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邮消费金融调整利率!行业迈入以量抵价阶段,下面是镭射财经X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中邮贷款可以提前还款吗
作者 | 王月
来源 | 镭射财经(leishecaijing)
中邮消费金融近期启动了新一轮利率调整,再次下调利率。作为头部消费金融公司,中邮消费金融的利率和展业策略变化,也为消费金融市场趋势带来新的观察视角。
自2020年开始,消费金融市场受监管对利率的窗口指导影响,消费金融公司按照最严标准压降定价上限,把定价全面控制在24%以内。利率调整后,消费金融公司的利润模型也将随之改变。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主要盈利来源为利息收入。消费金融产品的定价结构一般会包含资金成本、系统技术成本、坏账成本、获客成本、数据风控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从消费金融业务本质来看,降低定价冲击的主要应对手段包括客群上移动、以量抵价、负债优势、以及科技的降本增效。
坏账成本由客群上移优化,资金成本由负债优势平衡,系统、风控、人工成本由金融科技工具解决,获客成本由规模化获客、提升复贷率来消化。其中,以量抵价是消费金融主动适应利率变化,保持业绩增量的关键。
利率再降
「镭射财经」获悉,中邮消费金融在七月份发布自营贷款业务定价及收费项目公告(2022年第二次修订版),其中非循环额度产品(一次性额度)的利率调整为7.2%-23.6%。此前一次性额度产品年利率为14.04%-23.76%。
循环额度类产品年利率区间为10.8%-23.76%,与之前利率保持一致。在提前还款违约金方面,循环额度产品按日计息,提前还款无违约金,而非循环产品提前还款需收取提前偿还的贷款本金的3%作为违约金。
不过,「镭射财经」注意到中邮消费金融在贷款产品展示端所标注的利率与公告利率不一致。在中邮消费金融的线上贷款页面,其循环额度产品年化利率定价范围为7.2%-23.76%,最低利率标准明显低于公告中的10.8%。这意味着中邮消费金融利率展示不透明,涉嫌侵犯消费者权益。
这已是中邮消费金融今年第二次调整贷款利率。4月份,中邮消费金融发布自营贷款业务定价及收费项目公告(2022年版),就对场景分期分期产品利率进行调整,邮你购年利率降至12.6%-14.4%,而在2021年,邮你购年化利率上限为25.36%。
更早之前,2021年3月份,中邮消费金融还关停了年化利率最高的产品邮你花,邮你花年化利率14.4%-32.4%。
按照产品功能属性和客群划分,目前中邮消费金融公司拥有邮你贷和邮你购两大产品体系。邮你贷现金贷产品可细分为循环贷、极速贷、业主贷和加邮贷等,其中循环贷、加邮贷属于循环贷产品,极速贷属于一次性额度产品。
在中邮消费金融的产品体系中,邮你贷为拳头产品,年化利率较高。根据中邮消费金融2021年第一期ABS发行文件,入池贷款平均年利率为22.95%,利率主要集中在20%~24%之间,该利率区间贷款笔数占比超96%,利率16%以下的贷款笔数占比仅1.43%。
凭借生息资产规模扩张和可观的息差水平,中邮消费金融近几年营收、利润增长较快。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中邮消费金融实现营收56.86亿元,同比增长16.92%;实现净利润12.29亿元,同比增长205.7%;资产总额444.22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0.63%。
从以往业绩数据上看,中邮消费金融均保持业内领先的增速。2018到2020年,中邮消金净利润增幅为199%、71.92%、15.17%,营收增幅为228%、78.23%、30.5%,总资产增幅为75.42%、29.5%、10.9%。
如今,中邮消费金融利率区间收紧,可能将对经营产生一定影响,尤其是利润水平和资产增速。
以量抵价者胜
当消费金融行业定价上限被压缩后,消费金融公司的展业策略发生变化,主要体现两个趋势:价降质升和以量抵价。
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在定价受限后,高利覆盖风险、催收覆盖不良的做法难以走通。消费金融企业不得不通过客群上移的办法,实现价降质升。
但仅靠降低风险成本,难以在定价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弥补获客、资金等成本造成的盈利缺口。为了保持资产规模和利润水平的高增长,消费金融公司不得不通过以量抵价的策略,拓宽获客渠道,降低边际成本,保持业绩正向增长。
从当前消费金融公司的展业路径上看,除去占比较小的自营业务,以量抵价的路线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线上助贷。消费金融公司以资金方的角色,嵌入到金融或非金融场景,这种模式也可以称之为“嵌入式金融”。在合作方式上,场景方提供流量支持,消费金融公司以返佣、分润、固收等方式支付相关费用。
随着助贷场景的内卷,消费金融公司在助贷选择偏好上也发生改变。头部大型流量平台的门槛较高,资金定价竞争激烈,流量的质量难以把控,因此,消费金融公司逐渐降低自身业务对大型平台的依赖。
选择中小第三方线上流量平台,或是中邮消费金融等机构在线上获客成本高企情况下,采用的最佳策略。中邮消费金融总经理王晓敏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过去依靠互联网头部公司导流的模式未来将变得难以为继。
王晓敏认为,中邮消费金融目前重点寻找腰部平台。一些互联网头部流量平台比较强势,一般消费金融公司没有太多话语权,中邮消费金融寻找与消费金融公司相当的腰部平台,拓展合作相对容易一些。「镭射财经」了解到,中邮消费金融目前与加油、汽车等场景的流量平台合作获客。
第二、信息流广告投放。去年,中邮消费金融继招标快手营销项目后,又把目光聚焦到头部音频平台喜马拉雅,中邮消费金融委托采购代理机构采购营销服务商,为中邮消费金融提供快手、喜马拉雅等渠道邮你贷产品推广投放服务。目前,中邮消费金融在微信朋友圈等头部平台投放信息流广告。
第三、代理模式。代理模式主要分为线下代理和线上代理,线下代理一般依托各省市代理商在本地展业,而线上代理更多以合伙人推广的形式开展。前者的代表为中邮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后者的代表为招联金融。
中邮消费金融的线下渠道主要依托代理商铺设,中邮消费金融在全国16个省(市)设立省级营销中心。早年间,中邮消费金融还对线下邮你贷业务发展风险及助贷机构合规性进行风险排查,甚至暂停了全部线下渠道的邮你贷业务。
即使机构们在获客上各显神通、各尽其能,但接下来消费金融市场仍会越来越内卷。大家受定价空间收窄影响,都想抢优质客群,以降低风险成本。这样一来,消金公司的盈利性就会被拉下来,各家只能通过价格补贴和优化体验,获取更多用户。
中邮循环贷利息高吗
作者 | 王月
来源 | 镭射财经(leishecaijing)
窗口指导的最后期限将至,消费金融公司按照最严标准压降定价上限。
“降!争取提前把定价全面控制在24%以内。”开年以来,消费金融行业的利率压降行动节奏加快,这主要源于监管窗口指导和资方对资产端的要求。
去年年中,甚至更早之前,部分地区的监管部门要求辖区内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将个贷利率控制在24%以内。此外,监管还设定了整改过渡期,要求金融机构在2022年6月底前清理超标的存量贷款。
「镭射财经」了解到,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从2020年开始就已压降利率上限,即从36%降至24%,民间借贷利率新规出台后,消费金融公司利率下行速度加快。目前,消费金融公司的全部新增贷款利率均控制在24%以内。
年初至今,不少消费金融公司公布最新利率调整情况,即使是部分客群下沉明显的机构,也下调了定价上限。相比消费金融公司,助贷平台由于收费环节较多,成本涉及多端,降价压力较大,但头部助贷平台也忍痛降价。
从36%到24%,从24%到4倍LPR,定价下行趋势开启,消费金融市场内卷加剧。
最新利率调整
窗口指导一年后,消费金融公司的利率究竟如何了?
目前,中邮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中银消费金融、捷信消费金融、尚诚消费金融、金美信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披露了最新的定价和收费项目公告,其中贷款利率上限均降至24%,甚至部分产品利率上限控制在15%以内。
根据中邮消费金融有限公司自营贷款业务定价及收费项目公告(2022年版),中邮消费金融旗下的现金贷产品邮你贷最高定价23.76%。其中循环额度类产品年利率区间为10.8%-23.76%,一次性额度产品年利率14.04%-23.76%。
相比现金贷,中邮消费金融场景分期产品利率更低。邮你购年利率为12.6%-14.4%。商户贴息模式下,利率为12.6%;客户付息模式,利率14.4%。2021年,邮你购年化利率上限为25.36%,明显高于现行水平。
近期,北银消费金融更新息费定价标准,从2022年4月1日起执行。北银消费金融采用两种定价方式,分别为按利率计算和按分期手续费计算,前者年化利率8.75%-24%,后者折算年化利率最高为23.7%。
中银消费金融在利息收费方面,年化利率为9.125%-23.9%;消费分期手续费的年化利率为12%-24%。尚诚消费金融三月份更新服务内容及价格公告,提到利息年化为5.4%-24%
金美信消费金融今年公布的利率及收费标准显示,贷款年化利率为4.88%-24%。捷信消费金融在3月份也更新了消费贷和商品贷利率表,消费贷利率为23.76%,乐易购商品贷利率为23.04%。
兴业消费金融旗下的家庭消费贷年利率为12%-22.8%,兴才计划年利率5.4%-11.76%,立业计划年利率7.5%-18%。陕西长银消费金融旗下的现金贷畅享贷年化14%-23.88%,畅开花年化18%-24%。
平安消费金融的现金贷和消费分期年化利率在14%-24%之间;湖北消费金融旗下循环贷年化利率8%-20%,菁英贷年化利率14%-20%,乡村消费贷9%-18%,乐居贷16.8%-20%。
此外,马上消费金融、中原消费金融、杭银消费金融等消费金融公司新增贷款利率的上限也降至24%以内。不过,「镭射财经」也注意到部分机构仅发布贷款利率公示公告,里面并未提及具体的定价范围。
消费金融公司所展示的利率多为单利,即便如此,相比此前36%的利率上限,如今消费金融公司的盈利空间收窄。利率之外,大部分消费金融公司还提及提前还款收费政策,一般收取提前还款本金的0%-3%。
有持牌消费金融从业者透露,接下来消费金融市场会越来越内卷,大家受定价空间收窄影响,都想抢优质客群,以降低风险成本。“但这样一来,消金公司的盈利性就会被拉下来,各家只能通过价格补贴和优化体验,获取更多用户。”
降成本压力上升
消费金融市场定价上限下压,冲击的不止是消费金融公司,还包括助贷平台。
消费金融公司相比助贷平台,利率调整得更早,直营业务涉及收费环节少,且率先经历了压力测试,目前所面临的降利率压力较助贷平台低。对比助贷机构与持牌消费金融公司的定价实况可以发现,助贷平台的24%以内资产覆盖率远不及消费金融公司。
头部助贷平台,火力全开降利率。360数科CEO吴海生透露,2021 年底,360数科平台上的贷款平均利率已经低于24%;在2021年四季度末,360数科超过 70% 的客户的价格低于24%。
乐信CFO孙锐也谈到,2021年第四季度,乐信已经有约 59%的贷款定价在24%以内,高于第三季度的 43%。乐信原本计划在 12 个月内将年利率逐步降低至 24%以内,但经过计划中期的评估,乐信有望在 2022 年 6 月之前实现目标。
定价上限一旦被压缩,高利覆盖风险、催收覆盖不良的做法难以走通。消费金融企业不得不通过客群上移的办法,实现价降质升。但仅靠降低风险成本,难以在定价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弥补获客、资金等成本造成的盈利缺口。
从消费金融业务本质来看,除了客群上移,降低定价冲击的主要应对手段包括以量抵价、负债优势、以及科技的降本增效。
目前,消费金融公司业务主要盈利模式仍为利息收入。消费金融产品的定价结构一般会包含资金成本、系统技术成本、坏账成本、获客成本、数据风控成本以及人工成本。
其中,坏账成本由客群上移优化,资金成本由负债优势平衡,系统、风控、人工成本由金融科技工具解决,获客成本由规模化获客、提升复贷率来消化。
拆解头部消费金融公司招联、兴业、马上、中邮,及头部助贷平台360数科、乐信、信也科技的业务现状和业绩数据,可以看到它们之所以能在定价压缩的情况下仍获得不错的盈利水平,主要因为它们或长于科技提升业务效率,或善于场景获客实现以量抵价,或融资便利负债成本占优。
对于那些在降成本上吃力的平台而言,短期仍维持最后的疯狂,放上限为36%的贷款,通过高额服务费变相增加借款人融资成本,如维信金科;长期则盈利空间受限,难以具备业务可持续性。
业内人士称,当前大部分助贷平台的业务模式的收支平衡点集中在定价15%到20%之间,风控、客群、场景较差的平台收支平衡点会更高。可见,综合息费上限压至24%,会让不少助贷平台一时半会吃不消。有资金方称,24%以内的助贷资产已经不容易找了。
在诸多因素中,负债成本优势直接决定利润水平。从本质上讲,消费金融公司从事的是资金批发生意,由于自身不能吸收存款,获得借款的能力成为决定盈利能力的关键因素。换句话讲,资金成本的差异也是造成消费金融公司业绩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中邮贷款可以提前还款吗(中邮循环贷利息高吗)":http://www.ljycsb.cn/dkzs/9066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