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背后的消金巨头,富龙小贷年化利率曾达36%,下面是且说金融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个人大额贷款公司
距离郑州富士康逃离返乡事件,已过去有一个月时间。
近期,富士康郑州园区又开始了新一轮的招工,除了用高额补助吸引新人加入,针对已经返乡的老员工,再次入职后将额外补贴。
在许多人眼里,富士康是一家代工手机、电脑和配件工厂,其实在金融领域富士康还拥有多个金融牌照。
01
富士康道歉
10月,郑州处于“静默”管控期,位于郑州的富士康工厂因出现疫情,不断有人成“密接”被拉走隔离,随着感染人数增多,恐慌的情绪不断蔓延,没感染的人都担心被封控无法回家,便开始连夜逃走。
这也就导致上万名员工行走在中原大地上,用徒步的方式默默返乡。
尽管目前园区生产与生活秩序陆续恢复正常,iPhone 14系列的订单如约而至,但在大量员工 " 逃离 " 后,给富士康的生产线带来了不少麻烦。
眼下,正是郑州富士康订单的旺季,但受疫情影响,厂区出现了用工缺口,为了留住员工,“挽回”曾离职的返乡人员,富士康发布多次奖励补贴政策。在一些列补贴之下,原本预招10万人,但仅有3万人报名。
在新一轮招工之后,入职薪资补贴却出现了问题。据了解,是富士康的入职奖金发放规则和招工信息不符,奖金发放时间也延后了。
本来就招工紧缺,招来了之后奖金却不按规定发放,新进员工只能对工作津贴认知疑虑提出诉求。
11月24 日,富士康发布声明回应称,因入职流程中的电脑信息输入错误导致,并为此道歉,且承诺公司各项薪资政策与官方招工海报完全一致。声明还显示,对于想要离开郑州园区、返乡的员工,富士康将提供相应的返乡员工补贴。
02
富士康的金融帝国
富士康集团员工超100多万人,且几乎都是年轻人,有着“世界代工厂”的称号,在金融领域也是野心勃勃。
仅在2014年,富士康就已经设立了6家金融服务公司,为全球电子产业供应链提供贷款及其他金融服务。
2015年,富士康就已获得小额贷款、担保、租赁保理等多个金融牌照。2016年6月,富士康宣布入局供应链金融。
2016年12月,富士康旗下金融品牌富金富与金融科技公司我来贷达成合作,并公布将为全国蓝领及工薪阶层提供信贷服务。
2017年初,富士康旗下消费分期平台富金富官网正式上线,平台提供两款消费分期产品,“富宝贷”和“富分期”。
富分期是个人消费信贷产品,用户群主要为富士康员工和蓝领及工薪阶层,富宝袋是纯线上信用贷产品。
2018年,富士康旗下深圳市富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富龙小贷)经监管部门批准开展互联网小额贷款业务(不得吸收公众存款),正式拿下网络小贷牌照,富士康因此正式进军消费金融领域。
截止目前,富金富已经上线了四款产品,分别为现金贷产品富宝袋、分期产品富分期商城、供应链金融产品富商贷、车辆抵押贷款产品富车贷。
此外,富士康围绕供应链产业金融设立了富金通金服,金融服务公司包括融资租赁、商业保理、小额贷款、基金管理等,还有面向投资者提供金融理财服务的富元汇。
03
富龙小贷投诉问题不断
打开“富宝袋”APP,显示最高额度20万元,综合年利率(单利)6%起,商城页面则是富分期商城。
通过首页消息可以了解到,富宝袋目前注册用户已超过1000万,合作机构包括海银行、迪信通、橘子数科、富邦华一银行、未来科技等14家。
除了一般借款外,针对富士康员工提供了专门的“教育分期”,富宝袋和上海银行推出的分期付款产品“微支付”,还能通过微信、支付宝消费支付。
截至11月28日,黑猫投诉平台显示,富宝袋的累计投诉共468条,投诉内容大多包括暴力催收、爆通讯录、高利贷等。
11月21日,一位投诉者称,于2021年11月18日在榕树贷款上的富宝袋借款8000元,分12期,每月还款803.47元,共计还款9641.64元,年化利率高达35.94%。
并且在能联系到本人的情况下,未经同意骚扰家人,进行电话、短信催收,其父母年岁大心脏不好,已经催收吓到。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企查查显示,富宝袋所属公司富龙小贷,涉及3千多条司法案件,其中有大量裁判文书显示,富龙小贷放款利率高达36%。
按照目前监管机构的要求,各地消费金融公司、银行等金融机构要将个人贷款利率全面控制在24%以内,民间借贷不得超过4倍LPR。
今年10月11日,有网友向地方监管投诉“深圳市富龙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和违规平台我来数科联合发放高利贷,其年利率达高达60%,并非法威胁不当催收,频繁骚扰他人“。
对此,10月13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监管回复表示,已要求富龙小贷予以核实并妥善处理该诉求,涉及合同纠纷的建议通过司法途径解决。涉及暴力催收的,建议用户携带相关材料前往公安机关报案处理。
早在2021年,富龙小贷曾遭到深圳市公安局龙华分局两次行政处罚。
在行业监管收紧的趋势下,合法合规经营才能在激烈的行业竞争中长久生存,根据用户的体验反馈不断改进,才能让公司的信贷业务更好的走向正确的发展道路。
”逃离“之后的员工或许会选择再回来,但被高利贷伤害的人一定不会。
来源:且说金融
贷款平台多的用哪个贷款
巨头的金融战争。
撰文 | 刘星志
编辑 | 彦飞
来源 | 盒饭财经(ID:daxiongfan)
近日,抖音集团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中融小贷)申请的三期ABS产品均已受理,拟发行金额均为100亿,合计300亿元。
中融小贷本次发行的ABS是一种资产支持证券。中融小贷以用户在平台借钱的证明为抵押,通过ABS进行融资,以扩大放贷规模。
在国内外金融市场上,这一融资工具十分常见。早些年蚂蚁金服就是靠这一融资方式快速增长,仅2017年,蚂蚁旗下小贷就发行过超1500亿元ABS。
不过,2020年下半年,互联网金融一系列新规出台,ABS融资从表外并入表内,小贷公司融资规模严格受杠杆上限限制。如今,抖音借助ABS扩充放贷资金,也要受到类似约束。
此前补充资本金后,中融小贷理论上能撬动1500亿规模的贷款规模。此次300亿元的融资也意味着,中融小贷正加速向这一目标迈进。
据抖音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申请的ABS仅为储架额度,即一次审批通过后、数年内逐步发行。目前中融小贷这3期ABS均处于“受理”状态,尚未“反馈”或“通过”。
300亿的额度并不算小,但加上储架额度的因素,在业内也并不算大。据不完全统计,多家头部消金和小贷机构ABS储架额度超过500亿,部分超过1000亿。
自2021年10月被抖音集团收购以来,中融小贷多次增资,今年4月增资至90亿元。单从注资规模角度看,抖音集团收购后仅半年,中融小贷资本金规模就超过了电商巨头京东旗下的小贷公司,目前仅次于蚂蚁和腾讯旗下的小贷公司。而如今首次申请就连发3期大额ABS,可见中融小贷进一步扩大放贷规模的野心。
从行业趋势上来讲,“实而优则金”,互联网金融发展是一条必然之路,对于抖音集团来说更是如此。从过去给金融机构导流,到搭建好自身的电商商业场景,抖音集团需要匹配自身规模的金融业务,形成商业闭环,助力平台发展。
近半年来,腾讯、百度、携程等互联网巨头纷纷调整旗下小贷业务,以迎合监管新规。新规给出的杠杆上限,既是桎梏,对于后来者抖音来说也是机会。新规面前人人平等,抖音的追赶会更加轻松。
不过,随着抖音商业化加速,小贷恐怕无法满足抖音集团在金融领域的野心,瞄准全场景流量变现与消费分期场景的抖音集团,仍旧需要一块上限更高的消费金融牌照。
抖音及其前身字节跳动很早就涉足了小贷业务;在蚂蚁IPO折戟后,它明显加大了对这块业务的投入。
2018年7月,今日头条APP上线了“放心贷”入口,抖音集团开始试水小贷业务。不过彼时抖音集团并没有获得相关牌照,放心贷更像是一门为其他机构引流的“卖水”生意。
两年多后的2020年11月,蚂蚁集团的IPO在只剩临门一脚时被叫停,直至今日未能重启。几乎与此同时,抖音启动了自己的小贷业务。
同一个月,抖音上线“放心花”产品,这是一款类似于“花呗”的产品,最高额度10000元,但当时仅支持购买站内流量服务DOU+时使用。
次月,抖音上线“DOU分期”。“DOU分期”比“放心花”更加成熟,增加了免息和分期付款等功能,也支持在抖音小店中购买商品。此时距离2020年9月抖音集团拿下支付牌照只有短短3个月时间。
一系列举动背后,抖音入局消费金融已是“阳谋”。
2021年10月,抖音集团旗下深圳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收购中融小贷,抖音获得了一张小贷牌照,今年7月,“DOU分期”又更名为“抖音月付”。
目前,抖音面向C端的金融产品入口集中在“我的钱包”中,包括放心借、抖音月付、抖音支付、抖音信用卡、保险服务等。其中,放心借与抖音月付是与小贷直接相关的两款产品。
根据抖音客服的介绍,抖音月付的场景单一,主要用于在抖音内购买商品,不可提现;放心借则可以提现,使用场景相对复杂。二者的区别类似于“花呗”和“借呗”。
由于使用场景不同,开通门槛也有不同,放心借的开通审核更为严格。不管是否有在抖音消费,用户都可以开通抖音月付,激活500元的基础额度;但在放心借界面,额度则可能申请失败。
此外,在去年6月和今年4月两次增资间隙中,2021年12月,抖音集团跳动上线了全新小微贷产品“放心借小微专享”。与面向C端用户的“放心借”贷款产品相比,“放心借小微专享”在贷款额度、利率方面存在差异。
借贷业务动作频频,抖音的金融生态逐渐成型。To B的小微贷能够帮助平台上的商家保持现金流稳定,To C的抖音月付等产品则可以降低用户的消费门槛,进一步提升平台电商GMV(商品交易总额)。
在亲身入局之前,抖音凭借庞大的流量池也成为了互金行业的投放重点。抖音集团一面收产品入口的流量费,一面收内容流量的广告费。
但抖音集团并不满足于单纯做“卖水者”。尤其是近几年互金行业遭遇严厉监管,参与者大幅减少,不再是广告投放大户,抖音的导流生意无法继续;而行业门槛提高,也给了规模庞大的抖音入局的机会。
有阿里和京东的经验在前,“实而优则金”顺理成章。抖音电商活跃的。这是互联网行业为数不多仍在增长的赛道。
再加上疫情以来,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小微贷产品需求显著增长,带动了网络小贷市场回暖,对于抖音集团来说也是个很好的切入市场的契机。
自2018年起,抖音集团加速收购,陆续取得支付、小贷、保险经纪等金融牌照。目前抖音和今日头条APP内的现金贷和消费分期产品背后都有中融小贷的身影。
深圳汇合创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兆江认为,从行业趋势上来讲,互联网金融发展是一条必然之路,一方面市场有需求,一方面它也提高了融资效率。抖音集团发展互联网金融对平台完善是有益的,可以让商业模式形成闭环,对小微企业也能形成更有力的支持。
2021年后,抖音集团开始在多条业务线上收缩,但小贷业务仍在扩张。单从注册资本规模来看,中融小贷90亿元的注册资本,在行业中排名第三,仅次于蚂蚁和腾讯旗下的小贷公司。
虽然资金规模已经达到行业头部,但一张小贷牌照显然难以满足抖音集团的胃口。
据媒体报道,此前华融消费金融出清,抖音集团跳动曾试图入股,但最终被宁波银行收入囊中;此后抖音集团又与捷信消费金融洽谈入股,但目前仍未有进展。
相比小贷牌照,消费金融牌照诞生发展更加平稳有序,杠杆上限也更高,但获批也更难。在谋求消金牌照屡屡受阻后,通过增资小贷和发行ABS来满足前端资金需求,某种程度上是抖音集团的无奈之举。
长期来看,随着电商业务的发展,消费金融对于抖音集团来说将越来越重要,中融小贷或许只是一张入场券,一个开始。
今年上半年,互联网小贷整体迎来了一波增资潮。
今年4月,中融小贷增资至90亿后超过了百度旗下度小满位列行业第二,但不到两个月后,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增资至100亿,反超了中融小贷。
此外,携程小贷、OPPO/VIVO旗下隆携小贷也增资至50亿,满足了小贷新规中跨省经营的门槛,同时为扩大放贷规模做好了准备。
互联网和手机公司加注小贷,看中的是这块市场的刚需和高利润。尤其是与自身涉及消费的业务场景进行联动,比如抖音小贷可以给电商“打辅助”。
此外,2020年底监管新规的严格限制,也让行业尾端的一些公司快速出清。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6232家,较2020年末减少886家。这也为大公司腾出了更多市场空间。
图源:天下银保
虽然消费复苏尚待时日,但互联网巨头的融资已开始走热。今年6月,美团旗下小贷公司申请的两笔130亿ABS已获反馈;截至目前,京东旗下小贷公司年内已发行7笔个人消费金融ABS,发行金额合计45亿。
不过,互联网公司在小贷业务上的动作大开大合,同时又十分谨慎,在股权结构等诸多问题上都十分注意合规。
今年7月,阿里巴巴调整合伙人协议,井贤栋等9名蚂蚁集团高管不再担任阿里管理层。市场人士分析,阿里与蚂蚁“分家”是为了降低风险,为重启上市铺路。
有蚂蚁覆辙在前,仍未上市的字节在此方面也该小心谨慎。天眼查信息显示,目前中融小贷由深圳今日头条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两者均位列抖音集团37家核心企业之中。
除了在架构等方面的合规性以外,实际运营层面的风险也不容忽视。目前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抖音月付相关投诉有13289条,放心借则有4003条。
从行业经验来看,这块业务赚钱并不容易,且存在监管“踩坑”的可能。抖音金融当下最重要的可能并非赚钱,而是给电商业务打好辅助的同时,不给集团上市“添麻烦”。
参考资料:
《字节跳动放不下金融》字母榜
《约谈风波中的蚂蚁小贷:资本金或提至1400亿 借ABS杠杆曾高达百倍》凤凰网财经
《字节小贷发行300亿ABS均已受理!》消费金融频道
《字节加码万亿小贷》字母榜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个人大额贷款公司(贷款平台多的用哪个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8955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