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同业借款 贷款(同业贷款过多)

同业借款 贷款(同业贷款过多)

将第二、三大股东推上被告席,鄂尔多斯银行前三大股东生变!去年末关注类贷款占比逾行业均值7倍,近年屡因贷款问题被罚,下面是每日经济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同业借款 贷款

每经记者:张寿林 每经编辑:廖丹

日前,鄂尔多斯银行披露2021年度报告,报告期内该行主要股东发生大调整,原第二大、第三大股东均未出现在2021年年报的前十大股东序列。

具体而言,在2021年9月之前,鄂尔多斯市坚基商贸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广垠商贸有限公司分别为鄂尔多斯银行的第二大、第三大股东,但却在2021年7月被该行分别推上被告席,追偿债务。

一场场剪不断理还乱的债务追偿之外,而鄂尔多斯银行自身还因放贷及管理不到位动辄被监管处罚。

2021年下半年,因大额风险暴露超标被监管处以85万元罚款。根据2021年度报告,期末鄂尔多斯银行最大单家非同业单一客户贷款/资本净额为9.35%,比2020年末的9.37%稍有下降,但依然逼近10%红线。

另据年报测算,2021年该行资产利润率(ROA)为0.02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将第二、三大股东推上被告席

根据2020年度报告,鄂尔多斯银行股东中,前三大股东分别为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股比例11.55%;鄂尔多斯市坚基商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95%;鄂尔多斯市广垠商贸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9.83%。后二者正是鄂尔多斯银行发起诉讼中的被告之一。

作为鄂尔多斯银行的股东,鄂尔多斯市坚基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坚基公司”)被鄂尔多斯银行东胜支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状告。

而该行另一股东鄂尔多斯市广垠商贸有限公司(下称“广垠公司”)也被该行东胜支行以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状告。

2021年11月11日,法院披露一审判决文书,鄂尔多斯银行东胜支行请求判决被告鄂尔多斯市圣杰商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圣杰公司”)向其支付贷款利息739.41万元及复利295.77万元,二者合计1035.18万元。并请求判令被告坚基公司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被告圣杰公司辩称,2014年坚基公司作为向东胜支行借款的主体,由坚基公司作为贷款担保,圣杰公司向东胜支行借款9000万元,承兑汇票7000万元,以上资金1.6亿元借给坚基公司。如果法院判决圣杰公司承担本案欠息,圣杰公司将向坚基公司主张权利。

圣杰公司还称,如果法院依据东胜支行的诉讼请求判决其必须承担该诉讼标的,则圣杰公司将按照坚基公司向圣杰公司出具的借款单追偿1.6亿元本金及利息,对东胜支行的这种做法,圣杰公司认为存在金融欺诈。

一审法院判决圣杰公司支付上述欠息。对于被告圣杰公司辩称实际借款人为坚基公司,一审法院认为坚基公司与圣杰公司的纠纷与本案无关。该案件立案日期为2021年7月28日。

在上述判决文书披露同日,2021年11月11日,法院披露的另一份一审判决文书显示,原告鄂尔多斯银行东胜支行还将另一股东广垠公司也推上了被告席。

根据判决书,鄂尔多斯银行请求判决被告鄂尔多斯市欣裕商贸有限公司(下称“欣裕公司”)向其支付贷款利息748.5万元,复利291.89万元,1040.39万元,请求判决广垠公司对上述债务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被告之一欣裕公司辩称,本案实际借款应该为坚基公司,坚基公司为原告鄂尔多斯银行的后勤部门公司。另一被告广垠公司未做答辩。

一审法院认为,被告欣裕公司与案外人坚基公司之间的关系,应当另行主张权利。该案件立案日期同样为2021年7月28日。

2021年12月3日,一审法院又披露文书,鄂尔多斯银行东胜支行诉讼请求法院判令被告欣裕公司支付另欠贷款利息287.39万元,复利68.73万元,合计356.12万元。鄂尔多斯银行股东广垠公司同样是被告之一。立案日期同为2021年7月28日。

被告欣裕公司做同样辩称,一审法院也作前述同样结论。

可见先后披露的三份文书,涉案的追偿利息及复利已达2431.69万元。

近年来多次发生股权转让

鄂尔多斯银行近年来股权结构屡屡生变。

2020年10月,银保监会内蒙古监管局同意鄂尔多斯市世华鼎宝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将持有鄂尔多斯银行9000万股股份、鄂尔多斯市兴平创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将持有鄂尔多斯银行7800万股股份、鄂尔多斯市晶世塑钢门窗装饰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将持有鄂尔多斯银行1800万股股份转让给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总数达18600万股。

受让后,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持有鄂尔多斯银行18600万股股份,持股比例为11.55%。

2021年9月17日,银保监会内蒙古监管局同意广垠公司将持有鄂尔多斯银行股份15823万股、坚基公司将持有鄂尔多斯银行股份15700.7万股、鄂尔多斯市珍金贵金属有限公司将持有鄂尔多斯银行股份678.3万股转让给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受让后,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持有鄂尔多斯银行股份32202万股,持股比例为20%。

根据2021年度报告摘要,截至去年末,鄂尔多斯银行前三大股东已更新为鄂尔多斯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鄂尔多斯市转型发展投资有限责任公司、陕西峰上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股份占比分别是20%、11.55%、9.32%。

因贷款相关问题屡遭监管处罚

近年来,鄂尔多斯银行因贷款相关问题屡遭处罚。

2021年12月10日,鄂尔多斯银保监分局披露行政处罚信息公开表,鄂尔多斯银行因违规打包转让个人不良贷款而被罚40万元。

早在2018年8月,鄂尔多斯银行就因单一集团客户授信超比例等被罚20万元,与此同时,因未完整、真实披露投资人关联关系另被罚25万元。

2021年初,包头银保监分局又披露,鄂尔多斯银行包头分行因贷后管理不到位,被罚20万元。

2021年7月,鄂尔多斯银行乌审西街营业部因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严,受罚30万元。与此同时,鄂尔多斯银行伊化路支行也因贷款三查制度执行不严被罚30万元。

2021年12月3日,银保监会披露罚单,鄂尔多斯银行大额风险暴露超标、违规发放贷款,直接责任人温涛受警告处分。

进一步发现,当年11月23日银保监会已公布,鄂尔多斯银行因上述事件被罚款85万元。

实际上,关于大额风险暴露,2018年银保监会出台的《商业银行大额风险暴露管理办法》,将其定义为,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或一组关联客户超过其一级资本净额2.5%的风险暴露。

商业银行应将表外项目名义金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得到等值的表内资产,再按照一般风险暴露的处理方式计算潜在风险暴露。

商业银行对非同业单一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15%;对一组非同业关联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0%;对同业单一客户或集团客户的风险暴露不得超过一级资本净额的25%。

鄂尔多斯银行投放贷款的行业前十位中,批发和零售业排在首位,2021年末对应贷款余额为285.35亿元,占比为41%,第二位是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占比10%。

2021年度报告披露,鄂尔多斯银行最大单家非同业单一客户贷款/资本净额为9.35%,比2020年末的9.37%稍有下降,但依然逼近10%红线。

关注类贷款占比逾行业均值7倍

鄂尔多斯银行资本充足率也有所下降。2021年末为11.20%,2020年末为11.56%。一级资本充足率从2020年末11.51%降至2021年末11.15%,同期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从8.24%降至7.99%。

从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构成来看,2021年,贡献核心一级资本的拨备前利润较上年有所下降,从上年9.75亿元降至7.79亿元。而分母端加权风险资产依然扩张。2021年末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为955.22亿元,2020年末为923.61亿元。在此情形下,若无外源资本补充,则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自然下降。

不过总体来看,三个层面资本的充足率依然维持相对较高水平。

资本充足率水平较高,就意味着银行还有继续扩大规模的空间,但从其近年来经营效率来看,其资产收益率并不算高。

根据2021年年报,2020年末和2021年末总资产分别为1052.94亿元、1168.25亿元,因而2021年平均总资产为(1052.94+1168.25)/2=1110.6亿元,则2021年度资产利润率(ROA)为0.28(净利润)/1110.6=0.025%,而2020年ROA已是负数。

从银保监会数据来看,2021年1~4季度,商业银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91%、0.83%、0.82%、0.79%;同期,城商行资产利润率分别为0.73%、0.7%、0.6%、0.56%。

相比之下,鄂尔多斯银行ROA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此外,记者注意到,去年末该行拨备覆盖率为134.95%。但这一数据在2020年仅64.86%,2019年为85.53%,均不达监管基本要求。

净利润方面,年报显示,2021年鄂尔多斯银行归母净利润为1295.48万元,利润总额为8931.69万元,而拨备前利润为7.79亿元,前后悬殊,可见2021年鄂尔多斯银行为提高拨备,大幅计提贷款损失准备,即便如此,依然低于150%,反映了资产质量面临较大压力。而记者注意到,年报披露,截至2020年末,鄂尔多斯银行贷款损失准备余额27.8亿元,这一数据到2021年末已升至37.25亿元。

年报显示,鄂尔多斯银行2021年末不良率为3.97%。此外,该行关注类贷款比例连年攀升,去年末这一比例达19.25%,占了近1/5;而2020年末该项占比为9.23%;2019年末占比为7.51%。

按照银保监会统计的行业数据,2021年末商业银行不良率平均水平为1.73%,可见鄂尔多斯银行不良率已是行业平均水平2倍有余,即便在城商行类别中,也是该类别平均不良率的2倍。

从关注类贷款占比看,2021年末银行业平均水平为2.31%,鄂尔多斯银行此项已逾平均水平7倍。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连日来致电鄂尔多斯银行办公室,起初有女性工作人员接听,对方称对相关问题并不知情。记者请其转告,对方让记者稍后再拨,但此后数日电话再未接通。

记者向鄂尔多官方留下的多个邮箱发送邮件,也未获得回复。

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

同业贷款过多

“稳”字当头的经济环境下,去杠杆政策也出现了调整。

7月18日,两则分别来自央行和银保监会的消息传遍金融圈,资金面从量和价两方面都出现进一步宽松的信号。

一是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证实,央行近日窗口指导具有一级交易商资质的银行,将额外给予MLF资金,用于支持贷款投放和信用债投资。对于贷款投放,要求较月初报送贷款额度外的多增部分按1:1给予MLF资金,多增部分为普通贷款,不鼓励票据和同业借款。对于信用债投资,AA+及以上评级按1:1比例给予MLF,AA+以下评级按1:2给予MLF资金,要求必须为产业类,金融债不符合。

二是银保监会近日也召集多家银行,就做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服务举行座谈会,要求大中型银行要充分发挥“头雁”效应,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合理确定普惠型小微贷款价格,带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小微企业实际贷款利率明显下降。帮扶有发展前景的困难企业。要分类施策,为发展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雪中送炭”,谋求双赢,坚决摒弃“一刀切”的简单做法。

银保监会还强调,“要正确理解、妥善把握监管政策意图,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在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在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运行中做好风险处置工作。”

央行和银保监会的消息,一个是从资金量上“放水”,要求银行加大对贷款和信用债的投放,特别是提到按照1:2给予MLF资金,用以增配以民企为主的低评级信用债;另一个则是从资金的价格方面,要求银行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带动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明显下降。

信贷政策量价齐松,首先利好的当然是企业(尤其此次主要是针对民企),这对于最近一段时间内频频发生的债市“爆雷”、民企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会有缓解。但从近期一系列信贷政策看,影响会更为深远,这一情景并不陌生,当资金面不断宽松后,股债汇楼市,以及通胀预期都会发生变化。

关键点一:MLF“放水”引导投向贷款和信用债

央行和银保监会此次是打了场配合战。17日银保监会召集银行开会要求加大贷款投放力度,18日就传出央行放松贷款规模控制,增加MLF额度以保障银行加大对贷款和信用债(尤其是低等级信用债)的投放。

具体来说,在贷款方面,央行要求较月初报送贷款额度外的多增部分按1:1给予MLF资金。举个例子,就是银行原本月度贷款新增规模为100亿,现在央行允许投放200亿,多出来的100亿贷款额度,央行可以通过给银行发放MLF资金予以支持。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多出来的100亿的贷款额度只能是投放普通贷款,不鼓励票据和同业借款。对于票据冲贷款规模,6月的金融数据就有迹象。尽管6月新增贷款规模达到天量的1.84万亿,但票据融资的大幅扩张(3000亿)同比贡献了较多的新增信贷。中泰证券研报就认为,票据融资大幅扩张与信贷额度增加后,银行风险偏好并未提升,而是利用票据融资占据额度。

在信用债投资方面,央行要求AA+及以上评级按1:1比例给予MLF,AA+以下评级按1:2给予MLF资金。也就是说,此次窗口指导通过所支持的资金规模不同,而变相鼓励银行增配低信用评级信用债。假如银行投资AA +以下评级的债券100亿,央行就给予银行200亿的MLF资金。

此外,有消息还称,为保证银行投资低评级信用债,央行还对各家银行投放AA+以下的信用债有规模要求。不过,这一消息尚未得到证实。

关键点二:央行护盘“垃圾债”用意何为?

受去杠杆政策下融资环境收紧影响,以民企为主AA+以下信用债在此前接连出现的债券违约中“躺枪”,加剧了投资者对低评级信用债的避险情绪。导致当前二级市场出现了“AAA债买不到,AA+卖不掉” 的情况,一级市场的AA+以下债券也几乎处于冰封状态,大量企业取消债券发行。有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超过300只债券推迟或发行失败。

受此影响,债券私募基金在今年均出现了全行业亏损。而在2017年年初至2017年7月16日,以及2017年全年,债券私募基金产品的算术平均收益率,则分别为1.53%和3.09%。

业内普遍认为,央行护盘债市旨在遏制市场恐慌情绪,让市场回归理性,增加债市流动性,恢复债市正常的融资功能,帮助优质民企解决融资难的问题,避免被错杀。

不过,对于央行鼓励银行增配低评级债券,也有声音持保留态度。认为市场涌向AAA债券而不选择AA+债券,是处于风险防控角度考虑,是市场自主选择的行为,不宜有过多的行政干预。

关键点三:中小企业得好处前,大企业抢先“吃糖”

虽然央行和银保监会此次的宽松政策是针对民企和小微企业,但有大企业已抢先得到好处。

一央企负责债券发行的人士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18日该公司所发行的债券最终定价“出乎意料”地大降,包括长期品种的降幅也非常大,至少在20bp以上。

“尽管最近资金面一直比较宽松,但18日感觉突然又宽松了很多,非常反常。发债之前我们有过几轮报价,变化不大,但18日好几家银行突然降价。”上述央企人士称。

券商中国记者了解到此消息的时间是在18日白天,而当天晚上央行窗口指导的消息就被传出。该人士分析认为,央行窗口指导部分银行给额外的MLF资金,会造成资金面的进一步宽松,这就可以解释为何该公司当天发债成本突然大幅下降。

“如果是常规的公开市场操作逆回购,按照平日所净投放的资金规模,充其量只能解释6个月期以内的债券利率下降的原因,但不能解释为何长期债券的利率也出现大幅下降,所以,央行此次释放的MLF资金可能有1年期以上的,意在满足银行中长期资金的充足。”该人士分析称。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受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中小企业风险大等原因,今年以来,即便监管部门出台了不少普惠金融的政策,但首先受益的仍是评级高的大企业。

“尽管今年强监管、去杠杆,但我们在市场融资的成本比去年是要下降的,因为整个市场资金面相对宽松,但金融机构出于防风险的考虑,更愿意把钱借给大企业。”上述央企人士称。

以债市为例,今年以来,高等级信用债发行占比持续提升,等级结构分化加剧。1-6月AAA级主体发行规模占比达到62.71%,较2017年全年提高11.71个百分点,而AA级主体发行占比下降了9.88个百分点。此外,今年信用债各券种发行利率整体下行。6月中票、短融、企业债、公司债加权平均发行利率较上年12月均有不同程度下行。

东方金诚首席债券分析师苏莉认为,债券发行利率下降一方面归因于今年以来资金面较为宽松;另一方面则因高等级信用债发行占比的提升和发行期限的缩短,尤其是5月以来,在信用债发行难度明显加大的情况下,除企业债外,其他各券种发行利率仍保持下行,即主要归因于此,因而不能直接指向融资成本的下降。

关键点四:资金面再宽松,股债汇楼市有何影响?

资金面的进一步放松,无疑会对一些金融资产的价格产生影响,但在今年经济环境内外交困的背景下,不确定性加大,资产价格的走势也比以往更难预测。

1. 股市:

虽然从以往的经验看,流动性多了,钱会流进股市和楼市,推高这两个市场的价格。但从内部看,一方面,下半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另一方面,强监管目前仍未见放松迹象,治理影子银行业务仍在继续,最终究竟能有多少资金流入股市很难预估。从外部看,中美贸易摩擦有继续加大的迹象,会对多个行业造成负面影响。所以,今年股市变数较多,仅因流动性增多就带动牛市重启的概率不大。

2. 债市:

如上分析,此次央行的政策主要是针对信用债市场,这对债市来说无疑是一大利好。利于修复市场信心和流动性,恢复正常的融资功能。

3. 汇市:

日前,人民币贬值预期再度增强,昨日离岸人民币一度跌破6.75关口,创一年以来最低点;在岸人民币汇率也正式跌破6.70关口,创2017年7月以来新低。

当前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加剧了人民币贬值预期,但一旦人民币下跌趋势过于强烈,如跌破7.0等重要关口,央行势必会出手,如重启逆周期因子,以及时避免人民币的进一步贬值。

4. 楼市:

业内普遍认为,上一轮全国楼市价格普遍大幅走高,有两大因素助推:一是资金面宽松,另一个则是三四线城市推出的货币化棚改推动了楼市去库存。目前政府开始严控棚改货币化安置的比例,楼市已集聚了大量的泡沫,即便有资金面宽松这一条件,价格上涨的空间和幅度也将有限。

5. 银行:

中信证券首席固收分析师明明预计,银行系统边际上贡献200~300亿的新增信用债认购,而平摊到5家大行与12家股份制银行,每家每月仅需要边际付出15亿左右资金,可谓性价比十分之高,所以不存在银行没钱参与的问题。

此外,明明还认为,中低等级债券收益率可观,风险低于中小微企业信贷,纳入MLF合格质押品,性价比也并不低。我们经常用过去的观念来判断未来,认为商业银行没有动力认购中低等级信用债,但是目前中低等级利差走阔非常明显,又能做MLF质押品,银行风险计提上,边际上又没有恶化,所以这类资产对银行自营的性价比其实并不低,从商业角度上也有利可图。

关键点五:除了货币政策,还有什么政策该托底?

近日央行和财政的争论,让市场也开始思考下一步政策走势会如何。尤其是即将召开的年中经济工作会议,将为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定下基调。货币政策究竟是否会转向宽松?强监管是否会出现一定放松?去杠杆下一步如何定调?财政政策如何发力?这都是市场关心的问题。

明明预计,下半年政策会有结构性变化,沿着货币→监管→财政→信用这条路线均值回归。目前正处于从货币到监管的过渡阶段。

1. 货币:

央行一面鼓励银行表内认购中低等级信用债,另一面也可以对银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进行流动性定向支持以补充弹药,在债转股尚未完全落地的背景下,认购符合自身风险偏好的中低等级信用债,是没有实质障碍的。此外,考虑到当前表外信用创造受阻,预计降低表内资本约束,提高表内货币-信贷创造速度与创造渠道,很有可能是下一个阻力偏小的一个政策创新。

2. 监管:

通过金融投资公司与银行系不良资产管理公司替代传统的非标渠道,对实体经济进行流动性支持,乃至于股债混合工具来参与债转股;银行资产管理部正式蜕变为独立法人的资产管理公司,减少自身资产对银行体系的风险冲击,政策创新缓解中低等级信用债续发难题;信托融资的窗口指导边际上有所放松。

3. 财政:

全社会的信用扩张需要公共部门的扩张率先带动而提振信心,而公共部门信用扩张的前提,是财政政策的罕见紧缩回归到稳健中性,而财政政策的发力有赖于财政资金来源的回归,这需要地方政府一般债券与专项债券的发行放量,与信托非标融资边际上的有所松动。

4. 信用:

公共部门信用扩张,是带动全社会的信用扩张的条件;从货币扩张到信用扩张,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的时滞,所以将信用的扩张放在货币扩张与财政扩张之后。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同业借款 贷款(同业贷款过多)":http://www.ljycsb.cn/dkzs/907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