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还贷未被确认 急坏“负债人”,下面是青橙融媒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扣款日没有扣款
当接到银行的通知,那笔6万元的贷款不再执行分期还款,而是按照提前还款处理,付忠英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
贷款6万3个月后提前还款
2016年5月,付忠英打算贷款重新装修房子,之后通过中国人保财险的一位业务员,向中国光大银行贷了款。
“我向光大银行贷了6万元,合同约定的贷款期限为36个月。”付忠英告诉呼和浩特晚报记者,因为后来他不准备装修房子了,这笔钱也就没了用处,他打算提前还款。于是,在2016年8月18日,他来到中国人保财险呼市分公司助贷险部,找到了为他办理贷款的保险公司业务员,表明来意。当天,这位业务员带着他来到中国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中山西路支行。当时光大银行一位业务员为他计算了提前还款应承担的违约金、利息、本金共计59168元,之后还拿出一沓材料让他签名,他签字以后,当着这位银行业务员的面,将59168元通过ATM机分两笔存进了他的还款账户。最后,这位银行业务员让他再回中国人保财险呼市分公司助贷险部,找助贷险部经理确认一下。
手机接到还款提醒信息
“存完钱,我就跟着中国人保财险那位业务员回到了该公司的助贷险部,我把提前还贷的情况告知这位经理,他说已经知道了,之后的事就不用我管了,然后我就离开了。”付忠英说,到了2016年8月25日,也就是这笔贷款每月的还款期,他又收到银行的还款提醒信息,当时感觉很奇怪,就打电话询问了中国人保财险的业务员,对方答应帮他问一下。但是到了9月份的还款期,他又收到了银行还款提醒信息。期间,他也再次给中国人保财险业务员和中国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中山西路支行打过电话,得到的答复依然是帮他查一下,但谁也没有给他回复。
付忠英告诉记者,他认为自己已经把钱还给了银行,至于银行如何扣款那是银行的事。直到2017年底,他在朋友的提醒下,才发现事情有些不对劲,当他再去中国人保财险呼市分公司助贷险部咨询时,得到的答复是:他根本就没有办理提前还款,他目前还款账户里的钱只够还到今年3月份,按照分36期还款约定,他还得继续还款14个月,也就是说他此后还需要还款近4万元。
保险公司自称无责
3月26日,记者陪同付忠英来到中国人保财险呼市分公司助贷险部,助贷险部现任经理魏聿良告诉记者,按照付忠英与光大银行签订的《个人贷款合同》关于提前还款约定;借款人提前偿还全部贷款,应提前15个工作日向贷款人提出书面申请。而付忠英并没有提出书面申请,所以他在2016年8月18日存入还款账户的59168元,只能被认为是用来分期还款,不是提前还款,所以才会有之后每月的扣款产生。对于付忠英提出的曾经向助贷险部经理进行确认一事,魏聿良的答复是:第一,付忠英是和银行签订的《个人贷款合同》,提前还款要向银行申请,无需向中国人保财险呼市分公司助贷险部进行确认。第二,与付忠英之前接洽的那名中国人保财险呼市分公司助贷险部经理已经辞职,二人具体谈了什么内容,无从确认。魏聿良称,关于这件事,他们公司曾经专门调查过,最后的结论是他们公司无责。
光大银行对当事人贷款做了提前还款处理
3月28日,付忠英告诉记者,光大银行已经对他的贷款做了提前还款处理,后续产生的所有款项均予减免。
期间,记者曾经联系中国光大银行呼和浩特分行中山西路支行贺姓负责人要求进行采访,贺姓负责人称事情已经解决,她无权接受采访,只能让当事人将结果转告记者。
(呼和浩特晚报记者 侯玉刚)
银行贷款20号扣钱怎么没扣
每经记者:李玉雯 每经编辑:陈旭,卢祥勇,易启江
银行业净息差收窄压力依旧持续,目前29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了2022年年报,仅3家银行净息差同比小幅提升,其余26家银行同比均有所收窄。
据银保监会数据,2022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了0.17个百分点,且去年四个季度末商业银行的净息差水平均低于2%,处于历史低位。
息差收窄压力之下,压降存款成本成为业内普遍诉求。近日有消息称,4月中旬有关部门召开座谈会上,与会银行建议进一步降低部分存款的利率加点上限。
事实上,去年存款利率已经历了两波下调,主要是大行和股份行。而在近期,多地中小银行密集调降存款利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VCG11445531670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4月以来,已有河南、广东、湖北、陕西等多地至少20家中小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这波调降被市场解读为部分中小银行因去年未跟进调整而进行的补充下调。
多位银行业分析师在研报中提及类似观点,即银行息差收窄压力仍然较大,因而有必要加强负债成本管控,存款利率存在进一步下调的可能。
多地中小银行跟进下调存款利率
从已披露2022年年报的29家A股银行来看,仅有3家银行净息差同比小幅提升,其余26家银行同比均有所收窄。资产端定价或收益率下滑,而负债端的存款成本相对刚性甚至提升,共同挤压了银行的息差空间。
不仅上市银行,整个银行业同样面临着这一挑战。据银保监会数据,2022年末商业银行净息差为1.91%,同比下降了0.17个百分点。分机构来看,城商行和农商行去年净息差同比下降幅度均超过20BP,降幅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
在此背景下,压降存款成本成为银行缓解息差收窄压力的途径。事实上,去年存款利率已经历了两波下调,主要由大行带动。去年4月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建立后,自律机制鼓励调整浮动上限,彼时有大行2年期、3年期利率均下调10BP;去年9月,大行、部分股份行等陆续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随后几个月内亦有多家城商行跟随调降存款挂牌利率。
近期,银行存款利率下调的消息再一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此次的主角则是中小银行。
今年4月以来,河南、广东、湖北、山东、青海等多地至少20家中小银行下调人民币存款挂牌利率。例如,聊城沪农商村镇银行公告显示,自4月22日起,三年期和五年期定期存款年利率均调降5个基点,七天通知存款利率调降50个基点。青海平安大通村镇银行公告称,自4月26日起,该行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下调10个BP。
在今年一季度金融统计数据有关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针对前期部分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回应称,去年4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引导各银行参考市场利率变化情况,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去年9月,主要银行又根据当时的市场变化,进一步主动下调了存款利率,其他银行也陆续跟进调整。当时,大部分银行已经主动下调过存款利率,前期主要是上次没有调整的中小银行补充下调,也有一些银行是在春节前后存款利率上调后的回调。
“通过自律机制协调,由大型银行根据市场条件变化率先调整存款利率,中小银行根据自身情况跟进和补充调整,保持与大型银行的存款利率差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护市场竞争秩序,保障银行负债稳定性,保持合理息差,实现持续稳健经营,增强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和可持续性。”邹澜表示。
分析师:“类活期”存款将是重要抓手
4月10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发布《合格审慎评估实施办法(2023年修订版)》(EPA),在定价行为这一考核类别中引入了存款利率市场化定价情况的扣分项,若银行各关键期限定期存款和大额存单利率季度月均值较上年第二季度月均值调整幅度低于合意调整幅度的,在“定价行为”得分基础上扣分。这也意味着现有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的政策执行有望得到强化。
光大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王一峰在研报中表示,当前中小银行考核达标压力整体高于国股银行,部分中小银行考核得分离及格线的安全边际不足,考虑到此次EPA、MPA(宏观审慎评估体系)均引入存款利率定价作为扣分项,整体考核趋严,预计会有相当部分中小银行执行定价下调要求。
王一峰认为,存款成本管控仍有后手牌,“类活期”存款是重要抓手。预计后续对于存款定价自律管理包括但不限于:将协定存款、通知存款等创新类活期存款纳入自律机制管理;同业存款套壳协议存款需继续纠正;期权价值过低的“假”结构性存款仍须规范,后续或将结构性存款的(保底收益+期权价值)合计同时纳入自律机制上限,进一步压降结构性存款利率。
招商证券银行业首席分析师廖志明在研报中提到,2023年经济有所复苏,进一步降低贷款利率的紧迫性不高。但银行普遍以量补价,使得贷款价格战激烈,贷款利率很难上行。
考虑到存量贷款重定价等影响,2023年银行息差压力增大,控制存款成本成为当务之急。中小银行或有动力主动跟进下调存款利率。不过,考虑到老百姓的存款收益,短期内全国性银行进一步大幅下调存款利率的可能性不高。长期来看,存款利率下行是大势所趋。
记者|李玉雯编辑|陈旭 卢祥勇 易启江
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 nbdnews 原创文章|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镜像等使用
每日经济新闻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扣款日没有扣款(银行贷款20号扣钱怎么没扣)":http://www.ljycsb.cn/dkzs/92163.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