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贷款逾期办理 中介服务有瑕疵要担责,下面是江苏检察在线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二手房买卖中介贷款
□本报通讯员 陆平 华梓成
来源:江苏法治报
房产中介公司负责人承诺协助买方办理二手房购房贷款资格,促成合同签订。后因银行贷款政策变动,导致买方未能按约如期办理贷款。近日,苏州市虎丘区法院审结一起中介合同纠纷案件,依法判决驳回房产中介要求购房者支付中介费30%尾款的诉讼请求。中介公司不服判决提起上诉,苏州中院依法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2019年5月,经原告某房产中介公司介绍,被告蔡某与案外人叶某就坐落于苏州高新区的房屋签订《存量房买卖合同》一份,合同中约定买房者委托银行于2019年8月20日前将房屋贷款支付至资金托管指定账户。
不久后,因银行对购买二手房贷款的相关政策变动,导致蔡某无法按照此前的预期成功办理购房贷款,面临合同违约的风险。后来蔡某只能另找银行加急办理,贷款最终在买卖双方调整后的宽限期内发放。中介合同约定的中介费是12万元,但蔡某只支付了84100元,故原告诉至法院要求被告购房者剩余的中介费。
法院经审理后查明,原告中介方负责协助被告方购房者向银行提交办理房贷的资料,被告方在2019年6月已经将相关材料交给中介,但直到8月7日才收到银行通知受理申请的短信。原告方没有证据证明是因被告方征信逾期、收入不足等过错造成的贷款障碍,其迟延向银行提交材料的行为使购房人面临巨额违约风险,因此认定原告的中介服务存在瑕疵,被告只需支付70%的中介费。被告方已付清相应费用,故判决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
[法官点评]
房屋买卖涉及的标的额巨大,也存在较大的交易风险,房产中介公司作为具有专门资质掌握专业信息的一方,应当知晓房屋限贷的相关政策动向,积极协助购房者办理贷款手续,并向委托人如实报告。一些中介公司未认真核实房屋情况、买卖双方资信和房产的政策情况便急于促成交易,容易造成委托人的损失。买卖双方应提高法律意识,增强缺乏风险防范能力,详细了解房屋权属,不能轻信中介公司的口头承诺,增强合同意识,详细阅读、磋商合同内容。中介机构及从业人员应当依法、规范、诚信经营,完善服务规范,提升专业素养,以委托人的利益为先,杜绝为了签约急功近利的不良现象。
二手房中介办贷款骗局
在先后两次和房产中介赵某安排的上海户籍女性结婚,以获取在沪购房资格后,范先生一度为自己能遇到如此称职的中介感到幸运。然而,范先生想着能在上海购房,赵某却想着骗他的钱。近日,记者从上海市宝山区人民检察院获知了这起诈骗案,经宝山检察院公诉,法院依法以诈骗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12年半,并处罚金10万元。
2019年年中,范先生与女友看中了某楼盘,便向此前认识的宝山区某地产中介公司工作人员赵某打听,因暂时没有合适的房源而作罢。但这却让当时沉迷赌博、欠下巨额高利贷的赵某动了心:看中这样一个高端楼盘的客户,手里肯定有不少资金。于是,赵某开始了一连串诈骗计划。
2019年9月,赵某主动联系了范先生,谎称之前看中的楼盘有一套二手房待售,房东要价1280万元。赵某提出,可以通过办理一手房更名的方式节约交易税费,但需要支付130万元给中间人作为“好处费”。范先生和女友对房价与好处费表示认可,但两人当时还没有购房资格。赵某再次提出,以范先生父母的名义去补缴社保或税单包装购买,只不过需要支付一笔20万元的“包装费”。很快,范先生将150万元悉数转入了赵某的账户,赵某收到钱后全部用于赌博和还债。
2020年4月,赵某约范先生的父母前往中介门店签订购房合同。当天,范先生的父亲向一个名为唐某某的账户转入了448万元购房款。然而,这份合同其实是赵某利用手头的一份同楼盘二手房买卖合同伪造的,这笔购房款都进了他的个人账户。还蒙在鼓里的范先生多次催促赵某办理过户手续,都被赵某以政策收紧、先前签订的合同不能通过交易中心审核登记为由不断推托。见状,范先生要求赵某退款,赵某急了,又想出了新的花招。
赵某表示,可以安排范先生与上海户籍女性结婚,来获得购房资格,但需要支付15万元费用。范先生同意后,赵某收走了之前与范先生父母签订的《预售合同》,转而以某房地产有限公司的名义,重新和范先生、“妻子”李某某签订了一份新合同。当天,范先生预支付给李某某5万元酬劳。之后,赵某又以各种理由要求范先生补足房款至七成,求房心切的范先生多次转账共计448万元。至此,赵某已经从范先生处骗得896万元购房款,但他仍没有收手。
2021年9月,赵某谎称李某某的购房资质出现问题,需要另找一人假结婚并更改合同。同时他还以房东要求购房者证明有付尾款能力为由,要求范先生再次支付134万元。协商之下,范先生向赵某转账74万元。几天后,赵某说找到了合适的上海户口女性,要求范先生支付定金。当天,范先生的女友就向赵某转账5万元,换来一份范先生与第二任“妻子”康某一起购房的合同。
此后,范先生不断要求赵某备齐材料去交易中心过户,赵某还是一直拖延。范先生终于起了疑心,拿着赵某给的合同去某房地产公司求证,得知合同是假的。范先生看中的那套别墅,房东也从未委托出售。范先生找到赵某质问,在铁证面前,赵某承认整个买房事件都是骗局,所有钱款都尽数进入了他的口袋。
据审计,赵某某共从范先生及其女友处骗得钱财1165万元,案发后退还了170万元,尚有995万元未归还。宝山检察院经审查后认为,赵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诈骗他人财物,数额特别巨大,遂以诈骗罪对其提起公诉。
栏目主编:王海燕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项建英
来源:作者:王闲乐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二手房买卖中介贷款(二手房中介办贷款骗局)":http://www.ljycsb.cn/dkzs/8483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