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贷审批需要多久?审批完要多长时间才可以放款?,下面是熊猫投资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贷款需要多久放款
最近有个朋友在后台留言问说:自己的房贷申请已经提交一个月了,但是至今无声无息,问银行客户经理也只是说已经上报分行审批了,但具体多久可以也没一个定数,所以想问下银行房贷的审批流程到底是怎么样的,房贷为什么要审批这么久?自己的贷款会不会被毙掉?还有就是审批通过后是直接放款吗?还是还需要其他的流程?
虽然说个贷(房贷也属于个贷)的申请比企业贷款的审批简单多了,但是在如何简单,也不可能是我们提交材料即可获得审批。现实中银行房贷整个审批流程大致如下(不同银行会略有出入,但是大同小异):
1、支行环节:在收集完我们提供个人材料(个人征信报告授权书、首付款发票、购房合同、身份证、户口本、结婚证等等)后,客户经理会在查询一些其他的辅助性材料,比如按照征信授权书查询个人征信报告;比如查询失信被执行人名单信息、公共税费缴纳信息等等。收集完整全部的资料后,客户经理会按照银行的授信申请模板撰写贷款申请报告,经支行行长审批同意后上报分行审批。
2、分行环节:分行细分为两个环节,一是审查环节;二是审批环节。审查环节一般耗时会相对久一些,因为审查人员要逐一核对所有的相关资料,并看看送审内容撰写的是否有错漏(比如前后矛盾、比如材料不匹配等等),如果缺少材料或者内容有问题的,则由要求经办机构人员补充报告说明或者解释,在一切补充完整后,审查人员会撰拟审查报告,并将报告提交给部门负责人复核;审批环节:一般个人房贷的审批路径终批人为分管副行长,所以风控部门负责人复核之后则交由分行副行长审批。
整个分支行环节下来,按照正常流程来说,一个月很正常,甚至有的项目太多需要排队时,两个月的现象也有,当然也有快的,一个礼拜就好了,所以这个环节的时间很难具体把控。
很多人认为房贷批了,就马上可以领取到审批的贷款资金了,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贷款审批后,需要先办理抵押登记,抵押登记完成后,放款快慢还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贷款种类(纯商业贷、组合贷);二是银行贷款额度。
1、贷款种类:纯商业贷款买房,在银行领导审批结束以后,如果恰好分行有额度的,那么一般都可以直接提取放款了,正是因为商贷放款比较快,所以开发商都喜欢购房人使用商贷;如果购房者申请的是组合贷/纯公积金贷款,那么公积金部分还涉及到公积金中心的额度,这时候除了银行审批外还需要等待公积金中心审批,而且即使公积金中心审批了,也需要等建筑物封顶后才会予以放款,所以组合贷的时间往往都很久。
2、银行额度:很多人感到不解,银行不是放贷的机构吗?怎么会没有贷款额度,还需要再等待?这其实与总行给予的额度有关,举个例子:比如当地房地产市场最近很火爆,买房子的人特别多,扎堆买房,短期内申请房贷的人数飙升,这时银行就容易出现信贷额度不足(一方面银行的贷款额度来源于存款的额度,存贷比有一个限额比例;二是有的银行为了控制信贷风险,对各个行业,特别是风险聚集度较高的行业设定一个限额,超过低限,不再接件;超过中限,现有已接件的不再审批;超过高限,已审批未放款的暂不放贷),所以一旦遇到这类情况,只能老老实实地等(等旧客户归还释放额度出来),要说等多久,一般没有具体时间,反正现实中等几个月也不少见。
房贷属于银行最优质的贷款种类之一了,如果你本身没有重要的异常情况(比如征信不良,或者贷款规模远超你的还款能力等),那么大部分时候都是可以批下的,不会被毙掉(其实有上述情况,一般支行也不会上报分行审批)。至于说多久可以审批,审批后多久可以下款,这实在很难给予一个定数,但就综合平均来看,商业贷贷一般在3个月内,组合贷一般在半年之内,所以无需多虑!
信贷一般几天放款
经济修复预期升温叠加政策发力,1月信贷喜迎“开门红”。
2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1月新增社会融资规模5.98万亿,同比少增1959亿。1月末,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12.6%,增速比上月末高0.8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6.7%,增速比上月末高3个百分点。
1月信贷开门红虽然如期而至,但新增贷款规模近5万亿依然超出不少机构的预测分析,表现亮眼。业内专家表示,这将有效提振市场信心,支持一季度经济较快回升。预计后续宽信用效应将在一季度持续体现,这也将对后续经济加快复苏提供关键动力。不过,房地产低迷仍旧制约宽信用效应充分体现,接下来房地产支持政策需要进一步加码。
企业中长期贷款起到主要拉动作用
“在早春效应下,银行信贷投放节奏明显前置、靠前发力,叠加各项稳信贷政策工具的驱动,1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实现‘开门红’,将有效助力提振市场信心、激发主体活力。”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称。
央行数据显示,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实现“开门红”。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1月是信贷增长的“大月”,贷款增长往往较快,但往年增量一般维持在2—4万亿,而今年1月增量近5万亿,超出预期。
具体而言,住户贷款增加2572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41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2231亿元;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4.68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1.51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3.5万亿元,票据融资减少4127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减少585亿元。
企业中长期贷款对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长起到主要拉动作用。植信投资研究院高级研究员王运金认为,企业部门信贷贡献了当月信贷95.5%的增长,其中中长期贡献了71.4%。短期新增1.51万亿元,中长期新增3.5万亿元,分别同比多增5000亿元与1.4万亿元。去年末各大银行向房企累计提供了约5万亿元的授信额度,支持房地产市场加快恢复;今年1月信贷额度更新后,银行放款速度加快,房企信贷成为推动中长期信贷扩张的主力之一。
董希淼也指出,人民币贷款特别是企(事)业单位贷款增长较快,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因素:一是我国调整优化疫情防控措施,宏观经济正在整体性转好,企业信心和预期加快恢复,融资需求增强;二是季节性因素推动,银行年初项目储备充分,信贷额度较为充足,通过“早投放”实现“早收益”;三是金融管理部门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货币政策精准有力,推动贷款加快投放、尽早投放。而随着贷款规模再创新高,银行货币创造能力增强,一定程度上推高了M2增速。
不过,“企业强、居民弱”的特征依然存在。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1月居民新增贷款疲弱,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收缩幅度扩大,反映出1月楼市销售低迷;同时,居民短期贷款同比继续少增,反映1月居民消费支出继续偏弱。但1月居民短期信贷增长,同比收缩幅度有所收窄,反映国内居民消费信贷需求呈现逐步企稳迹象。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发现,“考虑到春节假期对居民消费和个体经营活动的影响较大,因此,为消除春节错期影响,我们与去年春节所在的2月比较,今年1月居民短贷大幅多增3252亿,这与疫后消费、经营活力回升相一致。”
新增信贷是新增社融压舱石
初步统计,2023年1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5.98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少1959亿元,环比季节性多增约4.67万亿。
“主要拖累项是企业和政府债券融资、表外票据融资。”王青称。
具体来看,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4.93万亿元,同比多增7308亿元;对实体经济发放的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31亿元,同比多减1162亿元;委托贷款增加584亿元,同比多增156亿元;信托贷款减少62亿元,同比少减618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2963亿元,同比少增1770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486亿元,同比少4352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140亿元,同比少1886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64亿元,同比少475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1月起央行将消费金融公司、理财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等三类银行业非存款类金融机构纳入金融统计范围,并由此对社融中的“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和“贷款核销”数据进行调整。
“1月这三类机构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量仅57亿,对新增社融规模影响不大,贷款核销因此多增30亿,也属很低水平。因此整体上看这次调整对新增社融的影响很小。”王青分析。
周茂华认为,新增信贷是新增社融压舱石。由于经济活动回暖,国内财政、货币继续偏积极,市场流动性继续保持合理充裕,国内企业信用环境改善,企业债券融资改善,政府债券发行适度增加,社融增速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M2增速高位上扬
1月,M2-M1增速差缩小,宽信用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应有所改善。专家预计,接下来宽信用效应有望进一步释放,M2-M1的增速会逐步收敛。
数据显示,1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273.81万亿元,同比增长12.6%;狭义货币(M1)余额65.52万亿元,同比增长6.7%。
周茂华认为,1月M2同比增速较上个月走高,主要是国内结构性工具持续发力,增加基础货币投放,银行积极放贷力争早锁定收益。M1同比增长加快,反映企业短期交易活动活跃度有所增强,企业对经济复苏信心在回暖。
王青表示,在上年同期增速基数抬高、今年1月财政存款同比多增背景下,M2同比加速主要源于当月贷款投放规模大幅多增,贷款余额同比增速也在加快,这有效提振了存款派生,推动M2增速高位上行,创下近7年以来新高。
“当前M2增速处于高位,背后的原因还包括上年财政大规模退税等因素带来的影响。这显示货币、财政政策共同发力作用下,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货币供应量持续高增,一旦宽货币向宽信用渠道打通,其对实体经济的提振效应将充分体现。”王青称。
整体看,在经济修复预期改善带动市场主体融资需求明显上升,政策面鼓励银行靠前投放信贷等因素综合作用下,1月信贷出现“开门红”。
对于后续政策走向,王运金认为,随着人民银行各项宽信用政策持续推进,房地产市场会逐步回升,投资加速扩张,消费进一步恢复,经济增长预期将得到较大改善。
王青认为,在宏观政策延续稳增长取向、市场主体自主融资需求修复支撑下,2月信贷有望继续保持同比多增势头。下一步为有效激发实体经济贷款需求,稳定宏观经济运行,引导房地产行业尽快实现软着陆,政策面或将多方面发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贷款需要多久放款(信贷一般几天放款)":http://www.ljycsb.cn/dkzs/84480.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