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贷款信息怎么屏蔽(怎么关闭那些贷款的信息)

贷款信息怎么屏蔽(怎么关闭那些贷款的信息)

贷款知识 光明网 互联网

营销短信扰民没“法”治吗?法官说,有,下面是光明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贷款信息怎么屏蔽

消费者都有类似经历:

注册成为平台、商家的会员

就意味着逢年过节的“短信问候”;

喜提新车后还没来得及晒个朋友圈,

4S店和保险公司就纷纷“发来贺电”;

前脚报名参加考试,

教育培训短信就接踵而至,

甚至每年“定时关怀”;

“双十一”临近,

营销短信的“轮番轰炸”

让不少“尾款人”逐渐暴躁、烦不胜烦

……

营销短信扰民没“法”治吗?

法官说,有!

Q1

未经我的同意,商家可以给我发送营销短信吗?

【法官说】

不可以。

根据民法典第1033条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或者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电话、短信、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因此,消费者在注册商家会员时,一定要注意查看服务协议具体条款,看是否包含同意接受对方提供商业营销、产品服务等信息条款;而商家在与消费者签订协议时,应在事先充分告知的前提下取得个人同意,不得误导、欺诈、胁迫等。

Q2

虽然我是会员,但不想接收商家向我发送的营销信息,该怎么办呢?

【法官说】

会员与商家签订服务协议后,如会员想要变更协议中有关“接收商业营销信息”条款的,则属于对合同约定内容的变更,可向商家提出变更合同的意思表示,双方协商后办理相应变更手续。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5条规定,基于个人同意处理个人信息的,个人有权撤回其同意;个人信息处理者应当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

Q3

我同意接收某商家的折扣信息,但是商家却向我推送了其他消费贷款平台的介绍信息,商家可以这样做吗?

【法官说】

双方如无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是不可以发送的。因为商家向个人发送商业短信应具备相应合同依据,不得超过双方约定的服务范围。

建议商家应合理控制营销短信的发送频率,以免打扰个人通信安宁,在经营活动中少些套路、多些真诚,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才是“吸粉”的真正利器。

Q4

如果我不同意将我的个人信息提供给商家,商家可以拒绝为我提供服务吗?

【法官说】

如非个人作为一方当事人为订立、履行合同所必需,则不可以。

比如个人在使用商家提供的网络金融服务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须进行实名登记的,则属于“为订立、履行合同所必需”,此类情形下,个人不同意提供个人信息的,则商家无法为个人提供相应服务。但需要注意,商家收集个人信息也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16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不得以个人不同意处理其个人信息或者撤回同意为由,拒绝提供产品或者服务;处理个人信息属于提供产品或者服务所必需的除外。

Q5

A商家能否将我的个人信息交给B公司并委托其向我发送营销短信?

【法官说】

未经个人同意不可以。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23条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应当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并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接收方应当在上述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等范围内处理个人信息。接收方变更原先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的,应当依照本法规定重新取得个人同意。

Q6

商家如果违法处理我的个人信息,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法官说】

一、民事责任。如果商家的行为构成侵权的,应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如给个人造成经济损失的,还需进行赔偿。

二、行政处罚。个人信息保护法规定,违法处理个人信息,或者处理个人信息未履行法律规定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的责任主体,可由执法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对违法处理个人信息的应用程序,责令暂停或者终止提供服务;拒不改正的,并处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可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

情节严重的,由执法部门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五千万元以下或者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罚款,并可以责令暂停相关业务或者停业整顿、通报有关主管部门吊销相关业务许可或者吊销营业执照。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罚款,并可以决定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担任相关企业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和个人信息保护负责人。

三、刑事处罚。刑法规定,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Q7

商家未经同意擅自发送营销短信侵害了我的合法权益,我应如何维权?

【法官说】

首先,可与商家协商处理,要求商家停止发送营销短信,这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最直接、最快速、最便捷的手段。

第二,可向行业、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第三,可向“12321”网络不良与垃圾信息举报受理中心投诉、举报https://m.12321.cn/notifyMobileSms 。

第四,如果商家的行为构成侵权的,可以通过调解或诉讼途径维权;如果构成犯罪的,还将面临刑事处罚。

转自钱塘法院

来源: 杭州中院

怎么关闭那些贷款的信息

极目新闻记者 孙泽宇

通讯员 王岩

实习生 杨碧波

今天上午,在武汉黄陂,一位女士在银行正要向骗子转账时,被银行工作人员拦了下来,民警到达现场后,该女士仍旧执迷不悟。在民警的耐心劝说下,该女子才如梦初醒,保住了账户里的9000元钱。

3月22日10时30分,武汉市公安局黄陂区分局盘龙城经济开发区派出所,接到辖区一交通银行网点工作人员报警称,此刻,前来办理业务的侯女士要向陌生人转账,疑似被电信网络诈骗。

接警后,民警潘飞迅速带领辅警刘志远赶至现场。“刚才侯女士办理转账业务时,一直有个陌生人在打电话催她,我们怀疑侯女士被骗了……”见民警到来,银行工作人员和侯女士一同走出银行。

原来,侯女士昨晚接到自称“周杰”的男子打来的一通陌生电话。电话里,他谎称是某银行工作人员,因为侯女士向他所在银行申请贷款,他将核实系本人申请后为侯女士办理相关业务。

“我从来没有向任何银行申请过贷款啊?”侯女士觉得很奇怪,连忙向对方追问原因。紧接着,男子逐一核对了侯女士的个人信息后表示,肯定有人盗用了侯女士的个人信息,并冒名向银行申请贷款。

为此,男子又称,如需办理贷款取消业务,侯女士需要在手机上下载一款网络会议App,并按照指示完成相关验证。

“您的账户存在异常,需要验证才能关闭所有功能!”深信不疑的侯女士了解到,还需要向指定账户转账9000元才能完成验证,第二日一早就赶到了银行。

侯女士在办理转账业务时,银行工作人员发现侯女士多次接听电话,似乎有人一直在催促她尽快完成相关流程。发现异常的工作人员连忙追问,得知侯女士要向陌生人转账,工作人员立即终止转账业务并且第一时间选择报警。

“只要给陌生人转账都是诈骗!”了解到相关情况,民警潘飞当场直言侯女士被骗。“可是我的电话号码,身份证号还有银行账户他都知道。”面对民警,侯女士仍是将信将疑。

为此,民警耐心地向侯女士讲解,骗子是通过非法途径获悉了她的个人信息,还特地编排了有人冒名申请贷款的话术,来骗取所谓的验证费。

“你再仔细回忆一下,对方是不是还叫你查看了其他银行卡里有没有钱?”经过民警的深入剖析,后知后觉的侯女士这才如梦初醒。“原来是这样啊,幸好我还没有转账成功!”侯女士向银行工作人员和民警表示感谢。

事后,民警还为侯女士讲解了近期多发的电诈案例,辅警刘志远则帮助侯女士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同时还提醒侯女士如遇类似情况,可以第一时间到派出所或者银行核实,千万不要再盲目转账。

(图片由通讯员提供)

(来源:极目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极目新闻”客户端,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欢迎提供新闻线索,一经采纳即付报酬。24小时报料热线027-86777777。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信息怎么屏蔽(怎么关闭那些贷款的信息)":http://www.ljycsb.cn/dkzs/8559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