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线上贷款的警惕点,下面是融知小讲堂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线上贷款什么意思
在前面《写给助贷服务人员(3)-从进件流程的角度对贷款产品进行分类》一文中,我们对进件流程进行了三种分类,其中一类就是纯线上的审核模式。
从银行产品的设计初衷,纯线上模式,简化了贷款申请流程,既节约了银行的人工,提高了效率,也便利了贷款申请人的流程。但是在现实中,也会存在一些不合法的现象,今天主要就这样的现象给大家做一个说明,防止大家在申请贷款的过程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欺骗。
第一种情况:息差的说法,什么是息差,举例来说,申请了一笔银行纯线上贷款,额度10万,说需要先将部分利息提前交,比如说,需要提前交每年2%的利息,如果贷款是三年期,那么此时息差就是6%,合计先交6000元的利息。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定要格外注意,银行贷款一定是没有息差的。当然,国家现在也对金融管控严格,这样的现象也较之前少了很多,但并不能保证不存在,所以大家很是需要谨慎小心。
第二种情况:在申请银行线上贷款时,办理人在给你操作时,拿起你的手机一顿操作,整个流程也不和你进行解释说明,最后直接放款到账上,告诉你成功申请了5万元,也有5万元的短信通知,殊不知,这里面也可能存在猫腻。因为在整个操作的过程中,可能会存在这样的操作,银行实际审批额度是10万元,实际放款也是10万元,另外5万元去哪了呢?
被办理人通过迂回的方式转走了。转账的相关短信也被删除了。这种情况下,办理人用来转账的账号都不是自己的银行卡,所以等后期发现时追踪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要防止这样的情形发生,大家在申请银行线上贷款时,一定要仔细看下银行的线上合同,银行虽然是简便了审核流程,但借款合同等资料都是有的,只是以电子合同的方式进行了呈现。合同中借款金额、还款方式、贷款期限、年化利率等信息都是很清晰的。所以大家一定要看一下银行的电子合同。防止被无形之中转移了资金。
第三种情况:警惕现金收款的方式。如果说你找相关信息咨询机构办理贷款,一定要警惕它的收费模式,如果说在贷款办理结束之后,在收取相关信息咨询服务费时,只收现金,不接受转账方式,那么极有可能中间也存在着猫腻。大家知道,如果后期发生纠纷,现金交易的方式,在后期提供相关证据时几乎无法证实。所以说,如果对方只接受现金模式,也要小心了。对方可能就存在着一些游离于法律边缘的事情。
总体而言,银行线上类贷款的确带来了诸多便利,但是中间的监控也存在不少漏斗,被不法分子利用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线上贷款转线下什么意思
借钱的人准备好了钱想还款,却还得排队等消息,怎么回事?
伴随着多地频繁调整首套房贷款利率,房贷进入低利率区间,不少贷款买房人开始考虑提前还款。“提前还房贷”为何能屡掀高潮?又是否真的合适?
排队到4月,提前还房贷热度高
“我在去年年底预约了提前还贷,当时最快只能选一个月之后的。现在一个月过去了审批还没通过,我打电话问银行,说是去年10月的申请还没处理完呢,我估计要排到4月。”
“我在2022年10月提前还过一次房贷,当时一年有三次申请机会,只要月初在手机上操作一下就好了。现在不仅要给银行经理留下信息预约,而且也是起码等到3月。”
“我在2022年3月申请过一次提前还贷,当时申请后的第二天就扣款了。感觉从下半年开始越来越难申请,现在都说要等到4月、6月甚至8月份,这几个月就又有不少利息了。”
正如上述几位买房人向中新财经记者介绍的一样,最近不少想要提前还房贷的买房人都陷入了“线上预约不到,线下让等消息”的死胡同里,焦急不已。
事实上,2023年初的这波“提前还贷潮”并非新事,从2022年起热度便逐渐走高。
“2022年之前没有过这么多人提前还贷,2021年下半年银行的贷款额度甚至还不够用呢。”一位商业银行贷款部门人士对记者说,这两年“房住不炒”的属性愈发明显,房子增值慢了、少了,提前还贷成为了一种减少利息的理财办法。
据其介绍,特别是在2022年之前的高利率时期申请了房贷,现在手头不紧张,短期内或可见的中长期没有大额资金需求的客户,基本都在操作提前还贷。
近期房贷利率的调整也是重要触发因素。自年初首套房贷利率动态调整机制建立以来,截至1月31日,贝壳研究院监测的103个城市中,首套利率低于4.1%的城市共30个,部分城市房贷利率已迈入“3时代”。
“一方面由于此前贷款的利息较高,购房者希望通过提前还贷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则是2022年投资理财收益波动较大且远不及预期,房贷和投资理财之间收益倒挂,让一些购房者产生了提前还贷的愿望。”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认为。
提前还贷,利弊几何?
提前还贷热度不减,但这一行为是否划算也一直受到争议。
95后女生小夏在2021年底贷款买了自己的房子。“我选择了高首付,所以只贷了40多万元。不过当时还在放贷难的时候,银行有额度就赶紧申请了,利率加点80个基点达到5.45%,属于比较高的。”
正是因为支付了比较高的首付,小夏目前手里并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提前还贷。“最近都说提前还贷很实惠,我爸妈就想再省一省、借点钱把房贷提前还上。但我很不喜欢手里没钱、没有抵御风险能力的感觉,所以目前还没有决定。”
虽说“无贷一身轻”可以说是大多数买房人的终极梦想,但正如小夏所顾虑的,业内人士同样提醒,面对扎堆提前还贷的热潮,还是要结合自身情况选择。
“对个人来说,判断是否需要提前偿还个人贷款,最直接的方式是看投资收益是否可以覆盖贷款利息。如果投资收益率高于贷款利率,则考虑将资金更多用于投资;反之则可以考虑部分或全部偿还贷款。当然,还需要为日常生活支出与未来养老、医疗等留足资金。”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说。
中原地产也指出,不适合提前还款的情况包括房贷利率低、等额本息还款已到还款中期、等额本金还款期已过1/3等。
但对于银行来说,大量的提前还贷则会造成不小的业务压力。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个人按揭贷款是银行核心优质资产,大量提前还房贷会直接影响到银行的营收和利润,因此不少银行选择提高还款门槛。
“但银行也应该理解客户的金融需求,主动改善服务,而不是对提前还款设置障碍。毕竟相对于短时利润,长期的信用更有价值。如果购房者提前还贷存在违规恶意阻拦的情况,消费者可以向银保监会进行申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王蓬博说。
矛盾如何解决?
但相对于买房人和银行的“纠葛”,不少分析指出,“提前还贷潮”最终的矛盾还是在存量房贷客户还款压力上。
“只要房贷利率高于理财利率,且居民预期房价下跌,提前还贷的动机就一直会存在。”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当前存量房贷的压力仍然较大,希望能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既能降低月供压力,还能释放内需和消费。
董希淼也提出,当前部分存量房贷与新增房贷之间的利差过大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建议相关部门加快出台相关举措,引导银行适度降低存量房贷利率,进一步降低住房消费者的负担,有效解决居民扎堆提前还款及违规“转贷”等问题。
“考虑到2023年宏观经济企稳回升和房地产市场回暖,下一阶段提前还贷热潮或将趋于平缓。当然,稳定居民信心和预期、减缓提前还贷还有更重要和深远的意义。”董希淼认为,可加快引导5年期以上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下降,继续降低新增和存量住房贷款利率。(记者 左宇坤)
来源: 中国新闻网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线上贷款什么意思(线上贷款转线下什么意思)":http://www.ljycsb.cn/dkzs/8957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