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实招搭平台 护航“最大民生”——甘肃共青团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下面是中国甘肃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天津大学生创业贷款
原标题:出实招搭平台 护航“最大民生”
——甘肃共青团多措并举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
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石丹丹 周凤安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今年以来,团省委以高校毕业生特别是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毕业生为重点群体,深入实施“共青团促进大学生就业行动”,扎实推进专场招聘、就业课堂、结对帮扶、实习见习等服务,有效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为我省就业工作作出了贡献。
举办专场招聘,鼓励创新创业
今年3月,2022年“春风行动”暨甘肃共青团第五届“青春招聘会”在甘肃省人力资源市场启动,以“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展开,共邀请到北京、上海、天津、甘肃等省市的1100余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6.3万个,带动市、县两级团委同步开展招聘活动77场(次)。
与此同时,团省委联合智联招聘举办“千校万岗·就业有位来”综合类、理工类、师范类、职业院校类线上专场招聘会,邀请到894家用人单位提供就业岗位4531个;动员青联委员、青企协会员,开展“千校万岗·青联/青企协送岗直通车”活动;通过团属新媒体矩阵及时发布招聘岗位信息,提供常态化线上服务。
除了升学、就业,创业也是一种选择。争取资金支持、举办创业大赛、发放贴息贷款……团省委发挥共青团服务“双创”工作优势,激发青年内生动力,通过争取中国青年就业创业基金会支持,为甘肃拨付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扶持青年创业工作。
此外,团省委还将青年创业扶助工作纳入全省“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争取专项资金384万元,举办全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和青年创业训练营,吸引了218个优秀创业项目参赛;举办“挑战杯”甘肃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参赛作品达3926件,参与大学生2.3万名;举办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战大赛,参赛团队1069支、参与大学生3820名。同时协调多方资源,加大青年创业担保贷款投放力度,累计发放无担保贴息贷款620笔、金额6500万元。
关注重点群体,精准结对帮扶
临近毕业时,兰州理工大学毕业生马浩找到了自己心仪的工作并成功签约。
“刚开始找工作时屡次碰壁,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后来,学校团委结对帮扶的老师帮我疏导焦虑情绪,还邀请我加入了就业能力提升团体小组,推荐了很多岗位资源,非常感谢团委的老师们。”马浩说。
促进大学生就业工作伊始,甘肃共青团便将一般院校低收入家庭学生作为重点帮扶群体,用心用情、精准发力、定向施策,切实把对困难学生的就业帮扶落到实处。
兰州理工大学团委副书记王文霞介绍:“学校团委以团支部为单位建立重点群体台账,摸清学生的就业意向,并提供了就业指导、推荐岗位信息、修改求职简历、关注就业进展、持续跟踪辅导等全方位就业服务。”
据介绍,今年以来,我省共有997名团干部与3928名2022届、2023届高校毕业生结对,帮助2494名毕业生成功就业。
政策解读、职业规划、维权咨询、法律援助……为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求职成功率,团省委邀请就业导师、律师和用工企业负责人通过网络直播平台进行直播授课;兰州交通大学20余名专职团干先后推出14门就业指导课程,疫情期间开展毕业学生线上“陪伴式”座谈会,保障就业服务“不断线”。
深化实习见习,延长服务链条
“‘扬帆计划’为我提供了一个提前进入社会实践的平台,让我可以更早接触工作岗位,为步入社会储备了工作经验,更坚定了我的就业目标,也为我毕业后的就业奠定了基础。”2020年7月,陈凌云作为全省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学员在国网武威供电公司党委党建部实习,2021年7月成功入职国网陇南供电公司。
为帮助在校大学生熟悉真实工作环境,明确职业方向,储备工作经验,提高社会化及综合就业能力,团省委实施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依托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以及在甘央企、省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单位,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见习平台。截至8月12日,共发布政务及企业实习岗位4321个,收到投递简历15533份。
“扬帆计划”自2019年启动以来,从最初的以团省委直属企事业单位为主到现在越来越多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参与,从只有省内大学生报名到参与人数覆盖甘肃籍大学生,不仅为在校大学生提供了增长才干、融入社会的平台,也为甘肃籍大学生提供了了解家乡的机会,有助于他们在学成之后投身家乡建设,为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贡献青春力量。
此外,聚焦乡村振兴主战场,团省委组织县区团委发挥“生源地”优势,为大学生提供“返家乡”社会实践岗位2032个,切实帮助大学生提升社会化能力和综合就业能力。同时,实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鼓励高校毕业生深入基层开展志愿服务,2022-2023年度实施规模为1140人,为高校毕业生到基层服务就业、锻炼成长搭建重要平台。
个人创业贷款去哪里申请
小林是一位年轻的创业者,一直梦想着开一家自己的蛋糕店,但缺乏启动资金,古田县农信联社客户经理了解情况后向其推荐创业担保贷款(以下简称“创保贷”),很快,小林在客户经理的帮助下,向当地人社局提交了“创保贷”申请,古田农信联社为其发放20万元“创保贷”作为创业启动资金,这笔资金帮助小林租下了一个好店面,购买了所需的设备和原材料,她制作的美味蛋糕也赢得了客户的赞誉,梦想终于照进了现实。
△古田县农信联社客户经理贷后回访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完善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充分发挥金融在促进创业带动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在人民银行、人社部门的支持下,福建农信进一步加大“创保贷”投放力度,截至2023年3月末,已通过福建省金融服务云平台(以下简称“金服云”平台)累计发放“创保贷”超7亿元,带动“创业”,促活“就业”。
“创保贷”了解下
“创保贷”是指福建农信向经人社部门审核认定的创业者个人或小微企业发放的,由创业担保基金或者担保公司提供担保、财政部门给予贴息,用于支持个人创业或小微企业扩大就业的贷款产品。
1
哪些对象可以申请“创保贷”?
● 个人创业者 包括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创业,并在法定劳动年龄段内的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含残疾人)、复员转业退役军人、刑满释放人员、高校毕业生、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和失业人员、返乡创业农民工、网络商户、脱贫人口、农村自主创业农民、在闽就业创业的台湾同胞;同时要求除助学贷款、扶贫贷款、住房贷款、购车贷款、5万元以下小额消费贷款(含信用卡消费)以外,借款人及其配偶应没有其他贷款。
● 小微企业 指按照国家统计局《统计上大中小微企业划分分法(2017)》认定的小型、微型企业,同时要求当年新招用符合个人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数占企业在职职工人数的15%(超过100人可下降至8%),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创业孵化基地运营主体也可申请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
2
贷款金额和期限是多少?
符合条件的个人最高可申请“创保贷”20万元,其中高校毕业生最高可申请30万元。小微企业最高可申请300万元。
个人“创保贷”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小微企业最长不超过2年。
3
贷款利率和贴息是多少?
贷款利率根据借款人和借款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情况等情况确定,最高不超过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50BP。
新发放的个人和小微企业“创保贷”,按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150BP计算的利息由借款人承担,剩余部分由各级财政给予贴息(目前最高贴息2%)。以贷款10万元为例,目前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65%,贷款1年利息总额为4150元,其中财政贴息2000元/年,借款人只需承担2150元/年的利息。
4
如何申请创保贷?
申请人可以直接向当地农商行、农信社提出贷款申请,也可以通过“金服云”平台创业担保贷专区申请福建农信“创保贷”。福建农信不仅为申请人提供贷款支持,还提供政策咨询、代收贴息资格申请材料并送人社部门审核、代发财政贴息资金、担保资料送审等“一站式”金融服务,让申请人“最多跑一趟”就可以办理“创保贷”。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天津大学生创业贷款(个人创业贷款去哪里申请)":http://www.ljycsb.cn/dkzs/8623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