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全力推动“信易贷·渝惠融”线上平台 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下面是金台资讯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重庆民生银行贷款
近日,民生银行重庆分行通过“信易贷·渝惠融”线上融资服务平台向重庆高新区某企业及时投放流动资金贷款1000万元,用于该企业资金周转,进一步保障了复工复产期间重点单位加速恢复生产。
据介绍,该企业主要从事无人机研发,此前接到新的项目订单,急需增加流动资金,线下贷款业务受疫情影响开展速度较慢,企业负责人急得焦头烂额。因该企业在7月份参加过九龙坡区发改委组织的“信易贷·渝惠融”平台宣传对接会,了解可线上发布贷款需求,随即登录平台填写公司基本信息和具体贷款需求。
当天下午,民生银行重庆杨家坪支行第一时间通过“信易贷·渝惠融”端口获取该企业贷款意向。客户经理通过远程视频进一步调查企业情况,立即为企业匹配了相应的融资产品,随后实时电话指导客户在线进行征信查询授权,并通过民生小微APP在线向民生银行总行提交企业资料。因企业负责人在外地,该行积极联系异地分行,上门为企业办理核实手续,并通过远程视频完成验证。最终,通过总分行各条“绿色通道”,民生银行杨家坪支行为企业优先办理上报、审批流程,仅用5天时间便完成贷款发放,为客户提供信用贷款资金1000万元。
“在面临付进度款、为员工发工资、疫情影响等多重困难下,民生银行这笔贷款确实是及时雨,解决了我们复工复产的大问题。”放款后,该企业负责人对民生银行表示感谢。
据了解,“信易贷·渝惠融”平台是由重庆市发改委、重庆银保监局联合打造的普惠小微线上化融资服务平台,为广大小微企业无缝链接银行融资端,实现了融资需求的全线上化精准传送和对接,全面提升服务效率。该平台打破银政企数据屏障,覆盖全市100万企业、200万个体工商户,其中工商登记信息每天全量更新,社保缴纳、住房公积金等数据实时授权调用,行政许可和行政处罚等基础数据全量归集,为企业精准画像提供多维数据支撑。
据悉,今年以来,民生银行重庆分行已投放小微贷款上百亿元,并创新了纳税网乐贷、政采贷、商户快贷等一系列普惠小微线上化专属产品。本轮疫情期间,民生银行重庆分行第一时间出台《重庆分行小微业务疫情期间应急方案》,坚持普惠金融服务不断档,通过民生小微APP、企业微信、88887777热线、信易贷·渝惠融等平台提供实时在线服务,及时助企纾困。11月,该行累计为受疫情影响的小微企业在线办理延期还本付息315笔,合计2.7亿元,办理续授信及续支用354笔,合计2.5亿元。(民生银行重庆分行 供稿)
民生银行30万消费贷款
随着年报季深入,A股上市银行已近半数陆续披露了2022年经营成果。
财联社记者注意到,从存款数据来看,银行个人存款余额普遍出现较大增长,增幅均超过两位数,其中零售定期存款占比提升,部分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其中,招商银行去年零售定期存款余额较上年同期暴增53.48%之多。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受资本市场震荡以及市场利率持续下降等因素影响,居民更加青睐储蓄类产品,并通过长期的定期存款提前锁定较高利率。不过,定期存款虽有助于稳定银行存款负债,但其存款综合负债成本也将随之增加,会对银行净息差构成压力。
银行个人存款大涨,定期化趋势明显
数据显示,已披露年报的这些银行2022年个人存款余额均出现较大增长,增幅普遍超两位数。其中增幅较高的如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中信银行等,分别较上年增长35.66%、34.35%、32.86%。
而部分国有大行个人存款余额甚至超过10万亿元,并且依旧实现较高的增长。如建设银行,2022年个人存款高达130742.5亿元,较上年增加17960.43亿元,增幅15.92%;邮储银行个人存款为112821.9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2365.62亿元,增长12.31%。
具体来看,个人存款中,多数银行定期存款普遍远高于活期存款,增幅较大的同时占比也明显提升。
其中身为“零售之王”的招商银行,去年零售定期存款余额为11208.25亿元,较上年同期暴增53.48%;而零售活期存款余额为19833.63亿元,同比增长仅为27.31%,均远低于定期存款及增速。此外,中信银行去年个人定期存款9428.03亿元,同比增长达42.36%;平安银行、光大银行、瑞丰银行等多家银行个人定期存款增幅超过30%,依次为39.79%、33.92%、30.14%,同时还有不少银行增幅在20%以上。
与此同时,伴随着存款余额的大幅增长,多家银行个人定期存款的占比也有所提升。如光大银行,截至2022年末其零售活期存款余额为2594亿元,占比仅6.62%,并且较上年占比略降0.33个百分点;而其零售定期存款余额为8071.01亿元,占比达20.60%,且较上年增长4.2个百分点。
对于存款定期化趋势,部分银行在年报中进行了说明。其中招商银行解释称,受资本市场震荡影响,客户增加投资定期存款产品,活期占比有所下降。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指出,银行存款大幅上升,主要是近年来国内经济受内外多重因素影响超预期,宏观经济与金融市场波动较大,居民降低投资风险偏好,同时一系列线下消费场景和服务需求受抑制等原因所致。
而银行存款定期化趋势明显则主要在于两大方面。一是近年来资本市场波动加剧,居民投资难度上升,转而青睐储蓄类产品;二是国内持续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市场流动性充裕,储蓄超额增长等,市场利率持续下降,带动存款利率回落,部分居民通过长期的定存提前锁定较高利率。
存款储蓄利弊共存,定期化挤压净息差
虽说存款是银行赖以生存的主营业务,但实际上,存款大幅上升对银行来说也未必完全是好事,而存款定期化过度更是会对银行的净息差造成挤压。
在经济学家宋清辉看来,居民储蓄的回归有利于稳定经济和金融局势,可以大大减少金融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同时也能帮助银行增加抵御风险的能力。但存款大幅度增长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广大居民对消费和投资信心不足,长远而言不利于经济稳定持续增长。商业银行应采取一系列积极的鼓励举措,引导广大居民进行投资理财,以使居民储蓄存款保持在一个较为适度的水平。
周茂华告诉财联社记者,对银行来说,一般定期存款有助于稳定银行存款负债,但长期限存款利率远高于短期、活期,银行存款定期化占比上升将明显增加其存款综合负债成本,同时也对银行净息差构成压力。对储户来说,需要让渡流动性,同时随着国内宏观经济环境加快改善,对部分定存资金也存在一定机会成本。
博通咨询金融行业首席分析师王蓬博也指出,储蓄存款增加意味着银行存款压力降低,银行负债机构得到优化,但同时也会增加银行资产端压力。而较高的定期存款利率也会加大其负债成本,在贷款需求下降、贷款利率降低的情况下,会对银行经营造成营收上的压力,息差收窄是能够预期的影响。
实际上,受利率调降及金融让利实体经济等因素影响,近年来银行业净息差不断承压,整体呈现持续收窄态势。从此番披露的年报来看,2022年平安银行、民生银行、招商银行等大多数银行的净息差均有明显下行。
不过在周茂华看来,随着实体经济融资需求回升,金融市场回归常态,预计后续息差将保持稳定,而银行存款大幅提升也并不是长期趋势。他指出,该现象主要是受整体宏观经济和市场波动影响,但从趋势看,随着国内经济稳步恢复,经济活跃度上升带动人们流动性偏好,消费活动恢复,就业和收入改善,居民消费信心回暖;资本市场情绪回暖和房地产复苏等,居民储蓄有望逐步向常态回归。
同时周茂华建议,银行应合理控制定期化产品,维护存款市场正常竞争秩序,增加活期存款占比;积极推动中间业务发展,稳步推动资产管理,创新理财产品,为银行带来更多元化的收入。此外王蓬博也认为,银行还应加强研判,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科学合理引导居民进行消费和投资。
本文源自财联社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重庆民生银行贷款(民生银行30万消费贷款)":http://www.ljycsb.cn/dkzs/8621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