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银行互联网联合贷款不良率升至5.19% 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持续下降丨银行互联网贷款观察,下面是21世纪经济报道给大家的分享,一起来看看。
商业银行不良贷款
21世纪经济报道 记者李愿 北京报道
“受压降互联网联合贷款规模影响,该行互联网联合贷款不良率较年初上升2.97个百分点至5.19%。”近日,中诚信国际对宁夏银行的评级报告披露。年报显示,截至2021年末,宁夏银行不良率为3.08%,较2020年末下降0.48个百分点。
评级报告还显示,2021年以来部分联合贷款受疫情影响风险持续暴露,宁夏银行提高相关贷款准入标准,同时应监管要求压降异地联合贷款,年末该行互联网联合贷款余额较年初大幅下降44.74%至61.77亿元,其中宁夏域内贷款占比66.75%。
银保监会日前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显示,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存量业务过渡期至2023年6月30日,这意味着宁夏银行互联网贷款放缓压力或将有所缓解。
联合贷款不良率升至5.19%
评级报告指出,受监管政策影响,宁夏银行非标期限和议价类存款以及联合贷款等业务受限,经营性贷款需求有限,个人存贷增速显著放缓。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宁夏银行个人贷款余额为较年初小幅增长3.53%至343.56亿元,增速同比下降19.93个百分点,在全行贷款中占比同比下降1.89个百分点至37.40%。
其中,近年来由于区域经济下行,优质客户需求减少,加之同业竞争加剧,宁夏银行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持续下降,截至2021年末,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同比下降3.39%至77.68亿元,在个人贷款中占比降至22.61%。
而与头部互联网银行合作开展线上联合贷款业务,2021年以来部分联合贷款受疫情影响风险持续暴露,宁夏银行提高相关贷款准入标准,同时应监管要求压降异地联合贷款,年末该行互联网联合贷款余额较年初大幅下降44.74%至61.77亿元。
“为推动业务发展,2021年该行持续加大按揭贷款投放,通过与公司业务联动,重点支持开发贷授信房企相关楼盘按揭业务,截至年末个人住房贷款同比增长35.61%至127.83亿元,在个贷中的占比同比上升8.80个百分点至37.21%。”评级报告披露。
与此同时,宁夏银行与头部互联网银行合作开展的线上联合贷款资产质量下行,截至2021年末,不良率较年初上升2.97个百分点至5.19%;随着部分互联网联合贷款的压降,信用贷款占比较年初下降2.73个百分点至17.16%。“受压降互联网联合贷款规模影响;以抗风险能力弱的小微客户为主要客群的互联网联合贷款风险持续暴露。”评级报告解释资产质量下行时称。
值得注意的是,评级报告还显示,宁夏银行证券投资资产中信托及资管计划合计占比降至9.76%,底层资产以信贷类非标投资为主,主要投向大型互联网金融平台的消费信贷资产,“由于资管及信托计划中大部分关注类资产下迁至不良,年末该行资管及信托计划中不良资产余额较年初增加1.57亿元至2.35亿元,关注类资产余额降至0.74亿元,该行对资管及信托计划累计计提减值准备0.25亿元。”
从全行来看,截至2021年末,宁夏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同比下降1.65亿元至28.25亿元,不良率同比下降0.46个百分点至3.08%。存量不良主要集中在钢材、煤炭、石化产品生产贸易及建筑业等,其中建筑业和批发零售业不良贷款余额合计占全行不良贷款的47.96%。
拖累净息差小幅下降
“受减费让利政策导向、同业竞争加剧、压降高收益互联网联合贷款和非标投资,以及中长期定期存款占比提升等因素影响,2021年该行净息差同比下降0.09个百分点至1.33%,实现净利息收入22.17亿元,同比小幅下降0.37%。”评级报告同时指出。
数据显示,2021年宁夏银行实现净营业收入33.77亿元,同比增长11.74%;净利润6.64亿元,同比增长4.19%。其中。利息净收入为22.17亿元,较2020年微降0.37%。
“息差持续收窄以及较大的贷款拨备计提压力对盈利产生不利影响,整体盈利能力仍然较弱。2021年,平均资本回报率和平均资产回报率分别同比下降0.07和0.01个百分点至5.16%和0.40%。”评级报告表示。
贷款拨备计提方面,为满足不良贷款核销需要,2021年宁夏银行加大拨备计提力度,全年计提贷款减值损失13.04亿元,同比增长31.94%,在拨备前利润中的占比较上年上升6.02个百分点至67.23%,处于较高水平。
截至2021年末,宁夏银行拨备覆盖率较年初上升6.95个百分点至146.96%,满足当地监管要求。“考虑到未来地区经济下行风险依然存在,且该行展期、转贷的贷款比重较大,未来仍需加大拨备计提力度以增强风险抵御能力。”评级报告认为。
(统筹:马春园)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
引入民企混改尚未有实质进展,龙江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龙江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情况愈发严重。
日前,龙江银行披露上半年经营数据,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8.74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净利润的54%左右。
事实上,在2009年重组开业后,龙江银行也曾经历高速扩张阶段。但自2014年开始该行净利润出现断崖式下滑。尽管近两年有所回温,但该行去年净利润16.18亿相较于2013年时,仍下降11.6%。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监管趋严的背景下,龙江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却在不断减少,或在一定程度上增厚该行利润。近三年来,该行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7.57亿元、12.81亿元、12.46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7.8%、63.4%、62.9%,占比逐年走低。
但需要注意的是,今年以来,龙江银行信贷资产质量恶化明显。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该行资本充足率11.68%,不良贷款率由上年末的2.14%暴增至3.23%,不良贷款余额达到29.39亿元。相较于银保监会披露的今年二季度末商业银行和城商行1.81%和2.3%的不良率、14.12%的行业资本充足率,该行贷款质量及资本充足水平明显落后于行业平均水平。
近五年净利润整体下降11.6%
公开资料显示,龙江银行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09年12月25日正式对外挂牌营业,是在原齐齐哈尔市商业银行、牡丹江市商业银行、大庆市商业银行和七台河市城市信用社基础上合并重组而设立的省级城市商业银行。
重组开业后,龙江银行也曾经历高速扩张阶段。2009年该行净利润为1742万元,2013年,该行净利润18.3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约104倍。
然而,2014年龙江银行净利润出现断崖式下滑,仅为8.18亿元,同比下降约55%。此后尽管有所回升,但仍不及2013年巅峰时期的水平。
2015年至2017年,龙江银行母公司口径下的营业收入分别为53.76亿元、55.29亿元、50.39亿元,同比增长-3.01%、2.85%、8.87%;净利润分别为11.43亿元、15.58亿元、15.96亿元,同比增长41.99%、36.33%、2.38%。
去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龙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49.92亿元,同比增加2.16亿元,增幅4.54%;净利润16.18亿元,同比增加2.21亿元,增幅15.83%。相较于2013年18.3亿的净利润,该行净利润近五年仍有11.6%的缩水。
日前龙江银行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该行实现净利润8.74亿元,相当于去年全年净利润的54%左右。
长江商报记者注意到,在传统利息净收入及中间收入增长均出现停滞的情况下,去年龙江银行投资收益增长带动全年业绩提升。
具体来看,报告期内,龙江银行实现利息净收入35.92亿元,同比减少1.86亿元,降幅4.92%。其中,报告期内该行利息收入94.32亿元,同比减少4.6亿元,降幅 4.64%。利息支出58.41亿元,同比减少2.73亿元,降幅4.47%。非利息收入14亿元,同比增加4.02亿元。
但受资金市场利率下行影响及部分长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到期实现预算收益的正向拉动,去年该行投资收益达到7.13亿元,同比上升4.29亿元,增幅高达151%。
除此之外,长江商报记者还注意到,近两年龙江银行资产减值损失相对较低,或在一定程度上使该行利润空间得到释放。
2016年至2018年,龙江银行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17.57亿元、12.81亿元、12.46亿元,占当期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87.8%、63.4%、62.9%,占比逐年走低。
上半年末不良率高达3.23%
业绩增速放缓的同时,龙江银行资产规模扩张也有降速,同时面临着信贷资产质量急速下降的风险。
彼时,重组完成后,2009年底龙江银行资产总额仅为405.26亿元。到了2013年,总资产为1719.69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3.24倍;到了2017年底,总资产为2427.25亿元,较2009年增长了5倍。
截至2018年末,龙江银行总资产2448.07亿元,同比增长1.06%。截至2019年上半年末,该行总资产2485.83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54%。
贷款净额增加是龙江银行资产变化的主要原因。截至2018年末,该行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09.16 亿元,同比增加107.75亿元,增幅15.36%。
截至2018年末,龙江银行不良贷款余额为17.34亿元,同比增长11.15%;不良贷款率为2.14%,同比下降0.08个百分点;逾期90天以上贷款余额15.61亿元,与不良贷款比率为90.02%。
按行业划分,截至2018年末,龙江银行不良贷款主要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制造业、农林牧渔业,不良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93亿元、2.48亿元、2.2亿元。
但今年以来,龙江银行贷款质量恶化明显。截至今年上半年末,该行贷款总额909.35亿元。其中,正常类贷款余额805.06亿元,关注类贷款余额74.9亿元,不良贷款余额29.39亿元。不良贷款率3.23%,较上年年末增长1.09个百分点,增幅超过五成,实际保有贷款损失准备金额高达40.07亿元。
而在资本充足方面,截至今年上半年末,龙江银行资本充足率11.68%、一级资本充足率10.39%、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0.39%。其中,该行资本充足率较上年末的11.73%有所下滑。
根据银保监会日前披露的银行业二季度监管数据,截至今年6月末,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81%,其中城商行不良贷款率2.3%。此外,行业资本充足率为14.12%。由此可见,龙江银行目前贷款质量及资本充足水平均落后于同行。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龙江银行仍在推进混改寻求突破。去年9月末,龙江银行第一大股东大正投资集团、第二大股东中粮资本,以及第五、六大股东上实集团、上海国际共计挂牌出让16.46亿股龙江银行股份,约占该行总股本的37.77%,挂牌底价为56.86亿元。其中,大正投资集团、上实集团及上海国际三大股东限定了接盘者条件,必须为非国有性质公司。
此前,龙江银行曾表示引进战略投资者,此次国资股权出让,也被视作该行引入民资实施混改的重要一步。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 蔡嘉 哈尔滨报道
(责任编辑:赵雅芝)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http://www.ljycsb.cn/dkzs/81551.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