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利息核算中应收利息、应计、非应计利息、利息收入的区分,下面是程序员瓦力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什么是银行贷款利息
大家好!我是程序员瓦力,专注分享商业银行业务和IT系统知识。最近有几位网友私信我咨询有关银行利息记账相关的内容,大家普遍觉得银行贷款的应计利息、应收利息、非应计利息及利息收入的含义比较难懂,不好区分。今天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这几种利息的概念、特点及记账规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应计利息、应收利息、利息收入和非应计利息是贷款利息核算中的几个常见科目,也是很重要的几个科目,下面我们来看看对应的概念。
应收利息反映的是正常或逾期贷款的欠息, 属于应收款类,为资产类科目;利息收入反映的是实收利息+正常或已转逾期(逾期天数<90天)应收但未收的利息的金额,属于收益类,为收益类科目;应收利息是用来核算当期(一般是月度或季度)应收但未收取的利息;表内应收利息一般是正常或逾期贷款(逾期90天以内)结息时未收到的利息;表外应收利息一般是逾期贷款(逾期90天以上)结息时未收到的利息;一般说来,表内应收利息在超过90天没有收到时,需冲减表内应收利息和利息收入,计入表外利息,这不存在虚增利润的问题。表外利息在收到时,纳入表内利息,进利息收入科目。
对应收利息,应按权责发生制原则,不论是否实际收取,其相应利息收入纳入当期损益核算,即俗称的表内利息;
对非应计利息,其相应利息收入纳入待转营业收入核算,实际收取时,再纳入当期损益核算,即俗称的表外利息。
对应计的本期利息,未收取时,在规定的利息形态转移日,系统根据贷款账户的状态,分别计入应收利息或非应计利息:
即正常、逾期贷款账户(本金产生的利息)应计入应收利息;非应计贷款账户,本金产生的利息应计入,非应计利息(表外利息),在计表外利息前,先要冲销表内的应收利息和利息收入。各家银行在表内利息和表外利息科目的运用上有一些差别,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上面的一些概念确实很难通过简单的语言描述清楚,大家看完之后,肯定觉得很绕,下面给大家举个例子,方便大家区分。
举个例子:
假设有一笔1月1号发放的贷款是分期还款的(分次付息一次还本),还款间隔是按月还款,银行一般是每个月的20号结息,这里为方便大家理解,所以假定这笔贷款是每个月的月底还款。
1). 1月15号,该笔贷款还没逾期
应计利息=15天利息(未到期的贷款本金这15天累计产生的利息)
应收利息=0
每日计提的记账分录为:(1月1号到1月15号日终重复下面的记账)
借:应计利息 1天的利息
贷:利息收入 1天的利息
2). 到2月1号白天,客户还没还钱,发生逾期 ,应计利息转为应收利息,开始计算复利,当月应计利息从零开始。
应计利息=0
应收利息=31天利息
1月31号日终未收到本期利息,记账分录:
A:应计利息冲销
借:利息收入 31天的利息
贷:应计利息 31天的利息
B:应收利息记账
借:应收利息 31天的利息
贷:利息收入 31天的利息
2月1号日终每日计提记账分录:(应计利息 = 1天利息)
借:应计利息 1天的利息
贷:利息收入 1天的利息
3). 到2月12号,客户还没还钱
应计利息=12天利息,未到期贷款本金(贷款余额-拖欠本金)累计产生的利息
应收利息=1月份的31天利息
4). 到4月1号,90天后客户还没还钱,贷款状态转为非应计,贷款本金和贷款利息都会进行形态转移
贷款本金余额会转到非应计(表外科目)
利息都转到非应计利息(表外利息)
记账分录如下:
A:冲销表内利息
借:利息收入(表内科目)
贷:应收利息(表内科目)
B:记表外利息
借:表外利息收入(表外科目)
贷:表外应收利息(表外科目)
应收利息核算的相关规定1、应收利息的核算执行权责发生制原则。
2、应收利息的核算范围包括:贷款和金融机构往来应收利息,按借款人(单位)设置明细账。
3、应收利息分表内应收利息和表外应收利息进行核算。
4、各项贷款应收利息按季(月)核算,于季(月)末的20日结息。
5、贷款应收利息由发放贷款的营业机构于结息日按实际执行利率逐户计算借款人计息期内的全部借款利息。
6、除已破产清算的贷款外,所有呆滞、呆账贷款的应收利息纳入表外核算,待实际收回利息时计入当期损益。已破产清算但尚未核销的贷款,自清算之日起停止计算应收利息。
7、表内应收利息和外应收利息的复利,纳入表外应收利息核算,待实际收回时计入当期损益。
8、贷款利息逾期90天以上的贷款继续发生的应收利息,不论贷款本金是否逾期,其应收利息纳入表外应收利息科目该借款人账户,实际收回时直接计入当期损益。
9、存放、拆放同业款项应收利息逾期超过90天不能收回的或者存放同业、拆放同业款项逾期超过规定90天的,停止计算表内应收利息,其继续发生的应收利息统一纳入表外应收利息科目专门账户核算,待实际收回时纳入当期损益。
10、对已经计入损益但超过90天仍未收回的应收利息(贷款应收利息和存放、拆放同业应收利息),冲减当期利息收入,同时转入表外应收利息科目核算。如当期利息收入不足冲减,以当期利息收入冲减至零为限。
12、正常及逾期在90天以内(含90天)的贷款利息直接计入贷款利息收入,并从借款人存款账户中扣收。
13、其存款余额不足支付的部分转入表内应收利息科目该借款人账户,待实际收回利息时,再冲减应收利息科目该借款人账户。
以上只是自己的对应收、应计、利息收入和非应计利息的一点认识,还原大家指正和补充。
贷款产生的利息叫什么
金融对促进小微经营主体全面复苏和创新创业具有重要作用。中国银保监会日前印发《关于2023年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的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加力提升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质量,切实增强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获得感。
加强精准支持
小微企业分处不同行业,需要的金融支持千差万别,提升服务精准度非常关键。“五一”假期,餐饮行业迎来客流高峰,这背后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近期淄博烧烤爆火,烧烤店主刘强果断贷款扩大了自己的店面,进行了装修。但贷款即将到期,由于自己与员工每天“超负荷”工作,没时间去办理续贷业务。光大银行淄博分行了解情况后,安排工作人员主动上门,协助解决续贷业务。
瞄准小微企业需求,多家金融机构精准发力。据悉,中国银行淄博分行与淄博市烧烤协会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为小微企业推出多款专属信贷产品;邮储银行淄博市分行针对烧烤经营业户,烧烤器具、食材等产业链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推出了“金炉”极速贷业务,贷款可随用随还。
随着百姓出游需求的恢复,文旅产业持续复苏,行业内大量小微企业需要金融机构支持。银保监会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加强精准支持,要聚焦重点领域,支持住宿、餐饮、零售、教育、文化、旅游、体育等领域小微企业的合理金融需求,促进经济复苏。同时,积极研发符合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特征的信贷产品,更好满足其用款急、期限短、频次高的资金需求。金融机构需要继续发挥特长,在支持小微企业方面推出创新举措。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提醒,金融机构需加强特色贷款的贷后风险管理,谨防业务大起大落的潜在风险。
提升服务质量
山东尚瑞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新型建筑材料制造的小微企业。由于近期订单迅速增加,企业自有资金难以满足生产需要,想从银行贷款用于生产。建设银行德州分行在银企对接活动中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联系企业,为其办理了全流程线上信用贷款“首户快贷”,企业顺利获得100万元贷款。
围绕小微企业无贷户扩大服务覆盖面,也被列入此次银保监会《通知》要求。《通知》明确,重点围绕小微企业无贷户扩大服务覆盖面,加强对小微企业信用信息的挖掘运用,增加信用贷款投放。
据银保监会披露,去年全年新增小微企业法人首贷户81.5万户,首贷户金额同比增长13.1%。今年以来,对“信贷空白”小微群体服务力度持续加大。数据显示,小微企业融资成本仍在降低,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一季度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了0.38个百分点。
金融机构在服务小微企业“增量扩面”的同时,还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通知》明确要求银行保险机构践行客户为本的理念,开展“走万企 提信心 优服务”活动。深入了解小微企业全方位金融需求,找准与自身经营战略的结合点。
不久前,北京一家从事建筑幕墙装饰装修的小微企业出现了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眼见500余万元贷款即将到期,浦发银行北京分行主动与企业联系。鉴于该企业此前良好的经营情况,银行为其申请了续贷业务,将还款期限延期一年,并下调了部分贷款利率。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各金融机构要健全完善小微经营主体诉求回应机制,认真回应小微企业合理诉求,指导基层分支机构、客户经理努力把问题解决在服务第一线。同时,加强风险监测分析,合理控制贷款质量。
形成服务体系
据悉,今年金融加力服务小微企业的工作目标是: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总体继续保持增量扩面态势,优化服务结构,提升重点领域服务精准度,拓展保险保障渠道。贷款利率总体保持平稳,推动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逐步降低。
近年来,监管部门根据实体经济发展形势和经营主体金融需求,不断调整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目标。2021年银保监会强调“整体效能”,为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增加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活力,要求在小微企业金融供给总量继续有效增长的基础上,努力实现供给质量、效率、效益的明显提升。
去年人民银行印发《关于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敢贷愿贷能贷会贷长效机制的通知》,强调“长效机制”,要求金融机构着力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意愿、能力和可持续性,助力稳经营主体、稳就业创业、稳经济增长。
中国银行研究院博士后李晔林认为,此次发布的《通知》主要强调助力小微企业在支持经济恢复和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从机制入手,形成与实体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体系。
在对接服务方面,要求银行机构加强纾困解难、扩大内需、稳定就业和科技创新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在优化结构方面,要求银行机构扩大服务覆盖面,完善定价机制,加大续贷支持;在增强能力方面,发挥差异化服务优势,要求大中型银行实现服务小微企业的规模经济;在搭建平台方面,要求银行加强普惠小微贷款风险管理机制,畅通基层诉求回应渠道,加强信用信息共享机制。
“银行机构要进一步增加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广度、深度和精度,以多元金融服务满足新形势下的需求,不断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力。”李晔林说。(记者 陆 敏 王宝会)
来源: 经济日报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什么是银行贷款利息(贷款产生的利息叫什么)":http://www.ljycsb.cn/dkzs/82795.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