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分析来了!100万按揭买房,现在和2年前相比,利息差有多大?,下面是小强财艺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按揭贷款和商业贷款
买了即贬值,这是目前购房者普遍担心的问题。不得不说,目前的楼市行情并不好,除了少部分城市房价坚挺外,房价整体呈下滑趋势,销量也不乐观。
原因是多方面的,首要原因是供大于求,市场上不缺房,另外,疫情影响收入下降、人口出生下降、房地产本身存在的泡沫等,都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着商品房的成交,加上频曝的楼市烂尾,让不少购房户担心自己的购房资金并不能保证百分百地安全,捂紧钱袋子,成了很多普通购房者、甚至刚需者的选择,他们在买房问题上慎之又慎。毕竟,掏空六个钱包买房,对大部分人来说,就是倾其所有的一生财富。
楼市不理想,央行也有了动作。5月15日,央行和银监会联合发布《关于调整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有关问题的通知》,对于贷款购买普通自住房的居民家庭,首套住房贷款利率下限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减20个基点。5月20日,央行发布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公告,贷款市场5年期以上LPR报价利率为4.45%。综合以上央行5天之内的两次动作,住房贷款利率从4.6%可以直接降到4.25%,下滑35个基点。
那么,首套按揭房贷100万元,现在和2年前相比,利息差额有多大?数据分析来了。
两年前,也就是2020年的5月份,贷款市场报价利率5年期的LPR利率为4.65%。根据2019年8月份央行发布的《关于新发放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利率调整的公告》,首套商业个人住房贷款的利率不得低于相应期限的LPR,实际贷款利率以最近1个月的LPR利率为基准加点形成,很多贷款买房的朋友,成交的利率都是在5年期LPR利率的基础上上浮20%。如果LPR利率是4.65%,上浮20%后,实际的利率就变成了5.58%,在等额本息下,20年100万房贷就需要多支付利息12.4万,如果是30年期限,就需要多支付利息20.6万元。
两年后的今天,首套住房贷款的利率最低已经降到了4.25%,贷款利率下降还是非常大的,买房人的利息支出差距巨大,老百姓现在按揭买房可以节省一大笔利息支出。财艺君就以贷款100万、期限20年和30年两种情况进行数据分析。
两年前,在利率5.58%的情况下,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通过房贷计算器,20年房贷期限的利息为661792.45 元;现在购房利率已经可以最低降至4.25%,20年房贷期限的利息为486162.73 元。二者差距是175629.72元,也就是17万多元。
两年前,在利率5.58%的情况下,在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下,通过房贷计算器,30年房贷期限的利息为1062146.45 元;现在购房利率已经可以最低降至4.25%,30年房贷期限的利息为770983.61 元 。二者差距是291162.84元,也就是29万多元。
①两年前,在利率5.58%的情况下,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下,通过房贷计算器,20年房贷期限的利息为560325元;现在购房利率已经可以最低降至4.25%,20年房贷期限的利息为426770.83元。二者差距是133554.17元,也就是13万多元。
②两年前在利率5.58%的情况下,在等额本金还款方式下,通过房贷计算器,30年房贷期限的利息为839325元;现在购房利率已经可以最低降至4.25%,30年房贷期限的利息为639270.83元。二者差距是20005417元,也就是20万多元。
现在楼市前景并不明朗,后续利率是否会持续下降,也无法做出准确判断,就好比两年前买房和现在买房,利息差距竟然有如此之大一样。老百姓是否买房,什么时候买房,并没有绝对的正确与错误,如果是刚需住房,不考虑住房成本,现在可以考虑一下买房问题了。
按揭贷款就是商贷吗
冉学东
最近几年,随着“房住不炒”战略的实施,房地产金融的调控愈加严厉,尤其是去年年末央行发布房地产贷款的“五条红线”以来,房地产按揭贷款不论是额度还是利率都出现了很大的变化,个人购房贷款的最高利率已经超过6%,商业银行房地产贷款的额度普遍偏紧。
央行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二季度末,人民币房地产贷款余额50.78万亿元,同比增长9.5%,低于各项贷款增速2.8个百分点,比上年末增速低2.2个百分点;上半年增加2.42万亿元,占同期各项贷款增量的18.9%,比上年全年水平低6.5个百分点。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6.58万亿元,同比增长13%,增速比上年末低1.6个百分点。以上数据表明,房地产贷款增速仍旧不低,额度足够庞大,但是上半年各银行都在用额度,到了后半年,额度用尽,就非常紧张了。
没有房地产按揭贷款,商业银行下半年的零售业务如何开展,如何保持此前告诉增长的业绩和利润就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目前许多商业银行为了弥补房地产贷款增速下滑,或者减少的短板,捡起了消费贷款,加大场景布局和客户拓展,尤其是一些地方性中小银行消费贷款增速较高。
据媒体统计,6月末从消费贷款占个人贷款的比重来看,消费贷款占比较高的有宁波银行、西安银行,分别达到60%、50%以上,南京银行、江苏银行、上海银行等占比也均超过40%。成都银行消费贷款增幅超过70%,紫金银行和无锡银行增幅也都超过50%。
从绝对规模来看,有16家银行个人消费贷规模超过千亿,邮储银行消费贷余额达到4821亿元,雄踞众银行之首;其后是建设银行、中信银行,消费贷规模均超过2200亿元;江苏银行消费贷余额达到2171亿元,是唯一一家突破两千亿关口的城商行。
从房地产贷款到消费贷款,这是商业银行资产摆布的一个趋势。但是消费贷款并非一个避风港,最近纪念频频发生风险事件,从最早的韦伯教育,到蛋壳公寓,到今年以来培训贷的大面积暴雷,表明这个行业的风险不容小觑。
消费贷款不像房地产贷款,总有资产做抵押,而且资产的市值由实时交易的资产价格作为参考,除非发生系统性风险,局部风险相对容易控制。房地产行业基本还是一个政府控制的行业,房地产贷款不需要什么技术含量,跟着放贷拿收益就好了。
但是消费贷不同,首先政策风险比较大,比如今年实行“两减”政策,整个校外培训行业全部归零,许多培训机构负责人跑路,贷款客户没有应有的消费,但必须归还贷款,先不说法律方面,从道义上说,消费者没有接受服务,为什么要凭空付费,这是说不过去的。
这类贷款是纯粹的信用贷款,没有抵押,并且利益相关方比较多,包括培训机构、贷款机构和消费者,消费者往往人数众多,如果处理不妥,易引发群体性事件,影响社会稳定。
例如,近日暴雷的华尔街英语波及6000多人,有十多亿元的“学费”窟窿,涉及平安银行、支付宝(花呗、借呗)、度小满金融(百度有钱花)、北银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中信银行(信用卡)、浦发银行(信用卡)等十多家金融机构。
其实对于消费信贷的风险,监管机构早就已经认识到了。
2019年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19)》中指出,
目前的消费金融机构发放消费信贷时,一般通过自动化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引流、尽调和降低成本,但是底层算法和操作可能趋同,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价格大幅波动,造成风险叠加共振,加剧金融体系的顺周期性。
央行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注重需求侧管理,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激发国内消费潜力,但不宜靠发展消费金融来扩大消费。央行并称,在我国消费贷款快速扩张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忽视了消费金融背后所蕴含的风险,客户资质下沉明显,多头共债和过度授信问题突出。2020年以来,部分银行信用卡、消费贷不良率已显现上升苗头。
商业银行此前在房贷市场上赚的顺风顺水,现在必须从房地产市场转型进入消费或者制造业领域,必须有更加专业的水平和更加专业的精神进行风险识别和控制,不然可能陷入另一个陷阱。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按揭贷款和商业贷款(按揭贷款就是商贷吗)":http://www.ljycsb.cn/dkzs/9078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