并未放款,反而直接向其敲诈勒索“开锁费”;还有网友按要求还付本金利息后,被多次索取额外钱财,想要解锁手机仍然困难重重。
监管部门应加强协作 受害者需保留证据自我保护
不少借款者起初心存侥幸,认为只不过是绑定一个不影响手机使用的苹果ID。张威介绍,很多用户只在初次使用手机时注册了账号,此后便再也不会关注相关使用和授权情况,对于绑定他人ID的后果更是不甚知晓,往往在落入“ID贷”的深坑后才追悔莫及。
“对于苹果手机用户来说,‘ID贷’虽然看似零抵押,实际上却是押上了自己的个人信息乃至全部社会关系。”张威说。
尽管不少“ID贷”平台巧妙地套用了“手机回收”的名头,以“出租”“回购”为掩护,但专家表示,其借贷之实不容置疑。
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陈文龙表示,不少“ID贷”实质上就是高利贷。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审判工作的若干意见》,金融借款合同的借款人以贷款人同时主张的利息、复利、罚息、违约金和其他费用过高,显著背离实际损失为由,请求对总计超过年利率24%的部分予以调减的,应予支持。而大部分“ID贷”以7天为周期,其年利率实际远远超出24%的合理上限。“如果对方要求以超过24%的年利率还款,其主张肯定不会得到法院的支持。”
事实上,大量放贷人早已脱离法律的正轨,“打爆通讯录”“公开个人隐私”甚至“污蔑毁损个人形象”等催收手段层出不穷。
相关监管部门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对“ID贷”等现金贷的变种,需要有关部门加强跨部门、跨区域协作监管;对“砍头贷”、校园贷等要继续加强打击整治。市民、学生也要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远离现金贷。此前,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也提示,有部分机构或平台“换穿马甲”,以手机回租、虚假购物再转卖等形式变相继续发放贷款,广大消费者应保持警惕,审慎选择提供贷款服务的机构或平台,理性办理借贷。
“作为借款人,尽可能不要去触碰超出自己还款能力的贷款,这是最行之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陈文龙表示,“但如果被恶意催收,受害人首先需要留心收集证据,除了照片、截图等,最好再通过公证的方式保留证据,寻求公安机关的帮助。”
凌晨都放款的id贷
“一名浙江男子在‘小红书’APP上发了一篇类似于遗书的短文,字里行间透露着要轻生的意图,请民警帮忙找到他……”7月24日凌晨5时许,一名来自湖北的热心网友向平阳警方报警称,她关注的一名小红书博主疑似在鳌江四桥要跳桥自杀,请求民警帮助寻找。接警后,平阳县公安局滨江派出所立即调度警力出警寻找。
凌晨4:02
博主发布自杀短文引发网友关注
凌晨,滨江派出所接到报案,报警人是一名湖北网友小乐(化名),她告诉民警,这已经是她呼救的第七个派出所。
原来,小乐在小红书APP关注的一位ID号为“86***53”的浙江博主于凌晨4点发布了一条帖子,附言“对不起这个世界,我放弃了……”等告别文字。从博主发布的两张照片看,人很有可能是在一座桥上,依稀可见远处的江景。小乐告诉民警,看到贴文后,有很多热心网友在底下留言鼓励,也有人试图找出博主所在的地点,有的说是在舟山,有的说是在温州瓯北。
担忧博主的生命安全,小乐熬了一晚上没睡,每看到一处线索就拿起电话往当地的派出所报警,希望能够为这位遥远的网友尽上一份救援之力。凌晨5时许,有网友留言称看照片很像是在鳌江四桥,于是小乐又马不停蹄拨通了温州警方的报警电话。
凌晨5:20
派出所警员们终于找到轻生男子
接到指挥中心的指令后,滨江派出所值班民辅警根据线索立即出动赶往鳌江四桥。
凌晨5时20分,经过十几分钟的寻找,警员们终于在鳌江四桥的桥面上找到了一位已经瘫倒在地的年轻男子。经查看,男子身上没有明显伤痕,周边零零散散放着些空啤酒罐子,男子看起来一副宿醉不醒的样子。将男子喊醒后,民辅警搀着他将他带回了派出所。
确定了男子的身份后,警员将男子平安无事的消息反馈给还在焦急等待结果的网友小乐,让她终于可以放心下来去补个觉。
早晨6时许
民警耐心劝解一个拥抱解开心结
在派出所里,民警与男子展开了一场深入的谈话。从“生命的价值”到“父母的不易”再到“人生的选择”,二人经过一番长谈后,男子逐渐放下心防,坦言是因为一些烦心事想不开,觉得生活没有出路,所以产生轻生念头。但没想到自己的一个贴文能引发广大网友的关注和各地民警的救援,男子既惭愧又感动。
当天早晨6时许,男子的家属赶来派出所将其接回。临别时,男子特地向一直劝导他的民警讨了个拥抱,并感谢了民警和热心网友的帮助。一场由网民和民警接力,从线上到线下的“生命保卫战”就此画上完美句点。
温都记者:谢树华
来源: 温州都市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2019正规苹果id贷款(凌晨都放款的id贷)":http://www.ljycsb.cn/dkzs/9219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