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银行:资产端持续扩张以量补价 贷款增速回落需求端有隐忧,下面是证券市场周刊天下公司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
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苏州银行净息差为1.87%和1.77%,一季度环比继续下行、同比企稳。在净息差较难提升的趋势下,苏州银行高举以量补价策略,在资产端持续扩张,以信贷的积极投放支撑盈利的高增长。
方斐/文
4月25日,苏州银行发布2022年年报及2023年一季度报。2022年与2023年一季度,苏州银行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17.6亿元、3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6%、5.3%;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9.2亿元、1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1%、20.8%;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苏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7%,拨备覆盖率为520%。
2022年,苏州银行ROE为11.52%,同比提升1.56个百分点;2023年一季度的年化ROE为13.04%,较2022年同期提升0.12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年末,苏州银行总资产为5245亿元,较2021年年末增长15.8%;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的总资产为5550亿元,较年初增长5.8%。
信用减值压力缓解反哺利润
单从财务数据来看,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苏州银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均维持在20%以上,利润高增长表现在同业比较中非常突出;且年化加权平均ROE实现持续提升,表明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另一方面,在资产质量优化和高拨备的加持下,苏州银行信用减值压力缓解反哺利润。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公司信用减值损失同比大幅下降17.3%和30.4%。
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苏州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0.7%和11.1%;净息差为1.87%和1.77%,一季度环比继续下行、同比企稳。在净息差提升较难的趋势下,苏州银行在资产端持续扩张,延续以量补价效应,尤其是在细分领域信贷保持高景气度,非房零售贷款贡献度提升。
截至2022年年末,苏州银行总贷款为2506.34亿元,同比增长17.5%;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的增幅为7.3%,企业贷款增速分别为17.1%和8.6%;其中,普惠小微企业贷款、绿色贷款、民营企业贷款及制造业贷款2022年增幅均超20%;零售贷款增速为18.4%和4.7%,消费贷和经营贷等非房零售贷款占比上升,结构有所优化。
在负债端,苏州银行存款延续高增长,个人存款增量明显。截至2022年年末,苏州银行总存款为3235.85亿元,同比增长16.3%,2023年一季度增速为11.4%;其中,个人存款增速分别为28.5%和16.5%。
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苏州银行非息收入同比变化幅度为3.8%和-5.2%;其中,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8%和6.5%。2022年,苏州银行代客理财和代理类业务收入同比增长7.1%和25.7%,固收类产品保险、资管业务同比增长71%和224%,私行客户数较上年增长26%,私行客户金融总资产占比逐年提高。
不过,苏州银行其他非息收入表现偏弱,主要受投资收益和汇兑亏损的影响。2022年和2023年一季度,苏州银行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变化幅度为8.3%和-17%;其中,投资收益同比减少14.5%和30.5%,一季度汇兑亏损0.47亿元。
截至2022年年末和2023年3月末,苏州银行不良贷款率为0.88%和0.87%,关注类贷款占比为0.75%和0.76%,均维持在同业较低水平;公司拨备覆盖率为530.8%和519.7%,拨备计提充分,风险抵补能力较强。
非息收入表现疲软拖累营收
苏州银行2023年一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0.8%,同业表现突出,但增速较2022年全年26.1%及前三季度25.9%的高位有所放缓,主要影响因素是公司收入端的持续承压。
从营收来看,苏州银行2022年、2023年一季度实现营收同比分别增长8.6%、5.3%、较2022年前三季度11.5%的增速持续放缓,主要拖累因素在于非息收入。一方面,2022年、2023年一季度,公司中间业务收入同比分别增长7.8%、6.5%、较2022年前三季度17.8%的增速持续下行;另一方面,受投资交易板块的拖累,公司其他非息收入增长较为乏力,公司2022年、2023年一季度投资收益同比增速分别为-14.5%、-30.5%。
具体来看,2022年四季度,受彼时债券市场波动的影响,苏州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和其他非息收入表现疲软,共同拖累营收增长,尽管2023年一季度中间业务收入累计同比增速继续走弱,但幅度明显收窄,不过由于其他非息收入同比增速转负(主要受投资收益和汇兑损益的影响),拖累营收同比增速较2022年下降3.4个百分点。
幸好苏州银行净利息收入延续强劲势头,2023年一季度同比增速较2022年再提高0.4个百分点,基数效应是主因;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速受营收增速放缓的影响自然回落,但仍保持在20%以上的较优水平,一定程度上来自信用成本下行的支撑而非收入的增长。
具体来看,2022年、2023年一季度,苏州银行实现净利息收入同比增长10.7%、11.1%、均高于2022年前三季度7.9%的增速。平安证券分析认为,2022年四季度边际提速主要源自苏州银行净息差环比向上和规模加速扩张的共同支撑,而在年初重定价等因素影响下公司息差有所收窄,2023年一季度净利息收入增速仍能保持平稳,一定程度上与信贷的积极投放以及2022年同期的低基数有关。
尽管有贷款重定价因素的负面影响,但苏州银行2022年净息差较前三季度仍提高2BP,自2022年二季度以来逐季抬升,彰显较强的韧性,这或与个人消费信贷领域的发力息息相关,2022年下半年,苏州银行消费贷在个贷净增量中占比超四成。2023年一季度,苏州银行净息差较2022年全年下降10BP,主要受贷款重定价的影响,但与2022年一季度和2021年一季度净息差降幅均为14BP相比有所收窄,这表明其新发放贷款利率已有企稳迹象。
具体来看,苏州银行2022年净息差为1.87%,较2022年前三季度的1.85%略有提升,2023年一季度净息差为1.77%,平安证券按期初期末余额测算公司单季息差环比2022年四季度收窄12BP至1.7%,背后源自资产端定价的拖累;经测算生息资产收益率环比下降11BP至3.94%,主要是受到按揭贷款和对公中长期贷款重定价的影响。不过,随着重定价影响因素的消退,公司净息差有望企稳回升。
信贷投放持续保持高景气
拆分营收来看,2023年一季度,苏州银行利息净收入同比增长11.13%,在行业降息大背景下较2022年全年增速提升0.4个百分点,主要是生息资产维持较快的扩张速度,信贷投放持续保持高景气。
截至2022年四季度末、2023年一季度末,苏州银行发放贷款和垫款同比增速分别为17.55%、17.28%,延续前三季度信贷高增速的良好态势。从信贷投放结构看,公司2022年四季度末制造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22.17%,高于贷款总体增速,充分享受区域产业红利。
此外,在宽信用的背景下,区域基建投资发力,苏州银行2022年四季度末基建类贷款余额同比增速达20.18%,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20.75%。在零售贷款方面,随着普惠小微业务的稳步推进,公司个人经营贷增速亮眼,2022年四季度末同比增长27.38%,占贷款总额的比例提升至15.66%。
从规模来看,2022年四季度,苏州银行进一步加快资产扩张步伐,截至2022年年末,公司总资产同比增长15.8%,高于三季度末的14.7%;进入2023年一季度,公司资产同比增长11.6%,略有放缓。
不过,受益于区域需求的旺盛,苏州银行信贷投放继续保持亮眼表现,2023年一季度末、2022年年末贷款同比分别增长17.2%、17.5%,与2022年三季度末的17.7%基本持平,成为公司规模扩张的主要支撑。
另一方面,苏州银行在负债端的表现同样保持优异,2023年一季度末、2022年年末存款总额同比分别增长19.5%、16.6%,均高于2022年三季度14.9%的增速。存款增速持续抬升,且主要来自个人存款贡献,表明居民储蓄意愿仍然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与存款保持高增长相比,苏州银行贷款增速有所回落。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公司存、贷款余额同比增速分别较2022年提升3.2个百分点、下降3.8个百分点。
根据民生证券的分析,贷款增速的回落主要是苏州银行制造业信贷放占比较高,但疫后制造业融资需求的修复仍需时间。展望2023年全年,制造业需求端改善趋势不会改变,特别是在制造业发达(且在转型)、经济活力充沛的苏州,信贷投放仍有强支撑;另一方面,政务金融有望取得积极进展,服务重大项目、深化国企战略协同等均已写入2023年苏州银行的经营计划中。
贷款利率定价机制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房贷利率和同业拆借利率如何理解?且看中国人民银行的标准解释。
一、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由各报价行按公开市场操作利率(主要指中期借贷便利利率)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得出,为银行贷款提供定价参考。目前,LPR包括1年期和5年期以上两个品种。
LPR报价行目前包括18家银行,每月20日(遇节假日顺延)9时前,各报价行以0.05个百分点为步长,向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交报价,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按去掉最高和最低报价后算术平均,并向0.05%的整数倍就近取整计算得出LPR,于当日9时15分公布,可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和中国人民银行网站查询。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2022年10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
二、房贷利率
目前大部分银行首套房贷利率执行的标准是在基准利率(4.9%)的基础上上浮10%-20%,少数银行甚至是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0%。比如,5年以上房贷利率上浮20%,那么执行年利率为5.88%。
现在大家说的房贷利率加多少个基点,都是在LPR的基础上增加。1个基点即一个BP,也就是百分之一个百分之一,即1BP=0.01%。例如,当LPR利率下降15个基点的时候,就相当于下降了0.15个百分点。
三、同业拆借利率(Shibor)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anghai Interbank Offered Rate,简称Shibor),是由信用等级较高的银行自主报出的人民币同业拆出利率计算确定的算术平均利率,是单利、无担保、批发性利率。目前,Shibor品种包括隔夜、1周、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及1年。
Shibor报价银行团现由18家商业银行组成。报价银行是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员,具有公开市场一级交易商或外汇市场做市商资格,在中国货币市场交易活跃的银行。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成立Shibor工作小组,依据《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实施准则》确定和调整报价银行团成员、监督和管理Shibor运行、规范报价行与指定发布人行为。
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受权Shibor的报价计算和信息发布。每个交易日根据各报价行的报价,剔除最高、最低各4家报价,对其余报价进行算术平均计算后,得出每一期限品种的Shibor,并于11:00对外发布。
同业拆借,应当遵守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禁止利用拆入资金发放固定资产贷款或者用于投资。拆出资金限于交足存款准备金、留足备付金和归还中国人民银行到期贷款之后的闲置资金。拆入资金用于弥补票据结算、联行汇差头寸(指不同的银行之间进行往来支付的收支差额,比如工行今日向农行汇款100W,农行今日向工行汇款80W,那么还有20W的就是汇差头寸)的不足和解决临时性周转资金的需要。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影响贷款定价的因素(贷款利率定价机制)":http://www.ljycsb.cn/dkzs/8955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