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贷款中介为幌子诈骗303万 警方提醒:“贷前收费”都是黑中介,下面是封面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征信包装贷款是真的吗
封面新闻记者 钟晓璐
“急需资金周转,怎么办?”“抵押贷款受阻,怎么办?”有的公司在经营中遇到现金流压力增大,但由于自身资质不足、暂时难以从正规渠道获取贷款,这便给中介代办等“擦边球”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020年10月起,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陆续接到多名群众报警,称在成都市成华区建设北路某公司办理贷款后被骗取了不等数额担保金。
成都市公安局成华区分局经侦大队民警通过开展大量案侦工作,发现犯罪嫌疑人蓝某某伙同龚某某等人通过一金融公司,从2020年6月以来长期实施以贷款中介为幌子的诈骗活动。
该公司通过冒用银行等金融机构名义,向不特定客户打电话宣称可提供贷款服务,并称即使客户有征信问题,公司也可对其进行征信包装顺利办理贷款。骗取客户信任后,该公司与其签订“一站式服务协议书”,并要求缴纳一部分担保金(贷款金额的3%—8%),之后该公司安排“演员”对客户进行面签审核,面签通过后,缴纳剩余担保金,分两次收取客户担保金,并且承诺无论贷款成功与否都会退还全部担保金,公司只收取成功放贷金额的1%作为手续费。但该公司实际并未开展贷款业务工作,贷款客户无一人成功得到放贷,担保金也并未顺利退还。该公司在三个月的运营周期里,共诈骗169名客户涉及金额303万余元。
目前,犯罪嫌疑人龚某某、蓝某某已经被依法抓获归案,案件在进一步侦办当中。
公安机关提醒广大群众:要选择有贷款资质的正规金融机构贷款,不要轻信没有资质的非正规公司发布的“低利息、低门槛、低风险”的虚假宣传广告。正规金融机构在正式放款前不会向借款人收取任何费用,正是因为“黑中介”一般没有实际业务,图的就是借款人支付的各种费用,才会在贷款过程中以各种名目敛财。同时,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理性借贷,不要不计后果,盲目借贷。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无征信贷款平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程维妙)据央行营管部6月7日消息,“创信融”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运行一年多来,已精准支持中小微企业6400余家,发放纯信用贷款63.5亿元,其中,小微、首贷企业分别占99%、76%。
“创信融”平台于2020年9月上线,由央行营管部主导推动,旨在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目前已联通北京市大数据平台“金融公共数据专区”,汇聚金融、政务、市场等多个领域的上亿条市场主体数据,小微企业信用贷款产品申请成功率可提升80%。
平台直连银行授信审批系统,在沙盒环境中与银行联合构建信用评价模型后,将评价结果直接纳入银行自身风控模型,实现授信审批全流程线上化,小微企业获贷平均时长由原来的10个工作日大幅压缩至12分钟。同时,16家试点银行已针对小微企业经营特点,推出专属贷款产品,有效满足大量“信用白户”的融资需求。
平台还建立了内部专项配套机制,破解银行不敢贷不愿贷问题,并通过地方政府部门配套政策支持,推动银行创新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模式。
北京市此前提出五个重点发展主题,包括率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深入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等,总称为“五子”联动,“创信融”平台也聚焦于此。例如平台重点为科技、文化创新企业提供金融助推,目前平台获贷企业中科技文化类企业占1/3;在推进京津冀征信链建设方面,于平台基础上建设京津冀征信链,目前该征信链已完成系统平台搭建和节点部署,三地共9家征信机构上链测试,首家银行实现上链征信产品商业化应用。
编辑 岳彩周 校对 柳宝庆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征信包装贷款是真的吗(无征信贷款平台)":http://www.ljycsb.cn/dkzs/90686.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