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围城:上热搜的银行校招试题和一群正在逃离的年轻人,下面是澎湃新闻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从业个人贷款题库
澎湃新闻记者 陈佩珍
一些在银行工作的年轻人正在试图逃离。
截至目前,微博上的超话“今天你从银行离职了吗”阅读量已经超过8600万,帖子已有1.7万。
今年8月,一张厦门国际银行北京分行校招新员工吐槽“因未喝领导敬酒被打耳光”的微信截图在网络上引起网友的愤懑。
与此同时,又是一年银行秋季招聘季。银行秋招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应届毕业生想进银行依然要面对层层筛选:网申、初选、笔试、心理测试、面试,有的银行面试甚至超过2轮。
几家国有大行的校招面试题最近也频上热搜:除了数学、英语题外,国有大行的校招还考了仰韶文化、伽利略卫星、富春山居图长啥样、齿轮和杠杆理论知识、静脉出血如何止血……
银行,对于年轻人来说仿佛成了一座围城:城里人想出来,城外人想进去。
迷茫
李曼进入某上市城商行工作已经有3个月了。她2019年底研究生毕业于境外一所QS排名前100的大学。原本按部就班找工作的步伐被突如其来的疫情耽误,导致她今年7月才到达工作岗位。
她拿到了两份银行的offer,一份来自某国有大行分行,还有一份来自某上市城商行分行,她最终选择了后者。
“国有大行分行所在地是我的家乡(某二线城市省会),城商行分行所在地在一线城市,我现在比较倾向于到一线城市工作。” 李曼说。
银行的招聘流程都包括网申、笔试、心理测试、面试和终面,但银行间也略有差别。比如李曼参加的某国有大行面试时个人单面,但是某城商行面试确是小组面试。
“国有大行的面试只进行了1轮,城商行的面试3轮,包括一个签约会。”李曼说。
谈到选择去银行工作的原因,李曼说:“父母觉得银行的工作比较稳定,加上疫情在家时间过长觉得自己快失去价值,拿到银行的offer我也想去尝试一下。”
刚进入银行工作的这几个月,李曼便忙碌起来。每天有固定的晨会夕会,有时候周末也有一些会议或培训,银行也安排新入职的员工考相关的金融从业资格证。
李曼对于目前在银行的工作还感受不到压力,因为到明年年底前,李曼和通过校招一起进入该城商行工作的同龄人还处于银行的“保护期”:没完成工作指标按照保底工资发放,考核压力相对较小。
一旦过了“保护期”,李曼的工资构成就是基本工资加上提成,而基本工资是远低于保底工资的。
“也许到时候压力就来了,到时候再看吧。”李曼对未来也显得有些迷茫。
徘徊
最受大学生欢迎的求职网站之一——应届生求职网的论坛上经常会出现这样的问题“为什么那么多人说做银行不好,但还是有这么多人想进银行”。
帖子里有网友说:除了公务员,银行是择业首选。有网友说:金融机构中,证券、投行、基金公司什么的,收入可能比银行高。但是不稳定,风险也高,而且也更累,银行旱涝保收。也有的网友用“体面”“相比其它工作,没有专业限制”来形容银行工作。
和李曼不同的是,王露作为今年的应届毕业生,她放弃了某国有大行的offer,选择进了某券商投行部。王露本科毕业于某中部985院校,研究生毕业于境外一所QS排名前100的大学。
她应聘的国有大行经历了网申、笔试、2轮面试。“第一轮是群面,第二轮是多对二面试,当时的每一轮面试前还是很紧张的在准备,因为竞争的压力还是蛮大的。”王露说。
在今年3月初,王露就收到了某国有大行的offer。不过,她当时还在某券商投行部实习,并且可以实习留任。
“银行工作稳定,工资还可以,再加上国有银行福利也挺好的。所以当时我也挺纠结要不要在券商继续实习下去。”王露说。
4月初,某券商投行部给了王露offer,王露最终放弃了某国有大行的offer。“当时仔细想了想,如果选择去国有大行的话,需要在基层工作2到3年才能有机会竞争晋升到分行,这里面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券商总部投行部门和银行支行的offer对比的话,肯定还是会选择券商总部的投行部门。”王露说。
失落
虽然拿了国有大行的offer,但王露始终还是属于银行城外的人,对于银行的体验仅仅停留在参加银行招聘的经历。初入银行还有些迷茫的李曼,对于银行的认知还是停留在父母营造的“稳定”氛围中。
然而对于那些在银行待了超过1年的年轻人来说,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慢慢打破从前对银行的“体面、高薪、稳定”的刻板印象,并企图逃离。
应届生通过校招进入银行,除了总行招聘的专业技术人员(IT、法律、行政等)或高学历者(博士、出站博士后)一般不会安排柜台实习,其他岗位如总行招聘的管理培训生、分支行新员工可能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柜员经历。
这段柜员经历,对于很多初入职场的年轻人来说是不情愿的。张超在某上市城商行中从业超过13年,他对澎湃新闻说:“北大清华毕业的做柜员、接客服电话现在也不是新闻了。当下来看,银行业务解构,个人主观能动性下降,新人会做一些重复简单的事情,对于新人来说很无趣,年轻人刚进银行可能会不适应。”
脱口秀演员House在最近大热的《脱口秀大会》上曾说起自己当银行柜员的经历。他用玩笑似的段子描述起自己曾经作为银行柜员生活:做银行柜员特别辛苦,柜面面对的是客户,而客户一生气啥话都敢说,最过分的一次客户跟我说“你有什么资格上厕所,你今天就是尿在柜台里,也得把事情给办了”;作为银行柜员,你以为我们接待的是很多客户,但其实不是,我们接待很多现金,要数钱;你知道在那个密闭空间里点钱有多脏吗,你把点钞机打开,里面积了一层厚厚的人民币的粉末,我感觉每台点钞机清一清再拼一拼,理论上都能再拼出一两千块钱;我们上一天班点一天钱,鼻子里都能再吸进去一二十块钱,所以那会每个老员工都得了慢性鼻炎;网点忙活了大半年为了一次评优,一个人犯错误就什么都没了。
House在脱口秀大会上说自己曾经穿着纸尿裤上班,但对于从事柜员工作的人来说,这个细节虽然好笑但也真实。微博“今天你从银行辞职了吗”的超话中就有一位网友说到自己想辞职的原因是“因为不能上厕所不能喝水而得的肾炎”。还有一位网友在下面评论:我是肾结石。
压力
在微博超话“今天你从银行离职了吗”中,有关薪资的讨论比较多。李曼也对澎湃新闻表示:“其实银行最终能不能留住人最重要的还是看薪资。”
一个微博网友在这个超话下发的微博为:我现在总在想,我都不如裸辞回家里蹲算了,虽然不挣钱,但也不花钱,怎么想也比现在每月挣三千,房租一千多,每个月入不敷出强。
在这条微博底下,另一个在银行工作的网友评论:只有更惨,并晒出了自己10月13日收到的10月员工工资,为2514.06元。
张超告诉澎湃新闻:晒出的工资还是真实的。这可能是基本工资,没有或很少的业绩提成,还可能因为迟到、礼仪、投诉等被扣钱了。
对于李曼提到的保护期工资,张超说:保护期也是理论上的,一些非业绩的考核可能还是会扣钱的。
一位某股份制银行的从业人员告诉澎湃新闻:她所在的银行,给刚进的新人工资倒不至于这么低,第一年年薪最少10万保底。
不过她所在的银行,年轻人的离职率相对还是较高的。她说,新进的应届生中,1年之后能留下来的也就五成左右。
究其原因,她认为:相比较银行压抑的工作氛围、等级观念明显的传统工作体制,还有分派到个人的考核,活力四射的互联网企业更具有吸引力。不过对于应届生来说,她觉得进银行是好事,“毕竟银行属于金融行业,长远看,收入、增长的见识都不错”。
在这些超话下,除了薪资待遇,提及的想从银行离职的原因还包括:考核压力大,加班,遇到难打交道的客户,网点的领导过于苛刻等等。
在很多人眼里,银行是一份“朝九晚五”的工作。但随着科技的发展,银行和互联网企业一样,也存在着所谓的加班文化。
“今天你从银行辞职了吗”超话下一个微博网友发的微博为:各位狱友们,你们一天上班到下班工作时长多久?不包括加班,我是10小时。下面的微博评论有11小时,12小时。还有网友评论:我是对公柜员,早上8点20的晨会,晚上八九点才能走。
在张超看来,这可能是年轻人想要离开银行的一个原因:这其实受到互联网文化的影响。互联网兴起之后,特别是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使得工作节奏、时间颠覆了原来朝九晚五,银行相应的节奏变快,压力变大。现在银行太多了,导致金融过剩的局面,银行之间的竞争变相把压力传导到新人身上。
逃离
今年5月,“80后”叶玲和陈亮在一家金融科技公司成了同事。值得一提的是,两人都是从银行离职而来。
叶玲此前在一家市级农商行工作,离职前已经是该行旗下村镇银行营业部主任。陈亮则辗转了1家国有大行和2家股份制银行分行来到这里。
2011年,叶玲进入某市级农商行工作,当时父母对她这份工作很满意:稳定、体面。但当叶玲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没有时间谈恋爱时,父母也开始对叶玲这份外人看起来很好的工作产生“质疑”。
“当时在银行上班,工作量还是蛮大的。我自身不是很聪明的人,为了完成工作任务,我要花更多的时间在工作上,因此也就没有过多可以支配的时间。”叶玲说。
银行的工作量大,开会这件事就可见一斑。叶玲说:那时候固定的会议是每天早上的晨会,每周二的周例会,周四的全员学习会,还有很多临时会议。除了内部会议,还有很多外部会议,比如人民银行、银保监局组织的会议等。
在“银行开会多”的问题上,接受采访的银行工作人员大部分表示有共鸣。
叶玲对澎湃新闻表示,作为一个市级农商行,其在所在地级市中金融竞争的压力还是很大的。“在这里有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的分支机构,还有外地中小银行的分支机构,过度竞争和同质化竞争严重。这样的后果就是员工越来越辛苦,收入也不会有明显提升。”叶玲说。
客户的不理解也是叶玲想要离开银行的一个原因。有一次,她因为转账流程慢被客户在柜台骂哭。“因为很多中小银行或者分支机构,流程都需要反馈到总部或者管理部那边审核,所以这样就会耽误业务本身的时间。客户有好说话的还好,不好说话的着急就会凶你,因为他们不会去理解你们的系统,只会认为是你耽误她时间。”叶玲说。
叶玲的现同事陈亮本科毕业后即进入某国有大行一分行工作,也是在这份工作中,他认识了现在的妻子。他在该国有大行的职位是客户经理,他妻子当时的职位是柜员。考虑到两人在同一个支行不太合适,刚好他在该国有大行的一位领导调任到某股份制分行,并且邀请他一同过去,陈亮就从某国有大行辞职来到某股份制银行。
原本,陈亮在某国有大行的领导跟他承诺带他跳槽做零售,但到了该股份制银行后,该领导把他调到了支行营业部。于是陈亮在该股份制银行只待了2年不到就跳槽到另外一家股份制银行。
在第二家股份制银行分行中,陈亮的职位是个贷客户经理。可是,陈亮所在的银行安排他做企业贷款辅助工作,导致陈亮一整年都在做企业贷款。年底时,由于陈亮的编制是个贷客户经理编制,行里便质问他为什么个贷任务没完成。陈亮因为“任务没有完成”便被扣钱了。
在今年3月,陈亮彻底远离了他原本从事的银行,来到一家金融科技公司工作。
一位股份制银行中层管理人员赵平对澎湃新闻表示,大部分银行缺少完整的员工培养体系,这是导致年轻人离开银行的一个很重要原因。
赵平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现在银行也要有更加细分的专业方向,如专门的审批人员,在做业务方面比如专门做上市公司板块业务或者预上市公司板块业务,这样才能提高银行的综合竞争力;近年来监管越来越严格,监管部门也可以督导银行考核,不能唯利是图,也要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年轻人也要学会在银行发现自己感兴趣并擅长做的事,向领导主动争取机会。
“你连离开都不怕,还怕去争取机会吗?”赵平说。
拥有十几年银行工作经历的张超对年轻人逃离银行的现象表示:“从管理者角度来说,都是希望在不违反劳动法的情况下把人用足,银行的各项制度不针对任何人。你觉得单位对你好,就奉献一点;你觉得单位对你不好,就强大一点,在这里学点本事,以后利用平台跳槽。”
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对“逃离银行”一词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近年银行业人才的频繁流动,更多地反映出金融体系的深化和新兴业态的崛起,而不是说明银行“不行了”。
对于一些年轻人想要离职银行,董希淼说,年轻人要对银行的工作理解清楚了,觉得可以接受再选择去银行工作。如果怀着工作找不到先找一份工作再说或者说已经了解过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就走了,这其实很不好,因为对年轻人来说也是有一定的时间成本。银行的招聘成本也很高,对银行来说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当然银行也应该反思,比如岗位描述是不是应该更清楚些,对人才的培养或者岗位安排,是不是让应聘的年轻人充分了解。
此时,新一轮的银行秋招已经开启。在应届生论坛上,关于“要不要进银行”的话题又被提起。
(文中李曼、王露、张超、叶玲、陈亮、赵平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郑景昕
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个人贷款
融资贷款在当下信用时代已经非常普遍了,越来越多的人在出现资金短缺的时候都会选择找贷款机构申请贷款。但目前贷款市场上的贷款机构鱼龙混杂,种类繁多的贷款产品让人眼花缭乱,不同银行或者借贷平台,利息和申请条件等差别也大。
同时,贷款这一行业又涉及到财产安全问题,很多“猫腻”隐藏其中,如果你对贷款融资方面不了解,那很有可能会踩坑,明明可以去银行申请低息,确被做了高息,增加融资成本。
不同的贷款机构都有各自的优缺点。比如,银行的特点就是额度高,周期长,但审核比较严格。部分贷款利息可以很低。信用卡取现就是成本高,但速度快,几乎不需要审核。网贷平台就容易黑了征信,相对不算严格但额度有点感人。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贷款渠道,主要有以下几种,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一、银行贷款
银行应该是贷款首选,相比于其他贷款渠道,银行贷款时比较安全可靠的。银行发放的贷款,一般年化利率都在8%-18%左右,不会出现高利贷的情况。
但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公司是银行投资的消费金融公司或者小贷公司,利息会相对高一点,但年化利率基本不会超过国家规定的24%,所以在申请贷款时需要分辨放款方是否是银行,应优先选择银行贷款。
如果在银行申请贷款,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贷款,如果借款人需要大量的资金,名下有房有车且短期内无法还清,可以选择抵押类贷款,额度高,利息较低。
如果借款人需要资金额度不高,短期内能还清且信誉良好可选用信用贷款,到款快且申请流程较简单。同时如果借款人需求额度不高,还可以申请信用卡来解决燃眉之急。
二、银行消费金融公司
银行投资的消费金融公司相对银行来说,额度低一些,利息高一些,这些公司也是正规的机构,年化利率大概在15%-24%左右。消费金融公司相对银行信用贷来说,优点就是对借款人的资质要求低一点,更容易贷到款。
三、京D、支付B等大平台旗下贷款
像京D、支付B等大平台旗下贷款等这类是属于正规的网贷,可申请额度也是比较高的,年利率也在24%以内。
这类贷款即使是几千和几万的额度也会体现在征信上的,如果经常借的话,征信上是会留下记录的。如果下次再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会认为你非常缺钱,资质不行,可能会拒绝放贷。如果有贷款需求时,尽量选择银行产品。
上述这些是比较正规贷款渠道,但现实中还有更多的小网贷平台和没有贷款资质的民间借贷机构,君不见打开任何一个网页,一个网站,各种网贷广告漫天飞,同时大家绝对也经常接到类似的电话骚扰。
那么哪些贷款是千万不能碰的呢?这3种贷款应该警惕:
一、无放款资质的网贷
这类贷款俗称现金贷,额度一般在1000-5000元之间,利息一般是按天或周算,基本申请了就可以借到的。
但是这类贷款千万不要尝试,因为他们往往伴随着砍头息、收取平台服务费等风险,有些还隐瞒年利率、故意给出日息来诱导借款人申请,如一些网贷广告写着日息万三,算下来却是年利率高达460%,一旦你没还上,可能还会利滚利,甚至出现以贷养贷,负债越来越多,借款人也越陷越深。
二、民间借贷
民间借贷本身就是不合法的,而且套路很深,会经常出现在赌博、博彩场合。这些人捉住赌博输钱的人想要借钱回本的心理,让赌博输钱的人签个书面合同就可以借到钱,但这时赌博输钱一般不会认真看合同就签字按手印了。民间借贷和高利贷都是差不多一个性质的,因此一定要谨防民间借贷和高利贷,如果遇到了这种情况,可以直接报警处理。
三、校园贷
校园贷主要是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很多学生为了购买新手机、电脑、奢侈品等,去找校园贷分期,这部分人就会收取高额的手续费和利息,没有社会经验的大学生群体特别容易上当受骗。一般来说,这类贷款一般是通过支付宝或者微信转账。
大学生们如果碰到这类校园贷一定要谨慎,不管说的多好,都不要找他们借款,更不要去签任何协议。
总之,当有资金需求时,可先向亲朋好友借钱,如果实在无法借到钱,再考虑向银行借款,如果贷不到银行系列的产品,再考虑向银行消费金融公司申请,总之不合规不合法的贷款不能碰。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从业个人贷款题库(银行从业资格考试个人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89479.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