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网贷App调查:号称“低息贷款” 仿冒金融平台,下面是朝阳网警巡查执法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金融360贷款是真的吗
近日,山东李先生接到一通陌生来电,询问他是否需要低息贷款。正为资金短缺发愁的李先生,按照对方指引下载了一款网贷App。一番操作后,对方以验资、认证为由4次骗取李先生共计10余万元。
国家网信办反诈中心近期监测发现多起仿冒投资平台进行诈骗的事件。“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不少虚假网贷App仿冒银行、金融平台,诈骗分子多方引流、大量分发。
暗访:留下手机号当天接到多个网贷诈骗电话
“我们已经为你准备了40万贷款的额度,请注意查收”“无抵押,低利率,快放款”……瞄准一些人“用钱心切”的心理,诈骗分子在网络上大量发布“黑户可贷”“无审核”等广告信息,吸引用户上钩。
记者随机进入一个名为“黑户贷”的网站。该网站声称,“1分钟提交、3分钟到账。不用房车作抵押贷款、从25岁到50岁都适用。无视黑白,百分百放款”。在网站引导下,记者留下电话号码,随即该网站弹出一款贷款App,无需经应用商店即可点击链接下载。
记者又随机登录了十几个类似网站,也接到了境外电话,要求下载指定贷款App。
“这些号码均是诈骗电话,切记不要下载软件,不要相信任何先支付后打款的承诺。”在记者暗访涉诈网贷App的过程中,民警通过电话多次发出预警,提醒记者存在被骗风险。
据公安部统计,2021年以来,60%以上的诈骗都是通过虚假手机App实施。其中,虚假网络贷款App诈骗是主要类型之一。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治安学院副教授李小波介绍,虚假网贷诈骗中,犯罪嫌疑人一般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方式发布办理贷款的广告信息,在被害人下载安装网贷App后,冒充银行、贷款公司工作人员联系被害人,以收取手续费、缴纳年息、保证金、税款、代办费等为由,诱骗被害人转账汇款。
“李鬼”式App迭代更新,多种渠道引流推广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诈骗犯罪分子升级变换作案手法,网贷诈骗App打擦边球、迭代更新,欺骗性更强。
——假借知名企业名头行骗。
诈骗分子仿冒京东金融、马上金融、360借条等平台,推出大量“李鬼”式App,以相似标志和产品介绍以假乱真,以“小额返利”等诱导网民访问下载,进而实施诈骗。平安银行曾发布声明,不法分子利用仿冒App、网站进行贷款诈骗。
家住福建福州的林先生就曾在自称“宜人财富有限公司郑州分公司”开发的宜人财富App上被骗4000元解冻金。当他向“宜人财富”投诉,该公司回应称,其官方工作人员不会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林先生遭遇了假冒网贷App诈骗。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涉诈金融类App改头换面频繁。同一团伙往往通过更换涉诈App名称、域名等方式快速更新换代,有的可能仅存活几天就关闭,过段时间换个名字卷土重来。
——通过网站封装躲避审核。
记者调查发现,不少受害者根据“指引”下载的涉诈金融类App都是由黑灰产技术人员按照诈骗分子要求封装的。所谓封装,是将网址、应用名、LOGO、启动图打包形成一个App应用包,使网站以App形式呈现。
业内人士介绍,涉诈贷款网站经过封装,摇身一变成为涉诈贷款App,成本极低,令人防不胜防。此前,一款名为“众安”的虚假贷款类诈骗App,就是由一个租用境外服务器的虚假贷款网站封装而来。
中国信通院安全研究所防范治理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副主任常雯说,通过App封装分发平台,开发者只需简单点击操作,即可实现App自动生成与快速分发。涉诈App不上架手机系统内的应用商城,由诈骗者向被害人发送安装包或者链接进行下载,躲避应用风险审核及开发者信息登记制度。
——多方引流大量分发。
虚假网贷App的引流方式,既有搭建虚假贷款网站等待被害人上钩,也有通过电话、短信、微信群、QQ群等多种渠道进行推广;既有面对不特定群体进行广撒网的,也有通过黑灰产业链条非法购买需贷款人员信息精准诈骗的。
山东警方介绍,诈骗分子还通过冒充快递员推广、在“宝妈群”发兼职广告、贴吧发广告等方式引流,渠道更多、频率更高、活跃度更强。
管住涉诈App制作、传播等关键环节
今年以来,山东、江西、河南、广东等多地警方加强对虚假网贷App类诈骗的治理工作。
今年上半年,山东警方破获网贷诈骗类案件同比上升约101%。山东省公安厅有关负责人介绍:“针对虚假贷款诈骗等涉App较多的诈骗类型,开展‘扫楼’‘断卡’等专项行动,打掉了一批在境内从事涉诈App开发、引流推广等为诈骗团伙提供技术支撑的窝点。”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说,针对虚假网络贷款类诈骗,加强通信、金融、互联网三方的综合治理仍是关键,各个行业主管部门应严格落实监管主体责任。
业内人士认为,打击虚假网贷App制作,要重点关注参与其中的小微技术公司和个人。“这些小微制作公司,通常都是搭建App的小作坊,认为自己只是在做技术模块,有打擦边球思想。”
对于虚假网贷App推广引流环节,业内建议加强对电信运营商、大型互联网搜索平台、大型社交软件公司的监管要求,切实加强对广告客户、流量购买者的金融资质审核,杜绝传播虚假信息。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同志指出,诈骗分子仿冒投资平台诱导欺诈网民,让网民遭受严重的财产损失,还可能带来个人信息泄露,应引起足够关注。广大群众需通过官方正规渠道下载App;出现非官方客服联系的情况,要注意核查对方身份,切勿进行转账操作。App商店等平台应加强对可供下载App的安全性审核,防止虚假App浑水摸鱼,坑害广大网民。
来源丨国家反诈中心
捷信贷款公司正规吗
每经记者 肖乐 每经编辑 易启江
自己从未申请过贷款,名下却有贷款记录,原因除了个人信息泄露之外,还有可能是贷款平台内部员工的“偷梁换柱”。裁判文书网日前公开的一则判决书揭开了“偷梁换柱”的操作手法。
1991年4月出生的杨立强,2017年5月进入捷信消费金融公司担任电销员,10月离开。就在这短短数月时间,他和同伙一起通过冒用他人身份申请“现金贷”98笔,骗取捷信公司资金达323万余元。这些被冒用身份的人此前均在捷信申请过“商品贷”,杨立强利用捷信平台对于老用户贷款审核不严、电销员账号密码管理混乱等漏洞,轻松骗贷。
“做第一笔假贷款时知道是违法犯罪,感觉来钱快、容易,就继续做了。”杨立强在供述中说道。
电销员“偷梁换柱”骗取贷款从捷信消费金融官网来看,商品贷和消费贷是其主要的产品,消费贷又分为新用户专享和老用户专享,最高额度20万元,其中老用户专享宣传称通过率高。根据捷信安全部经理贾某的说法,捷信办理贷款的流程是,每个电销员有一个专有账户,密码和账户名只有本人知道,电销员打电话跟客户沟通,用自己的专有账户给客户办理贷款。因办理现金贷款的大多是在公司办理过商品贷的客户,信用良好,所以审批流程不是很严格,也不繁琐,电销员自己就可以办理。
正是上述审批不严格给了杨立强可乘之机。杨立强发现,在放贷时,同姓名银行卡可以在捷信公司系统内打款,只要系统内有这个名字,该人办理的银行卡就可以通过系统直接向其掌握的银行卡发放贷款。发现这一漏洞的杨立强便开始四处搜集银行卡和手机号,进而大肆骗贷。
“先登陆电销专员的账户,把需要办理假贷款的客户姓名输入进去,搜索重名的,并且之前在公司办理过商品贷业务的客户,就可以办现金贷业务。后用原贷款人的信息,变更手机号,把应填的信息填写好,提交订单,手机收取验证码,用手机打开捷信公司官网通过验证码确认合同,不久,如果审核通过,钱就到账了。”杨立强供述称。
尽管每个捷信电销员有一个专有账户,但账户的管理较为混乱,杨立强骗贷使用的便是其同事的工号。据另一名电销员李某的供述,捷信电销员没有固定的工位,电销员的工号和密码不是秘密,“每天公司以员工工号登陆电脑的时间记录员工考勤,有时迟到了就把自己的工号及密码发在电销群里,让同事帮忙登系统。只要知道电销部的工号及密码登陆捷信公司的电脑,就能办理现金贷业务。”
不过,杨立强的骗贷行为很快被发现。2017年10月,杨立强办理了最后一单现金贷。2017年11月,捷信报案,称其公司电销专员利用职务之便伪造公司现金贷合同非法获利,初查97万元。原因是2017年10月以来,先后有数十名客户反映未在公司办理过现金贷款业务,这些被冒名的现金贷款合同中客户的手机号、银行卡号被更改,变更后的客户手机号多为170、171开头的网络无实名电话,且前八位一致,还有连号的情况,更改后的银行卡号与原合同的姓名一致,但开卡身份证号不一致,为同名不同人的银行卡,开卡地分散在全国各地。
根据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检察院指控,2017年7月至10月间,杨立强与同伙冒用他人身份申请“现金贷”贷款98笔,骗取捷信公司资金323万余元。天津市和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被告人杨立强犯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并处罚金二十万元。
捷信消金2019年9月末不良率3.6%捷信消费金融于2010年底在中国成立,股东为全球消费金融服务提供商捷信集团。作为国内成立时间较长的持牌消金公司,捷信目前已具有相当大的规模。根据捷赢2020年第二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发行说明书,截至到2019年9月,捷信消费金融的总资产达到了1075.35亿元,2019年前三季度共发放贷款695.47亿元,实现营业收入130.53亿,净利润10.33亿。2019年9月末,捷信消金的不良贷款率为3.6%,较2018年末下降了0.38个百分点,2016和2017年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4.45%和3.82%。
资产证券化分析网信息显示,捷信消金今年已经发行了两单资产支持证券(ABS),发行金额均为25亿,基础资产均为个人消费贷款(商品贷)。根据发行说明书中的入池资产信息,捷信消金商品贷的最主要贷款用途为手机数码,用途为手机数码的贷款分别占到2020年第一期和第二期捷信ABS基础资产的52%和56%。
此外,发行说明书显示,捷信消金2020年第一期ABS入池资产的加权平均贷款年利率为16%,单笔贷款最高年利率21%,其中利率为21%的贷款本金余额占比68.29%;第二期ABS的入池资产加权平均贷款年利率为19.15%,单笔贷款最高年利率同样是21%,利率为21%的贷款本金余额占比高达85.66%。
封面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创意图,非新闻图片)
本文经「原本」原创认证,作者每日经济新闻访问yuanben.io查询 【4N7U8WDF】获取授权信息转载授权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金融360贷款是真的吗(捷信贷款公司正规吗)":http://www.ljycsb.cn/dkzs/9156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