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您来到林间号!
官网首页 小额贷款 购车贷款 购房贷款 抵押贷款 贷款平台 贷款知识 手机租机

林间号 > 贷款知识 > 银行贷款还款计算(2023年贷款计算器)

银行贷款还款计算(2023年贷款计算器)

银行贷款到底应该怎么还?一文帮你算清楚!,下面是慢谈己事悟人生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贷款还款计算

很多朋友都有过银行贷款买房的经历,一般选择使用公积金贷款或是商业银行贷款,又或是两者都使用,也就是组合贷。那贷款后如何选择还款方式,手里有余钱了要不要提前还一部分,还的部分到底是本金还是利息?相信很多朋友都会被这些问题所困扰,包括我自己之前有过一次买房的经历,但也没有深入了解过这些贷款的知识,好在房贷提前还完,还是节省了不少利息。本文带你一起了解下银行贷款那些事,解决朋友们曾经遇到的这些困扰,相信会帮助到大家做好贷款还款的规划。

1.贷款类型选择

对于这个问题,大家一点都不用犹豫,能用公积金贷款就不用商贷。为什么,当然是超低的公积金贷款利率。按照国家发布的利率,五年以上首套住房贷款,目前公积金贷款利率3.1%,商业贷款利率4.9%。拿100万贷款30年为例,公积金贷款利息为53.73万 ;商业贷款利息为91.06万;别看利率上商贷比公积金贷款只低了1.8%,但时间拉长来看,30年的利息商贷比公积金贷款就多了将近40万。所以大家想都不用想,一直缴纳公积金可以用公积金贷款的朋友必须选择用公积金贷款,能帮你省下不少利息。没有公积金的朋友那就选择商贷吧。

2.还款方式选择

决定了贷款之后,就面临还款方式的选择。银行经理都会问你是选择等额本息方式还是等额本金方式,主要看你个人的月供也就是还款能力。如果你还款能力足够,不会因为还贷款而影响降低个人生活品质的话,那当然是选择等额本金方式最经济划算,能比等额本息方式节省下很多利息。比如拿240万贷款举例,还款期限假设25年,年利率为5.35%,月利率就是5.35%/12,注意银行是按日和月计息并累加的利息。

1)等额本金

等额本金的计算公式还是比较简单的,这里我们可以说一下:等额本金就是每期还的本金都一样,这里25年的话,就是25X12=300期,每期还款本金A=240万/300=8000元,就是说你每个月要还的本金都是这个数。所不同的是每个月要还的利息,计算利息用下面的公式:第一期利息a1,a1=2400000X(5.35%/12) , 第二期利息a2=(2400000-A)X(5.35%/12) ,以此类推,可以得出,第300期的利息a300=(2400000-299A)X(5.35%/12),最后一期也就是第300期后本金剩下为0。学过数学的朋友会知道,这其实是个等差数列,根据公式很容易计算出结果。用Excel计算,第一个月利息为10700.00 元,其次每个月利息会依次递减,总利息为1,610,350元,第一个月你要还的本金+利息就是8000+10700=18700元。第二个月开始,你还的就会越来越少,等额本金方式到还款后期还的大部分就是本金了,这也是同等贷款同样还款年限的条件下,等额本金方式总利息少的原因。

2)等额本息

再来看等额本息还款方式,等额本息的计算要相对复杂些。等额本息的意思就是每个月要还款的金额是固定的,也就是说还的本金和利息之和每个月都是一样的,但每个月的本金是逐月递增的,利息是逐月递减的。这就是等额本息的本质,每个月还款额是固定的,不像等额本金那样,刚开始的月供压力很大,等额本息的月供压力要小一些。那具体计算推导过程有些复杂,这里就不详述了,网上有很多讲解,需要用到高中的数学知识,会用到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这里看一下结果,还是拿240万贷款举例,还款期限假设25年,年利率为5.35%,月利率是5.35%/12,我们计算每个月的还款额,以及每个月的本金和利息等需要用到Excel中的PMT、PPMT、IPMT这三个公式。PMT(rate,nper,pv,fv,type) 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贷款的每期付款额。

其中,rate: 贷款利率。 注意这里是用月利率和下面的期数保持一致。nper :该项贷款的付款总期数。 pv: 现值,或一系列未来付款的当前值的累积和,也称为本金。这里注意要加个负号,这样算出来的结果就是正的值。 fv :为未来值,或在最后一次付款后希望得到的现金余额,如果省略 fv,则假设其值为零,也就是一笔贷款的未来值为零。 type: 数字 0 或 1,用以指定各期的付款时间是在期初还是期末。

PPMT和IPMT的用法和PMT类似,这里就不介绍了,大家可以去Excel里查询这两个函数的用法。下面

我们代入相关数据计算下每个月的还款额A=PMT(5.35%/12,300,-2400000,)=14,523.89;第一个月的本金:=PPMT(5.35%/12,1,-2400000,)=3,823.89;第一个月应还的利息:=IPMT(5.35%/12,1,-2400000,)=10700 每期的应还利息和本金都计算出来后,由此可以算出所有期的总利息为1,957,165.96元。等额本息比等额本金要还的利息多了1,957,165.96-1,610,350=346815.95元,不要奇怪确实是多了34万多,这下你知道为什么银行总是推荐你选择等额本息还款方式了吧。而且,同样的贷款额度,还款时间越长,这个利息差额会越大。所以你要是有能力多提供月供,那就选择等额本金的方式还款肯定是帮你节省了一大笔利息。部分数据如下:

3 关于要不要提前还款

答案是一定要的。不管你是全部还是部分提前还,只要你发了年终奖有一笔余钱了,那就可以提前部分还款。这个逻辑是利息是按本金计算的,提前还款就意味着减少本金,利息也会随之减少,最后你还的总利息一定比原来是减少的。还拿240万的贷款,等额本息的方式,25年还清为例。假设我们在第3个月的时候提前还入15万元,来计算下以后的月供和利息。同样用到上面提到的几个公式,不同的是在第3个月要重新计算本金、利息和每期还款额。经过计算,可以看出,还入15万后,每个月的还款额比之前减少了差不多1000吧(14,523.89-13,691.72);总利息为1814814.554,节省了14万吧(1,957,165.96-1814814.554)。部分数据如下:

总结一下,提前还入15万,到最后利息节省了14万,看到了提前还款的魅力了吧。不过到这里,有个问题可能有的朋友会问,那就是你忽略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没错!15万拿在手里你可以炒股、理财或是投资,期限是25年,假如能翻一倍就是25年后增到30多万,那确实就没必要还银行了。但这对你的投资水平要求不低,投资收益每年如果能达到4%以上,那么15万投资25年后的总收益为=15*(1+4%)^24=38.45 万。如果你还有更高投资收益,那就不需要提前还了。

谈到这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提前部分还款的时候,银行会让你选择是保持月供不变,减少还款年限;还是保持还款年限不变,减少月供。我们可以把这两个方式作个比较,大家一下就清楚如何选择了。这块需要用到这个公式NPER(rate,pmt,pv,fv,type) ,基于固定利率及等额分期付款方式,返回某项投资的总期数。那么以前面说的提前还入15万元后,如果维持原来14,523.89的月供,代入数值计算还需要22年还清所有贷款,最后你还的总利息为1584595.217,比刚刚前面算过的总利息要少23万多(1814814.554-1584595.217)。可见,还是选择缩短还款年限方式帮你节省的利息更多。如果你月供能力始终不变的情况下,提前部分还款就可以选择缩短还款年限,这样才是最优的。

以上均为笔者个人观点。

2023年贷款计算器

企业是信贷扩张的主体,但企业贷款对投资的拉动效率下滑,一个原因是信贷融资替代债券融资,另一个原因是填补经营性现金流的漏损。
文:天风宏观宋雪涛/联系人孙永乐

在“货币-信用-需求-价格”的传导过程中,物价是信用扩张/收缩的结果,也是经济表现的滞后指标。比如2020年,M2和社融在2月见底,经济在3月见底, PPI在5月见底,核心CPI在次年1月见底。

年初以来CPI的低迷并不意外,居民部门本就不是这一轮信用扩张的主力,一季度新增信贷10.6万亿,其中仅1.7万亿投向了居民部门,居民信贷增速持续回落,直到2月才在地产销售带动下止跌回升。

居民部门不愿意加杠杆的原因还是老问题,这是过去三年居民资产负债表承压,失业率偏高,收入增速持续放缓,消费尚未修复的结果。2022年新增居民存款17.8万亿,社零同比下滑0.2%,全年平均核心CPI仅为0.86%。

更值得关注是企业部门,因为2022年以来企业是信用扩张的主体。从2022年初至2023年一季度,新增信贷31.9万亿中有26.1万亿投向了企业,也让企业信贷增速从2022年初的11.6%持续上行至2023年3月的15.2%1 。

本轮信贷资金主要投向了央国企和地方平台。今年1-2月国企开始扩表,负债规模增速已经高于去年末的低点3个百分点,但私营企业和股份制企业的负债规模增速继续下滑,比高点分别下滑了3个百分点和1.8个百分点。

央国企和地方平台在拿到信贷资金后,理应投入基建和制造业,进而推动PPI上行。但即使刨除基数效应,3月PPI环比仅0%,低于过去3年的均值0.2%。为什么年初以来信贷对投资的拉动效应不佳?

从数据上看,今年1-2月企业贷款同比多增了1.7万亿,但是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来源之中,国内贷款同比减少了3.9%。1-2月每单位中长期贷款能够拉动的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企业新增中长期贷款2)只有1.15,低于过去3年的均值1.67。

另一个数据也反映出信贷效率下降,体现企业资金活化程度的M1和M2同比增速剪刀差持续扩大。在企业投资意愿偏低时,信贷资金沉淀在金融体系内部,数据上体现为企业存款特别是定期存款高增,今年1-2月企业定期存款同比增长13.1%,企业活期存款同比增长仅4.1%。

数据反映出年初以来信贷资金对投资的拉动效率下滑。

一个原因是企业的信贷融资部分替代了债券融资。

去年受部分债券违约和理财产品暴雷的影响,企业债券融资的难度加大,2022年社融口径下的企业债券融资同比2021年减少了1.2万亿。今年3月企业贷款+企业债券的同比增速为12.4%,虽然也高于2022年初的11.2%,但上行幅度明显低于信贷增速,这也解释了本轮社融增速的底部反弹幅度仅有0.7个百分点。

另一个原因是企业的信贷融资暂时性填补了经营性现金流。

在利润承压的情况下,企业债务融资有可能用于偿还利息和维持经营性现金流,而非大规模投资。今年1-2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和利润同比增速均大幅回落,其中收入增速从2022年初的12.4%下滑至-2.3%,利润增速从22年初的-4.4%下滑至-33.4%。

随着地产大周期下行和“债务驱动投资”的发展模式退潮,信贷数据对经济周期的领先性将逐渐消失(详见《信贷还有领先性吗?》)。

当前信用扩张的主体以央国企和融资平台为主,同时信贷扩张又部分用于替代债券融资或者填补经营性现金流,都抑制了信贷对投资的拉动效率,也导致以往“信贷强则经济好”的指示意义有所下降

最后,在金融数据的领先性和有效性都下降的情况下,市场也会淡化对金融数据的直接反应,转向交易更能有效代表经济真实成色的高频指标

注:
1.2023年3月信贷增速使用2023年2月存量数据加上3月新增贷款数据计算得到。
2.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新增中长期贷款指标可以理解为企业增加1单位中长期贷款一般能够拉动多少单位的固定资产投资。

风险提示

实体融资需求继续缺席,经济复苏成色低于预期,信用扩张不及预期。

团队介绍

宋雪涛 | 宏观首席研究员

中证协培训讲师,保险资管业协会百人。美国北卡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人民银行研究局访问研究员,CF40特邀研究员,发表有CF40专著、学术论文、央行工作论文等。2018、2019、2020年金牛奖全市场最具价值分析师(前15名),2021年金牛奖最佳分析师(第3),2020、2021年Wind金牌分析师(第3)、上证报最佳分析师(第5),2019、2020、2021年新浪金麒麟分析师,2020年21世纪金牌分析师(第5),2020、2021年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


向静姝 | 研究员

曾任职于英仕曼投资旗下核心量化对冲基金AHL。伦敦商学院硕士。主要负责美国经济、全球央行和美股美债研究。


林 彦 | 研究员

曾任职于弘尚资产(红杉资本在中国的证券资产管理平台)量化投研部门,负责商品期货投资条线。武汉大学金融工程硕士,主要负责大类资产配置和基本面量化研究。


郭微微 | 助理研究员
武汉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ESG、产业政策、行业专题研究。

张 伟 | 研究员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硕士,主要负责经济政策和利率研究。

孙永乐 | 研究员
中央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硕士,主要负责国内宏观经济和货币流动性研究。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贷款还款计算(2023年贷款计算器)":http://www.ljycsb.cn/dkzs/8316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