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需要什么条件?,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新京报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贷款是什么意思1
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按一定利率和必须归还等条件出借货币资金的一种信用活动形式,
简单来说就是需要利息的借钱。按偿还期不同,贷款可分为短期贷款、中期贷款和长期贷款;按偿还方式不同,贷款可分为活期贷款、定期贷款和透支。
贷款期限是指从贷款合同生效之日起,到最后一笔贷款本金或利息支付日止的这段时间。贷款期限一般由借款人提出,经与银行协商后确定,并载于贷款合同中。
拓展资料:
银行通过贷款的方式将所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对补充资金的需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由此取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银行自身的积累。
"三性原则"是指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这是商业银行贷款经营的根本原则。《商业银行法》第4条规定:"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实行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自我约束。"
贷款安全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首要问题;
流动性是指能够按预定期限回收贷款,或在无损失状态下迅速变现的能力,满足客户随时提取存款的需要;
效益性则是银行持续经营的基础。
例如发放长期贷款,利率高于短期贷款,效益性就好,但贷款期限长了就会风险加大,安全性降低,流动性也变弱。因此,"三性"之间要和谐,贷款才能不出问题。
还款方式:
1、等额本息还款:即贷款的本金和利息之和采用按月等额还款的一种方式。住房公积金贷款和多数银行的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都采用了这种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相同;
2、等额本金还款:即借款人将贷款额平均分摊到整个还款期内每期(月)归还,同时付清上一交易日到本次还款日间的贷款利息的一种还款方式。这种方式每月的还款额逐月减少;
3、按月付息到期还本:即借款人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归还贷款本金〔期限一年以下(含一年)贷款适用〕,贷款按日计息,利息按月归还;
4、提前偿还部分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部分贷款金额,一般金额为1万或1万的整数倍,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出具新的还款计划书,其中还款金额与还款年限是发生变化的,但还款方式是不变的,且新的还款年限不得超过原贷款年限。
5、提前偿还全部贷款:即借款人向银行提出申请,可以提前偿还全部贷款金额,偿还后此时贷款银行会终止借款人的贷款,并办理相应的解除手续。
6、随借随还:借款后利息是按天计算的,用一天算一天息。随时都可以一次性结清款项无须违约金。
贷款是什么意思2
去银行贷款,银行会要求借款人具有二代身份证、稳定的工作证明、收入证明、贷款用途证明,对借款人的收入也有一定条件的限制,一般会要求借款人月均收入不低于4000元。网络贷款要求没那么严,申请人年龄在18周岁以上,征信状况良好;有稳定的收入,能够按时还款。民间贷款则一般是指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贷款,对借款人的征信往往是没有要求。
银行贷款通常要求是比较严格的,要求申请人年龄必须是在18周岁至65周岁之间;个人征信状况良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具有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和良好的还款意愿; 个人负债率比较低,若是负债过高的话,即使其他符合条件,银行也可能不会通过审核。
网络贷款要求次之,申请人年龄在18周岁以上,征信状况良好;有稳定的收入,能够按时还款。相对来说网络贷款大多属于信用消费贷款,在网络贷款都接入征信之后,只要个人征信没有问题,还是比较容易申请的。
民间贷款则一般是指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自然人与法人之间的贷款,对借款人的征信往往是没有要求的,并且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借条的形式来完成贷款。
目前很多人购房申请房屋按揭贷款,贷款需要的条件:具有有效身份证及婚姻状况证明;良好的信用记录和还款意愿;稳定的收入;所购住房的商品房销售合同或意向书;具有支付所购房屋首期购房款能力;在银行开设个人结算账户以及具有有效的担保。在满足以上条件后,将申请资料提交银行即可,由银行审核决定是否放款。
贷款是什么意思3
5月金融数据如预期中回暖。据央行6月10日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5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为历史同期新高,个人房贷、消费贷数据也在5月“转正”,不过企业贷款中票据仍占了近“半壁江山”,结构欠佳。
“降息”、加大信贷投放等政策密集落地,5月信贷增量创同期新高
央行数据显示,5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2.79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8399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89万亿元,同比多增3920亿元。据Wind统计,5月信贷增量为历史同期最高。
数据回暖在市场预期中。一方面,在5月最新报价中,5年期以上LPR(市场贷款报价利率)大幅下行了15个基点,彼时就有业内人士表示“对5月的信贷数据应无需盲目悲观了”。
光大证券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张旭表示,融资需求是贷款利率的函数,银行给予借款人的贷款利率低一些,便能激发出更多一些的融资需求。当前银行的贷款基本参考LPR定价,所以5年期以上LPR的大幅下行无疑有利于激发出新的信贷需求,从而稳定信贷总量。
另一方面,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贷款投放力度的政策在5月密集落地。在5月23日国常会部署“稳经济33条举措”后,金融监管部门一天召开了两个有关信贷形势的会议,强调金融机构要全力以赴加大贷款投放力度,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贝壳财经记者从一家上市地方银行获得的一份表格显示,监管要求该行对应国常会“稳经济33条举措”及此前发布的“金融23条”等政策,列出工作目标、目前指标量化情况、拟采取的措施、年末目标等。“就是要非常具体的执行计划,确保政策执行到位。”该行信贷部人士称。
个人房贷消费贷数据“转正”,企业贷款结构仍然欠佳
除了政策加码,市场需求也随着疫情影响消退有所复苏。记者注意到,5月个人房贷、消费贷数据“转正”,住户部门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而4月时住户部门住房贷款为减少605亿元、消费贷款减少1044亿元。
“短期贷款增加1840亿元,比去年同期小幅多增34亿元,反映出疫情对消费的制约缓解,消费贷款有所恢复。中长期贷款增加1047亿元,比去年同期少增3379亿元,说明购房需求仍然偏弱。”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称。浙商证券表示,居民中长贷主要受地产销售继续承压影响,5月百强房企单月操盘金额同比下降59%,增速较4月基本持平。
5月企(事)业单位贷款整体也加快增长,增加1.53万亿元,同比多增7291亿元,不过结构仍不理想。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642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551亿元,票据融资增加7129亿元。可以看出,票据仍是新增信贷的主力,4月时票据融资就增加了5148亿元,当月企业短期贷款为减少1948亿元。
票据有着“信贷调节器”之称,记者注意到,今年5月下旬,7天、1个月期限的票据利率再度逼近0,临近5月底时回升到1%以上。“票据转贴现利率在低位徘徊,通常是信贷投放不佳的信号,不过5月最后两个交易日,票据利率回升至1.3%左右,所以银行可能在月底加大了贷款投放力度。”中信证券分析称。
需继续关注稳经济政策效果,大力提振有效需求
5月数据出现回暖,后续会如何?
温彬认为,整体上看,本月金融数据表明,宽货币向宽信用传导效果显现,但企业和居民中长期贷款增长不够理想,说明实体经济融资需求仍然偏弱。下一阶段,要进一步落实好一揽子稳增长政策要求,大力提振有效需求,优化信贷结构,着力推动中长期信贷增长,加快改善预期,提振信心,促进经济尽快企稳回升,运行在合理区间。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相对乐观,他表示,伴随疫情影响逐步消退,经济最差阶段已经过去。除了持续降成本激发需求外,积极挖新项目储备、促消费、稳地产等需求措施已在路上,后续仍需跟踪扩大有效投资等措施效果显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程维妙 编辑岳彩周 校对 张彦君
温馨提示:注:内容来源均采集于互联网,不要轻信任何,后果自负,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若本站收录的信息无意侵犯了贵司版权,请给我们来信,我们会及时处理和回复。
原文地址"贷款是什么意思":http://www.ljycsb.cn/dkzs/6358.html。

微信扫描二维码投放广告
▲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