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息贷款真的可信吗?除无息贷款外还有哪些贷款噱头不可信?,下面是小小金融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无息贷款
虽然,大家都对高利贷深恶痛绝;可是,如果当听到有贷款机构说来他们这里贷款,贷款不需要利息,可能很多人又会一改那种深恶痛绝的态度,对这种无息贷款趋之若鹜了。可是,这个世界真的有无息贷款吗?无息贷款真的可信吗?
一、这个世界上真的有无息贷款吗?
有!你没看错!是真的有!但是,这种无息贷款只有你的朋友和你的父母、兄弟姐妹、亲戚才有可能不收你利息地把钱借给你。
但是,如果一个贷款平台告诉你,他们的贷款不收利息,那你根本不用信。因为,贷款平台不是慈善机构,开门做贷款生意不收利息骗小孩都没人信。
其次,就算这些贷款平台大打无息贷款的招牌,那他们也一定会从其它名目上变相收取你的利息。所以,小小金融小编建议大家与其选择那种名目很多的无息贷款,不如选择明明白白把账目都算清楚写在你合约上的贷款更合适。
二、除无息贷款外还有哪些贷款噱头不可信?
1、查征信要收钱
虽然,贷款前贷款平台都要查询贷款申请人的个人征信,以个人征信来判断你的信贷风险;但是,如果贷款平台要收取高额的征信查询金那你就要小心了。
因为,就算个人征信确实需要收钱,但这个钱可不是什么大钱。征信查询头两次查询是免费的,往后每查一次就要收取20块钱左右的费用。但是,绝对不会高于上百块钱,所以,如果你碰到贷款平台要收你几百块钱,甚至更高的征信查询费,你就赶紧换一家吧。
另外,这种费用应该由贷款平台自己负担,没道理把它转嫁到用户身上,这也是不合理的。
2、凭身份证就可以获得贷款
老百姓们去银行申请个人贷款的话,除了身份证外,还需要提供收入证明、资产证明、银行流水等诸多辅助材料;让人觉得这个贷款申请起来真的很麻烦。
但是,如果有一家贷款平台告诉你,他们只需要你提供一张身份证就能办理贷款了,那多半是噱头。因为,贷款平台打造低门槛的形象也是为了吸引客户;等你到他们平台去办理贷款的时候,他们也一样会要求你再提供其它的辅助材料。
最后,小小金融小编提醒大家如果需要贷款的话,千万不要贪图无息贷款或者是手续简单的表面优惠,以免让自己陷入不必要的麻烦中。
农村10万无息贷款的条件
2023-04-22 13:08
来源:光明日报
链接已复制
字体:小大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继续免除今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今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本金部分可再申请延期1年偿还,延期贷款不计罚息和复利。在21日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财政部、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就政策享受对象和申请方式、所需资金的承担方式、出台背景及预期回答了记者提问。
谁可享受,如何办理
本次免除利息和延期偿还本金的对象为2023年及以前年度毕业、在2023年内应偿还本金或利息的贷款学生。在通知印发前已结清国家助学贷款的毕业生不纳入此次政策范围。免除的利息,是贷款学生2023年内个人应支付的国家助学贷款利息,包括以前年度逾期贷款在2023年内产生的罚息。可申请延期偿还的本金,是贷款学生2023年内应偿还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
教育部财务司司长郭鹏介绍,本次免除利息,贷款学生不需申请,由承办银行直接办理。对于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在通知印发前已偿还的2023年利息,如果承办银行尚未扣款,则相应资金不再扣除;如果已扣款,则由承办银行退还贷款学生。对处于还本宽限期的贷款学生,因2023年不需偿还贷款本金,故无须申请延期偿还贷款本金政策。
“对处于贷款偿还本金期的贷款学生,如需延期偿还本金,本人可提出申请,并按承办银行要求履行相关手续;如本人未提交申请,则默认按原合同约定偿还贷款本金。”郭鹏提醒,有需要的贷款学生需及时关注相关通知公告,避免遗漏错过。
为何出台,如何筹资
“2022年,国家出台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政策实施以来,共免除贷款利息19.5亿元,惠及379万人;高校毕业生自主申请延期偿还本金累计5.9亿元,惠及10万人。”财政部部长助理欧文汉表示,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突破1100万人,为了进一步减轻家庭经济困难高校毕业生负担,确保就业大局稳定,综合考虑上年政策实施效果等因素,国务院决定延续实施国家助学贷款免息及本金延期偿还政策。
“今年预计免除贷款利息23.25亿元,可申请延期偿还的本金规模约55亿元,惠及约400万名高校毕业生,助力贷款学生缓解经济负担和就业压力,有效帮助贷款学生维护个人信用记录,促进其顺利就业。”欧文汉说。
据了解,免息政策所需资金承担方式将参照贴息政策执行。免息政策所需资金也将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分别承担。免息所需资金以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为单位,优先从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已拨付给承办银行的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风险补偿金存量资金中支付。对于存量资金不足的,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将另行安排。欧文汉介绍,2020至2022年,共安排学生在校期间的国家助学贷款贴息资金122.5亿元,年均40亿元左右。2022年实施的国家助学贷款免息政策,对高校毕业生个人应付的利息予以免除,又相应增加了19.5亿元的免息资金支出。
既重救助,亦作引导
“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在校期间的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补贴,毕业后的贷款利息由学生自付。2022年,阶段性免除了当年及以前年度毕业的贷款学生2022年应偿还的贷款利息。今年,该项政策延续实施。学生毕业以后,可以使用还本宽限期,期限最长5年。在还本宽限期内,学生仅需支付贷款利息,无需偿还本金。”财政部科教和文化司司长黄家玉表示,近年来,国家助学贷款政策持续完善,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按照有关规定,助学贷款最长期限不超过22年。对于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遭遇重大自然灾害、家庭成员患有重大疾病以及经济收入特别低的毕业贷款学生,如确实无法按期偿还贷款,可向经办机构提出救助申请,提供相关书面证明,经办机构核实后,启动还款救助机制为其代偿应还本息。
“国家助学贷款等一系列政策协同发力,既照亮了千万寒门学子的求学之路,又引导贷款学生把个人就业与国家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人生梦想。”欧文汉介绍,财政对符合条件的基层就业贷款学生,实行贷款代偿,鼓励应届毕业的贷款学生到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为区域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撑。同时,对服兵役的贷款学生予以资助,中央财政帮助符合条件的贷款学生偿还贷款。支持贷款学生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应征入伍服兵役,投身国防建设。
(光明日报北京4月21日电)
《光明日报》( 2023年04月22日04版)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什么是无息贷款(农村10万无息贷款的条件)":http://www.ljycsb.cn/dkzs/84767.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