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分期贷款哪个容易下款(大额网贷口子必下款的)

分期贷款哪个容易下款(大额网贷口子必下款的)

深度|捆绑授权、利率36%,贷款平台“好分期”藏“猫腻”,下面是北京商报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分期贷款哪个容易下款

“别再四处求人了,我借了4次都成功了,感谢好分期借我15万9,额度还能循环使用……”这样的贷款广告,你最近在微信朋友圈看到过吗?

9月12日,一位北京市民向北京商报记者反馈,近期频繁在微信朋友圈刷到贷款广告,以一家名为好分期的贷款平台为例,其宣称年化利率10.95%-24%,最高可借20万元,最近已经有308人申请。

20万元的贷款额度,低至10.95%的贷款利率,对于不少手头渐紧的消费者来说,诱惑力着实不小,但也正如微信朋友圈广告页所提醒“贷款有风险、借款需谨慎”,那这家网贷平台是否真的靠谱?

直至北京商报记者对好分期平台进行亲测后,才发现平台的另一面。一是宣传与实际出入较大,贷款利率高至35.94%,已远超其宣称的10.95%-24%;二是信息保护藏忧,一键式捆绑个人信息授权,已涉及到侵害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此外在贷款过程中,其多次推荐所谓的信用报告和超级会员,虽名为提额设置,但在消费者看来,实际也为贷款倒添了更高的成本……

贷款利率高至35.94%

“我最近也没有点过啥贷款申请,大数据这是怎么发现了我的‘穷’……”一位北京市民打趣的同时,更疑惑的是,这样一个被微信导流推荐的好分期贷款平台,是否靠谱?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点击该市民发送过来的分享链接,进行了系列测评。

该条朋友圈分享链接页面显示,好分期为厦门好微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厦门好微”)贷款产品,隶属于北京微财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财科技”),其宣称不为大学生群体贷款,资金来源为重庆市黑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助贷机构为厦门好微。

从页面提示信息来看,北京商报记者仅需填写手机号、输入验证码,同意《注册服务协议》和《隐私协议》,便可测出个人贷款额度,最高可借20万元;不过,在进行系列操作后,页面并未给出额度,仅显示记者已经注册成功,紧接着又称需“激活App有望获得20万元额度,立刻下载领取”。

20万元的贷款额度,对不少急需资金的消费者来说诱惑力不小,但实际真是如此吗?北京商报记者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多处出入。例如,记者下载好分期App,进一步勾选同意好分期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政策后,页面提示不再提示可借20万,而需本人上传身份证用于身份核验和借款评估,预估可借10.64万元。

然而,上传身份信息后,北京商报记者又被平台引导添加了银行卡号信息,进一步填写了学历、从事行业、工作岗位、月收入、婚姻状况、居住地址、通讯联系人等个人隐私信息。约一分钟后,北京商报记者收到了好分期发来的短信,被告知为平台的优质用户,并获得了1.2万元的贷款额度。

一顿操作猛如虎,最后下款1万2。从最初广告页的20万元到身份验证前的10.64万元再至实际下款1.2万元,好分期的这一波营销操作,引人费解。

然而,名不符实除了贷款额度外,还有其贷款利率。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平台首页并未明确披露贷款实际利率,而是需用户点击“去借款”,才会在还款计划中展示借款年化利率。以记者实测情况来看,好分期给出的1.2万元的贷款额度,预估由三湘银行发放,借款年化利率35.94%,且还列出了2462元的借款综合费用。

广告宣称20万贷款额度,被列为优质用户为何实际到账额度却仅有1.2万元?1.2万元的贷款,为何宣传24%以内实际贷款利率却高至35.94%?2462元的综合费用又是从何而来?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向好分期、微财科技以及预估放款方三湘银行进行采访求证,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应。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金天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按照最高法的司法解释,金融产品含利率、复利、罚息等在内的综合成本不应超过24%,在营销展示过程中不超过24%、实际利率达到接近36%的做法已经存在合规风险,其超过24%的部分利息难以得到司法支持。

“出现实际利率可能高于宣传利率的情形,侵犯了金融消费者的知情权,同时也违反了金融营销宣传中的如实披露原则,在行业内利率普遍降至24%以下的大环境下,35.94%的贷款利率确实畸高。”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分析师苏筱芮同样说道。

关于贷款产品利率水平和计算方式,实则监管方近两年已做出诸多规范和要求。例如,最高法对民间借贷利率保护利率设定为最高4倍LPR利率,另外,央行也明确要求金融机构要明示互联网贷款产品的年化利率。

“目前在实际贷款中,大部分平台综合息费基本已控制在年化24%以内,少部分在36%以内,但产品息费水平必须明示,给予借款人知情权和自主选择权。”零壹研究院院长于百程评价道。

另在法律层面上,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律师李亚进一步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好分期的宣传利率与实际利率不一致,从广告法上也可能构成虚假宣传。根据目前法律法规对民间借贷利率的规定,最高不得超过LPR的4倍,35.94%的贷款利率属于畸高。在他看来,设置综合费用或是因为贷款平台需要从中赚取利润,如果平台各种综合费用和贷款利率加起来过高,使得贷款人的贷款成本过高,则可能被判定为不合规。

一键捆绑式授权存隐患

除了贷款利率出入较大,北京商报记者亲测过程中遇到的多处一键捆绑式授权,也引人费解。

例如,北京商报记者实测发现,“好分期”在申请借款的过程中,虽然贷款页面显示预付放款方为三湘银行,但实际却要同意勾选“全套借款协议”。

其中除三湘银行个人综合信息查询使用授权书、征信授权书、人脸信息处理授权书、个人借款合同之外,还要捆绑勾选厦门微财融资担保有限公司担保咨询服务合同、北京中保国信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委托担保合同及个人信息处理授权书。

除此之外,全套借款协议中捆绑的协议还包括:上海爱建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个人信用报告查询授权书、新网银行个人征信授权书、重庆市黑卡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个人征信查询使用报送授权书、朴道征信个人征信授权书以及北京微财科技有限公司及其关联方个人信息处理授权书等,获取的信息包括个人身份信息、个人财产信息、金融信用信息等。

以新网银行个人征信授权书为例,其中提到该授权用途主要为审核本人贷款申请以及处理贷后管理事务、处理本人征信异议等。

为避免偶然性,北京商报记者另外还邀请了多位用户进行实测,但也遇到了同样的一键授权操作,贷款年化利率同样高至35.94%。

一键捆绑多家平台服务合同和信息授权,这一操作主要是何考虑?对于这一情况,微财科技同样未给出回应。

对此,于百程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贷款申请过程中的一键授权,往往会发生在一些助贷平台的协议中,因为最终的贷款机构是哪家可能具有不确定性。但此类做法也容易形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

需要注意的是,今年银保监会发布的关于警惕过度借贷营销诱导的风险提示明确提醒,一些金融机构、互联网平台在开展相关业务或合作业务时,对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不到位,比如以默认同意、概括授权等方式获取授权,侵害了消费者个人信息安全权。

“因此,在具体个人信息授权过程中,平台需要以合规为前提,进行明确提醒,细化授权内容,或者进行单独授权等,给予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于百程说道。

“正常来看,放款人如果仅为三湘银行,则借款人只需要向三湘银行授权开放必要的个人信息查询权限,”金天同样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键捆绑”授权给多家机构的操作,既没有遵循最小化原则,同样存在合规性问题;如果三湘银行实际上并不掌握核心信贷环节,而将其外包给微财科技等互联网合作机构,还存在可能触犯助贷监管要求的其他情形。

苏筱芮则进一步指出,这其实也不符合“断直连”相关规范,在个人信息的采集、传输、共享方面存在漏洞。

实际上,个人信息保护法亦明文规定,如果个人信息提供给其他方,需要取得用户单独同意,不能一揽子捆绑同意。李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键捆绑多家平台服务合同和信息授权,已经违反了个人信息保护法的规定,存在用户个人信息泄露和滥用的风险。

关于该类行为的整治,李亚认为,“目前来看,单靠某一个部门的监管或消费者的自我保护还远远不够,需要多方联动工信部、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治理,同时完善立法、加大对违法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并建立‘信息违规收集’黑名单企业库”。

强推信用报告惹争议

值得一提的是,在北京商报记者和多位用户实测过程中,好分期平台也曾多次向用户弹窗推荐信用报告和超级会员,虽名为提额设置,但在消费者看来,实际也为贷款倒添了更高的成本。

例如,北京商报记者在注册App和上传身份信息、等待额度审批多个环节中,均被平台弹窗推荐信用报告,另外点击首页“风险监测”“我的信用”等板块,再次被弹出“查看信用”的提示,平台多处提醒“信用查询,可助更快下款”以及“上传报告,可提高审核通过率”等信息。

但北京商报记者进一步点击发现,这一所谓的“个人风险报告”,需要用户单独付费29.9元。报告由天下信用提供,内容主要显示了用户的个人信息、手机号、居住地址、身份证号等,另外在报告综述中还展现了用户的存在风险项、天下分、履约信息、消费需求度以及公共信息、财富信息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报告与央行提供的个人征信报告有着本质的不同,根据天下信用客服告知,这一风险报告主要用于个人的简单了解,展现的更多是大数据信息。

但这也同样引发了消费者的质疑:“这样一份收费的大数据信息报告,为何频频在贷款过程中被强势推荐?若进行查询操作或者频繁点击查询,个人信息是否又会有泄露风险?”

对此,北京商报记者向好分期及微财科技采访,但未获得回应。另据公开资料显示,天下信用是鹏元征信有限公司建设的平台,主要提供个人数据报告查询、企业报告查询等服务。北京商报记者多次在好分期平台联系天下信用客服询问报告用途及收费是否合规,但对方同样未给出回应。

事实上,天下信用无法向用户提供征信报告,主要因为鹏元征信并不具备开展个人征信业务的资质。2020年12月30日,央行公布的行政处罚信息显示,鹏元征信因存在未经批准擅自从事个人征信业务活动;企业征信机构任命高级管理人员未及时备案的违法行为,被没收违法所得1917.55万元,并处罚款62万元,合计罚没1979.55万元。

李亚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为了规避法律,平台往往以各种名义收取费用,有意隐瞒超高利率,变相加重贷款人的负担和成本。根据央行发布的《征信业务管理办法》要求,不得以“向信息主体收费”的形式采集信用信息,因此相关机构以信用报告的形式收取费用是不合规的。

“若平台后续还需继续为用户提供征信服务,必须取得央行下发的个人征信机构牌照,且不得因此向用户收取费用。”李亚说道。

腾讯广告:正联系广告主核查

虽然仅仅是一个贷款广告,但一系列顺势操作后,造成的结果却可能是伤“钱”又伤“个人信息”。“真是细思极恐!”被北京商报记者告知一系列风险后,前述北京市民感慨。

另据该北京市民反映,她近期其实并未有借贷需求,也未曾进行过贷款操作,但却频频在微信朋友圈刷到贷款广告,“本来想点击进去关闭,但发现越点击反而刷到的次数越频繁,我也是无奈了”。

此前,央行等7部门进一步规范金融产品网络营销,提出开展营销宣传不得影响他人正常使用互联网和移动终端。以弹出页面等形式开展营销的,应当显著标明关闭标志,确保一键关闭。不得欺骗、误导用户点击金融产品营销内容。

对此,除了好分期,对于贷款广告展示平台的腾讯,北京商报记者也进行了采访。后者回应北京商报记者,朋友圈广告均带有清晰的“广告”标识,并设置了反馈与投诉入口。如用户收到不感兴趣的内容,可点击外层右上角“广告”进行反馈或关闭当前广告,平台会第一时间跟进处理并优化推荐内容。

另经核实,腾讯广告称,前述贷款平台在广告主资质及广告内容上,符合国家法律和监管机构的相关规定。另针对实际贷款利率与宣传利率不一致的情况,虽广告主实际经营行为不属于广告发布者的审核义务范围,但腾讯广告出于保护用户目的,正在积极联系广告主进行核查。腾讯广告将在能力范围内,全力协助用户维护自身权益。

除此之外,为了更好地规范广告主在投放后的经营行为,腾讯广告表示,已建立了《腾讯广告贷款行业违法处罚规则》,对广告主违规泄露消费者信息、落地页链接违规跳转、违规收取手续费等违规行为,腾讯广告均建立了封停、冻结账号等惩罚机制,从而更好地规范广告主经营行为。

对于后续贷款平台合规治理及推广营销,苏筱芮表示,后续,机构在金融营销宣传方面,应当强化相关的宣传规范并如实向金融消费者披露各类监管要求的信息;在个人征信方面,需要遵循监管关于“断直连”的规定;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则需要认真倾听消费者反馈的相关问题,建立健全客户沟通机制,不断提升客户服务及体验水平。

对于好分期后续贷款产品及营销宣传,北京商报记者将持续跟进关注。

北京商报金融调查小组

大额网贷口子必下款的

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合计出口增长66.9%——

“新三样”领跑外贸出口

今年一季度,中国外贸出口逐月向好,实现良好开局。其中,有外贸“新三样”之称的电动载人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表现亮眼,一季度合计出口增长66.9%,同比增量超过1000亿元,拉高了出口整体增速2个百分点。

服装、家具、家电,通常被称作外贸“老三样”。如今,在“老三样”稳扎稳打的同时,“新三样”异军突起,成为中国外贸提质升级的生动注脚。

“新三样”成为增长新动能

近期,上汽集团旗下运载量最大的汽车滚装船“安吉凤凰号”搭载首批千辆名爵(MG)品牌新车,从福建宁德港专属滚装码头驶向墨西哥拉萨罗卡德纳斯港。该系列车型在澳大利亚、新西兰、墨西哥、泰国、智利等近20个国家和地区热销。

今年以来,多家车企海外订单量明显增多。北京汽车制造厂(青岛)进出口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才亮说:“我们刚刚接到土耳其1000辆新能源车的订单,现在工厂正在满负荷运转。”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以下简称“中汽协”)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24.8万辆,同比增长1.1倍。其中,比亚迪共出口4.3万辆,同比增长12.8倍,目前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足迹已经遍布全球51个国家和地区。

“新三样”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增速领先。一季度,电动载人汽车出口647.5亿元,增长了122.3%,占中国汽车出口的比重提升5.1个百分点,达到43.9%。

锂电池出口同样火热。江苏泰州一家电池企业的一批锂电池即将发往南非。企业负责人说:“今年海外客户对户用储能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我们又新增了一条锂电池的生产线。”广东奥克莱集团有限公司是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磷酸铁锂电池和铅酸蓄电池制造企业,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外部市场需求明显增多。

在国外电动汽车和储能市场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的推动下,一季度中国锂电池出口1097.9亿元,增速达到94.3%。

太阳能电池已成为中国外贸出口的一张新名片。正在举办的第133届广交会上,各家太阳能电池企业无不收获满满,迎来一批批欧洲、北美等地的采购商。一季度中国太阳能电池出口突破900亿元,增长23.6%

“新三样”的亮眼表现并非始于今年。去年一季度,中国太阳能电池、锂电池、汽车出口就实现了高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00.8%、53.7%和83.4%。“新三样”在2022年全年的出口领跑整个外贸,全年电动汽车出口增长了131.8%,以太阳能电池为主的光伏产品增长了67.8%,锂电池增长了86.7%。

“作为增长新动能,‘新三样’产品体现了中国出口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也为全球绿色低碳转型作出了中国的积极贡献。”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吕大良表示。

销往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谁在购买“新三样”?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中国“新三样”对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出口记录,其中对欧盟、美国、东盟、韩国和英国前五大市场出口分别增长88.7%、88.1%、103.5%、121.7%和118.2%,规模合计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71.6%。

“新三样”为何能风靡全球?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新闻发言人高士旺分析,“新三样”都是机电产品,出口保持高增速主要基于三方面原因:产业变化带来的市场机遇,中国完备的产业链和供应能力,以及相关政策的促进作用。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以及对可持续发展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新能源产业逐渐成为全球热点。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等产品逐渐在国内外市场崭露头角。同时,中国持续扩大开放的政策也为“新三样”出口的高速增长奠定了基础。第133届广交会上,来自瑞典的采购商弗雷德里克说:“瑞典和其他北欧国家对太阳能产品有巨大的需求,因为看重中国产品、中国技术,我们想和中国做生意。”

打铁还需自身硬,“新三样”出口旺的背后是中国相关产业的综合实力不断提高。中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身这一领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额研发投入下,电动载人汽车的关键技术不断进步、取得突破,成本持续降低、更有竞争力。同时,中国拥有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能够满足“新三样”生产所需的各种原材料和零部件,推动这三类产业快速上规模、上水平。一季度,民营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等经营主体出口“新三样”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其中民营企业占“新三样”出口总值的65.4%,高于民营企业占出口总体的比重。

近年来,为更好拓展海外市场,相关中国企业纷纷在海外布局产业链,进一步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出口。以新能源汽车为例,上汽集团在海外构建了包括创新研发中心、生产基地、营销中心、供应链中心及金融公司在内的汽车产业全价值链,产品和服务已进入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比亚迪首家海外乘用车生产基地在泰国投产后,泰国市场车辆从下订单到交付将不用再经历漫长的出口海运及办理清关手续等流程,交付效率将极大提升。中汽协分析,出海建厂还可有效降低运输环节成本、规避汇率影响。

“国际市场对‘新三样’的需求不断增长,而中国可以提供具有竞争力的高品质产品,同时中国已经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是全球最大的生产和出口国之一,自然成为许多国家的主要供应商。”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表示。

“国家的前瞻性和持续性政策支持了各类企业在‘新三样’出口方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副会长刘春表示。

开拓多元化出口市场

“新三样”这类高技术、高附加值、引领绿色转型的产品成为出口新增长点,反映了中国出口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是中国外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体现。

洪勇分析,在外贸提质增量方面,“新三样”的出口增长表明中国的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已经具备了国际竞争力,能够在国际市场上与其他国家的产品竞争。中国外贸正在从低端加工向高端制造升级。

在实现高质量发展方面,“新三样”的出口表明中国的相关产业已经能够在全球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并且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这也表明中国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低端加工制造向高端制造和服务业转变,实现了高质量发展。

着眼未来,中国外贸面临的环境依然严峻复杂,且“新三样”目前在各个主要国家市场的渗透率仍然较低。中国将如何继续保持“新三样”出口的良好态势?

提升海外运营能力——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意见》提出,各地方、商协会组织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进行直客对接,引导汽车企业与航运企业签订中长期协议。鼓励中资银行及其境外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汽车企业在海外提供金融支持。各地方进一步支持汽车企业建立和完善国际营销服务体系,提升在海外开展品牌宣传、展示销售、售后服务方面的能力。

积极拓展多元市场——洪勇建议,为了提升中国“新三样”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认可度,相关企业应积极参与国际技术交流、项目合作等活动,加强与其他国家在新能源领域的合作,提高中国企业的品牌形象,进而扩大市场份额。据了解,为了让供应链和出口地布局更加多元化,从去年开始,中国“新三样”对新兴国家和地区的出口也在快速增长。今年3月,比亚迪进入约旦新能源乘用车市场;明星车型“BYD ATTO 3”在泰国上市引发当地用户半夜抢购,并成为泰国今年一季度的新能源车销量冠军,该车型在以色列连续5个月蝉联单车型销量冠军。

洪勇表示,“新三样”出口企业需要不断拓展新的市场,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以降低风险。同时,也要摆脱过往单纯的价格战等内耗型竞争,以构建持续的产业竞争力和提升国际市场份额为核心目标,不断提升产品的质量和口碑。

专家分析,“新三样”属于“长坡厚雪”的行业。随着相关技术不断创新、产品质量不断提高,预计未来“新三样”出口额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记者 徐佩玉)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分期贷款哪个容易下款(大额网贷口子必下款的)":http://www.ljycsb.cn/dkzs/9217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