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学生可享受助学贷款免息、延期政策?教育部答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问,下面是南方plus客户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申请大学贷款怎么贷
4月2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介绍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有关情况。
哪些学生可享受助学贷款免息、延期政策?教育部答南方日报、南方+记者问
国务院常务会议日前决定,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财政部、教育部、人民银行、银保监会日前联合发布通知,要求做好2023年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工作。
今年的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主要内容有哪些?哪些贷款学生可以享受政策?贷款学生是否需要主动申请?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21日召开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就南方日报、南方+记者提出的上述问题作出了回复。
郭鹏表示,本次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可概括为三点:一是免除利息,二是可申请延期偿还本金,三是承办银行相应调整征信信息。
郭鹏介绍,本次免除利息和延期偿还本金的对象,是2023年及以前年度毕业,在2023年内应偿还本金或利息的贷款学生。在通知印发前,2023年内小部分已经结清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鉴于合同已经结清,不纳入本次政策的范围。
郭鹏说,本次政策的覆盖范围,是贷款学生2023年内个人应支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包括以前年度逾期贷款在2023年内产生的罚息。可申请延期偿还的本金,是贷款学生2023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
郭鹏进一步表示,本次政策的实施方式有三点:
一是本次免除利息,贷款学生不需申请由承办银行直接办理。对于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在通知印发前已偿还的2023年利息,如果承办银行尚未扣款,则相应资金不再扣除,若已扣款则由承办银行退还贷款学生;
二是对处于还本宽限期的贷款学生,2023年不需偿还贷款本金,故无需申请延期偿还贷款本金的政策;
三是对处于贷款偿还本金期的贷款学生,如需延期偿还本金,本人可提出申请,并按承办银行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如本人未提交申请,则默认按原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金。
“在此也提醒有需要的贷款学生及时关注相关的通知和公告,避免遗漏和错过。”郭鹏说。
学生偿还国家助学贷款有困难怎么办?财政部:有相关政策设计
若部分贷款学生在免息及本金延期政策到期后,仍因各种困难存在无力偿还贷款的情况,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是否对此有应对措施?
“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在政策设计上,已经考虑了这种情况。”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表示。
欧文汉介绍,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于2015年起建立,对于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以及经济收入特别低的毕业贷款学生,如确实无法按期偿还贷款,可向经办机构提出救助申请,提供相关书面证明,经办机构核实后,启动还款救助机制为其代偿应还本息。
欧文汉进一步表示,除国家助学贷款还款救助机制外,还有一些能与国家助学贷款联动的资助政策,这些政策协调配合,能更好地形成合力,缓解贷款学生后顾之忧:
一是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就业贷款学生,实行贷款代偿。鼓励应届毕业的贷款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财政拿钱,对这些贷款学生予以贷款代偿。
二是对服兵役的贷款学生予以资助。支持贷款学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应征入伍服兵役,投身国防建设。中央财政帮助符合条件的贷款学生偿还贷款。
“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政策协同发力,既照亮了千万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又引导贷款学生把个人就业与国家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人生梦想。”欧文汉说。
财政补贴对助学贷款投入有多大?财政部:年均40亿元,去年又增加19.5亿元免息资金支出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吹风会上介绍,财政在国家助学贷款贴息上的投入,主要根据学生贷款规模和贷款利率等因素确定。近年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高校学生实际情况,从“一降一提”两方面入手,助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所谓“一降”,就是从2020年起,国家助学贷款利率降低为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浮30个基点,切实减轻贷款学生的还款压力。
所谓“一提”,就是从2021年起,国家助学贷款最高贷款额度提高4000元,达到本专科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硕士生每生每年不超过16000元。额度提高后,学生申请的贷款规模有所增加。
欧文汉说,上述“一降一提”后,总体上看,财政部门的贴息投入略有增加。2020—2022年,共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122.5亿元,年均40亿元左右。2022年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免息政策,对高校毕业生个人应付的利息予以免除,又相应增加了19.5亿元的免息资金支出。
我国高等教育阶段已形成“奖贷助补免勤”全方位资助体系资助政策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吹风会上介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会同教育部不断改进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实现了资助政策“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三个全覆盖。具体在高等教育阶段,形成了政府主导、学校和社会积极参与的“奖、贷、助、补、免、勤”全方位资助体系。
“奖”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业奖学金、校内奖学金等。通过设立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引导学生靠自身努力获得资助。
“贷”指支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用于学费、住宿费等方面。
“助”包括国家层面设立国家助学金,各地各高校设有各级各类助学金,共同发力,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解决生活困难。
“补”包括短期生活费补助、伙食补助等,由高校根据实际情况,向符合条件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发放。
“免”就是给符合一定条件的学生减免学费,比如公费师范生、列入“优师计划”的学生都可以享受减免学费政策。
“勤”是指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从事高校提供的勤工助学,获得合理报酬;研究生还可以申请助教、助研和助管的岗位津贴,改善学习和生活条件。
欧文汉说,这一系列政策多年实施下来,帮助成千上万学生圆了大学梦,彰显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的教育理念,取得了积极成效。
为何今年延续助学贷款免息延期政策?财政部:减轻经济困难毕业生负担,确保就业大局稳定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吹风会上介绍,为帮助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缓解就业压力,2022年,国家出台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政策实施以来,共免除贷款利息19.5亿元,惠及379万人;高校毕业生自主申请延期偿还本金累计5.9亿元,惠及10万人,对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雪中送炭”,帮助他们顺利走上就业之路。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突破1100万,就业压力增大。为了进一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负担,确保就业大局稳定,综合考虑上年政策实施效果等因素,国务院决定,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今年预计免除贷款利息23.25亿元,可申请延期偿还的本金规模约55亿元,惠及约400万名高校毕业生,助力贷款学生缓解经济负担和就业压力,有效帮助贷款学生维护个人信用记录,促进其顺利就业。
教育部: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
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在会上介绍,今年,高校毕业生人士再创新高,预计达到1158万人,比上年增加82万人。这将是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首次突破1100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已进入关键的阶段。
欧文汉介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为认真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服务,进一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的负担,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和本金延期偿还政策,继续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今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本金部分可在申请延期一年偿还,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福利。为推动政策及时落地、应显尽显,财政部会同教育部等部门迅速行动,已近日印发通知,明确了政策内容。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用好和创新助学贷款的政策工具,扎扎实实地让政策红利惠及高校毕业生,做好就业服务工作。”欧文汉说。
【记者】王诗堃 泠汐
【海报】刘子葵
【作者】 泠汐;刘子葵;王诗堃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大学生如何申请贷款
恭喜已经领取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们
即将进入人生的下一站
为确保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能顺利入学、完成学业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高校学生资助政策
快来了解一下吧
入学前
国家助学贷款
金额:每生每年不超过12000元。
期限:学制加15年、最长不超过22年。
利率:按照同期同档次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30个基点执行,在校期间(包括因病休学)利息由国家承担。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向户籍所在县(市、区)的学生资助管理机构咨询办理。
校园地国家助学贷款:向高校学生资助部门咨询办理。
(小提示:同一学年内,有贷款需求的学生只能选择申请办理一种类型的国家助学贷款)
新生入学资助项目
金额:就读本省院校的新生每人500元,就读省外院校的新生每人1000元。
范围:中西部地区家庭经济困难的新生。
咨询部门:当地县级教育部门。
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
教育部:010—66097980、010—66096590
受理时间:9月15日前,每天8:00—20:00(含周六、日)
“绿色通道”
全国所有高校都开通了新生入学“绿色通道”,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即使没有筹齐学费,也可以通过“绿色通道”办理入学手续。入学后,高校资助部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开展困难认定,采取不同措施给予资助。
入学后
国家助学金
金额:平均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3300元,具体标准由高校在每生每年2000—4500元范围内自主确定,可以分为2—3档。
资格: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本专科(含预科、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全日制在校退役士兵学生全部享受本专科生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3300元)。
(小提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免学费、住宿费,还有生活费补助,因而不再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
国家励志奖学金
金额:每生每年5000元。
资格:品学兼优的家庭经济困难全日制本专科(含高职、第二学士学位)在校生。
国家奖学金
金额:每生每年8000元(不能同时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奖励6万名。
资格:
√ 二年级及以上年级(特殊学制的学生,根据当年所修课程层次确定参与相应学段的国家奖学金评定);
√ 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均位于前10%(含);
√ 学习成绩排名与综合考评成绩排名在前10%~前30%(含)的学生,其他方面表现突出。
(小提示:会颁发国家统一印制的荣誉证书哦。)
勤工助学
岗位:以校内教学助理、科研助理、行政管理助理和学校公共服务等为主。
时间:原则上每周不超过8小时,每月不超过40小时。寒暑假可适当延长。
固定岗位按月计酬:以每月40个工时的酬金原则上不低于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制定的最低工资标准或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为计酬基准,可适当上下浮动。
临时岗位按小时计酬:每小时酬金可参照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合理确定,原则上不低于每小时12元人民币。
校内资助
学校利用事业收入提取资金以及社会捐助资金,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困难补助、伙食补贴、校内无息借款、学费减免等校内资助项目。
临时救助
加大对生活困难未就业大学生等青年的救助帮扶力度,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采取临时救助等相应帮扶措施。面对疫情,多所高校和省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疫情防控专项生活补助、临时困难补助申请、隐形伙食补贴等,不少高校提供暖心物资和心理援助。
毕业后
@高校毕业生
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生今年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免息资金由国家财政承担;本金可申请延期1年偿还,不计复利。毕业生因疫情影响今年未及时还款的,不影响征信。预计免息20多亿元、延期还本50多亿元,惠及400多万毕业生。
去入伍当兵
对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军士(原士官)、退役后复学或入学的高等学校学生实行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学费减免。本专科生每生每年最高不超过12000元。
去基层就业
中央高校应届毕业生,自愿到中西部地区、艰苦边远地区和老工业基地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服务期在3年以上(含3年)的,补偿学费或代偿用于学费的国家助学贷款,本专科生每生每年不高于12000元。地方高校毕业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由各地参照中央政策制定执行。
去当乡村教师
六所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以及中西部欠发达地区优秀教师定向培养计划师范生,在校期间不用缴纳学费、住宿费,还可获得生活费补助。
有志从教并符合条件的非师范专业优秀学生,在入学两年内,可按规定转入公费师范专业,高校返还学费、住宿费,补发生活费补助。有意报考地方公费师范生,以及中西部省份地方师范院校招收的“优师计划”师范生的学生,可向相关院校进行具体咨询。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申请大学贷款怎么贷(大学生如何申请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86692.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