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内蒙古助学贷款(建不建议助学贷款)

内蒙古助学贷款(建不建议助学贷款)

2019年内蒙古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启动,下面是内蒙古新闻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内蒙古助学贷款

正北方网讯(北方新报融媒体记者 王树天)2019年度内蒙古自治区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工作现已全面启动。今年,我区将继续简化办贷程序,取消助学贷款由家庭所在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对学生家庭经济情况予以证明的环节,改为申请人书面承诺,进一步减证便民,优化服务,让学生和家长“少跑路”。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是指国家开发银行及其他银行业金融机构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的普通高校(包括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高等专科学校)新生和在校学生发放的,在学生入学前户籍所在旗县区办理的助学贷款。生源地贷款为信用贷款,学生和家长(或其他法定监护人)为共同借款人,共同承担还款责任。

学生在户籍所在旗县区教育局学生资助管理部门申请办理。到现场办理贷款手续时,需准备以下资料:首次申请贷款时,学生应与共同借款人同时到现场办理贷款手续,并携带学生及共同借款人的身份证原件、录取通知书原件(仅新生)、学生证原件(仅在校生)、学生及共同借款人户口簿原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原件(网上填写、导出并由学生签字)、《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原件(未通过高中预申请学生需要提交)。续贷时,学生或共同借款人任意一方到现场办理贷款手续即可,并携带办理人身份证原件、《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申请表》原件(网上填写、导出并由学生签字)。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每年的申请额度有限额,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学生(含第二学士学位、高职学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8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全日制研究生每人每年申请贷款额度不超过12000元,且不低于1000元。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期限为学制加13年,最长不超过20年,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不展期。

生源地贷款有不少优惠政策:借款学生在读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补贴;借款学生毕业后,在还款期内继续攻读学位的,可申请继续贴息(需办理就学信息变更);借款学生在校期间因患病等原因休学的,休学期间的贷款利息由财政全额贴息(需办理就学信息变更)。借款学生毕业后三年间为还本宽限期,还本宽限期内,借款人只需要偿还贷款利息,无需偿还贷款本金,还本宽限期后,借款人按年度分期偿还贷款本金和利息。

国开行助学贷款通常在每年11月中旬集中发放,贷款发放后,支付宝会以短信方式将通知发送到借款学生在系统中预留的手机号码。借款学生也可登录学生在线服务系统,在“贷款申请”功能中查询发放状态。

借款学生毕业当年9月1日起的借款利息自行承担。

建不建议助学贷款



假如你在大学就读期间办理过“助学贷款”,毕业后突然接到电话说“国家上调还款利率”,需要你“补足”未偿还的利息,你会怎么办?日前,福建省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对外发布预警:高校毕业生要提防涉及助学贷款的新骗术。
据了解,7月12日,厦门市民小张接到自称是“国家校园贷客服”的来电,称“应国家要求”,其在校期间申请的助学贷款的还款利率已上调,要求小张补足未偿还的利息,若逾期未偿还会影响个人征信。
由于小张确实在学校办理过助学贷款,且还处于还款阶段,来电又能准确报出她的个人信息,小张便信以为真,按“客服”要求向对方账户转账17,000元。随后“客服”断线失联,小张这才发现自己被骗,立即报警。
据厦门市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中心民警洪恒亮介绍,小张遭遇的诈骗是“注销校园贷”骗局的“升级版”。随着今年毕业的大学生陆续进入职场,此类骗术或有进一步滋长的势头。
警方提醒,对于提及“屏幕共享”“转账汇款”字眼的来电,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如对方提及“助学贷款”还款事宜,可以先挂断其电话,并拨打此前办理贷款的官方电话进行核实,切忌“一通来电就转钱”。
(来源:新华网)

《中国信用》

小编有话说

感谢您关注《中国信用》,和我们一起见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新动态新 进展新态势。公众号运营以来收到了很多用户的支持和建议,给了我们很多帮助,在这里《中国信用》编辑部对大家表示真挚的感谢,你们的支持是我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为了更好地向大家提供资讯服务,我们针对这段时间大家提出的疑问和建议,对一些事项做统一的答复和说明,主要有以下几条:

如何关注公众号

如果喜欢我们的内容,欢迎您发送给朋友或分享到朋友圈。

如何投稿以及和小编互动

欢迎大家提供报道和稿源线索,或对杂志提出宝贵建议,可在微信后台与小编们即时互动,也可通过编辑部邮箱联系我们:Chinacredit1@163.com

如何订阅杂志

请咨询010-56805037或010-56805193。

如何转载文章

《中国信用》杂志及微信公众号文章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于《中国信用》。



(责编/制作 李明霞 审读 孟佳惠)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内蒙古助学贷款(建不建议助学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8800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