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中小行下调存款利率,贷款利率“跟”还是“不跟”?,下面是工银瑞信基金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银行存贷款利率
4月8日,河南、湖北等地的部分农商行下调存款利率,引发热议,带动债市降息预期发酵,债市收益率普遍下行,国债期货表现较强,很多关注债市的朋友们蠢蠢欲动:啊这...是不是降息也要来了?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的调整究竟有啥关系?债市又该如何操作呢?咱们一起来涨涨知识。
一、存款利率机制改革的“前世今生”
存款基准利率是我国利率体系的“压舱石”,因此存款利率机制改革也一直是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重要部分,咱们先来浅浅回顾一下存款利率机制改革的“前世今生”:
(1)2004年:存款利率“放开下限,管住上限”。
(2)2012-2014年:允许存款利率区间内上浮,区间上限逐步扩大,2013年建立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
(3)2015年存款利率上限全面放开,利率市场化改革取得关键性进展。
(4)2021年6月,人民银行指导利率自律机制优化存款利率自律上限形成方式。人民银行将存款利率自律上限的确定方式,由存款基准利率乘以一定倍数形成,改为加上一定基点确定。
(5)2022年4月央行正式建立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成员银行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利率,合理调整存款利率水平。
二、存款利率与贷款利率有啥关系?
了解了存款利率机制化改革的“前世今生”,那么肯定有朋友想问,这贷款利率和存款利率有啥关系吗?你别说,还真有。但主要是贷款利率会影响存款利率,而非存款利率影响贷款利率。
申万宏源指出,自2019年、2022年存贷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后,存贷款利率均有各自的锚定,其中LPR是在1年MLF利率的基础上加点形成,而存款利率又参考以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为代表的债券市场利率和以1年期LPR为代表的贷款利率。因此从存贷款利率参照的基准来看,贷款利率(1年LPR)能够影响存款利率,而非存款利率影响贷款利率。
基于2022年8月降息后存贷款利率调整的先后顺序,就能看出两者的影响关系,2022年8月15日MLF下调后,当月LPR报价先下调,次月国有银行和大部分股份银行才下调存款挂牌利率。
所以,此次下调并非全国性新一轮存款利率下调,而是中小银行对去年9月全国性银行下调存款利率的跟进“补降”,并且在2023年春节前夕,部分中小银行还曾阶段上调存款利率以揽储,所以不排除部分银行是为了将揽储所上调的利率调回原来水平。
三、存款利率下调,贷款利率“跟”还是“不跟”?
此次部分中小行下调存款利率的消息发酵后,市场降息预期一度升温,那么后续贷款利率调降的可能性如何呢?总体来看,一季度我国信贷超预期,加之贷款利率和银行息差也在历史低位,降息的必要性可能暂时不高,但债市的朋友仍可把握阶段性博弈的机会。
1、一季度信贷市场“热火朝天”
一方面,年初以来我国经济稳步复苏,市场信心和信贷需求转暖,一季度信贷市场呈现供需两旺的局面。据央行发布的2023年1月、2月、3月金融统计数据,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9万亿元,同比多增9227亿元;2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1.81万亿元,同比多增5928亿元,较上月增长规模有所下降,但仍处于多增状态;3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3.89万亿元,同比多增7600亿元。显示信贷市场持续强劲,呈现出“开门红”态势。(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3/4/12)
新增人民币贷款(当月值:亿元)
来源:Wind,海通证券研究所,统计区间2019/1/1-2023/4/12
2、银行净息差处于历史低位
另一方面,我国大行近年来净息差呈显著收窄态势,息差就是银行放贷的贷款利率和居民的存款利率之间的差额,是银行盈利的主要来源。过去三年以来,银行净息差不断压缩,截至2022年底,农商行净息差已经压缩至2.10%,较疫情之前(2019 年末)下降了 71 个基点,反映出银行经营压力较大。此外,2022年LPR大幅下调,企业融资成本已降至历史低位,因此此轮LPR再进行调整的可能性不大。(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2/12/31)
银行净息差水平不断压缩
数据来源:Wind,民生证券研究院,统计区间2017/1/1-2022/12/31
中信证券表示,参考2022年5月经验,存款利率下调叠加降准释放资金,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压力减轻,理论上可以驱动LPR报价下行。当前LPR存在压降的空间,但从一季度信贷投放情况以及经济复苏节奏来看,LPR调降的迫切性暂时不高。若存款利率调降,不排除后续LPR非对称下调的可能,或者是通过结构性政策工具定向降低贷款利率,从而支持特定的行业或民生需求,后续仍需结合2023年3月金融数据等指标观察。总体来看,在数据或政策落地前,债市仍存在阶段性博弈的机会。
风险提示:投研观点仅供参考。本材料(活动)由工银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提供(发起),为客户服务资料(活动),并非基金宣传推介资料(活动),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基金管理人依照恪尽职守、诚实信用、谨慎勤勉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基金有风险,投资者投资基金前应认真阅读《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基金产品资料概要》等基金法律文件, 在全面了解基金的风险收益特征、费率结构、各销售渠道收费标准等情况,并根据自身的投资目的、投资期限、投资经验、资产状况等以及听取销售机构适当性意见的基础上,审慎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投资须谨慎。
各银行贷款利率一览表
新华社北京1月21日电 题:贷款利率近5年来最低!是否还有下调空间?
新华社记者张千千
全年人民币贷款增加19.63万亿元!日前公布的2020年金融统计数据中,新增贷款量创下历史新高。与此同时,全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则创下2015年有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4.61%。
一高一低之间,是我国金融系统为保市场主体稳定发展创造出的新空间,展现出我国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和充足实力。
利率的降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源自我国长期以来推动的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新冠肺炎疫情期间金融业对实体经济的让利与支持。
2020年,我国三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提供1.75万亿元长期流动性;累计推出9万多亿元的货币政策支持措施;前瞻性引导利率下降,推动实现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1.5万亿元目标……
5.12%、4.82%、4.64%、4.63%、4.61%——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从2019年12月到2020年12月,我国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实现逐季度降低。
疫情之下,灵活适度、精准导向的货币政策让更多更具“性价比”的贷款流向实体经济,保住了市场主体,稳住了就业,助力我国经济逆势增长,经济总量首次迈上100万亿元新台阶。
利率降低的同时,贷款资金的流向也充分体现了金融对实体经济重点领域的精准支持——2020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长30.3%,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4个月上升,房地产贷款余额增速连续29个月回落。
从中国人民银行过去一年发布的企业家问卷调查报告来看,企业家们直接感受到了政策带来的“暖意”。2020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资金周转指数和经营景气指数均逐季度上行,分别由45.4%、30.3%回升至与疫情前水平相当的59.3%、55.8%。
5年来最低的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让一些人担心利率拐点是否即将来临,也有人期待利率进一步下调。
对此,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说:“目前经济已经回到潜在产出水平,企业信贷需求强劲,货币信贷合理增长,说明当前利率水平是合适的。”
同时,他也表示,不论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是与我国历史上的准备金率相比,目前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都不高。
利率是否还有进一步下调的空间尚属未知,但孙国峰在国新办日前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明确提出,下一阶段,人民银行将巩固贷款实际利率下降成果,推动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纠错】【责任编辑:施歌 】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银行存贷款利率(各银行贷款利率一览表)":http://www.ljycsb.cn/dkzs/81924.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